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考诗歌鉴赏命题有何规律?

为何有的年份不考?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对于中高考而言,考查诗歌鉴赏可以说是“标配”,如果哪一年哪个地区中高考不考察“诗歌鉴赏”,难道你不觉得奇怪吗?

穆老师一直致力于中高考语文研究工作(非官方),努力把最难的知识用最简单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们得到实惠!身为江苏人,研究苏州中考也是自然之事!

穆老师翻阅了苏州近十年中考语文卷,对诗歌鉴赏部分进行了重点研究,惊讶发现:

从2010—2014年,竟然连续五年没考诗歌鉴赏,再加上2008年没有考察,近十年有六年没有考诗歌鉴赏,2009年考的是徐志摩《再别康桥》,和常规的古诗词也是有较大区别的!

还好,从2015年起,连续三年都考察诗歌鉴赏,2017年考了课外部分,算是走上了“正轨”!

穆老师现将整理出来的数据和绘制出来的表格给到大家,如下:

一【2017年诗歌鉴赏考查情况】

标题:《一剪梅•舟过吴江》

范围:课外

作者:蒋捷(南宋)

题型:简答题

考点:表达技巧;作者情感态度;赏析句子

二【2016年诗歌鉴赏考查情况】

标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范围:课内

作者:辛弃疾(南宋)

题型:简答题+选择题

考点:内容理解;写作手法+作者情感态度;情感表达(选)

三【2015年诗歌鉴赏考查情况】

标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范围:课内

作者:岑参(唐代)

题型:简答题+选择题

考点:体裁鉴别;诗句理解;写作手法+思想感情(选)

四【2010—2014没有考诗歌鉴赏】

五【2009年诗歌鉴赏考查情况】

标题:《再别康桥》

范围:课内

作者:徐志摩(民国)

题型:简答题

考点:品味语言;内容理解+思想感情

六【2008年没有考诗歌鉴赏】穆老师再为大家附上柱状图和折线图,如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亲爱的同学们,若想日后成为人上人,现在必须吃得苦中苦!

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