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什么没有人和组织去推翻世袭的国王?
早就发生过了,当时也经历了腥风血雨,只是英国国王认清了时局,以国家利益为重,卖了一个人情给议会,才保住了王室以后的百年基业。
- 英国的这场起义运动发生在1640年,资产阶级向王室夺权,最终胜利了,从而改变了英国的政治体制。
然而,当时的领导者对“要建什么样的国家”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反倒更像是“宗教之间的争夺”,当时君主王室这边信仰天主教,而议会那边信仰清教。
英国推翻君主制的过程1640年,议会提出了“要限制王权”,不能都是你一个国王或王室说了算,也要给普通民众参与国家大事的机会。
然而,习惯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王,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你们都是我的臣民,都应该听我发号施令,现在你们居然还“狼之野心”了,反过来跟国王平起平坐呢,坚决不能答应。
就是从那年开始,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分裂和拉锯。
1642年,双方势力终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不服就动真刀真枪,内战一触即发。
当时的两队人马也算是势均力敌,这场内战一共打了7年,最终国王的军队被彻底打败了。
1649年,王朝统治的时代宣告结束,英国改称为英吉利共和国。
之所以后来英国又有了王室,有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
- 当初他们只知道打赢了王室就是胜利,至于英国未来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往什么层次发展?并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原因之二:
- 在克伦威尔上台后,也弄起了国王专制那一套策略,这样的“独揽大权”也让英国人认为:
打赢了一个国王,又来了一个国王,甚至还没有原先的国王仁义,那打仗的意义在哪里呢?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王室的残余势力又开始卷土重来,再次发生了局部冲突。
双方军队,谁也没办法战胜谁,这个仗也不能这么毫无目的地持续下去;
再加上当初胜利的那一方,又缺少启蒙思想的指导,议会那边的军队压根儿就不知道:
“为什么还要接着打下去?”
于是,双方坐到圆桌上进行谈判。
王室有妥协的意思,议会也不想把王室往死胡同里赶,大家各退一步,于是英国的君主制就保留了下来。
法国推翻君主制的过程而法国在1789年也进行了类似的社会运动,只是他们当时涌现出了像伏尔泰、卢梭这样的大思想家。
提出了“行政、立法、司法的三权分立”的先进学说,并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先进思想。
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属于单一的国王或王室贵族。
- 有了这样的认知,法国人在动手之前,他们就已经知道这场胜利之后,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核心团体和资本主义国家。
所以,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最终胜利后,君主制在法国就开始销声匿迹了。
从时间上看,英国的变革发生在1642年,而法国是在1789年,间隔差不多100多年。
有了英国的前车之鉴,一开始法国也采用了“英国相同的模式”,就是君主立宪派。
但王室不参与本国的行政事务,议会才是最高的合法权利机构。
但是,法国这个国王呢,一点看不清时局:
- 一边承认议会的合法,一边默许玛丽王后出卖法国的利益。
以这种“里应外合”的方式,联合国外的军队来进攻法国本土。
这一事件让整个法国上下感到了无比绝望,对法国的王室也完全失去了信心。
一个不以自己国家为荣的君王,肯定得不到人民支持。
所以,这也是法国能够“推倒君主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来法国应该跟英国王室一样,至少可以“留有王氏一脉”传承下去。
- 然而,王后出卖了国家利益,自然跟国王也脱不了干系,所以说呢,这两个人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本来可以本本分分地继续享受王室的“财富和荣耀”,如今倒好,不仅双双丢了性命,还把整个王室也拉下了水。
写在最后特拉斯是现在英国新当选的首相,她年轻的时候曾发表演说:“要求废除英国君主制”。
- 但现在她是什么想法,并不是很清楚,从她和女王的会面可以看出,至少没有前首相特蕾莎·梅那么对女王行大礼,把身子压得很低。
- 至于说,英国的“王室制度”和法国的“共和制度”,哪种模式更好?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去考虑和探索。
但有一句话可以认同:只要符合国情,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没有对错之分。
(本文完)
英国为什么没有人和组织去推翻世袭的国王?
怎么没有,你以为英国陆海空三军,为什么有皇家海军、皇家空军,却没有皇家陆军?!因为克伦威尔革命的时候把英王推上断头台,陆军帮的忙。日后皇室反攻倒算,陆军的皇家之名就没了[大笑]
英国为什么没有人和组织去推翻世袭的国王?
第一,王室帮英国政府赚钱。开支几千万英镑,赚了多少亿。第二,王室会加深和其他英联邦国家往来,保持热度第一梯队。第三,王室是英国人应以为傲的历史象征。第四王室没实权名誉校长。总之利大于弊。
英国为什么没有人和组织去推翻世袭的国王?
没有历史和政治常识的人还真多,包括提问题的。当年满清和平退位,与民国达成协议,交出政权换取优待(保留部分财产和取得供养),中国也曾经有机会走类似英国的道路。可惜这样本已经体现人类政治智慧的政体转换协议,两边都不满意,都觉得吃亏了,在军阀和外力的混搅下分崩离析了。
英国为什么没有人和组织去推翻世袭的国王?
契约精神,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根基!如果,抛弃了它,将遗臭万年!为世人所不耻!
不是奉行利益主义,一切以利益为主!随时变换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样的人,为世界所不容!
君主立宪制,是英国《大宪章》所确定吗!谁敢废弃啊!
英国为什么没有人和组织去推翻世袭的国王?
为什么要推翻?
组织推翻后谁来当大统领?
谁能保证那个大统领比国王强?
万一推翻失败了会有什么下场?
又有谁会跟着去推翻国王?
有什么好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