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否被暴露?

答:你一个地球人怕什么,地球只是太阳系内八大行星之一,而且八大行星的总质量达不到太阳的百分之五,这么大的太阳在银河系只有一个发光点,又可见太阳的渺小。

再说人类发送了太多的观察卫星和天文望远镜,直至今日,人类能观察到数万光年外的星球上还没有发现有哪颗星球存在生物,那就别提高级文明了。

太阳系首先证明地球外没有生物,而且人类也无法飞出太阳系,因为想飞出去要不断加快宇宙速度反复绕飞甩出去,比如最外边的海王星飞太阳一周要得一百多年,人类哪有这个生命周期去完成。再说一秒几十公里的第三宇宙速度还是离不开太阳系的。

因为这些条件所限,地球人无法做到,那么外星球即使有人也进不了太阳系,他们也一样的要克服这个飞行器的质量和飞行速度。所以你担心地球会在宇宙中被暴露是多余的,你做不到的外星球也没有谁能做到,必定高科技还达不到宇宙的神奇力量!

谢谢!

谢谢!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否被暴露?

我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已经暴露的可能性不大。

仔细想想有可能暴露地球位置的无非就是两种情况:探测器和无线电信号。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探测器

我们知道人类对于探索宇宙充满着向往,因此也不断的发射着探测器。但是限于技术原因,探测器走的太慢,就连走得最远的旅行者1号还要300年才能到奥尔特云,真正走出太阳系还需要3万年。

要让探测器暴露地球的位置,我们还不如期待外星人直接在宇宙中撞到地球。所以探测器暴露位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无线电信号

无线电信号暴露地球位置的可能性确实是有的,因为无线电的传播速度更快。

从马可尼在1901年发送了第一次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信号到今天,这个信号飞过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半径116光年的球。但是相对于广阔的宇宙扔只能算一个小点。

其实这种无线电信号暴露的可能也没有那么高,因为信号会不断当然衰减。从地球大气层就开始衰减,到太空后宇宙尘埃和气体的吸收,这个信号会衰减到难以分辨出是不是宇宙噪音。

虽然这种信号不行,但是有人却用更强大的无线电信号发射到宇宙中,他们经过精心选择功率,频率等参数,用这种方式发出去的信号确保能够到达指定的目标恒星。并且这些信号中加带着地球的各种信息,最著名一次就是1974年的Arecibo消息。

不得不说这种无线电方式暴露地球位置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他们不仅对准目标发射信号,还保证了有足够大的功率并且还夹带了让对方容易解码的信息。就目前来看一直发射信号的位置有外星人的可能是不大的。

但是这种做法真的好吗?地球不是一个人的,没有经过你我的允许就随便告诉他人家园的位置可以吗?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就真的不会出现吗?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否被暴露?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否被暴露?这取决于宇宙中是否存在着另一个和地球人类文明一样,甚至是更加先进的外星文明。不然,我们暴露给谁了呢?这又牵扯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宇宙中存在外星人吗?”如果存在外星人,它们又在哪里呢?它们是不是也和我们人类一样,在茫茫的宇宙中搜索着外星生命呢?

地球

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外星人。这并不意味着外星人是不存在的。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提出了一个公式,用来推测银河系中可能与人类发生接触的具有高等智慧文明的数量。科学通过这个公式推测,银河系中存在大量的外星文明。而且这些外星文明是能够和人类发生联系的高等智慧文明。

推测外星文明数量的德雷克公式

既然这样,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暴露了吗?或者说外星人发现地球了吗?外星人发现地球并不容易。这一点我们可以参照我们的发现。

截止到2020年,科学家已经发现了4374颗系外行星。这些系外行星中有很多星球被认为是处在宜居带中的宜居星球。这些星球是怎样暴露的呢?其中有一种方法叫作“凌日法”。如果某颗恒星的周围存在着一颗行星的话。那么这颗行星移动到恒星和地球之间时,它就会挡住恒星的一部分光线。这样恒星的亮度就会发生变化。因为行星围绕恒星的公转周期是固定的,所以恒星的亮度变化就有规律性的变化。这样科学家就推断这颗恒星的周围存在着行星。

系外行星

用凌日法发现行星看上去很容易,但实际上并不简单。这是因为行星和恒星差得太大了。例如地球的体积只有太阳的一百三十万分之一。地球在经过太阳面前时,只挡住了太阳极少的一部分光亮。如果远在数千光年之外观察这种变化是非常困难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并不是真正地看到围绕着恒星周围的系外行星。所以,那些星球上究竟有没有外星生命,我们无法确定。

凌日法发现行星的线索

如果在距离地球几十甚至是几百光年之外的某颗行星上有外星人的话。它们也在用类似的方法寻找系外行星。恰好它们看到了银河系中的一颗黄矮星身边(其实就是太阳)有多颗行星存在。它们能断定其中的第三颗行星上存在着生命和人类文明吗?同样,它们也是无法判断的。既然无法判断,地球算是被暴露了吗?我认为这是不能算的。

外星人想在茫茫的宇宙中发现地球就像人类想知道它们在哪里一样的困难。然而我们人类是耐不住寂寞的。我们向宇宙中发射了大量的无线电波,发射了探测器。它们会不会被外星人截获而暴露在地球的位置呢?我想这也是很难的。

人类向宇宙中发射无线电信号

人类最早发射的无线电波已经在宇宙中传播了100多光年了,但它们早已经变成了无法分辨的噪音了。即使有外星人接收到也很难认为这是来自某颗行星上的高智文明发出来的了。

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探测器携带了一张记录地球和人类信息的黄金唱片离开了地球。如今它已经离开地球44年了。可是它仍未飞出太阳系。旅行者1号将会在大约4万年后从距离恒星格利泽445 1.6光年光年的地方飞过。然而科学家认为这颗恒星的周围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而且那时候的旅行者1号距离这颗恒星还有1.6光年的距离。这段距离就好比是太阳系的边缘,同样是一个黑暗荒凉的宇宙空间。旅行者一号飞到那里只是飞了一个寂寞,不会被外星人捡到的。

旅行者1号

1974年,科学家为了庆祝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完成改建,设计了一条无线电信息发射到了宇宙中。这条信息包含了地球和人类的信息。这可是以光速发射出去的信息。到现在它已经传播到距离地球48光年远了。它会不会暴露地球的位置呢?

阿雷西博信息

48光年的距离虽然非常的遥远,但是对于银河系来讲也只是极其微小的一段距离。它暴露在地球的可能性也是不大的。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就像是一个人站在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孤岛上,虽然竭力地嘶喊,其声音也最终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中。

因为宇宙实在是太大了。它的浩瀚把我们和可能存在的外星人分割开来。外星人发现不了我们,就如同我们发现不了外星人一样。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不是那么容易暴露的。

大家认同这个观点吗?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否被暴露?

我的分析地球人类在宇宙中别人看不到,我们连四维空间都还没搞出来,外星人也带着望远镜看不清楚是什么东西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否被暴露?

被暴露是确定无疑的!

自从人类从19世纪末开始使用无线电技术以来,我们就开始无意间向浩瀚宇宙传播人类文明信息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如今已经过去了100多年,意味着,人类文明信息已经在浩瀚太空飞行了100多光年的距离,这个距离在浩瀚宇宙显得太过渺小,概率上分析很难会有外星文明物种接受到人类信息!

除了这种不经意间向外太空传播信息,人类科学家还主动向宇宙发送信息。比如说旅行者一号携带着人类文明信息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飞行了41年之久,不过如今仍旧没有飞离太阳系!

旅行者一号很快就会因电池耗尽与人类失去联系,之后它将自由地飞行在星际空间,理论上可以一直飞下去,直到被某个天体的引力捕获!

所以,地球的位置早已经被暴露,这是无法避免的。很多人担心地球位置被暴露会引发外星文明入侵地球,导致灾难性后果,宇宙大师霍金也有同样的理解,但目前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意味着我们很乐于被外星文明发现,因为我们太渴望与外星文明交流了!

但从目前科学家们探索发现的结果来看,我们甚至没有资格担心被外星人入侵,因为不要说外星人了,连最基本的外星生命都没有发现,又哪来的外星人呢?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否被暴露?

要说地球本身,那早就暴露了。我们在地球上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外的行星,那么,如果有外星文明的话,他们也完全有可能会发现地球。如果外星文明的居住环境类似于地球,他们就会注意到地球运行在宜居带中,并认为地球可能是一颗宜居的行星。更进一步,如果外星文明很先进的话,通过分析地球光谱,他们将有望确认地球上存在生命。

要说地球上的人类,暴露是暴露了,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外星文明已经发现我们了。人类曾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发射过四艘能够飞出太阳系的无人太空飞行器,分别是先驱者10和11号、旅行者1和2号,它们都携带着人类和地球的信息飞向宇宙深处。

不过,这四艘无人探测器还远未离开太阳系,最远的旅行者1号距离我们大约20光时,离飞出半径至少1光年的太阳系还要上万年的时间。因此,现在不会有外星文明通过这四艘太空飞船来找到人类。

然而,人类在大约120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无线电波,这些能够反映智慧文明的信号会以光速在宇宙中传播,它们现在最远已经到达120光年之外。但这种泄漏出去的信号其实很微弱,除非太阳系附近存在十分先进的文明,否则人类不用担心暴露的问题。

可能需要担心的是,天文学家在去年向鲁坦星(GJ 273)发送了无线电信号,这种信号强度要比偶然泄漏出去的信号高得多,所以被探测到的可能性更高一些。鲁坦星距离地球12.2光年,其中包含一颗可能宜居的行星。如果那里有外星文明,我们将要在二十多年后才会接到回信。

至于外星文明找上人类的后果,我们无从知晓。一些天文学家对此表示担忧,例如,霍金在生前不赞成人类主动去接触外星文明,因为我们不清楚他们的来意。如果来者不善,面对巨大的科技差异,我们将没有还手之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