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些手机拍的照片,都单张10m大小了,放大后却还是不清晰呢?

10m和2m大小的相片,是不是没有什么区别呢?

1⃣️你要知道,现代的摄像技术都进入了数码科技,也就是拍摄的图片是由千千万万个像素点儿组合的,数码才有利于传真,mp4转换。你看到图片库内的照片变小了而且更清晰,可是到了台面上就可以人为地放大反而越放大越模糊,这就是照片上包含了多少像素点儿的原因。如果你在一平方厘米的表面点100个点儿,那么你也给一平方米的表面点100个点儿,突然发现一平方厘米只分配一个点儿,这就是你提问的照片越大而像素点儿不提高,照片就模糊的原因所在。

2⃣️家中的黑白电视采用的荧光粉由高压轰击,图像不显出像素点儿,而彩电的荧光屏就是由一个个小的三基色组成,近看密密麻麻的像素点儿。再看街头的大屏幕电视,近看全是点儿组合的,远看才清楚。我们看油画,近看一块疤影,远看才是清晰的。再说电影院,现在改成数码摄像很简单,你想投影清晰,必须增加像素点儿,如果你的四寸照片是数千万像素点儿,你想把照片放大一百倍,那么照片上的像素点儿也得乘以一百倍,没有这个技术,只能放大像素点儿。

3⃣️如果照相馆将你的照片只是放大尺寸,没有提高像素的倍数,那么只能将原像素点儿放大,只要没有密密的像素,那这张大照片就等于街头上的电视屏幕。对于手机照相,由于机身超薄,无法调节焦距和景深,由于镜片偏小感光效果受限,这就限制了成像质量,拍不出好的锐度,清晰度就差(对比⬇️图的锐度)

4⃣️你别责怪放大的照片模糊,因为想让大照片跟小照片一样清晰,提高像素的成本和复杂程度就很大,你看家中买的一大一小两台数字化电视机,其清晰度就是这个区别。

谢谢!

为什么现在有些手机拍的照片,都单张10m大小了,放大后却还是不清晰呢?

为什么现在有些手机拍的照片,都单张10m大小了,放大后却还是不清晰呢?

为什么现在有些手机拍的照片文件容量很却不清晰,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照片的质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决定照片质量与清晰度的因素:

一,照片分辨率。

一张照片,一般来说分辨率越高,质量就越高,清晰度也就越高。

二,像素质量。

在分辨率,像素的质量一定的情况,单个像素的质量越高,照片的质量就越高,成像就越清晰。

那么为什么照片文件很大,清晰度却不高?

首先,照片文件大,说明分辨率很高,像素很多,但是像素多不代表照片质量就高,照片就清晰。还要看成像的像素质量如何,是不是真实有效的像素,很多手机标称的像素值是插值像素,就是说很多像素是程序后计算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的成像像素,那么这样的大像素大文件照片,当然不清晰了。

其次,照片的清晰度还和你拍摄的质量有关,你拍清晰了当然清晰,你没拍清晰,文件再大也不会清晰,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现在有些手机拍的照片,都单张10m大小了,放大后却还是不清晰呢?

手机和相机都具有拍摄的功能,但手机是用算法合成图片,相机是真实记录,放大后当然有区别。

为什么现在有些手机拍的照片,都单张10m大小了,放大后却还是不清晰呢?

首先,“清晰”是一个主观概念,分辨率、清晰度甚至锐度都会对一张图片是否“清晰”带来影响:

原则上来讲,图片文件体积越大,包含的信息量越大,图片质量也越高,但由于硬件方面的差异,手机和相机相同大小的文件,质量一定是有差别的:

一、手机CMOS很小,对光线的接收和还原质量有限

受体积所限,手机CMOS尺寸一般在1/2.5左右,只有单反相机的几十分之一:

拍照神机P20pro,CMOS大小也不过1/1.7,基本是手机体积控制允许的极限了:

cmos尺寸小,单位像素面积较小,受光和转化质量都要差一些。具体表现在色彩还原度、边缘清晰度、画面纯净度等方面。所谓术业有专攻,,如果手机拍摄质量能真正与单反媲美,那相机也就没有很大的存在必要了。

二、很多手机像素很高,图片尺寸很大,但单个像素面积反而更小,导致成像进一步劣化

很多手机拍摄的图片文件大,很大程度是由于像素很高导致的。这样的图片理论分辨率很高,但实际效果不佳,特别是光线不足时噪点会比较突出:

单反等专业相机拍出的图片文件大,不只是因为分辨率高,还因为包含了更加丰富细致的亮度和色彩信息,因此画面质量更好: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手机为了达到标称的高像素,在宣传上抓人眼球,有的像素点是后期插值生成的。这也会导致图片文件体积增加,但对实际成像质量是没有提升作用的:

总之,如果对图像质量有较高要求,还是建议选择CMOS较大的相机。如果使用手机,可以采用多帧合并的方法提高画质,但对这么小的CMOS,生成一个10m的图像文件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欢迎交流,共同提高!

为什么现在有些手机拍的照片,都单张10m大小了,放大后却还是不清晰呢?

前几天,我们摄影培训班上完手机摄影一课,准备实地拍摄实习时,还是要求学员不要全部使用手机拍摄。手机摄影只作为一种尝试,做到会用即可,在摄影创作中,还是尽量要使用相机。

虽然现在手机摄影技术大为提高,从表面上看,手机拍摄的照片已经能媲美相机了,但在镜头应用、图像传感器面积和图片制作效果上,还难以达到相机的标准。手机摄影,只能说带来了摄影的普及和便利,但就严格意义的摄影来说,手机摄影有其极大的先天不足,这个不足就是在后天也是很难改善的。

首先是图像传感器的面积问题。由于受到手机体积的限制,手机镜头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法兰距只能做得很短,只有几毫米。这样短的法兰距,则意味着它的成像就会很小,图像传感器的面积也就不可能做大。图像传感器像素量与图像传感器面积成正比。手机上小得可怜的图像传感器,又能安放多少像素呢?就算安放进去了,那么点地方挤进去上千万的像素,相互之间必然产生很大的干扰,成像会更糟糕。

(图中最小的红色区域就是手机图像传感器的尺寸)

虽然现在的手机摄影也普遍达到2千万像素以上,有的还上亿,但像素的提高并不全是图像传感器的功劳,而是更多依赖于手机软件对图像的处理技术,通过软件处理的图片,也会出现像素很高、数据量很大的现象。这也使许多影友产生手机图片数据量很大,肯定像素高的误解。

像素量不同,图片的品质也会不同,但在一定的像素范围内,图片的品质是没有太大区别的。2M以上的图片,其清晰度完全可以达到人眼所能接受的范围。但图片的清晰不仅与像素有关,还于相机的镜头成像、图片处理软件有着很大的关系,并不能完全说像素高,图片就清晰。

还有镜头的问题,这也是手机摄影的硬伤。手机本身的镜头主要依靠广角的大景深和小孔成像原理成像。很小的镜头不可能像相机镜头那样有许多组镜片。别小看相机镜头里的那些镜片,这些镜片不仅可以成像,更大的作用是进行像散、色散、畸变的校正。没有这些校正,镜头就不可能有锐利的成像,就不可能有丝毫毕现的摄影影像。对像散、色散、畸变的校正技术是否先进,是衡量一款镜头品质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手机摄影的镜头是难以做到的,更别说各种长、短焦段和景深的应用了。

虽然现在摄影数码化了,图像不过是由无数的0、1组成,但摄影图像的品质更多地还必须建立在硬件的基础上,一幅优质的图片肯定需要镜头成像足够锐利、图像传感器有足够的物理像素。缺少这些硬件的支撑,还是很难保证图片的严格质量的。

但未来如何?明天如何?目前只能静观其变。

为什么现在有些手机拍的照片,都单张10m大小了,放大后却还是不清晰呢?

为什么现在有些手机拍的照片,都单张10m大小了,放大后却还是不清晰呢?

10m和2m大小的相片,是不是没有什么区别呢?

答,这个问题要分三部分来回答,一,为什么有些手机的照片都单张10m 大小了,二,为什么放大后还是不清楚?三,10m和2m大小的相片,是不是没有什么区别呢?我的解答如下:

(一)为什么现在有些手机拍的照片,单张有10m 大小了?

10m 还少说着,有些手机用特定 APP 拍的照片单张达到了二,三十 m,高像素全画幅相机拍的照片如果是 jpg 文件也不过如此,原因如下:

1.手机镜头焦距短,一般只有几 mm,如果不是超近距离拍摄,景深很深,也就是近处和远处都很清楚,大量清晰的背景细节造成了照片的文件很大

2.现在的手机照片都很大,由5000万到一亿像素,即便有噪点,噪点也占文件大小

3.现在的手机摄影都运用了 AI,HDR 等,常常拍摄多张照片在机内合成一张,细节清晰,所以文件也大

(二)为什么放大后还是不清楚?

手机的照片与相机照片用法不同,因为手机的感光元件比相机小多了,而像素却往往比相机还高,尽管手机的机内处理很利害,单个像素所占感光元件的面积就比相机的小了很多,所以手机照片一般都是缩小了用,即便有人想与相机比画质,也要全都缩放到相同大小来比,手机照片已经一亿像素了,等于相机的照片已经放大若干倍了,就没必要再放大看了,于是手机的默认拍照模式是四合一模式,即四个像素合为一个像素,一亿像素合成到2500万像素,有的合到1200万像素

(三)10m和2m大小的相片,是不是没有什么区别呢?

照片的 m 数大小,肯定分辨率不同,但是有两种情况:

1.把10m 的照片的边长缩短后变成2m大小的文件,咋一看好像变清楚了,可是放大一看,细节处不同,2m 的照片会差很多

2.不改变照片的边长,只是通过加大压缩比,使照片由10m 变成2m,这样的照片放大后一般变化不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