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读不懂诗词,如何做诗词鉴赏题?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对于一名高中生而言,考试的时候,读不懂诗词也是常有的事,并不稀奇,但是,我们要将这种“读不懂诗词”的概率降低。

(备注:读不懂诗词并不代表得不到分数)

穆老师认为,学生读不懂诗词,原因如下:

👑一、关键字词不理解

〖1〗带有“典故”的字词

例如: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里面有这样两句:“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典故词语:双鲤。

出处: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就用“双鲤”代指书信。

〖2〗含有“借代”的字词

例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里面有这样两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借代词:朱门(以特征代本体)

意思:代指显贵之家。

〖3〗生僻不常见字词

〖4〗古今异义的字词

〖5〗其他

👑二、没有掌握翻译技巧(同文言文)

👑三、平时做题时就没有注重诗词翻译

👑四、对古诗词没有兴趣

同学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诗歌鉴赏题呢?穆老师给出如下建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接着往下看!

老穆支招

🎀一、反其道而行之

方才穆老师已经读不懂诗词的原因罗列了出来,我们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即可。

比如某学生不会“借代”,我们学习时,就可以找出借代的词语,然后将其掌握即可。

🎀二、 掌握古诗词鉴赏考点及相应知识点

🎀三、识破命题人的“诡计”

具备“反命题思维”,知晓命题人所考查知识点,不被假象迷惑。

🎀四、学会知识拓展与迁移

比如看到某季节,就要联想到某种情感;熟悉某作者,就要联想到他的写诗风格和情感态度。

例如:2017江苏高考——陆游《秋兴》

🎀五、专用笔记本

准备诗词学习专用笔记本,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在上面,时常温习之。

好啦!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高中生读不懂诗词,如何做诗词鉴赏题?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要么因为专业知识的缺乏,要么因为诗词基本常识的缺失,很多一开始对诗词学习抱有浓厚兴趣的学习者到最后常常半途而废,实在是让人惋惜!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学习古诗词呢?很简单,就是努力挖掘古诗词的“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学习古诗词的道路上一直坚持下去,最终有所收获。

建议各位‘看官’点击一下视频,学好古诗不再是难题~

高中生读不懂诗词,如何做诗词鉴赏题?

古人说“学诗功夫在诗外”,如果要读懂诗词,就不仅仅是表面文字那么简单了,而是涉及到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诗言志”,诗歌是人的一种自然活动,是内心真情的自然流露。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者可以兴、观、群、怨”。诗人内心有真情实感,才有创作的依据和内容,当然也要描写景物和意象,但最终是抒发情怀。陆机说“诗缘情而绮糜,赋体物而浏亮”。所以想读懂古诗词,首先培养自己的一颗敏感的心,让你的心灵更通透,更能体会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人生宇宙,万事万物。只有有了诗人的胸襟、气度、情怀,能够与天地万物共情,能够有动于衷,才是最根本的。

其次,就是文字方面的理解,这涉及到历史人文,修辞手法,典故使用,音韵和谐等等方面,这些都是依赖平时的积累,只有多读,没有第二个办法。

但是读诗也有选择和方法。这里我想借用《红楼梦》中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那一回来说明,她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读王维的诗,有助于体会自然景物的恬淡优美和内心世界的闲适宁静。是入门的好方法,对诗歌的手法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读杜甫的诗,老杜的诗,格律严谨,沉郁顿挫,适合有一定诗词基础和人生阅历的人,便于体会人间冷暖,关注社会人生。最后再读李白的诗,他的诗属于天才之作,想象奇特,飘逸俊秀,便于体会神游万物,超凡脱俗的境界。其中,王维德的五言律诗,杜甫的七言律诗,李白的七言绝句可以重点读一读。然后再读陶渊明、建安七子、三曹、谢灵运、阮籍、鲍照、庾信等人的著作。这样就算对诗歌有了初步的了解了。

现在电视上的诗词节目也有很多,可以适当看看。

以上都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是需要积累的。如果要以应试为目的,时间有限,可以推荐你几本书做参考:

唐圭璋《唐诗宋词鉴赏辞典》,名家赏析,绝对经典。

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周老得力制作,强烈推荐。

张中行《诗词读写丛话》,适合诗词初学者,从日常生活入手,尝试阅读甚至写作。

施蛰存《唐诗百话》,大师的作品,上乘之作。

蒋勋说《唐诗》,蒋勋说《文学》,蒋勋说《宋词》,台湾作家作品,换个视角看看。

顾随《驼庵诗话》,顾随是叶嘉莹的老师,当然叶先生的作品也很不错,种类很多也可以一看。

其他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希望对您有帮助。

高中生读不懂诗词,如何做诗词鉴赏题?

诗歌鉴赏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答题的时候,结合诗词内容大概就能知道,诗人是积极还是消极,是写人还是写景,是送别诗还是军旅诗……,总之一句话,要多读几遍诗词。

三是考诗歌的表现手法。

常见古代诗词的描写手法:

1.对比(对照)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该诗通过“春残”、“鸟稀”、“花尽”、“花飞”与“幽竹”的对比,突出幽竹的高尚精神。

2.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 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一二两句实写眼前之景,三四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朋友夜泊潇湘的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依恋之情。

3.反衬(有时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共用) 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用海燕双栖反衬少妇的孤独愁苦。

4.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王维《田园乐(其六)》“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以声衬静,动静结合,表现田园幽静安适的特点。

5.借古讽今 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借南朝暗讽唐朝统治者大兴佛教、不顾百姓民生的社会现实。

6.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间接抒情)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绿荷有恨而背西风,以寓情于景的手法,写出诗人之恨,流露出伤感不平之情。

7.比喻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将荷叶比作碧伞,生动形象,从而传达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其它还有正意反说(反语) ,直抒胸臆,用典、拟人等。

答题的时候,实在不知道怎么答,把写作手法写上去,多少都能得分。无论哪种手法,它们的目的都是诗人为了更好表达某种感情而用。

从以上三方面去练习,相信再答题时不会再莫不着头脑了。

感谢你阅读,期待你的关注。

高中生读不懂诗词,如何做诗词鉴赏题?

谢邀!

我认为呢,首先肯定是需要爱好兴趣的,没有的话强制他们学习是不太可能的。

其次是环境和引导者,一条路没有人带,很难坚持。

诗词,还是需要心与心的沟通碰撞,才会理解作者的想法。

而评判者也不应该有一定标准的答案去评判他们的回答,你不是作者,不可能你想的标准就是作者的标准,所以,希望可以用心去回答,用心去评判,文学没有标准!

高中生读不懂诗词,如何做诗词鉴赏题?

不不不,高中生不是读不懂诗词,诗词很好懂,有些诗词甚至接近于白话,有什么读不懂的呢?

读不懂的不是诗词,而是这首诗词的背后,要想真的读懂一首诗词,你就必须要了解这个作者,了解作者是在什么年龄,什么背景,什么心情下写的这首诗。

我们读诗可能只是因为这首诗朗朗上口,辞藻华丽,这样我们永远体会不了这首诗的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我们怎么去鉴赏呢?

这样空说也没意思,一起赏析一首吧,就骆宾王的咏鹅吧。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大家看表面就知道什么意思了,如果翻译谁都会,就是鹅在水里边游边叫,如果真的只是这样,这首诗还会传颂千古吗?肯定不会。

首先我们要了解作者,骆宾王,当时这首诗是他七岁的时候作出来的,七岁,是一个怎样的年纪,是一个孩童玩耍的年纪,从第一句三个字,鹅鹅鹅,就可以看的出来,如果是一个成年人,我们只会认为他看到了鹅,但是这是一个小孩子,那感觉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想像一下我们小时候看到会怎样,是不是会开心雀跃的伸着小手指着叫,快看,鹅鹅鹅,知道了作者的年龄,就知道了他当时的心情,再读起来,味道就变了。

一个小孩子,对什么都抱着好奇的心态,不管虫叫鸟鸣,在一个几岁的孩子听来,可能都是一种动听的音乐,所以第二句,曲项向天歌,就说明了孩子对鹅的喜爱,听,鹅在唱歌呢,还伸着脖子,真好玩。

因为喜爱,所以小孩子就会关注,就会看的仔细,白色的鹅毛,倒映着岸边绿树的池水,清澈的池水下面鹅的红红的脚丫子,还在一动一动的划着水呢,小孩子的观察有多仔细,就说明了他对鹅的多喜爱,所以后两句就脱口而出,四句都是写鹅的,有鹅的声音,鹅的颜色,鹅的动作,但是我们难道只看到了这些吗?水为什么绿呢,因为岸边的树木啊,树木什么时候绿呢,肯定是春夏啊,有鹅肯定有人家,有池水肯定在乡下,而且有白有绿,有红有青,多么鲜明亮丽的颜色,一副田园好风光就跃然眼前了。

我们真的喜欢一首诗,就要去了解这首诗背后的含义,不然只读表面,读不出什么味道,我们要了解,然后在体会,最后才可以赏析,我会时不时发一些有趣另类的诗词鉴赏出来,可以关注一下,一起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