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吃”导致的吗?

很多人都说痛风是吃出来的,那么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说起痛风这个病,90%的人都认为是吃出来的,晚上下了班哥儿几个约着撸个串儿喝点儿冰啤再唠200块钱嗑,小风一吹简直悠哉!然后没多久就听说隔壁老刘痛风了。

的确,痛风与长期大量进食高嘌呤的饮食密切相关。可是您知道吗?痛风可不全都是吃出来的。在门诊当中就能碰到平时嘴管得很严从来都不乱吃,可还是没能逃过痛风魔掌的患者。他们的痛风究竟是何原因所致?

原因一:不运动

不运动为什么会造成痛风呢?医生说,适量的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尿酸排泄。运动量少就容易造成血尿酸代谢不畅,引发高尿酸血症。

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也喜欢“盯上”不爱运动的人。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都是痛风的高危因素。

专家提示:

适量运动不仅血尿酸会适当降低,高血压、高血脂等痛风的高危因素也会得到改善。

原因二:运动过量

门诊当中因为运动过量来就诊的痛风患者也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一部分是运动员,我们不妨通过运动员的例子来说明过量运动为什么会造成痛风。

有关运动和尿酸之间关系曾有一项调查研究:一群20到24岁的大学生在运动前及10分钟激烈运动后,分别抽血检查血中尿酸值的平均值。

以运动前之血清尿酸值为基准,运动一小时后+93.6μmol/l,二小时+113.4μmol/l为最高,三小时+82.8μmol/l逐渐再下降,五小时+76.8μmol/l,七小时+53.4μmol/l渐渐恢复,二十四小时后为-10.8μmol/l,已恢复到运动前的正常值。

可见运动后,尿酸有一过性增高,在24小时之后即可恢复正常。但运动员每天都要做很多的训练,尿酸值还没等恢复到正常,又开始第二天的激烈训练,血尿酸一直处于增高状态。

而激烈运动还会造成乳酸堆积,乳酸堆积会使血里、尿里的状态偏酸。尿酸最容易排泄的PH值是6.5,剧烈运动后体内的尿酸PH值通常小于6.5。

再加上运动员为了维持高强度运动,他们的饮食当中蛋白质和糖类较多,易出现脂类和糖代谢异常,使发生痛风的危险因素增加。

多数运动员退役后运动量不如原先那么大,所以造成了体重增长过快,加上吃得又多,关节在原先的运动当中有过损伤,所以运动员也是痛风的高危人群。

原因三:关节曾经受过伤

痛风关节炎的首发位置通常在第一跖趾关节(如上图)。而有一部分人的痛风关节炎首发却不在这个位置,而是在膝关节、踝关节,甚至是手腕和肘关节。

因为痛风有个特点,有过损伤的关节,更容易发生或更早发生痛风。比如有肘关节炎症、骨折史,崴了脚等。足球运动员总用脚趾踢球,所以痛风好发于脚趾关节。这样的关节,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尿酸更容易往这样的关节上沉积,就像血管里有一些斑块之后就容易发生血栓。

正常男性的血尿酸值是428μmol/l,很多尿酸高的人可能在600μmol/l才开始发作痛风关节炎。而一旦有关节损伤,也许500μmol/l痛风关节炎就会发作。

痛风是“吃”导致的吗?

痛风并不完全是“吃”导致的,但“吃”绝对逃不了干系。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很多疾病都与“吃”关系密切。痛风也不例外。

研究表明,许多痛风患者都有摄入高嘌呤食物的习惯。人体内摄入嘌呤过多,代谢产生的尿酸就会超过人体负荷,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升高,就会引发痛风。

因此,高嘌呤食物就是痛风的“祸根”。患者要想远离痛风,就要远离高嘌呤食物。

常见的高嘌呤食物主要有以下三种:

1.牛羊肉

牛羊肉是一种比较难消化的高嘌呤食物,热量也很高。尿酸高的患者应少食用这类食物。

2.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中的嘌呤含量也非常高,而且动物内脏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非常高,因此,尿酸高的患者应该尽量少食用动物内脏。

3.啤酒+海鲜

海鲜中的嘌呤含量就非常高,长期食用会使体内的尿酸含量过高。而啤酒中含有分解嘌呤核苷酸的催化剂维生素B1,两者发生化学反应,会使得人体内的尿酸含量增多,尿酸含量超过一定的标准后,尿酸会结晶析出,就会形成痛风。

痛风是“吃”导致的吗?

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是由多种因素长期作用所导致的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其主要原因是机体代谢异常而长期不合理饮食,同样会增加痛风的发生,大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防治措施,以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其发生的前提是我们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饱和度,出现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关节等组织处,同时在一定诱发因素下所导致。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一经诊断,尚无根治办法,需要长期进行规范化治疗,以稳定控制病情。

痛风患者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①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不吃动物内脏、带壳海鲜和肉汤;②多吃新鲜蔬菜、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宜大于2000ml,以白水为宜,也可适当饮用苏打水、淡茶水和咖啡,应避免饮果汁、可乐等果糖丰富的饮料;③戒烟限酒,需严格戒烟,最好不饮酒,难以戒酒者必须严格限制量和频率;④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和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受凉;⑤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痛风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其中急性期应积极消炎止痛,缓解期注意降尿酸。我们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痛风是“吃”导致的吗?

我是尿毒症,肾移植患者。

我在生病前就是经常痛风,一直没有正规治疗。就算戒了许多油腻食物和酒也不起作用。

关键是肾脏排毒作用下降了,出现了问题。

因此痛风平时注意饮食是对的,但还是要及时医院检查肾功,遵医嘱及时服药治疗,可不敢耽误了。后悔莫及!

痛风是“吃”导致的吗?

中医分析痛风,总的看是由寒、湿、风引起的肢体恶痛兼气血不畅。中医把体内邪气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类,还有气滞血瘀的表现,而痛风,在六类里占了一半,气血症状齐全。

痛风的成因之一,排首位的是湿邪粘滞,使气血运行受阻,其次是热邪聚集,表象就是痛风引起红肿,再次是风邪催生热邪盛行,必然生风,这是一个不良的循环过程。

在痛风部位上,由于“首恶”湿毒是趋下的,向下侵蚀人体,人的四肢,特别是脚、踝、手关节处在气血运行的末端,所以最容易出现在手脚等部位,以脚部更为多见。

在痛风时机上,人在入睡后,肝经、肺经、大肠经等相继运行,因为热邪致气机不畅,所以阻滞多发,这就是痛风多发于睡觉、夜间的原因,有的人白天发作,也多在休息时发生。

在痛风人群上,多见于男人,特别是应酬不断的男人,肉、饮料、酒的搭配,肉生痰湿,酒有湿热,甜则多粘滞,长期以往就会痛风。

由于人的个体千差万别,中医在实践中,并不是一个病症看到底,而是总结了4种常见的痛风类型:

1、脚趾、脚关节、手关节红肿发热,或痛风点多发,伴有多汗、发热、喉咙痛的症状,观舌苔,泛红且苔薄,脉弦数,这是风湿热邪入侵肌体所致的典型症状,叫风湿热痹,解决办法是:祛湿通痹,清热驱风。

2、足关节、手部有剧痛或闷痛,没有发热感觉,遇冷水,冷风吹后痛感加剧,但用热水、热毛巾敷后痛感减弱,痛处皮肤不泛红,舌象是舌淡红,苔薄,脉弦紧,这是风寒湿邪的表现,叫风寒湿痹,解决办法是化湿祛风,温经散寒。

3、足、手部关节像针刺类痛感,到晚上疼痛加剧,反复发作,一直至次日,延续一段时间,且关节有畸形肿胀,舌象暗红或有红斑,脉弦细,这是痰结经脉,气血瘀阻的反映,叫痰瘀痼结,要通经散结,化痰消瘀。

4、腰腿酸软,四肢无力,不能搬重物,手足发凉,面色泛白,晚睡起夜频繁,气喘,舌象淡而舌苔薄,脉沉细,这是痛风发作前的表现之一,体内风、湿、寒聚积太久,正气受损,叫脾肾阳虚,要温补脾肾,徐徐调理。

痛风是“吃”导致的吗?

痛风又叫高尿酸血症,是因为体内的尿酸含量较高导致的病变。

痛风不能说就是吃出来的,但和吃的关系绝对密切。各种食物都含尿酸。但痛风还和运动、每天饮水量有关。即使你吃得多,但很注重运动,每天饮水量很多,也不一定会发病,主要快速地把尿酸排泄出去就可以。就怕吃得多,不运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