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很多乐队都是降半音调弦?是因为标准音本来就有不同标准吗?
为什么国外很多乐队都是降半音调弦?是因为标准音本来就有不同标准吗?
1⃣️乐队不是乐团,乐团必须定la(440Hz)为国际标准音,比如小提琴第三弦音高。因为这要按作曲要求,照顾到所有固定吹管乐器。
2⃣️乐队中有歌唱者,有时这些人没经过声乐培训,可算是爱好者吧,如果他们能低小二度演唱,也就省力多了、因为人声音域多在两个 八度内,过低过高唱不出。
3⃣️搞弦乐的人就怕弦太紧,手感吃力,为了减少张力,就把二胡千斤放低,立即弦变软了,凡有品的乐器都可调低一点。平时我们二胡在演奏中出现音偏了,都是借空弦音时用拇指快速一拨千斤。
4⃣️我们二胡中也有降几度定音高的,比如《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等曲都降纯五度定音高,《长城随想》都是降大二度定音高。农村中有集会唱戏,都降几度定音让唱者轻松,演奏者手感轻。
5⃣️不管什么乐器,只要是音乐厅演奏必须按规定定调,凡是小型的乐队等都可以按实际能力定音高,但曲中的do音与钢琴小字组中哪个音等高就是这个调,在乐理中,音高不同音名相同!
谢谢你的阅读🙏!
为什么国外很多乐队都是降半音调弦?是因为标准音本来就有不同标准吗?
我没听过调弦降半音这个说法,可能演奏一些特定的曲子需要降调吧,比如二胡演奏《二泉映月》,可能表达的需求,调弦的时候需要在标准音的基础上降低半音或者三度。
但是交响乐队一定是严格按照作品的音高进行演奏的。如果有这个操作,我想应该是为了使得提琴在演奏高把位的音时,弦松一点,更加有利于技术的发挥,但一定是按照标准音高演奏的,比如把弦调低半个音,本来A调的作品,可能会用升A调的指法演奏,或者在谱子上把所用音整体升高小二度,这样就保持了整个曲子的音高不变。因为只有钢琴和提琴之类的键盘乐和无品弦乐升降调比较方便,要知道管乐升降调是很不方便的。
所以我觉得调弦低半音,有可能是为了使得提琴的演奏更加方便,但作品的音高是不变的,E调的作品,不可能会用降E调演奏。
为什么国外很多乐队都是降半音调弦?是因为标准音本来就有不同标准吗?
“降半音调弦,用C调指法”。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分别该如何调节?
最佳答案
把你的吉他整体的降半个音,然后还用以前的的指法,等于说你的一弦调成降E以前是E。其它的弦也以此类推,说个最简单的方法,把你的每根弦调成标准音,一弦调成二弦四品的音,按后再根据你调好一弦的音再一次调其他的弦(相信你会给吉他调音吧?)就是说把一弦的音调成二弦四品的音之后,再以降半音的一弦为标准,再像以前你给吉他调音那样把吉他的音调好,这就是降半音了!一般来讲欧美的一些重金属乐队都是降半音的,像“METALLICA!GUNS.N.ROSES”这些乐队都是,因为对发挥技术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你可以去听他们的歌曲.降半音的吉他刚好可以演奏他们的歌曲。相信你应该明白了!
为什么国外很多乐队都是降半音调弦?是因为标准音本来就有不同标准吗?
吉他通常情况下都是标准音调弦(EADGBE),流行歌曲中的吉他伴奏也基本都是标准调弦。
使用降半音调音,我大概总结了一下哈,有下面几种情况。
在摇滚乐中,降半音调弦比较普遍。
像枪花、极端、涅槃等乐队的歌曲都是降半音。因为电吉他降半音之后,低音部分会变得更有冲击力,加上失真效果,歌曲表现力更强一些。
尤其是在新派的重型音乐中,为了获得更重的低音,降音调弦更是普遍。
降半音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更多的是降全音或降两个全音,或者干脆用7弦琴。
另一种情况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手感。
因为降半音后琴弦的张力变小,按弦、推弦会更省力,弹起来更舒服。
一些低端的木吉他,也就常说的烧火棍哈,弦距过高,手感不好,调标准音琴弦就特别硬,降半音的话手感会好一些。
其实,弦距太高也可以通过调节琴颈来改善,或者把琴桥磨低。
第三种情况是为了唱歌更舒服。
很多歌手或乐队可能在专辑里录制的是标准音,但现场演出会降半音,不至于使嗓子过于疲劳。
现如今指弹盛行,各种特殊调弦法大量使用,出现在不同风格的曲子中,降半音已经显得非常正常了。
就这些吧,有补充可以留言哈!
我是@弹个没完 达子,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
为什么国外很多乐队都是降半音调弦?是因为标准音本来就有不同标准吗?
为了唱歌游刃有余,为了吉他没那么容易断弦。
为什么国外很多乐队都是降半音调弦?是因为标准音本来就有不同标准吗?
hi
降半音主要是电声乐队,现场演唱会的时候会用到,当然是为了保护歌手主唱。如果没有主唱,只是器乐演奏,什么调都无所谓了。
演唱会一般二个小时,是个体力活,主唱玩的是现场气氛,全程原调,吃力不一定讨好,降调演唱肯定轻松很多。但是让乐手全程降调玩乐器,吉他的指法就全变了,所以,彩排的时候,干脆乐器就降调,调弦。弹的C调,实际是B调了。
键盘乐器,电钢,合成器都可以降调的,唯有钢琴不好降音,所以谱子都是降调谱,当然演唱会纯钢琴搬上去的也不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