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首尾滑动和换把怎么运用?

地主139013636提出!

二胡首尾滑动和换把怎么运用?

1⃣️你说的是二胡的左手技巧中,对一个音符的音头和音尾的滑音,有首滑音和尾滑音,它又分上滑和下滑,目的是装饰本音的,比如江南丝竹中的上把外弦三指 i 音,你从小二度7音上,从轻到重滑向主音 i 上、如果要润饰主音7,你就用二指从 i 音上滑向主音7,记住:滑音符号标注在音头要从轻到重滑向主音。反之尾滑音要做到从重到轻,这样才符声学原理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身临其境的感觉,用反了就为喧宾夺主了。

2⃣️对于换把,常有几种要注意区别:

*传统的理论口诀:虎口不离琴柱,手指不离琴弦,你平时听专家演奏如《化蝶》曲子时,听不出换弓换弦痕迹,就是为了美化情感对音符的音头音尾滑音以委婉的移把技巧,做到手指不离琴弦虎口不离琴柱,其中有的音符在过渡中做到藕断丝连,这完全靠的左右手的力度控制。为了发音优雅气质可在换把时轻滑,靠耳朵的音准感觉和手的移动距离感觉恰到好处,右手弓的贴弦力度是由心声感受支配的,叫做情感投入吧,这要求演奏者的情感投入和基本功夫。

3⃣️有种大上大下滑音,也是用在换把中,在《病中吟》、《河南小曲》、《豫乡行》等片断中有这些技巧,这种滑音隐头或隐尾或露头露尾,有时为轻轻的滑出一丝过渡音,有时都不太听到,总之是为曲子的优美旋律而双手配合的。

4⃣️有种跳把多见于跨八度,比如《良宵》的1 i 八度大跳、还有《光明行》抖弓前面有6的中高八度跳把,要求左手拇指在跳把前有准备不夹琴柱,手指离弦悬空直跳到下把位上,可略带小滑音,但靠弓力滞后发音掩盖滑音并且不能听到太明显的滑音

左右手的配合能把乐曲的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都是靠一个人的音乐感悟以及在正确的演奏方法上多做练习。

谢谢你的阅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