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被吴三桂和多尔衮打败后怎么样了?当了和尚吗?
关于李自成兵败之后的结局众说纷纭!
史料记载,李自成兵败吴三桂、多尔衮之后,退往河南、陕西地区继续抵抗清军,后来在湖北省九宫山地区被地主武装杀害。
此外还有李自成禅隐,当和尚的说法,清朝年间就有石门夹山寺为僧的说法,认为奉天玉和尚就是闯王李自成。1981年,在夹山寺附近发现了奉天玉大和尚墓,里面死者遗骸与史料记载的李自成身材很相似,有人认为这可能就是李自成。还有人认为,奉天玉可能是定朱慈炯。
除此之外,民间还有自称是李自成的后裔。其中就有著名的作家丁玲家族为国家上交了李自成的龙袍,还有陕西华州地区的一位农民上交了李自成用的宝剑。总之,李自成也有可能隐匿生活在民间的可能。李自成的身份现在依然成谜,不排除当和尚的说法!
李自成被吴三桂和多尔衮打败后怎么样了?当了和尚吗?
感谢悟空问答官方邀请!关于李自成当了和尚的记载见于光绪三十三年的《米脂县志》,书中记载道:“有传其削发至五台山为僧者。有僧徒数人皆猛恶,不类沙门,居尝跌坐,不诵经卷。死后共瘗之,树碣曰:‘奉天玉和尚’。自成初为奉天王,犹隐寓其意也。尝有诗云:‘时来作恶天还怕,运去看经佛不灵。’二语恰肖其人。”此书的记载是李自成最终在五台山出家为僧。
不过除了五台山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在石门夹山为僧,记载见于《小腆纪年附考》、《明通鉴》及《澧州志林》和《石门县志》书中。
除此之外,还有在湘黔交界的清水江畔野寺了却残生的说法,见于《甲申朝事小纪》一书。
也就是说,李自成的最终出路是出家为僧,只是地点不同而已。
关于李自成的最终结局在史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总体分为五台山为僧和牺牲于通山县内两个观点,双方各持己见,互不妥协,终于在1953年尘埃落定。经过详细考证,李自成的最终结局是牺牲于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和确认。个人经过详细勘查各方面的资料,也认为这个结果经得起推敲。
首先,李自成在世时,大顺军还没有形成与南明政权联合抗清的局面,他既是满清缉拿的要犯,又是南明政权务要除死的“逆闯”,因此就当时的情况来讲,李自成可谓是无容身之处。他想隐姓埋名,以佛灯经卷为伴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
其次,李自成在江西被清军攻入老营,转战至湖南、湖北境内时,虽然遭遇大败,但主力尚存。据《国寿录》卷四《中湘王何腾蛟传》记载,当时的李自成“弃关中,南走楚,众犹二十余万”。李自成作为一名意志坚强、身经百战的革命者,在实力尚存,革命大业又未成功之时,他怎么会离开大军去当和尚呢?如果出家为僧纯粹是为了保命,那么放着二十余万的大军不用,反而把性命寄托于毫无防备的深山古寺之中,岂不是自取其祸。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李自成真的那么胆小怕死的话,他也就不会起兵造反了。
再者,李自成兵败后,很多大顺军将领和官员投降了清廷,包括丞相牛金星,他们对李自成非常熟悉。李自成无故从军中消失,清廷必会严密追查,绝不会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并会让大顺军的降将和官员们确认可疑人员,尤其曾经与他朝夕相处的丞相牛金星。试想,在如此严酷的情况下,李自成是不可能安全出家的。
因此,我认为李自成出家为僧的说法纯是传闻、臆测,不足采信。
我们再从史料中发掘李自成确实牺牲于九宫山下的确凿证据,由明末清初人士费密所著的《荒书》一书中,对李自成死于九宫山有非常详细的记载,李自成死后,清廷还派人到现场进行确认,杀害李自成的凶手程九伯还被委以德安府一职。
另外据南明将领何腾蛟在给南明朝廷的《逆闯伏诛疏》中写道:“闯势实强,闯伙实众,何以死于九宫山团练之手?乡兵初不知也,使乡兵知其为闯,气反不壮,未必遂能翦灭。”他在疏中的说法与费密所著的《荒书》中描述李自成牺牲的情况完全一致,李自成的牺牲就是因为带着少数随从脱离大部队去勘察地形时,突然遭到地主武装的袭击而被杀。
何腾蛟在《逆闯伏诛疏》中对李自成牺牲后的后续情况也有所交待,李自成及随从中,仅有一个刘姓伴当逃了回来,他向大顺军报告“李万岁爷被乡兵杀死马下”,大顺军听到这个噩耗后,“满营聚哭”,随后对九宫山一带的地主武装进行了报复。何腾蛟作为南明重臣,屡次与大顺军作战,并在李自成牺牲后,招安了大顺军大部,与大顺军有着非常密集的接触,因此,他的奏疏非常可信。
综上所述,不论清廷掌握的资料,还是南明提供的证据,都证明李自成的最后结局肯定是牺牲于通山县九宫山,绝非出家为僧。
李自成被吴三桂和多尔衮打败后怎么样了?当了和尚吗?
肯定不会去当和尚了。
此时李自成手下还有近二十万军队,几员大将尚在,河南等地还能搜罗一些原先的大顺驻军。虽然打不过清兵,但对付南明的那些人是足够了,比如南明宁南侯左良玉,在得知李自成率军向湖北方向进军的时候,吓得赶紧逃跑,在三月二十三日,假称奉“太子之令”,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率军向南京进发。李自成在此时也还有翻身的本钱,按他之前百折不挠的造反精神,很难让人相信他会突然信心崩溃当和尚去了。
实际上,李自成是被一群地主团练武装群殴而死的,群殴的时候那伙武装并不清楚他的身份。
1645年3月, 他麾下的士卒有从西安、河南带来的十三万,又把原先部署在襄阳、承天、 德安、荆州四府的兵员七万调集随营,合计二十万众,“声言欲取南京,水陆并进” 。由白旺统率的这支驻屯襄阳、荆州一带的重兵是李自成在崇祯十 六年(1643)带领主力北上歼灭孙传庭部秦军时留下守卫“襄京”的一支精 锐部队,目的是扼制明左良玉军趁虚尾追。
五月4日,李自成带着义子张鼐和二十余名士卒赶在大部队前面去探路,此时李自成身边有二十万大军,清军距离尚远,而且境内也没有南明的官军,就算有恐怕也不敢惹大顺军,所以李自成有点掉以轻心了,一时兴起,就带着小股部队前去探路、勘察地形了。当然,在当皇帝前他还是造反头目时,经常这么干的。
现代的九宫山风景区
通山县九宫山当地团练不知道这就是名震遐迩的大顺军,更不知道大顺皇帝就在这二十余人之中,就一拥而上。混战当中,李自成和随从侍卫被击杀,张鼐和一名姓刘的伴当逃出,向后续部队报告了这一恶耗。大顺军将士闻讯,悲怒交集,立即对当地团练予以报复性打击。康熙四年《通山县志》记载,“顺治二年五月初四,闯贼数万入县,毁戮四境,人民如鸟兽散,死于锋镝者数千,蹂躏三月无宁宇” 。
李自成的牺牲于通山纯属偶然。在通常情况下,全军统帅在行军时往往处于队伍的适中位置,李自成当时手下的军队还有几万人,屡败之后进入通山县境,在这偏僻山区,为了决定大军的行进方向,主帅亲自带领少数卫士去察看地形道路,也在情理当中。
以程九伯为头子的九宫山区团练武装是在对大顺军主力入境一无所知,因此才敢于动武。
他们看到这一小股“流贼”出没,马上就将他们包围了,并对其进行攻击,团练肯定不知道大顺军的大部队就在不远的地方,否则肯定不敢惹这个庞然大物。但是,无知者无畏,不知道后面还有大军的团练将李自成率领的二十多人的小股部队剿灭了,仅有张鼐等少数几人奋力逃脱,不幸的是李自成这个大顺皇帝、率领数十万大军的统帅居然也死在这场混战之中。在李自成死亡之后,大顺军对当地进行了惨烈的报复行动。
李自成被吴三桂和多尔衮打败后怎么样了?当了和尚吗?
以李自成的性格与名望,他绝对不会去做和尚的。因为清廷对李自成的下落是多方查证和多年的侦查的,别人能漏网,独李自成不能漏网。退万步来说如果李自成是做和尚,要是被清廷查出那就受辱,还不得好死,肯定要干刀万剐的。即使不被清廷查出,他的余生也是担惊受怕中渡过的,有何意义?李自成的死因在历史上扑朔迷离,主要还是他不是死于清军之手,正如朱允炆不是死于朱棣之手,以至后来流传建文未死流落深山一样的道理。李自成应该是死于九宫山村民之手是真实的。
李自成被吴三桂和多尔衮打败后怎么样了?当了和尚吗?
这个是杜撰出来的,史料记载,李自成兵败吴三桂、多尔衮之后,退往河南、陕西地区继续抵抗清军,后来在湖北省九宫山地区被地主武装杀害。李自成在中国古代当和尚也不是很简单的需要政府证件,因为和尚不用服役,而且他是陕西口音很多就被清军发现。并不是像影视剧里面想不开就出家了。
李自成被吴三桂和多尔衮打败后怎么样了?当了和尚吗?
是鹿鼎记里写的?
正史记载是在九宫山被老农干掉了。
近期有人自证是李自成后人,隐姓埋名躲过搜捕,繁衍至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