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空扔一张A4纸,能落到地面吗,落到地面是燃烧完了还是完好无损?

1⃣️你提的问题分两种现象:一是宇航员在太空以第一或第二宇宙速度向舱外扔一张A4纸,它永远不会落到地面,因为A4纸在太空飞行轨道上又是真空无阻的环境下随着飞船的宇宙速度飞行,你可以从太空大小质量的垃圾分类参考出答案。比如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几十年来还在轨道上飞行,不并轨是不会飞向大气层入地球。

2⃣️如果飞船已入轨进入地球大气层,此时别说是一张A4纸,连飞船外壳都被一千多度摩擦燃烧。嫦娥五号入地利用在大气层外打水漂就是减速降温保护月土。所以,飞船返回入地时投出的A4纸会在半空因船舱外壳燃烧的火焰点燃,哪可能完整入地。

谢谢!

从太空扔一张A4纸,能落到地面吗,落到地面是燃烧完了还是完好无损?

这个问题虽然有点意思,但结果却会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这张纸既不能平安的到达地面,也不太可能燃烧殆尽,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消失了。

要精确地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给这张纸的高度设定一个值,也就是这个“太空”距离地表有多远。如果太远,如在数十万千米的地方,这张纸很可能就不会回到地球了,而是永远飘荡在太空,或者被距离更近的星球所捕获;如果这个太空是在国际空间站的高度,也就是距离地表约400千米的地方,这个返回过程就有些像回收载人飞船返回舱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载人飞船的回收

载人飞船返回舱的返回过程是,到达地球引力圈,刹车减速速被地球引力所捕获,返回舱与轨道舱、动力舱分离,以一定角度进入大气层,然后以自由落地方式下落,速度可达数千米每秒。

到达80~100千米高度时,地球大气开始变得浓密起来,飞船速度激波与浓密大气分子碰撞发生数千摄氏度高温,对飞船防热涂层进行烧蚀,随后在大气阻力下,飞船迅速减速,最终每秒200米的均速下落。

到达距地表约10千米高度时,返回舱的回收着陆系统自动启动开始工作,先后拉出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经过约30秒钟,飞船先在减速伞作用下,下降速度从200m/s降到80米/s,再经主伞减速,飞船速度降到8~10m/s。

当飞船降落到距离地面1米时,安装在舱底的4台反冲发动机会同时启动,对地面进行反冲,将下降速度减小到1~2m/s,这时,里面的乘员就能安全平稳落地了。

这张纸会像飞船一样达到烧蚀高温吗?

从上面飞船降落过程可以看到,在400千米左右的太空,空气非常稀薄,飞船是在接近真空的状态下,以自由落体方式下坠。实验证明,在真空中自由落体速度,不管密度怎样,也就是不管是轻还是重,一根羽毛还是一个铁球,下落速度都是一样的。

自由落体运动末端速度计算公式为v^2=2gh。这里的v表示末端速度,单位m;g为地球重力加速度,取近似值为9.8m/s^2;h为下降高度,我们假定这张纸在400km高度开始自由落体,下降到80km高度遇到空气阻力,这样自由落体下降了320km。

我们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这张纸到达距离地表80km时,真空自由落体下降速度会达到2504m/s。这张纸以这个速度冲进大气层,必然要烧毁得一点渣子都不剩。

但为啥不可能烧毁呢?这是因为大气层100~400km高空,虽然近似于真空,却并非完全真空,而是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会渐渐加大,并不是到了80千米高空就突然浓密起来的。

这样这张纸的自由落体就与一个铁疙瘩似的飞船返回舱完全不一样了,而是随着空气密度的增加,速度渐渐变慢的,这张纸到达80千米高空时,就已经失去势能,速度并不快了。

因此,这张纸只会飘落到浓密的大气层上,缓缓下降。那么这张纸就会平安降落到地面吗?no,它还是会一点渣子都很难留下,这是因为:

这张纸一路掉落要经历冰与火的考验

首先,先要经历冷热电离考验

大气层从地表到高空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热层等不同层次,每一个层次都不是那么好过的。

这张纸在400km高空时,处于大气热层中间。热层是距地表85km~800km高空的大气层,这里空气稀薄,在300km处已经小于地表大气的千亿分之一。但这里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几乎全部紫外辐射,让大气粒子温度上升到1000~2000K。

由于这里大气极其稀薄,空气粒子的高温影响不了环境,环境温度还是在零下100多摄氏度。但这张纸在这个地方就不一样了,在阳光照射下,这张纸吸收了阳光紫外辐射,凭纸的密度足以达到数百摄氏度。但那里由于没有足够的氧气助燃,这张纸很难烧起来,因此很可能得以幸存。

随后,这张纸将飘落到中间层,这个层次是在距离地面约50km~85km之间,处于平流层之上。在这个层次以上的大气开始被电离,一直到热层,大气分子几乎都被电离,生命在这个区域如果没有保护会受到严重伤害,但这张纸应该无大碍,继续忽忽悠悠的往下飘。

接着就进入了平流层,距离地面一般在10km以上到50km之间。这个地方是个较为稳定的地方,空气没有对流,只有横向平行移动,飞机一般在这个区域底部飞行。这里几乎没有水汽,因此极少天气变化。

但由于夏冬季阳光最极地的照射不同,大气在两极地带会形成不同且变换的压差,由此形成季节性东西风向变化,有时候风速会达到50m/s,这可是17级飓风的风速。这张纸会不会不幸遇到这种飓风被撕得粉碎呢?这就要看它的运气了。

然后,再遭受风霜雨雪的摧残

再往下就进入我们生活的世界了,这就是大气层的对流层。对流层在距地面8~17km之间,这是因为地球自转导致纬度不同地区的离心力不一样,越到极地离心力越小,对流层就相应薄一些,只有约8km厚度;而赤道地区离心力最大,对流层就达到了17km厚度。

这个区域是大气层最浓密的地方,占据了整个大气质量的75%和水汽的90%以上,人类感受到的所有天气变化都是在这个层次发生。对流层空气对流强烈,主要是冷暖空气上下对流翻滚,高空有各种云层,其中饱含着水滴和冰粒,在大气上下左右流动翻滚下风起云涌。

如果这张纸有幸来到了这里,除非遇到晴空万里,否则一定会被风霜雨雪撕扯浸泡击打得体无完肤,“骨灰”随风飘落不知所踪。

这张纸能够飘落到你的脚下概率有多大呢?就由各位自己去揣度了。本文只不过通过这张纸的飘落,科普一下大气层和自由落体常识罢了,欢迎讨论,感谢阅读。如喜欢别忘了关注和点赞,再次感谢。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从太空扔一张A4纸,能落到地面吗,落到地面是燃烧完了还是完好无损?

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先来定义一下这个问题中的“太空”,所谓的“太空”指的是地球大气层之外的宇宙空间。其实这个界限非常的模糊,但一般可以认为在距离地表400公里的外大气层,就可以称为“太空”了。

第二个问题:这张A4的纸是从什么地方扔下来的?也就是说,我们还要考虑这张A4纸的初速度。比如说如果我们是从绕地球运行的空间站把这张A4纸扔下来,那么这张A4纸就拥有和空间站一样的速度,大约为每秒7.9公里(第一宇宙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扔纸的动作只是相当于给这张A4纸做了一个轻微的变轨,由于外层空间几乎没有阻力存在,所以这张A4纸会继续围绕着地球运行,我们也就不用指望它会掉下来了。

因此,我们应该把这张A4纸的初速度设为零。于是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在距离地表400公里的位置,扔下一张初速度为零的A4纸,它能够平安的落到地面吗?

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张A4纸会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飘飘荡荡地缓缓落下,然后平安的降落到地面,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需要指出的是,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并不是随着高度逐渐减小的,大气层的空气约97%都集中在平流层(距离地表约9到45公里)以下,其中约75%又集中在对流层(距离地表约0到18公里)以下。

而从平流层再往上的话,空气的密度会随着高度的增长而指数级地下降。事实上,超过了100公里,空气的密度就会变得极为稀薄,因此,在距离地表100公里以上空气的阻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也就意味着这张从距离地表400公里处掉下来的A4纸,会经过长达300公里的、几乎不受阻力的自由落体运动。关于这个推论,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我们中学时曾做过的实验,在真空管(其实不是绝对真空,还是有少量的空气)内,同样高度的铁球与羽毛,几乎是同时落地。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v = 根号下(2gh)(为了方便计算我们设g = 10米/平方秒),我们可以计算出,当这张A4纸抵达距离地表100公里处时,其速度大约为2450米/秒。

我们从能量的角度来看看这张A4纸会有什么遭遇,通常来讲一张A4纸的质量约为4.3659克,我们取其整数,即0.004kg,将其代入动能公式,Ek =( m x v^2)/2(这里的 m 代表A4纸的质量),可以得到此时这张A4纸所携带的动能 Ek 约为12000焦耳。

12000焦耳是什么概念?这里举个例子来比较一下, AK47 步枪大家知道吧,它的子弹出膛时携带的动能约为1383焦耳。

携带动能为12000焦耳的A4纸,一头扎进稠密的大气层,其自身携带的大部分动能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其后果就是,这张A4纸瞬间解体,并在很高的温度下烧得渣都不剩!

这里要说明一下,以上的描述都是理想化的,实际上在距离地表100到400公里的大气层中,还是存在着少量的空气,它们会制造一些阻力。而距离地表100公里的位置,大气也不是突然一下变得非常稠密,它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虽然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整个计算的精确度,例如这张A4纸携带的动能要比理论值小一些,相应的释放能量的值也会减少,但总的来讲,这些影响是改变不了最终结果的,哪怕动能减少到只有我们计算出的三分之一,这张A4纸都是绝对到不了地面的!

回答完毕,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从太空扔一张A4纸,能落到地面吗,落到地面是燃烧完了还是完好无损?

往太空中扔一张纸,能落到地面吗,会不会燃烧完?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首先,往太空随意某处丢一张纸,要从两个角度来考虑,有限时间和无限时间。在有限时间,比如几百万年,几千万年,有可能这张纸还是飘在太空行到不了地面。因为宇宙太大了,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速度,对于这种宇宙怪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如果在无限时间里,这张纸是一定会“落地”的,宇宙是变化的,他会膨胀,也会收缩,变化就意味着无尽可能。也许某处一次大爆炸,产生极大冲击波,给了这张纸一个极大的动力,加速它飞向某一星球(有一点,这里的地面,不是特指的地球表面,是代指任何宇宙物体表面),加上万有引力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在无限时间下,这张纸飞向某一个星球表面,是必然事件。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是不是一定会燃烧?我认为不一定。我们看到,地球上有陨石或者什么其他的东西掉落下来会燃烧,那是因为地球的大气环境,也正是这个东西,保护了我们地球上的生灵,在此我们要感谢她。但是别的星球不一定有这样的大气环境。

最后,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宇宙很大,不要局限于地球,抛开中心,有可能想得更远。

从太空扔一张A4纸,能落到地面吗,落到地面是燃烧完了还是完好无损?

这个主要看你是在太空中的什么具体环境下扔掉的这张A4纸,初始状态不同,最终的效果可能也不尽相同。

人类如果想在太空中扔掉一张A4纸,那么这件事明显只有宇航员能够做到,而宇航员想要扔掉一张A4纸的话,大概率是在宇宙飞船或者空间站中中才能完成。一般情况下环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或者是空间站,其在轨运行速度都在“第一宇宙速度”的水平,也就是7.9公里/秒的左右,这个速度显然是非常快的。

如果此时一名宇航员把一张A4纸扔向太空之中,这张A4纸和宇航员一样,都是以“第一宇宙速度”在环绕地球飞行,那么这样A4纸脱离宇航员之手后,其初始速度基本上还会保持在7.9公里/秒的水平,由于太空中基本是绝对真空的状态,这张A4纸不会受到任何的阻力,所以它还会一直保持着这个“第一宇宙速度”,这也就说明这张纸会与宇宙飞船保持一致的速度,持续的环绕地球飞行,理论上是不会掉到地面上的。但一般空间站所在的位置并不是绝对完美的真空环境,多多少少会受到极其微弱的空气阻力,所以说很多年以后,这张A4纸是有可能最终下降的。这个道理和“国际空间站”持续下降并最终坠落大气层是一个道理。

经过数年的环绕飞行后,这张A4纸距离地面的高度可能会越来越低,并最终会以一个很高的速度进入到大气层,由于速度极快,A4纸在刚刚进入大气层时,可能就会由于摩擦及高温而瞬间“灰飞烟灭”。

如果我们假设这张A4纸的初始速度是“零”呢?又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出现呢?

现在我们假设这张A4纸的初始速度是“零”,也不去考虑这种情况是否能够真实地实现。既然初始速度是“零”,那么在下一秒这张纸所受到的力就基本上一定是“引力作用”了,这时就要看这张纸的位置了,如果在地球的引力范围之内(一般按150万公里计算),那么这张纸就会向地球坠落。如果超过了地球的引力范围,那么这张纸就可能会飞向太阳,或者说可能飞向其它一些对它产生足够引力作用的太空星体。

如果这张纸是被地球引力吸引的,那么理论上它就会受重力加速度的影响而越来越快速地坠向地球。要知道在真空中铁球和羽毛的重力加速度都是一样的,那么这张纸也并不会因为它表面上看着的那样“孱弱”而影响它的速度发挥,当这张纸进入到大气层时,速度也必然是非常惊人的,所以结果肯定也是“灰飞烟灭”的结局。

所以说无论怎么样,这张A4纸都是无法降落到地球表面的。它要么在进入大气层时就被摧毁了,要么可能就彻底脱离了地球的引力影响,要么可能成为茫茫宇宙中的一名“旅行者”。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从太空扔一张A4纸,能落到地面吗,落到地面是燃烧完了还是完好无损?

从太空扔一张A4纸,能落到地面吗,落到地面是燃烧完了还是完好无损?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我们都知道,从外太空降落地球的陨石,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的摩擦,从而温度急剧上升,达到陨石组成物质的燃点之后发生燃烧,大部分的陨石在坠落到地表之前,都会在这种高强度的燃烧过程中消耗殆尽。而我们如果在外太空扔一张纸,无论是从质量或者密度,还是从形状上看,张纸都与陨石有天壤之别,那么这张纸会不会落到地面或者在降落到地表之前完全燃烧了呢?

关于纸张起始位置的假设

我们对于太空的定义,广义上说的就是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而这个空间范围可以延伸到很远的深空区域,而那些处在可观测宇宙之内、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所有空间,理论上都可以称之为太空。但是,在宇宙深空区域来谈这一问题根本就没有意义,因为张纸会在深空微重力的环境中漫无边际的游荡,直到被比较强大的引力所束缚,然后慢慢地坠向引力源。

而想要实现纸张最终向地球坠落的目的,我们必须要使这张纸处在地球的有效引力范围之内,而且还必须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引力范围,否则这张纸就会被更大引力的引力源所俘获。因此,我们对于这张纸起始位置的假设就是,处在以地球为绝对主导的引力范围。为了便于接下来的分析,我们就假定这张纸在没有初始速度的情况下,将其放在地球大气层的上限空间里。

而地球大气层的上限非常模糊,一般情况下认为是距离地表1000公里左右的区域,从1000公里到500公里左右的这块区域,属于地球大气层的散逸层,它是地球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在距离地表1000公里的地方,我们假定放一张纸没有初始运动速度的纸,作为其运动的初始点。之所以我们设定为初始运动速度为0,主要是考虑排除其像人造卫星或者空间站那样围绕着地球转动的情况。在初始运动为0的情况下,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纸就会向着地球缓缓坠落。

地球大气层的分层情况及各层的温度变化

地球大气层从下往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的厚度平均为12公里左右,地球大气分子约80%都集中在这一层,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氩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它惰性气体。这层由于距离地面很近,它所获取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的长波辐射,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大约0.6摄氏度。

平流层的厚度平均为40公里左右,地球大气分子的18%左右分布在这里,相对于对流层来说,这里的气体密度已经比较稀薄了,空气运动以平流形式为主,基本没有上下的对流,空气状态比较平稳。这里的臭氧含量逐渐增多,可以有效地吸收来自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推动气体分子内能的提升,温度较对流层顶部的-50摄氏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可以达到-20摄氏度左右。

中间层距离地面50公里左右,厚度约为40公里,温度垂直差异明显,对流又变得强盛起来,下层温度零下80摄氏度左右,是大气层中最冷的区域,而随着高度的提升,温度呈直线增加趋势,顶部温度可以达到100摄氏度以上。这部分残余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太阳的部分高能辐射之后会部分发生电离现象。中间层是大气层中低层大气和高层大气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传递的过渡区域,因此而得名。

热层距离地面100公里,厚度在300公里左右,这部分的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迅速升高,最高温可以达到1000多摄氏度。

散逸层是地球大气层向外太空的过渡层,空气密度已经非常低,在宇宙射线和太阳高能辐射粒子的作用下,非常稀薄的大气分子都会发生电离现象,从而将电磁波携带的能量转化为电离气体的内能,因此这部分区域的温度特别是中上层极高,可以达到1300-1500摄氏度。

纸张通过地球大气层的情形

虽然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加速度,与这个物体和引力源的距离平方呈反比,因此在1000公里的散逸层外围,这个纸张受到的重力加速度仅为地球表面的6/7左右,但是由于几乎没有空气分子的阻力作用,其仍然经历着一个相对缓慢的加速过程,而随着高度的降低,重力加速度的值会越来越大。

这个几乎没有空气分子组力的移动距离,我们可以假定在初始位置到平流层之上,即900公里左右。由于重力加速度的影响,我们将初始和位于900公里处的重力加速度进行平均,将平均值作为整体运动的平均重力加速度,则按照公式v=(2gh)^(1/2)来计算纸张到达假想的空气过渡面的速度,其值约为4000米每秒。

在如此高的速度之下,纸张所具有的动能也将是非常之高,按照动能公式Ek=(m*v^2)/2,我们也可以计算出此刻它所携带的动能大小,这里取张纸质量为4克,则动能为3.2万焦耳,这个能量乍看上去很大,但与一度电所转换的能量值36万焦耳相比,还不到0.1度电的能量,而且这个动能不可能一下子转换为热能,因为气体的密度是随着高度的降低而缓慢升高的,纸张所受到的阻力值是呈非常慢的增加趋势,因此这么高的速度要达到减速直至与阻力平衡时的匀速状态,肯定要需要较长的时间。况且高层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十分稀少,不可能使纸张燃烧起来的。

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散逸层的高温,那么相应的这个问题就会转化为近似真空状态下,纸张在1500摄氏度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根据相关研究结果,纸张在真空状态下加热到500摄氏度左右,就可发生炭化现象,组成纸张的有机物将会最终形成碳和其它的一些产物,从而在不断增强的气体湍流影响下,炭化后的纸张会很轻松地被分解成微小的颗粒,然后经过漫长的悬浮过程,随着本身的重力作用或者被与水蒸气结合,或者随降雨返回地面。

总结一下

在太空中扔一张A4张,其最终结果是会返回地面,但已经不是纸张的形态了。在此过程中,纸张不会燃烧,但是会在经过散逸层和热层时被完全炭化,然后在大气湍流的作用下,变为非常细小的炭化颗粒,通过重力沉降落到地面之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