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患者死也不进ICU病房?

ICU病房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重症监护病房,这里可以说集合了医院里最先进以及最齐全的仪器设备,也是患者最后疾病的保障,如果进入了ICU病房,那说明病情已经是非常严重,随着都有生命危险。这里的患者往往是生命体征已经不稳定或者潜在不稳定,而且还存在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功能受累,从而已经或者潜在危及到生命危险。

但是在生活中有许多患者死野不进ICU病房,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ICU病房费用昂贵

住进ICU病房你才知道什么是花钱如流水,每天设备的运行,提供生命的支持,还有一些药物的支持,甚至许多还需要一些进口药物要支持生命体征,这里每一项都是巨大的花费,一天花费的金额可能达到万元,甚至数万元。我们在网上应该听见过有些人在ICU病房里面花费了几百万,就像前段时间新冠疫情,哪些住进ICU病房的患者,那花费更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如果不是国家承担这治疗费用,又有多少人能负担得起呢?

特别是对于一些本来并不富裕的家庭,住进了ICU不仅掏空了一辈子存下来的钱财,而且为了治病,还到处借钱,背负一大堆外债。并且到最后还有可能面临着人财两空的地步。试问这样,又有多少人愿意进入ICU病房呢?

●第二,恐惧与孤独

人最怕的是什么?许多人认为是死亡。但是恐惧与孤独才是人们真正害怕的事情,特别是进入了ICU病房,面对的是独立的房间以及一大堆冰冷的仪器,我们可以看到进入了ICU病房的患者,全身都插着管子与仪器监护,没有人陪伴,家人不能时刻在身边,只有一大堆冰冷的仪器陪伴,这样无疑给人一种孤独感和恐惧感,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

●第三,患者失去了活着的希望

进入了ICU病房的患者,往往都是一些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随时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比如心、脑、肺、肝、肾等器官衰竭或者多器官衰竭患者,严重的外伤、重症休克、败血症及中毒等患者,这些基本上只能依靠仪器以及药物给予生命支持,可以说是恢复无望,许多有意识的患者都失去了活着的希望,自然不再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延口残喘,宁愿痛痛快快的死也不愿意遭受这样的痛苦。

虽然说进入了ICU病房并不代表生命就到最后的阶段,在临床上,80%以上危重症患者经过ICU治疗之后基本上都能转危为安,再回到普通病房,而ICU病房的死亡率一般在10%左右。但是对于那些对自己病情已经非常了解,基本上不能治疗,只能依靠生命支持的患者,许多还是不愿意进入ICU病房,除了费用昂贵之外,更多的是不想面对这种毫无质量的生存,到时候不仅自己在临死前遭罪,钱花光了,人也走了,而且最终落个人财两空,拖累了子孙后代,给子孙留下了无尽的痛苦。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为什么患者死也不进ICU病房?

为什么患者死也不进ICU病房?

ICU病房确实会对人心理造成很大影响,有时感到恐怖,紧张。在lCU呆了10多天,当时那里开着空调,打着氧气,后来不打了。嘴感觉特别的干,口渴,只好让护士传话,让别人给买了喉宝片含着,护士不让动,家属不让进(定时能见一下),吃饭有护士喂,亲眼目睹有5个人走了,免不了有人哭闹,影响情绪。大小解都不方便,一周内没有大便,幸好我恢复的还算快,没上呼吸机,气氛相当不好,每天就是输液,从白天一直输到晚上九点,好一点就没人怎么管了,挂着水,你就输吧。每天早上查房,一大群人围观,测试你的反应,眼能不能随意动,腿能不能活动,还好我的主治医师是个专家,精神好一点后,通知要做备皮,也不围挡上点,一位年轻护士给做,先用冷水肥皂清洗,凉忽忽的,不好意思,说我自己来吧,人家护士不让动,也不在乎你,还逗弄,用手扒拉,刮的很仔细,说我弄不好,不让我自己弄。做护士也真不容易,感谢护士们。只是应该把环境弄得好一点,干湿度控制的舒适一些。

住在ICU的日子很是难熬,与死神对峙,胡思乱想,最多的就是想,以后能活着出去,什么也不干了,什么也不介意了,就看重健康。怎么享受怎么活,人太脆弱了。熬出了lCU,有一种重生感觉,渡过了危险期,住进了单间重症病房,仍然是每天输液,每天8瓶液,25天后才逐步减少。单间病房也不舒服,开始也不让动,胆小怕死也不敢动,用了个气垫,每天100元,那个气垫人在上面难受死了。好在家属可以陪伴,解手儿(大小便)有家人帮忙。护士基本上不管了,辛苦了家人。三十多天后,告诉我可以出院观察,家属给医生、护士送了水果、锦旗表示感谢,办完出院手续,我出院时,手可以动,脚在床上可以动,可我就是站不起来,家属给扶起,双脚不听使唤,站在地上,脚踝部特别的疼,站不稳,把我给架到车上,回家慢慢恢复、锻炼,开始扶着墙,扶着板凳,逐步挂着拐可以去外面走走了。但一条腿没劲。坚持锻炼、功能训练、复查、服药,半年后我又能工作了,感谢全体医务人员所做的一切。感谢家属所付出的辛苦。人生无奈,也许你也会有(或以后会发生)不如意的事儿,谁也不用笑话谁,遇到了就要正确面对,既然遇到了就要接受。祈愿天下人无病,健康幸福!

为什么患者死也不进ICU病房?

“快乐的小大夫”为你解答!

为什么有的人死也不进ICU,其实原因很多,但我想这几个原因一定有。

1.太贵,ICU基本是全院最贵的科室,每天花费可能会到万元甚至更多。如果家庭条件不好,那真的是住不起。

2.没有家人陪伴,ICU基本都是封闭式管理,医生护士都是忙忙碌碌的,患者基本很痛苦,心理担心,同时还孤独,压抑心情无法释放,让痛苦加倍了。

3.病情重认为恢复无望,如果患者要进入ICU,说明患者病情已经很重了,而重症病房在很多人心中好的很少,所以不想进。

其实,有些人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意外,花费是很大,患者举目无亲也是事实,忍受痛苦也是,但是并不是进多出少的。

ICU患者的好转率在80~90%,死亡率一般在10%左右,还有一些放弃的。

这样看来绝大部分患者,还是可以好转转出的。

由于ICU内监护多,治疗手段多,医生多,护士多,处置多,检查多,用药以进口为主……这样自然就贵!

在这样的监护、护理和治疗力度下,重症患者自然要比普通病房效果好。

但是对于病情轻的患者住进ICU,并不是都能获益,因为这样强度的治疗,对于轻症患者并不需要,同时看不到家属,限制患者活动。

所以患者好转,病情稳定,医生都要患者转回普通病房。

所以病重时,需要加强治疗时,为了安全和病情顺利的好转,还是要住ICU的。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您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呦!  

为什么患者死也不进ICU病房?

ICU就是咱们说的重症监护病房,可以给危重患者提供最佳护理,以及具有针对性的监测供给,无论是在人力、药品、器械和技术上都能给予最佳保障,为的是利用最优资源而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患者不愿进入ICU的情况,其原因莫过于三点:

1、费用太高:不间断的病情监护、大量的检查、进口的药品,以及充足的人员配置,使治疗费用变得极其昂贵,这也是为什么ICU会成为医院中花费最高的科室,而每天万元以上的费用并不是所有危重患者都能拿的出来的;

2、孤独恐慌:ICU是不允许患者家属进入的,而人们在患病的时候,尤其是在濒危时刻,心态是恐惧慌乱的,"生死之间有大恐怖",此时,也只有最亲密的家人才能安抚患者那濒临崩溃的心,所以他们不愿离开家人陪伴,不愿进入ICU;

3、没了希望:一些危重患者的病情确实已经到了难以遏制的地步,即使能够给予最好的治疗,却依然无法阻止其迈向死亡的脚步,此时,很多患者已经失去了求生的欲望,更不愿意再拖累家人,所以很是拒绝进入ICU。今日头条——综合内科张医生

其实,患者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只是,ICU既然存在,自然有其必要性,在ICU内良好的治疗条件下,八成以上的危重患者基本上都能转危为安,重新回到普通病房!

只是希望,将来的某一日,所有的患者都能在少花钱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治疗!

为什么患者死也不进ICU病房?

大家不在医院工作,对医院里的很多事情不是很清楚,但是很多时候没有办法,生老病死就是人生躲也躲不开的规律,所以很多时候还得去医院。医院给我们的感觉可能就是嘈杂,甚至很乱,很多时候我们找一个地方都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很多地方也非常的神秘,貌似我们想进也进不去,例如手术室和ICU。尤其是ICU,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医院有这样一个地方,但是它在什么地方?里面是什么情况?谁可以住进去?等等情况,我们都一无所知。甚至有的朋友说死也不进ICU?今天,张大夫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关于医院ICU的问题,希望大家感兴趣。

首先,大家应该明白医院的ICU,是指重症监护室。听名字,大家就应该知道了,这里面是住的都是重症的患者。当然,不同的科室可能也有自己的重症监护室,例如心脏内科可能有自己的心脏重症监护室,称为CCU,里面住的往往是心脏方面有危重症的患者或者做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

那么监护室里面有什么呢?其实里面除了我们常见的设备,例如氧气、心电图、心电监护仪等外,还有一些不太常用的设备,例如多功能呼吸机、麻醉机、电动除颤仪、以及气管插管需要的一些设备和材料等。监护室里面住的都是一些危重症的患者,患者可能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在物资配备方面一定是非常齐全的,不能因为设备的短缺,而耽误了患者的抢救时间。

里面也有医生和护士吗?里面的当然有医生和护士。在普通的病房,可能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负责十余个患者,甚至更多患者。但是在重症监护室,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可能只负责2名左右的患者。而且重症监护室的病床数也非常少,一般可能就是十几张床。因此,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也是非常稀缺的,而里面的医生和护士也都是非常有经验的,毕竟面对危重的患者,我们一定要尽全力抢救患者的生命。

是不是在里面花费很贵?这是非常肯定的。在医院住过院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每天的花费可能几千块钱,甚至上万也是非常常见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患者本身是危重症患者,需要治疗抢救的药物和器械本身使用的很多,而且这些患者往往不能进食,都需要输入一些营养,这些都是比较花钱的。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患者使用的一些药品或者器械不在医保范围内,尤其是一些进口的新药,价格非常昂贵。

患者死也不进ICU?其实不是这样的,其实是ICU不是你想住就能住的。能够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一般得具备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患者确实是一个病情重的患者。

就说到这里吧,反正大家最好不进ICU,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

为什么患者死也不进ICU病房?

并不是患者不愿进ICU,当患者病情需要进ICU的时候,患者几乎已经无法做主,因为大部分患者这时候病情危重,要么意识不清无法决定,要么病情危重,已经无暇思考。

一、ICU

ICU就是重症监护室,即Intensive Care Unit,是针对一些危重患者提供的病房,重症监护室集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等为主一个病房。

ICU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或人工心脏人工肺等等设备。

ICU把危重患者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每个病床占面积较宽,床位间用玻璃或布帘相隔。

二、ICU有什么特点

简单说ICU对于老百姓来说就两个字:贵、重!

因为ICU病房的设备、人员配备齐全,且患者本身就是在生死之间,所有整体治疗和护理费用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所以ICU的第一特点就是贵。

需要住进ICU的患者,都不是普通患者,也就是普通病房或普通监护室已经无法解决患者的问题,患者如果不去ICU,那么患者死亡率就会大大增加,甚至可以说必死无疑,所以ICU给大家的第二感觉就是重。

当然,除了这两个特点,ICU更大的特点就是抢救措施齐全,或者说是患者的最后一道关,或者说ICU一边是人间,一边天堂。大部分患者已经到了生死边缘,只有在ICU全力抢救下,才可能获救,否则就只有等待死亡。ICU配备了各种常规治疗设备,且配备了各种抢救治疗设备。同时配备了强大的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及危重患者护理,为能及时迅速有效抢救危重患者提供了软件和硬件保证。

三、为什么有人说患者死也不进ICU

其实这个开始我说了,患者基本上无权决定,决定去不去ICU大部分是患者家属决定的。最基本的原因就是ICU的特点决定的。

1、贵:ICU几乎是医院最贵的科室,每天花费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甚至更多。如果家庭条件一般,那真的是住不起,不是想不想住,而是确实经济条件不允许一些人住。

2、重:ICU是患者的最后一道守护门,很多老百姓认为,进了ICU如果治不好,就彻底不行了,所以就拖拖拉拉不愿进,还抱有一丝幻想,觉得只要不进ICU就有希望。其实这是错误的逻辑,如果到了进ICU的病情,越晚进去,越错过很多抢救机会,病情会越来越重。

3、没有陪伴:并不是进入ICU的患者都是昏迷患者,还有一部分是清醒的,这部分患者要么离不开家人;或者很多老人说死也要死在家人面前,而ICU是不让家属陪伴的;或不能接受压力、孤独的心情;等等这些可能就是患者本人不愿进ICU的原因。

四、该进还得进

如果不考虑经济因素,我觉得只要有ICU的适应症,就应该进ICU,毕竟希望更大。而且进ICU并不是说就没有希望了,就只能等死了。ICU患者的好转率在80~90%,死亡率一般在10%左右。所以,进了ICU大部分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护理都能好转。

对于一些危重患者,如果不进ICU,那么真的可以说病情只能越来越重,甚至很短期内就会死亡,比如:严重外伤,大手术后,心肺复苏的患者,多脏器衰竭者,重症休克,败血症及中毒,多发伤,复合伤患者,有严重并发症的心脏病,各种术后重症患者,严重水、电解质、渗透压、酸碱失衡患者,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等内分泌危象患者,脏器移植前后需监护和加强治疗者。

这些患者经过ICU的治疗和护理,大部分都能好转搬至普通病房,直至出院,但如果不去ICU,那么大部分都会因为病情恶化或治疗跟不上而去世。

总之,ICU确实是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只要医患配合好,医护全心全力,那么确实可以和死神较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