为什么文言文翻译过来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文言文翻译,因为语法、句式和语言习惯的不同,从而造成翻译时会有奇怪的“拗口”感。
例如:“夫晋,何厌之有?”
翻译: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
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这句译文怪怪的?
我们学生在翻译文言文时,因为掌握不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又因为文言文翻译有“拗口感”,所以自己错了还不觉得。
穆老师举个学生的错误案例,如下:
原句: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示季子懋修书》
易错地方:辕下驹
学生很容易直接翻译成“车辕下的小马”
翻译技巧:句中若用借喻手法,翻译时要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正确翻译:我的确爱你那样深,对你的期望那样深切,没想到你妄自菲薄,甘愿做没见过世面不中用的人。
文言文翻译,易错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1〗有特殊句式的句子
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例句:豫州今欲何至?
正确语序:豫州今欲至何?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正确翻译:刘豫州现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2〗及时删去没有意义的词语
a.句首发语词
b.句中停顿或结构或结构作用的词
c.句末调节音节的词或语气词
d.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例句: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盖: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删去
🏮〖3〗知晓词类活用句、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4〗注意古文中的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
借喻句:误落尘网中(尘网:借喻,喻指污浊的官场)
借代句:肉食者鄙(肉食者:借代,代指做官的人)
互文句:通五经,贯六艺(翻译:精通五经六艺)
最后,穆老师送给大家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及步骤,如下图:
〖1〗文言文翻译技巧
〖2〗文言文句子翻译解题步骤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为什么文言文翻译过来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因为同一种语言翻译同一种语言本来就是件可笑的事儿
为什么文言文翻译过来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民国大师一努力,学英语语法创造把字句被字句,就和文言文越来越远了,与引车贩浆者讲的白话文也也差别了,文人一得瑟卖弄就什么都不像了。
为什么文言文翻译过来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因为这些有奇怪感觉的翻译是为了考试得分。
高赞回答也提到了,文言文考试翻译中,第二步就是要找出关键词和得分点。考试翻译,需要最少的字最全的得分点,得让阅卷人一眼就看出来。平直的翻译就这样产生了。
如果意译,能达到流畅的效果,但不能避免的是,意译过程中可能照顾不到“得分点”。阅卷人没找到得分点,给0分都不为过。
为什么文言文翻译过来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这涉及到语言的变化了,和英语因民族侵略受到了三次变化一样,汉语也发生了多次变化。其中对现代汉语影响最深的就是蒙元一代。唐传奇,河间传
元杂剧,窦娥冤
我想上面两幅图可以明确说明汉语言在这近500年间发生的变化。实际上这种巨大的语言差异在更早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举个例子:
子贡问曰“古之黄帝四面,信乎?”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也。”子贡说,黄帝有四张脸,可信吗?孔子说,这是黄帝用四个人守东西南北的意思。
这就是上古和战国语言差异导致的。当然这正是这种差异的出现,一个奇特的学术出现了――训诂学。这就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
为什么文言文翻译过来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那是因为你不会翻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