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华山一条道,华山栈道到底是何人所修,如何修的?

去过华山的朋友都知道,想攀登华山,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胆量。登山途中的惊心动魄,只有亲临其境的人才深有感受。华山的花岗岩浑然巨石,以险峻著称。千百年前,陡峭如削的华山,艰险异常,难以登攀。人们只能望山兴叹,远而望之。

自古以来,靠山吃山。华山这个地方盛产药材,当地人多以采药为生。华山最初是没有路的,只有当地的采药人才敢循着猿猴攀爬的路径进山采药。后来,人们开始沿着进山采药的路线,依山就势,巧妙地利用天造地设的石隙岭脊,开凿出了登山的道路,才有了天下奇观“自古华山一条路”。

现如今攀登华山的道路已经拓宽,但是在登山沿途仍然会发现许多透着古老与沧桑的废弃石窝,有的如碗口般大小,有的如茶杯粗细,深仅寸余,这是华山古道遗留下来的遗迹。这些石窝或曾是登山的脚窝,或曾是栏杆的柱窝。从这些遗迹可以看出,华山故道是非常的狭窄险峻,毕竟是人工开凿出来的。这是当年华山修路人为之付出的艰辛,也是华山道路修造史的见证。

究竟是哪位先人最先开凿了华山的道路,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七百多年前,有一位道长不远千里来到华山之上,悟道静修。闲暇之余,他亲率弟子在华山的悬崖峭壁之上,开山凿石,搭木筑路。这位道长就是”华山派”的开派宗师贺志真,华山之上最为著名的“长空栈道”就是出自他之手。

贺志真,又名贺元希,公元1212年出生于今天的宁夏固原隆德县。这一年为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崇庆元年、蒙古太祖成吉思汗七年、南宋宁宗嘉定五年。也在这一年,长春人丘处机的弟子太古道人郝大通羽化升天。十四年后,贺志真成为了郝大通的弟子吕通明的徒弟,成为全真道的道徒。之后,贺志真又拜在丘处机的弟子綦志远门下习道三年。

史料中,关于贺志真前半生的记载很少,只知道他是隆德地区有名的石匠。在没有来华山之前,贺志真先后居于耀州(今陕西铜川耀州区)孙姜村长春观和陇州玉宸宫。陇州玉宸宫位于今天陕西宝鸡的景福山龙门洞,丘处机当年在此创立了全真道龙门派。丘处机离开龙门洞后,到了终南山的祖庵,他把龙门洞托给了弟子赵九古来主持。丘处机应邀去西域面见成吉思汗时,赵九古随行,后来死在了西域。

元世祖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忽必烈下诏命担任道教陇西路提点的张志宽和副提点贺志真率道众赵大全等12人来到龙门山,以继承丘处机香火并祈国家景福为宗旨,重建山门。所谓道教陇西路提点,就是陇西地区道教的总负责人。贺志真一行接管龙门洞后,遵照全真道离家入林定居修炼的道规,对其进行大规模扩修工程,添建了庙宇,修建栈道,作摩崖刻石,并命名此处景福山。今天龙门洞的布局,就是这时奠定的。龙门洞石崖现存石刻“全真岩”、“定日月娄景先生洞”均为贺志真所刻。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贺志真离开龙门洞,来到的华山。在华山脚下玉泉院的西侧,依山劈荆结庐而居。贺志真把居住之所命名为全真观,决心振作与弘扬道教全真派的宗风与德化。然而由于观宇过于简陋,又近尘嚣,再加上自己身单力薄,最终未能如愿。于是,他便放弃了简陋的观宇,攀登华山三峰,开始了他劈山凿洞的大业。

如今的华山上下,石室甚多,有的凿于悬崖峭壁,有的掩于深林幽壑,约计有七十二间半洞室。据说,这些石洞大都是贺志真师徒历时数十年所凿。很显然,这种说法含有神话贺志真师徒的意味。但是贺志真创建华山全真观、修筑华山“长空栈道”和贺老石室,师徒四十余年开凿朝元洞,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一生劈山凿洞不止,那种苦志利人、坚韧顽强的壮举,不只是弘扬了全真道的教义,也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全真道的教义,主要体现在“全真”二字上。所谓“全真”,就是通过一个”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的修炼过程,返回到先天淳朴的自然状态,不着一尘,不染一物,以达到全性保命与道合真之目的。全真道的道徒们把“忍辱含垢”、“苦己利人”作为个人内修的真功。贺志真为了追求全真道这种最高的境界,放弃华山之麓那舒适、方便的环境,带着徒弟登上华岳三峰,要在那天险绝壁之处,用自己的双手创建修身之地,修炼“全真”之真行。他们攀登上华山的南峰,在松桧峰南面的绝壁上,凿出一个远离尘俗、天人合一的洞天福地,这就是朝元洞。

今天的人们称华山上的朝元洞为“大朝元洞”,是为了区别于山麓的朝元洞。大朝元洞的洞门向南,洞深4丈,高3丈,圆形拱顶。石匠出身的贺志真凿工精细,洞壁白如雪。在洞口的两侧,还镌刻有“三公还面北,五气正朝元”的楹联。据华山道教资料记载,贺志真从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开始开凿大朝元洞,到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仙逝,大朝元洞的开凿工程还没有完工。后来其徒弟姚道常等继续扦凿,直到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才大功告成,历时近四十年之久。

传说当年凿大朝元洞时,贺志真不允许将凿下来的碎石坠入谷底。因为山谷中有龙潜伏着,坠石会引来雷鸣,引发山崩。而凿下来的碎石块都要背到峰顶上去。如此的且凿且运,使得凿洞工程倍加艰难。其实所谓惊动潜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真正的原因和全真道“苦己利人”的教义是密可不分的。

贺志真在开凿大朝元洞的过程中,发现大朝元洞对面的绝壁之上,凸出一块百平方米面积的平地。此地三面悬崖,一面峭壁,站在那里,有种遗世独立的感觉。在贺志真的眼中,这是一块理想的清修之地。然而这块理想之地无路可往,要想到达此处,必须劈山凿路。于是,贺志真开始修筑“长空栈道”。

修筑“长空栈道”的过程,异常艰险。为了在绝壁之上开凿石孔,必须先在山顶用绳子将人吊在空中,然后在绝壁上一点点凿出洞来。整个栈道分为三段,由南天门石坊至大朝元洞西为上段,长约20余米,宽约二尺许。因栈道凿于绝壁之上,三面悬空;过了大朝元洞,扶软梯沿着悬崖的缝隙直下,此为中段;西折为下段,贺志真在峭壁之上凿出石孔,然后在石孔中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然后加以固定,这就成了人脚踩的地方。

长空栈道的尽头,就是贺志真看中的那块理想清修之地。今天,这块平地之上有一块牌子,写着三个大字“思过崖”。贺志真为了方便在此修行,还在这块平地的山崖之上开凿了一座石室,这就是贺老石室,又名僻静处,因是贺志真所开,其又隐居于此而得名。此洞非常狭小,而且开凿得十分粗糙,似乎没有完工,因此俗称“半截洞”。相传,贺志真在华山开凿七十二个半石洞中的半个,即指的此石洞。此处极为幽静,唯有松声、泉滴、鸟语,其余皆不闻,堪称名副其实的“僻静处”。当年贺志真隐居于此做饭用的石灶,滴水的石臼,至今犹在。

贺老石室上方的悬崖有数十丈之高,呈倒坎之势。在悬崖的绝壁之上镌刻着“全真崖”三个字,字大五尺许,古朴苍劲。在古人的眼中,“此处仰不可及,俯不能至”。此处的镌刻和龙门洞石崖上的镌刻如出一辙,都是出自贺志真之手。至于当年贺志真是如何镌刻的,属于华山十大谜之一。贺志真师徒用毕生的精力,在华山之上通过大朝元洞、长空栈道、贺老石室为人们描绘了一组自然的画卷。“全真崖”是这幅画卷之中的点晴之笔,它们共同勾勒出了一副奇妙高深的“全真”意境。

在华山千尺幢的下端,有一块回心石。这里道路十分险要,游人到此常常畏险不前,许多人因此原道返回,所以取名“回心”。关于“回心石”,民间却有一种传说,贺志真当年带着徒弟在华山南峰的背壁开路凿洞,苦修苦炼。其中有两个徒弟不堪其苦,于是心生歹念。一日,贺志真在华山南天门外的峭壁上,腰系绳索悬空凿洞。这两个徒弟怨恨贺志真非但不传授他们道法,还让他们成年累月的凿洞不止。二人眼见贺志真悬于空中,于是便砍断绳索,仓皇而逃。

当二人逃下千尺幢,到了“回心石”处时,与师父贺志真相遇。至此,二人方知师傅已经成仙,不是凡人了。于是悔恨不已,回心转意,又随师父上山修炼。这便是贺志真在“回心石”旁点化徒弟的一段传奇。今天的“回心石”旁边镌刻有一副楹联:“人皆可圣,要在知过;道非弗及,贵在自新”,暗引的便是贺志真点化徒弟的这一故事。虽然这仅仅只是一个传说,但是从侧面说明了贺志真师徒“苦己利人”的全真品行。

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贺志真在长安的潜真庵羽化,年八十八岁。徒弟姚真常等人将其遗骸归葬于华山全真观西则的山麓石龛之中。徒弟们遵照贺志真的遗训,长驻华山全真观。经过十多年的戮力经营,全真观达到鼎盛。之后,全真观更名为“朝元洞”。

贺志真道长已仙逝七百余年,他留给华山的不只有险中之险的“长空栈道”,还有他所开创的“华山派”带给华山的独特文化。华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其险峻的地貌特征,古往今来,“华山派”的历史传闻,通过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的渲染,更为华山增添了一道神秘之感。因此,从古至今的许多人心中都有一个“华山情结”。

自古华山一条道,华山栈道到底是何人所修,如何修的?

华山,在古时候被称为西岳。它以雄奇俊秀的阳刚之美而著称,壮观的峰上峰、深邃幽奥的峡谷,这些景观都是历来让游人叹为观止的。

自古华山一条道,华山的险峻是不可言喻的。

据说当年韩愈上了华山之后,是进退不能了。当时他真得感觉不能活着走回去了,还写了遗书投入崖处,因此这件事还成为了趣谈。

其实论华山的险,最险的是华山长空栈道。它到底有多险峻呢,现在随有书君一起来看看吧。

一、 华山长空栈道有多险峻

华山的长空栈道具有7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华山南峰东侧山腰的万仞绝壁上,凿出来的几个踏脚之处。

并且在这踏脚之处,镶嵌上了石钉,然后搭上木椽建成了一个百余米悬空的栈道。

这个栈道宽仅三十多公分,一边空悬着没有栏杆,一边是在崖上钉着铁锁链,走的时候可以用手抓着链子,以确保安全。

长空栈道上下皆是悬崖绝壁,往上望去是好几十米的悬崖,往下望去至少有二三百米不见谷底。这险峻,真是让人望而却步。所以当地人有“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之说。

这么险峻的地方,还能搭建这样的栈道,那这是什么人修的呢?

二、 是谁修的华山长空栈道

长空栈道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高道贺志真所修。

贺志真是谁呢?

贺志真,名贺无希,他于1212年出生于现在宁夏这个地方。

他其实是石匠出身,要不然怎么会开山凿洞,搭建栈道呢。

后来他拜吕通明为师,入了道教。在1276年时从甘肃不远千里来到了华山。

他在玉泉院西,结庐而居。

他把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命名为全真观,想在这里弘扬道教全真派的宗风和德化。

希望是好的,但是因为他的观宇太过于简陋,无人问津。而他自己呢也身单力不足,所以他放弃了这里,开始攀登华山主峰,在那里他开始了他人生中的又一个宏愿,就是劈山凿洞。

他沿着华山峪谷选址凿洞,甚至在鸟迹罕至的危崖绝壁的地方也凿洞。

因为习武,他的胆子也真是大,攀藤悬空,不停地去凿洞,最终他凿了七十多个洞。

凿洞的过程中他吃的苦,受到累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为了心中所愿,弘扬道教,他一直坚持着。

他凿洞是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能让人们修行有个地方。结果还真是引来了不少人,为了让徒弟们顺利上山,他还修了这个长空栈道。

华山上来了许多修行的道士,后来这些道士们成立了华山派,贺志真就成了华山派的第一代掌门人。

他于1299年逝世,享年88岁。后来他的徒弟把他的遗骸葬在了全真观西山麓石龛中,为了遵照他的遗训,他们长驻全真观,也使全真观后来达到了鼎盛的状态。

这也不枉当初贺志真的用心了,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那现在就要说一说,当时他们走的这个长空栈道,在这么高的地方,贺志真一个人是怎么修的栈道呢?

三、 贺志真是如何修的栈道

贺志真是石匠出身,再加上他一身的功夫,所以在修建长空栈道时,他几乎是没有什么安全措施的。

他全是手工一点一点开凿的空洞。为了便于行走,他修建了长空栈道,可以说长空栈道是建筑在光溜溜的千仞绝壁上,真正地接近90度。

他把一排排石钉木桩,用力地钉在悬崖边。不知道他当时是如何钉的钉子和木桩,只能有的是站在洞里,有的是他攀着藤条而钉的。

钉好钉子和木桩后,他在石钉上铺上一层木板,木板宽约三十厘米。就这样沿着石钉铺上一直铺木板,这条栈道一直持续约为一百米的距离。

木板铺成,栈道修好了,但是只能容一个人通过,并且没有栏杆作为保护措施,仅有一条绳子钉在悬崖上作为扶手。

虽然很简单,但是确实能走过这段悬崖峭壁了,只是胆小的还是会望而止步的。

真正修炼的人还真是有胆魄,贺志真独自一个完成这个工程,也真是让人不得不惊叹。

在经历了百年的历史,解放后,华阴政府也多次给这条栈道进行修复加固。

他们换掉了木桩,采用了更安全的铁桩,而且还配备了保险带来供游人们游玩挑战。

所以这条栈道是古代与现代人智慧的结晶,这条栈道也是让世界各地的人雀雀欲试。

但是有书君在这提醒大家,想要体验长空栈道的奇险,想要体验贺志真道长在上面行走的感受时,也一定要注意安全。

毕竟挑战也要身体力行,一切以安全为主。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自古华山一条道,华山栈道到底是何人所修,如何修的?

自古华山一条道,华山的险峻可想而知。当年韩愈登泰山,进退失据,甚至还写下了遗书。那么华山这条道有多险峻呢?长空栈道到今天已经有700多年历史了,它就挂在华山南峰东侧山腰上。在山腰上造出一些凹槽,镶嵌上石钉,然后铺上30多公分宽的木椽,就成了台阶。为了保证安全,绝壁上又钉上了铁锁链,以方便人抓扣,保持身体的平衡。长空栈道上下都是悬崖峭壁,往上看,几十米的悬崖;往下看,是两三百米的悬崖。往上,尽管刀砍斧削般,但是心里还不觉得什么,朗朗的天空,让人振翅欲飞。但是,往下看,它就让人胆深欲裂了,深不见底的深渊,捕捉不到一点安全的点,似乎自己一不留神就会坠落悬崖。这种虚空无着的感觉,是最让人恐怖地,于是当地流传着“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的说法。清代大文豪袁枚在《登华山》中写到“天路望已绝,云栈断复交。 惊魂飘落叶,定志委铁镣。”更是写尽了华山长空栈道的惊险奇峻。

这样险峻之地,几无落脚的地方,是谁修建了它,又为什么修建它呢?长空栈道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贺志真所修。贺志真,元代的高道,名贺无希,宁夏人,石匠出身。他拜吕通明为师,研习道教。1276年,离开宁夏,不远千里,来到华山,在玉泉院西,结庐而居。他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命名为全真观,想要在这里潜心修炼,弘扬道教。但是,因为当时道教在陕西并不怎么引人注目,道观几乎无人问津。于是,他就计划着上华山,在华山山顶弘扬道教。

这样的宏愿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壁立的悬崖上,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怎么劈山凿洞?但是,他却不愿意放弃,而是逆着困难而上,反而选择了最为陡峭的一片悬崖作为登山的地点。这可是鸟儿无处落,猿猴不能攀的地方啊。贺志真因为有武功的底子,他攀登悬空,不停地开石凿宕。每凿出两个石宕,他就安装一个石钉,再在石钉上铺上木板。就这样,持续一百多米,就是这样蚂蚁撼山般的完成了。后来,为了让修道的人的人有一个住宿的地方,他就又带领徒弟们开凿出了72洞穴。这样的一个浩大的工程,整整地耗费了他四十多年的时光。

自古华山都没有人能上去过,现在,贺志真不但上去了,还修建了步梯栈道,开凿了洞穴。这可是只有得到神仙相助的人才能做得到啊。有了这样的神话传说,全真教想不兴旺都难。于是,许多人都追随着贺志真的脚步登上了华山。后来,这些道士就成立了华山派,贺志真也就当然地成了第一代掌门人。

1299年,贺志真去世。他的弟子遵照他的遗愿,把他葬在全真观西山麓石龛中。他们也常驻全真观,终于使全真教达到了鼎盛。

当初,尽管贺志真只是为了弘扬道教而发宏愿要修建长空栈道。但是今天,它却成了一个历史的奇迹,许多人都要去挑战一下。当年,贺志真怎样修建长空栈道的,其中的一些细节还是没有被彻底揭开,留待我们来慢慢探索。这也是让我们最为惊叹的地方!

自古华山一条道,华山栈道到底是何人所修,如何修的?

身为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历来以其险峻雄奇的风光享有盛誉。所谓“自古华山一条道”,华山长空栈道,更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前往享受在峭壁绝崖上探险的乐趣。那么,在技术条件很差的古代,是谁修出了这条宽不盈尺的栈道呢?他又是如何修起来的呢?

(华山长空栈道)

长空栈道位于华山南峰东侧南天门外的山腰部分,朝元洞下10余米凌空悬梯后,即见长约百余米,宽不足30厘米的方木栈道。

这是一条靠人力在绝壁上开凿出来的栈道。它在百丈之高的绝壁上,凿出石孔用来踏脚,并在石孔处镶上石钉,再铺上窄只能一人通过的椽木。

虽说靠山崖的一边钉着铁锁链,但由于这条栈道太窄,而靠外侧又没有防护栏。因此走在上面,放眼望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深谷,而头顶又是笔直冲天的崖石,再加上山风不断从谷底涌上来。人走在栈道上,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如此险峻的栈道,让许多人到了跟前,往往打起了退堂鼓。因此,这条栈道,被称为“全球十大最恐怖步道”之一。

长空栈道距今已有700年历史了。据文献资料考证,修建栈道的,是元初道士贺志真。

据史料记载,公元1276年,贺志真从甘肃一路靠化缘走到了华山。他见华山秀丽险峻,山势陡峭不能攀,认定这里是个修炼的好处所。于是,在此劈山结庐,建立了全真观,打算在此修行打坐。

(开凿的岩洞)

为了能把全真教发扬光大,贺志真利用40年时间,先后开凿了72孔岩洞,作为以后阪依全真教的道友们的居所。另外,他为了能顺利地羽化修仙,又在华山南峰陡峭的山腰上,开凿石孔并嵌以石钉,再铺上宽不盈尺的木椽。最后,他在绝壁上钉上铁锁链,这也便成了一条简易的栈道。

由于贺志真开凿的这条栈道,几乎是鸟雀不能至,猿猴不能攀的危崖绝壁。人们都认为,他是得神仙相助才完成开崖铺道、绝壁凿洞这种凡人无法完成的大工程的。

这样一来,各种关于神仙助力于他的说法,被传得沸沸扬扬。很多人听说后,纷纷前来投师修道。一些达官贵戚,也不辞辛苦来拜会他。

全真教因此名声大振,教中弟子众多。贺志真厌于被俗人打扰,便把教中事务交托给弟子,而他则遁居在长空栈道尽处,全真岩下的石室中静修。

(全真岩)

当然,贺志真能凿悬洞和建绝壁栈道,并非是有神仙相助,而是他本身以前是个石匠出身。再加上他练就了一身好轻功,所以,他才能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下,独自完成这样危险而庞大的工程。

自元朝起,由于长空栈道名声在外,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探险。比如明朝“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在《太华山记》中就记载说:“出南天门向西就是栈道,栈虽有铜柱铁索拦护,然阔不盈尺。行二十余丈方至尽头。下折为井,高约三丈,旁出复为栈……”

到了近代,地方政府出于对游客的安全考虑,更是对长空栈道进行多次加固整修。还将以前嵌在石孔中的石钉木桩,都换上了铁桩。并定期对铺设的木椽,进行检修和更换。

一方面华山本是道教圣地,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宣传到位,因此来体验长空栈道的人络绎不绝。

当然了,胆小的人,看看就好,还是“悬崖勒马”,不要冒这个险了,毕竟还是要安全第一嘛。

(参考史料:《华岳图经》《南峰记》)

自古华山一条道,华山栈道到底是何人所修,如何修的?

五岳华山,自古就以险峻而闻名,而有人说去华山最应该去的,就是华山栈道了。有人就好奇了这危险的华山栈道到底是什么修建的?华山一条道是如何修的?

一条狭长的小路,宛如丝带一般挂在石壁上,脚下是细长的小木板,手边是万丈深渊,铁链紧紧缠绕山体,人和山之间靠着铁链相连,都说过了华山栈道的人是勇士,但更让人好奇的是这个栈道,就位于山体中间,下面是300多米的深渊,上面少说也有几十米,到底是谁修建的呢?挖掘机也爬不了这么高啊!

其实最早修建栈道的人,据说是古代华山派的贺志真,为了修身养性,有一个隐秘的学习地点,因为常年习武擅长攀爬。于是便这峭壁上手工凿出空洞,并且用石钉钉在空洞里,最后垫上木板,整整修了百米左右。就这样往返在峭壁上,上山下山。

而到了现在工人怎么上去呢?他们会爬到山顶,再吊走下来,站在临时栈道上。将石钉换成铁钉把木板更换成宽木板,最后再加上长长的锁链缠绕山体。这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华山栈道,华山一条道,为了游客的安全在走栈道前游客还必须租用安全绳。你想去尝试这样吗?反正小编光是看看就已经吓得腿抖了。

自古华山一条道,华山栈道到底是何人所修,如何修的?

华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在神话故事里,沉香抡斧,劈山救母之地。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那里是武道巅峰,论剑之地。笑傲江湖,华山论剑!有关于华山的传说太多太多。

而在历史传说中,华山是中华圣山,“华夏之根”,“中华”之“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而在今天,华山是陕西名胜,道教圣地,五岳之一,以“险”著称。

有诗云:“自古华山一条路,奇险天下第一山”!

去到华山旅行的人估计都会被华山的景象所震惊到。华山的地势十分的险峻,游客们来到这里的时候也需要照顾好自己的安全。在山间修筑栈道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别提在这样的险峻的山脉之间了。

华山上山之路奇险,像长空栈道,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皆是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简直就是恐高患者的噩梦!

如今,这已经成为了华山的一个必游景点,来到这里的人都要去华山栈道体验一番。这个栈道距今已经有700年的历史了。古代的科学技术其实并不先进,能在悬崖峭壁之中修出这样一条路,不得不让人佩服。

这条路到底是谁修的呢?

据说这条路是一个道士为了修仙所以建立的,他叫贺志真,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有名的道士。他为了营造一个好的修道环境,他亲自动手,在华山险峻山峰中,修路凿洞。当然,应该不是他一个人,这样的道路单枪匹马是很难完成的。

华山本身就有很多的道观,所以这样的传说也是有着一定的依据的。为了让这个故事更加的饱满,甚至有人说,这个道士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石匠。其实,在这样的险峻的环境下,想要修筑一个栈道,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自然是不够的,所以传说毕竟还是不可信的。

但是,也不排除这样的一种可能,古代的几个石匠,为了修仙,所以才合力修筑了这样的一个栈道。甚至于他们在修筑的过程中采用了古代的一些技术,可能到了今天已经是失传,也可能还存在在那些没有被人们发现的地方。

不要小看了信仰的力量,和古人的智慧和工艺,像佛教的乐山大佛,各大石窟,那同样是难以置信的工程,道教有这样的人也不奇怪。虽然危险艰苦,但是为了心中所愿,弘扬道教,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这个传说有着一定的可信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