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一词来历是什么?

应"诗游新津"邀答!

"神州"一词来历是什么?

因为古时候分有"九州",有一位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地理先生叫邹衍,他认为⬇️图中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太小了,这只是小九州,而小九州中的小州只是中九州里的一个州,也就是当时的"赤县神州,说白了就是嫌地盘小,九个小九州才合成了一个中九州,而且要九个中九州才能构成一个大九州,也就是现在的世界,当时称为天下。世界有大九洲,洲之间有大瀛海包围,海以外又是天地之间!

邹衍精通地理,他认为中国太小,只占陆地1/80、如今的地盘就是从那时起不断得到扩大的,中间的地名也有了中国一词,我曾看到有这么一句话"春风扬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六亿"指六亿中国人,尽舜尧,说的是中国人从神州地方,尧舜时代繁衍生息!我想神州和中国的来历是符合这个典故的!

后人也声称神州大地,泛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

谢谢你的阅读🙏!

“神州”一词来历是什么?

神州是中国的别称,神州一词追索到炎黄时期,距今已近五千年,那时叫赤县神州,炎黄繁衍生息在神州大地,我们也就炎黄子孙。历经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七雄争霸,秦始皇统一。那时开始称中国,又别称华夏、中华,至今简称中国,因此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五十六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人民。

“神州”一词来历是什么?

“神州”一词来历是什么?

《西游记》第一回说:“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云云。

这里,提到了“神洲”,只是“州”字多了“氵”旁。

要说的是,所谓“四大部洲”,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佛经的说法。准确的义译,应为“东胜身洲”。吴承恩这里“偷梁换柱”,大概是故意往“神州”上靠了。

“神州”的确切出处,是战国时期齐儒邹衍的学说。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里,记载了邹衍。

篇中说:“齐有三驺子。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其次驺衍,后孟子。”

“驺”即“邹”。这是说,齐国有三个邹国人,一个是邹忌,在孟子之前;另一个是邹衍,在孟子之后。孟子也是邹国人,居中。

太史公说,邹衍写了《五德终始》和《大圣》等著作,有十余万言。他的书里,发表了儒学关于中国的看法——

“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ー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邹衍认为,中国,占了“天下”也就是全世界的八十一分之一,叫“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部,划分为九州,就是大禹列出的那九州。在中国这个“赤县神州”之外,类似的“州”还有九个,这是真正意义的九州。

“神州”,包括“赤县”,就是这么来的。

毛主席1958年7月1日写的《七律.送瘟神(其二)》诗中,有“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六亿神州”,代指六亿中国人民。

另,1950年10月,毛主席所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云,“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赤县”也指中国。

古人诗句中,多以“神州”代指中国。

晋左思《咏史八首》诗曰:“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唐刘禹锡《有怀见示》诗云:“何况菊香新酒熟,神州司马好狂时。”

宋陆游《官居书事》:“灭胡意气嗟谁许,泪尽神州赤县图。”

谭嗣同《有感》:“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神州”“赤县”入诗,寄托着无限家国情怀。

再多说几句邹衍。

对邹衍记载最详细的,大概非《史记》莫属了,但其实,也朦胧如雾里看花。

邹衍是邹国人,应该无误。晚于孟子,也当如此。

当年胡适,专门考证过邹衍。

他认为,《史记》、《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记载了邹衍到赵国见平原君及公孙龙,这说法比较靠谱,就是说,邹衍与公孙龙同时。他活动及著书立说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50年之前。

这一时期,正是战国七雄打得最激烈的阶段,诸侯争强,骄奢淫逸,战乱不已,民不聊生。

邹衍对此,很不以为然,甚至痛心疾首。

《史记》说:“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

没有哪个国君,能够像《大雅》所说那样,整饬自身,惠及黎民。

于是,邹衍就开始著书立说了。他写了有十余万字。这在战国时期,不是个小数目,《老子》只有五千言;《论语》也才十万多点儿。

概括起来,邹衍有三大观点——

第一,五德终始,就是说,谁能够登上天子大位,是“五种帝王之德”决定的;从黄帝开始,到夏商周,算四代,各有一德。他的意思是说,你们这些诸侯争来争去,没有帝王之德最后也是瞎争。

他的主观出发点,或许不坏,是为了抑制诸侯奢靡,平息征伐战乱。

第二,邹衍提出了“大九州说”。《尚书.禹贡》,首提“九州说”,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这就是中国,也就是“天下”。邹衍说,不对。“天下”,是八十一份,中国只占一份,叫“赤县神州”,另外向中国这样的,还有九州,这才是真正的九州。

近代有人推断,说邹衍是现在韩国那一带的人,渡海到了齐国,所以才有这样的观点,因为他走过海路。这个说法,并未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赞同。

第三,邹衍比较能“忽悠”,大约这与他属于“齐儒”有关。从战国当时到后来,认为齐儒善于“忽悠”,几乎是一种共识。

所以,司马迁说邹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对 “大九州”的描述,也是如此。太史公说他,“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海外各州)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也。”

后面两条——“大九州”和被别人认为“荒诞不经”能“忽悠”,或许与其接触并整理了《山海经》有关。

一些学者,认为邹衍是《山海经》的作者。这个说法未必准确。但他及后学,整理过《山海经》,是极有可能的。《山海经》由楚地传至齐鲁,齐儒加以整理,加入进去东夷族神话传说,这是更多学者赞成的意见。

邹衍的“赤县神州”说,是以“大九州”理念为基础的。

《禹贡》的“九州”观,反映了西周第一次大一统时期,人们对“天下”,也就是中国的认识。邹衍的“大九州”观,则是战国时期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他的“赤县神州”说,是据有历史意义的表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己居住的这片土地的自豪。

“神州”一词来历是什么?

"神州",战国时驺衍称中国人为"赤县神州"(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世用"神州"做中国的美称。

“神州”一词来历是什么?

谢邀!

这里面有一个万年级别的未解之谜!

欲问神州何解?且听小可道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灰常灰常雄伟的高山叫做昆仑山,此谓神山。在这座山的东南方五千里处,就是神州。

这一块地方方圆大概有三千余里,被五岳所包围,居住着人间的帝王,还有那些无所不能的圣人!

按古籍所载,之所以称之为神州的另一个解释是,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人拥有土地情怀,其卦为坤,其德曰母,其神曰祇,所以这块区域的全称为黄地祇,常规称为“神州”,还有一个小名叫做“后土”。

类似像神州的地方还有八处(另一种说法是还有九处),每一处都是被大海所包围,中国是东南神州,除此以外,还有正南,西南,正西,正中,西北,正北,东北,正东八个“州”(在这里需要郑重强调的是,九州有两解,一是“地球有九个大洲”,二是中国分为“九州”,切不可记混)

这件事记载于《古今通论》等及其书籍,如今读来,明明就是神话故事。

“神州”一词,初见于《史记》,全称为“赤县神州”,原句为:

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

什么是州?“州,注也”。就是各个诸侯需要抬头仰望的地方,这显然是有些过象的解释。“州,畴也。”就是可以生长粮食的土地。

所谓神,可以理解为圣人成长的地方。

让小可不解的倒是那个“赤”字做何解?光溜溜的?还是红色?

赤者,火之色也。

赤者,南方之色也!

记载于《说文》中的“赤”字已经解释得极为明白,兼之前面说中国是在神山以南,显然这个赤县的意思就是

(东)南方的土地

看起来很吓人对吧?

西周时期的人,竟然能知道,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南方?

亚州大陆的东南方?

还知道另有八洲?每洲均被大海包围?“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甚至把其它几个洲的特色全说了出来。

比如正南的次州,是沃土,遍布庄稼。可是印度?

我晕了!

“神州”一词来历是什么?

“神州”一词我想是和中国远古的黄帝有关,远古黄帝时期称中国为华夏-中华-中国,目前中国也可以说是神州大地-华夏子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