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诗歌?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问:如何赏析诗歌?穆老师认为,不同的人对于诗歌的理解和看法是不一样的,因此赏析的内容和角度也会略有不同。
(备注:穆老师在此讨论的是中学生考试所涉及到的“古诗词”,现代诗歌则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内,还望各位理解!)
有的人喜欢赏析诗歌的语言;
有的人偏爱赏析诗歌的形象;
有的人热衷于赏析诗歌的艺术技巧;
还有的人热爱赏析诗歌的情感态度。
喜欢赏析,不代表会赏析!赏析诗歌,需要技巧和方法。
穆老师认为,赏析诗歌和阅读文言文一样,前提条件是能读得懂!
那么,如何才能读懂古诗词呢?穆老师为大家整理如下图:
接下来,穆老师将通过“古诗词鉴赏”的具体试题解析来教大家如何赏析古诗词。
🏮一、读懂古诗词内容——《鲁山山行》
🏮二、试题解析
〖1〗这首诗描写的是何时的景色?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这首诗的尾联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亲爱的同学们,接下来,穆老师教大家如何赏析诗歌,如下:
🏮一、赏析古诗词的“语言”
〖1〗炼字题〖2〗赏句题
🏮二、赏析古诗词的“形象”
〖1〗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
〖3〗事物形象
🏮三、赏析古诗词的“艺术技巧(写作手法)”
🏮四、赏析古诗词的“情感态度”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如何赏析诗歌?
唐诗十新诗(第17期)
唐诗《蓝桥驿见元九诗》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新诗《春天走了》根言木语
春风吹又生的
那股风不见了
远看却有近却无的
诗句被绿草掩埋了
人面不见笑春风的
桃花们也打工去了
春天走了,我很想春天
我翻箱倒柜 寻找
衣物上的春天味道
我走街窜巷 寻找
人心里的春天颜色
我翻山越岭 寻找
春天留下的脚痕手印
春天走了,我很想春天
春天就是人生的童年少年
立夏如同成人宣誓大会庄严
齐刷刷的青枝举起手臂
绚丽多彩的花朵就是誓言
我爱春天就像爱童年
春天呀请答应我的小心愿
也是我诗歌的小心愿
我想变成你的影子
我的小诗都是你崭新的
绿叶与花朵的小玩伴
如何赏析诗歌?
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的运用。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现主题的一种手段。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鉴赏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鉴赏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鉴赏诗歌的结构技巧,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等等。
1.修辞手法:
主要有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夸张、反复等,还要注意诗歌中常常运用赋、比、兴等手法。
2.表达方式:
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这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抒情方式主要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3.结构技巧:
常见的有首尾呼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过渡、铺垫、伏笔等。
4.表现手法:
如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联想、想象等。
如何赏析诗歌?
由于我对近体诗情有独钟,所以这里着重回答如何赏析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朝人给予唐朝时期格律诗的称谓。近体诗种类包括:绝句、律诗、排律。那么如何赏析近体诗呢?
一、看是否符合格律诗四大要素的要求
格律诗四大要素是:字数、平仄、对仗(绝句略)、押韵。
1、字数
绝句共4句,分五绝和七绝。
五绝是每句5个字,共20个字。七绝是每句7个字,共28个字。
律诗和排律格式与绝句同。只是句数增加了。律诗的句数是8句。排律的句数大于8句。
2、平仄
平仄要求是三个字:替、对、粘,违反时叫失替、失对、失粘。
①替
一句之中,平仄交替。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从该基本句型可以看出,每一句都是以两个字为一小节,即 “2—2—2—1”四个小节 。其中除每句的最末一个字外,每小节的第二个字为节奏点。所谓一句之中平仄交替,就是说相邻两个小节节奏点上的字平仄不同。对七言而言就是每句中的第二、四、六字只能是“平—仄—平”或“仄—平—仄”,否则犯“失替”毛病。
②对
“对” 指一联两句之间,平仄相对。“对”就是对立,平对仄,仄对平,就是一联的上下句平仄相互对立。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②粘
两联相邻,平仄相粘。“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下联上句的平仄跟上联下句相一致。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句和邻句#为什么不是完全相粘呢?其原因是,*句是第三句,不是韵句,其尾部必须为仄。若换成“仄仄平平仄仄仄”,则成三仄尾了,是格律诗中尽量避免的。若换成“仄仄平平仄平仄”,则二四六位置出现“仄平平”,违反了“一句之中,平仄交替”的要求,犯“失替”毛病。所以只有“仄仄平平平仄仄”一种形式了。
3、对仗
绝句不要求对仗。律诗、排律除首联和尾联不要求对仗外,其余各联必须对仗。
所谓对仗就是联内出句和对句必须满足:
①句子结构相同,如同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
②出句、对句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如同为名词或副词等;
③出句和对句的对应位置的字不能相同。
4、押韵
近体诗押韵比词严格。
①一般押平声韵,押仄声韵少见。
②除了首句可押可不押外,其它单数句不可押韵,偶数句必须押韵。
③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④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
⑤一般要求一韵到底,不可换韵,也就是押同一个韵部。
例:
王士稹的《高邮雨泊》
寒雨秦邮夜泊船,
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
寂寞人间五百年。
这首诗的“船、天、年”都是押平声一先部,这叫一韵到底。首句也可以不押韵,而不押韵就要改作仄声;第三句的“海”字,我们称为白脚。除首句外,其余单数句必须为仄声。
以上只是格律诗的常规要求,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要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详细请参考我的《如何写律诗?》、《绝句该怎么写?》等问答。
二、字、词是否凝炼是衡量格律诗优劣的重要标准
格律诗特别是绝句,非常“短小”,所以必须“精干”。
所谓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炼字的最典型例子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个典故,故事如下:
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这便是“推敲”一词的来历。由此,对古代诗人重视炼字的程度可见一斑。
三、意境是格律诗的灵魂
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生动的语言,把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意志(情意)寄托于万物的形象,使情意变成可视、可闻、甚至可触摸的艺术形象,该艺术形象即意象。多个意象的组合就成了意境。
如,南唐李后主做了俘虏,宋太宗故意羞辱他,经常把他最喜欢的小妾招去侍寝,当然李后主的心情是很坏的。他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里的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抽象的坏心情变成了具体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情景交融的意象,就显得更形象,更生动。避免了浅白直叙的弊病。
此外,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创作风格等,对赏析一首诗歌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一首好的近体诗,应该是形式符合四要素,思想健康,字句凝炼,意境深远,读起来郎朗上口。赏析近体诗应该以此为重点。
如何赏析诗歌?
欣赏一首诗歌,注意以下方面:
1.语言
诗歌,被视为语言艺术上的皇冠。因此,第一步,就要浏览下诗歌的语言风格,语言的靓点,看看别致的修辞,比如新颖的比喻,拟人,夸张,通感等艺术手法。
诗歌语言和散文有很大不同,诗歌语言的跳跃性,留白蕴藉,是诗歌体裁的特点,也是阅读诗歌艺术享受的基础,它和散文直线语言表达有很大不同。
除此之外,还得看一下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是指作者,不同于他人的语言表达,诗歌语言的创新,也是诗歌语言艺术性提升的要求。
同时,也是每一位诗写者必须追求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这种语言艺术精美的价值。
2.思想性
诗歌是源于生活的,也是诗人对于生活的高度概括,诗人的所思所想,是个人对于生活社会的形象再现和思考。
思想的深刻性,也是诗歌艺术的一面镜子,对于不同的诗人而言,思想的倾向,也能形成一定的诗写流派。
批判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思想多关注社会不公,各种底层人的利益和诉求,并作为独立思想者为他们发声。
3.气韵
诗歌除了语言,思想性,还有诗人诗写独特的气韵,这种气韵多指诗人运用语言的词汇选择,色彩,语气运用的习惯,诗歌的节奏,甚至标点符号运用等等。
它像一道菜的味道,或酸,或甜,或辣,或咸,让诗人的体味,容易被读者一下子辩识嗅出。
如何赏析诗歌?
诗歌使抽象的感受得以表达。生活和生命都有诗性美,能够感知生活和生命的美就能赏析诗歌。诗歌通过语言的艺术,带给人画面感、音乐的律动感,诗歌的句长、分行、段落又有一种阅览上的形式美,参差不同的形式像一座座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房屋,或开阔、或幽深、或绵延。画面感、音乐性、形式美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诗歌独特的美感。这种美可以震撼人心、抚慰心灵,让灵魂与灵魂深层沟通。
并不是所有的诗都具备这些要素,诗歌真正的本质是传达出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种感受是生命力最原始最直接的体现,它化为画面或音乐或思想被另一个人感知到,在读诗的人心中引起共鸣。诗歌被创作时是诗人感受的表达,诗歌被阅读时已经和读诗的人结合在一起被再次创作和表达,有了另一种生命。同一首诗被不同的人阅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就是一首首不同的诗歌。
在我看来,当代的诗歌更注重画面感。诗的画面感给了创作者一个广阔的空间,也为读者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诗人的思绪跳跃着从自我经验里提取意象,一个个意象如同珍珠,诗人当下的情感和思想就是一条柔韧坚固的线,把一颗颗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展示给读者。诗人的个人经历给诗歌的意象赋予了主观色彩,一首诗并不一定能被所有读者感知。如果你读不懂某些诗也没有关系,了解一下诗人的生平经历,多读一读诗人的作品,就能或多或少感受到诗人的内心。如果还是不懂也不必强求,世界上总有些属于你的诗歌能映照你的经历,打动你的心。
朗读诗歌会让诗歌的音乐性得以最大的表达。如果你充满热情的读一首你热爱的诗歌,你将会感受到这首诗无与伦比的氛围,它不亚于一首动听的歌曲带给你的感染力。
放一首我以前写的小诗作为结尾。如果你也热爱诗歌,欢迎一起交流。
诗
没有人是不懂诗的
你只是不懂我的诗
你有自己的诗
我的诗正在写离愁悲欢的时候
你的诗写的是春花烂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