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除了兵马俑还有什么可看的文物?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自西周开始,至少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尤其是周、秦、汉、唐,鼎盛时期举世闻名。在古代特殊的社会条件下,那些高度的文化,最精湛的技艺,总是荟萃于都城及周边地区,从而使陕西一地文物之盛之精,有甲于全国。
陕西的文物圈从西安开始,从陕北到陕南遍地都是。不仅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在工艺技术、艺术创造等方面也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这些文物无与伦比的至高性、丰富性、完整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的悠久灿烂和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兵马俑无疑是陕西文物中的佼佼者,但也只是陕西文物家底中很小的一部分。
根据陕西省文物局在其官网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陕西全省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其中古遗址23453处,古墓葬14364处,古建筑6702处,石窟寺和石刻1068处。522家国有文物收藏保管机构收藏可移动文物7748750件,世界文化遗产3处9个点,全省备案博物馆329座。如此丰厚的文物家底,罗列几处以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史前遗址类。如果你是一个史前文明的爱好者,可以去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以及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博物馆看看。北首岭遗址,是我国著名的史前文化遗址,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金陵河西岸的台地之上。北首岭遗址的文化遗存距今7150多年,比仰韶文化半坡遗址早400余年。
在北首岭遗址博物馆,你可以看到精美的史前文化艺术珍品,比如网纹船形壶、鸟衔鱼纹壶和陶塑人面像等。北首岭出土的彩陶器物,器型独特,画面精美。有些彩陶器皿上刻画着特殊的符号,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起源;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陶塑半身人像,更是我国已知时代最早的人像雕塑作品。当然,在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都有北首岭遗址出土的文物陈列展示。
西安半坡遗址年代上晚于宝鸡北首岭遗址,但是西安半坡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半坡遗址展示了距今大约6000多年前,渭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形态。
西安半坡博物馆目前收藏文物达3万余件,其中一级品200多件。藏品中石器约有3000余件,陶器1.4万余件,其他质地器物3700多件,人骨标本200多具,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标本约200多件。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数量相当丰富,陶器上的鱼纹图案具有代表性,其中口部噙鱼的人面纹饰最具特色。这种绘制在陶盆上的“人面鱼纹”,自问世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关于其内涵的看法已有20余种,相关的研究论文不下数十篇。主要有图腾说、神话说、祖先形象说、原始信仰说、面具说、摸鱼图像说、权力象征说、外星人形象说等,但没有哪种观点成为定论。
半坡博物馆陈列展览面积约4500平方米,分出土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三部分。其中遗址大厅内保存着原始村落的一部分,面积约3000平方米,有房屋、窖穴、圈栏及大围沟等遗迹,展示了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的面貌,反映半坡人的生产水平,以及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制度。2021年10月,西安半坡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神木石峁遗址博物馆位于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遗址以西高家堡古镇以南叠翠山脚下,依托石峁遗址而建立。石峁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址主体为距今约4000年的石砌城址,城内面积逾400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城址。目前,东城门遗址免费对外开放,皇城台遗址是现在考古的重点范围,考古发掘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没有对外开放。
陵墓类。如果你喜欢做一个走陵人,陕西绝对是不二的选择。除了始祖炎帝陵以及黄帝陵外,西汉十一帝陵和唐十八帝陵绝对值得一走。西汉帝陵是中国发展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西汉王朝修建的帝王陵墓,共有11座帝陵。其中9座分布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汉文帝的霸陵和汉宣帝的杜陵分别位于渭河南岸的西安市灞桥区江村东侧和西安东南的少陵塬上。
西汉帝陵大多都筑有高大的覆斗形夯土坟丘,气势宏伟,一般底部约150~170米见方,高约20~30余米,其中以汉以武帝茂陵坟丘最大,这也是西汉帝陵的一大看点。西汉帝陵的构成包括帝陵、后陵、陵邑、陪葬墓、丛葬坑等,如今的陵区的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唯有高大的封土堆和少量的地面文物诉说曾经的辉煌。西汉帝陵中唯有汉武帝茂陵和汉景帝阳陵建有博物馆,茂陵博物馆最出名的文物就是曾立于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你可以感受到汉景帝地下世界的精美和丰富。
唐十八陵是指埋葬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唐朝十九位皇帝(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的陵墓。唐十八陵中,除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唐敬宗李湛的庄陵、唐武宗李炎的端陵和唐僖宗李儇靖陵为平地起冢外,其余的都以山为陵。这些唐帝陵气势宏伟,呈扇形分布在长安北部的山脉之上,和长安城以及宫殿群一起构成全国等级最高、密度最大的唐代文物、文化遗址景区。
唐帝陵的地面建筑早已湮灭在历史之中,留下了大量的石雕造像,包括石虎、石狮、犀牛、蕃像、石碑、石人、仗马、鸵鸟、翼马、天鹿(独角兽)、獬豸、华表、石羊等十余种。根据时代的不同,唐陵石刻的风格也都各异。唐帝陵石刻的艺术变化,是唐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大唐帝国的兴衰。这也是唐陵最大的看点。唐帝陵地表上那巍峨挺拔的陵山和大冢以及石刻造像,无不透着诡异、神秘,只有走近它,你才会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没听说过的事。
古建类。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中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省份是山西,古建对于陕西来说不是强项,但是陕西的古建也具有自己的特色。西安的古城墙、钟楼、鼓楼以及大雁塔和小雁塔等是其中的代表。陕西古建最集中的地方在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司马迁祠、北营庙、韩城文庙、韩城城隍庙等一大批古建保存完好。三原城隍庙、周家大院,泾阳的吴家大院,旬邑的唐家大院等代表着关中古民居的建筑都值得一看。有空在陕西各地走一走,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石窟类。如果你对石窟艺术感兴趣,不妨去陕北地区走一走。虽然陕北的石窟艺术远不及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以及敦煌石窟等大型石窟,但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陕北石窟主要分布在铜川、延安、榆林等地区,肇自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以及民国各朝代。总计800余窟,造像达8万余身。现存北魏至元代造像为石雕,明代有石雕也有泥塑,清代以后则全部为泥塑。
陕北地区的石窟,以宋代规模最大,水平也是历代最高的,主要集中在延安地区,主要分布在延安地区西部各县的交通要道附近,地理位置分散。石刻造像也多为写实风格,富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目前已发现的宋代石窟有:黄陵县双龙石窟、志丹县吕川崇圣院石窟、子长的北钟山石窟、延安市清凉山石窟、富县石泓寺石窟、安寨县石河寺石窟等大型石窟。其中,除富县石泓寺为金代所建外,其余全部为北宋所建。子长的钟山石窟被中外专家誉为“全世界罕见的石窟”、 “中国第二个敦煌”,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碑刻类。喜欢书法和碑刻的朋友,西安柏林博物馆是必须一去的地方。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现收藏自汉代之后的碑石、墓志4000余件,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
西安碑林博物馆可以说是书法爱好者的天堂,这里不但有唐代书法名碑,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颜家庙碑》,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柳公权《玄秘塔碑》、张旭《断千字文》、欧阳通《道因法师碑》、欧阳询《皇甫诞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以及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等,还有汉至宋代的各种书法字帖名碑,草书有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怀素千字文》、张旭《肚痛帖》等,行书有唐《慧坚禅师碑》等,楷书有唐《臧怀恪碑》等,隶书有汉《曹全碑》等,篆书有唐《美原神泉诗序》等。这些碑刻不但是书法爱好者学习的范本,更是驰名中外的书法瑰宝。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还能看到著名的“昭陵六骏”石刻。
陕西还有一个碑林,这就是唐昭陵博物馆内的昭陵碑林。它与西安碑林,山东曲阜碑林一起被誉为“中国的三大碑林”。唐代盛行立碑之风,昭陵陪葬墓前原有碑石80余通。因頻经战乱,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破坏,目前收藏在昭陵博物馆的有墓碑40多通,墓志20余合。这四十多通碑石中,有22通名列1979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名单”;馆藏的46合墓志中有26合为一级品。唐昭陵碑林,是目前拥有唐代书法名碑最多的专题碑林。
盛唐文化类。如果你想感受盛唐的气象,就必须来陕西历史博物馆。这里通过600多幅来自20多座唐墓的精品壁画,描绘出了大唐盛世的仪礼规范、生活习俗、服饰特色、娱乐方式与建筑风格,体现了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贵族生活和精神追求。一千多件出土自西安何家村的“大唐遗宝”,包括 各种金银器、银铤、银板、银饼、中外钱币、宝玉珍饰和贵重药材等,展现了大唐贵族奢靡的生活。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鎏金舞马衔杯纹仿皮囊银壶以及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是其中的精品,兽首玛瑙杯已经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陕西,体现盛唐气象的地方,还有位于宝鸡扶风的法门寺。这里不但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还有出自法门寺地宫的一千多件佛教圣物和盛唐时期的宝藏。这些琳琅满目的金银器、高等级的瓷器、琉璃器、熏香器、茶具以及各类丝织品中,有很多物品也是首次发现,其中包括一件武则天的石榴裙,代表了大唐宫廷物质文化的最高成就。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大唐珍宝,就陈列在法门寺博物馆。
青铜文明。宝鸡,周秦文明的发祥地。青铜器是周秦文明之光。自汉代以来,青铜器在宝鸡不断出土,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文内容之重要,均居中国之首,因此,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全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就坐落于宝鸡,也是全国目前唯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专题博物馆。这里的馆藏文物达12000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20余件,包括何尊、折觥、厉王胡簋、墙盘、秦公镈等禁止出境文物。其中,何尊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何尊最大的亮点,是尊底12行、122字铭文中的那句“宅兹中国”,是目前“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喜欢青铜文明的朋友,此生一定要来一次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陕西考古博物馆。爱好考古的朋友,一定要来位于西安长安区的陕西考古博物馆,这是一座考古学科专题性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从考古的视角去解读遗址,了解中国考古和陕西考古的发展脉络。在这里你可以走近考古、了解考古,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陕西考古博物馆5000多件文物珍品中,有90%以上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其中就有颜真卿书丹墓志“罗婉顺墓志”,被誉为“墓志界”艺术价值的“天花板”。 颜真卿早期书法真迹仅见3例,罗婉顺墓志为其中之一。除了这些首次展出的文物外,馆内还有许多精品文物不容错过。比如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男性面霜类化妆品;中国考古首次发现的具有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的二十八星宿图;目前发现唯一完整的隋代透影白瓷器等。
陕西考古博物馆展陈文物的方式也颇具特色,它打破按照时间顺序来展陈文物的惯例,围绕陕西考古中的各个重点项目进行布展,重点展示了杨官寨遗址、芦山峁遗址、石峁遗址等几个典型的史前都邑遗址,介绍陕西境内丰富的秦、汉、唐都城、帝陵、贵族以及平民墓葬遗存。
文物是文化,是历史,是活化石,向人们揭示着人类从洪荒走向文明的足迹。陕西是文物大省,除了兵马俑,还有更多的历史遗存等着与你相会。
陕西除了兵马俑还有什么可看的文物?
我回头慢慢给你回答^0^
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周魁英介绍情况。陕西是文物资源大省,文物遗存的基本情况是:共有各类文物点4905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51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有国有文物收藏保管机构522家、博物馆281座,馆藏文物总计774万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1953年发现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一座定居村落。陕西也是个文物古迹众多的地方!
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序号 名称 所在地区 文物保护单位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 延安市 国家第一批
西安钟鼓楼 西安市 国家级第四批(明、清)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市 国家第一批(明)
大雁塔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一批(唐)
华严寺(陕西省西安市) 西安市 国家第六批(唐)
韩城普照寺 渭南市 国家级第五批(元朝)
西安清真寺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三批(明、清)
开明寺(陕西省汉中市洋县) 汉中市 无
清梵寺 咸阳市 国家第七批(唐)
净光寺 宝鸡市 国家第七批(唐)
智果寺 汉中市 国家级第七批(元、明至清)
大学习巷清真寺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明至清)
武侯祠 汉中市 国家第七批(明至民国)
姜氏庄园 榆林市 国家级第六批(清朝)
杨虎城旧居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1934年)
张良庙 汉中市 国家第六批(明至清)
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二批(1936年)
武侯墓 汉中市 国家第四批(三国)
周公庙风景名胜区 宝鸡市 国家第六批(明至清)
澄城县城隍庙神楼 渭南市 国家第五批(明)
泾阳崇文塔景区 咸阳市 国家第五批(明)
蓝田猿人遗址 西安市 国家第二批(旧石器时代)
水陆庵 西安市 1996年11月国家第四批(明)
蔡伦墓祠 汉中市 国家第六批(清朝)
万安禅院石窟景区 延安市 2006年5月国家第六批(宋)
丰图义仓 渭南市 2006年5月国家级第六批(清朝)
耀州文庙景区 铜川市 国家第五批(元、明、清)
昭仁寺景区 咸阳市 国家第三批(唐)
顺陵景区 咸阳市 无
鸿门寺 榆林市 国家第七批(元朝)
秦直道遗址 鄂尔多斯市 国家第六批(秦)
刘家营遗址 安康市 国家第七批(战国至秦汉)
瓦房店会馆群 安康市 国家第七批(清朝)
仓颉墓与庙 渭南市 国家第五批(明、清)
周原遗址 宝鸡市 国家第二批(西周)
北首岭遗址 宝鸡市 国家第六批(新石器时代)
水沟遗址 宝鸡市 国家第七批(新石器时代至战国)
益家堡遗址 宝鸡市 国家第七批(新石器时代、商)
桥镇遗址 宝鸡市 国家第七批(新石器时代、西周)
赵家台遗址 宝鸡市 国家级第七批(商、西周)
茹家庄遗址 宝鸡市 国家级第七批(西周)
成山宫遗址 宝鸡市 国家级第七批(秦、汉)
李茂贞墓 宝鸡市 国家级第七批(五代)
金台观 宝鸡市 国家级第七批(明至清)
大佛寺石窟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三批(唐)
彬县开元寺塔(彬县塔) 咸阳市 国家级第五批(北宋)
张骞墓 汉中市 国家级第六批(汉)
五门堰 汉中市 国家级第六批(元朝)
良周遗址 渭南市 国家级第五批(秦、汉)
精进寺塔 渭南市 国家级第六批(唐至宋)
甘泉宫遗址 咸阳市 国家级第四批(汉)
甜水沟遗址 渭南市 国家级第五批(旧石器时代)
秦雍城遗址 宝鸡市 国家级第三批(东周)
扶风城隍庙 宝鸡市 国家级第六批(明至清)
杨珣碑 宝鸡市 国家级第六批(唐)
府州城 榆林市 国家级第四批(五代至清)
唐代帝陵 渭南市 国家级第五批(唐)
石泓寺石窟 延安市 国家级第六批(隋至明)
东渭桥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五批(唐)
昭慧塔 西安市 国家级第六批(唐)
司马迁墓和祠 渭南市 国家级第二批(西汉至宋)
韩城大禹庙 渭南市 国家级第四批(元朝)
永陵(富平县) 渭南市 国家级第四批(西魏)
韩城文庙 渭南市 国家级第五批(明)
韩城城隍庙 渭南市 国家级第五批(明)
党家村古建筑群 渭南市 国家级第五批(明、清)
梁带村遗址 渭南市 国家级第六批(周)
法王庙 渭南市 国家级第六批(宋至清)
北营庙 渭南市 国家级第六批(元朝)
玉皇后土庙 渭南市 国家级第六批(明至清)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汉中市 国家级第一批(汉至宋)
何家湾遗址 汉中市 国家级第七批(新石器时代)
宝山遗址 汉中市 国家级第七批(新石器时代、商)
宁强羌人墓地 汉中市 国家级第七批(宋至清)
汉中东塔 汉中市 国家级第七批(南宋)
良马寺觉皇殿 汉中市 国家级第七批(元朝)
勉县武侯祠 汉中市 国家级第七批(明至民国)
青木川老街建筑群 汉中市 国家级第七批(清朝)
青木川魏氏庄园 汉中市 国家级第七批(1927-1934年)
百良寿圣寺塔 渭南市 国家级第六批(唐)
玄武庙青石殿 渭南市 国家级第六批(明)
鸠摩罗什舍利塔 西安市 国家级第五批(唐)
公输堂 西安市 国家级第五批(明)
重阳宫祖庵碑林 西安市 国家级第五批(元至清)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渭南市 国家级第五批(新石器时代)
渭华起义旧址 渭南市 国家级第六批(1927年)
魏长城遗址 渭南市 国家级第四批(战国)
京师仓遗址 渭南市 国家级第五批(西汉)
横阵遗址 渭南市 国家级第六批(新石器时代)
西岳庙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三批(明、清)
石摞摞山遗址 榆林市 国家级第六批(新石器时代)
郑国渠首遗址 咸阳市 国家级第四批(战国)
统万城遗址 榆林市 国家级第四批(十六国)
昭陵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一批(唐)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 宝鸡市 国家级第四批(隋、唐)
慈善寺石窟 宝鸡市 国家级第五批(隋、唐)
洛川会议旧址 延安市 国家级第五批(1937年)
花石浪遗址 商洛市 国家级第五批(旧石器时代)
灵岩寺摩崖 汉中市 国家级第六批(汉至民国)
杨家村遗址 宝鸡市 国家级第六批(周)
杨家沟革命旧址 榆林市 国家级第五批(1947-1948年)
盘龙山古建筑群 榆林市 国家级第六批(明)
龙岗寺遗址 汉中市 国家级第六批(旧石器时代至汉)
桥陵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三批(唐)
凤凰山遗址 宝鸡市 国家级第六批(商至周)
太平寺塔 宝鸡市 国家级第六批(宋)
乾陵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一批(唐)
李家崖城址 榆林市 国家级第六批(商至周)
三原城隍庙 咸阳市 国家级第五批(明)
商洛崖墓群 商洛市 国家级第七批(汉至清)
东龙山遗址 商洛市 国家级第六批(新石器时代至汉)
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 商洛市 国家级第七批(旧石器时代)
紫荆遗址 商洛市 国家级第七批(新石器时代至西周)
骡帮会馆 商洛市 国家级第七批(清朝)
石峁遗址 榆林市 国家级第六批(新石器时代)
麟州故城 榆林市 国家级第六批(唐至明)
药王山石刻 铜川市 国家级第一批(北朝至明)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 铜川市 国家级第三批(唐至元)
玉华宫遗址 铜川市 国家级第五批(唐)
神德寺塔 铜川市 国家级第六批(宋)
祋祤宫遗址 铜川市 国家级第七批(秦至西汉)
重兴寺塔 铜川市 国家级第七批(宋)
延昌寺塔 铜川市 国家级第七批(宋)
宜君石窟群 铜川市 国家级第七批(南北朝至唐)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 铜川市 国家级第七批(1932年)
庆安寺塔 渭南市 国家级第六批(明)
南沙遗址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新石器时代至商)
下河西遗址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新石器时代、汉)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东周至明)
澂邑漕仓遗址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春秋至西汉)
潼关故城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唐至明)
尧头窑遗址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唐王清)
永垣陵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晋)
白云山庙(佳县) 榆林市 国家级第五批(明、清)
北周成陵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南北朝)
李重俊墓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唐)
唐惠陵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唐)
李氏家族墓地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清朝)
法源寺塔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唐)
慧彻寺南塔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唐)
罗山寺塔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唐)
崇寿寺塔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宋)
大象寺塔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宋)
韩城九郎庙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元朝)
庆善寺大佛殿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元朝)
紫云观三清殿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元朝)
合阳文庙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明)
慧照寺塔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明)
桥上桥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清朝)
毓秀桥 渭南市 国家级第七批(清朝)
吴堡石城 榆林市 国家级第六批(明至清)
吴旗革命旧址 榆林市 国家级第六批(1935年)
小雁塔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一批(唐)
兴教寺塔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一批(唐)
西安碑林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一批(汉至近代)
半坡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一批(新石器时代)
丰镐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一批(周)
阿房宫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一批(秦)
汉长安城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一批(西汉)
大明宫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一批(唐)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三批(1937-1946年)
杜陵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三批(西汉)
姜寨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四批(新石器时代)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 包括青龙寺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四批(隋、唐)
灞桥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四批(隋至元)
华清宫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四批(唐)
康家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五批(新石器时代)
老牛坡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五批(新石器时代至商)
栎阳城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五批(战国至汉)
香积寺善导塔 西安市 国家级第五批(唐)
西安城隍庙 西安市 国家级第五批(明、清)
秦东陵 西安市 国家级第六批(秦)
明秦王墓 西安市 国家级第六批(明)
长安圣寿寺塔 西安市 国家级第六批(唐)
易俗社剧场 西安市 国家级第六批(民国)
杨官寨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新石器时代)
鱼化寨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新石器时代)
西峪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新石器时代、秦汉)
建章宫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西汉)
圜丘遗址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唐)
窦皇后陵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西汉)
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西汉)
薄太后陵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汉)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北宋)
敬德塔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宋)
李家村遗址 汉中市 国家级第六批(新石器时代)
西汉帝陵 咸阳市 国家级第五批(西汉)
秦咸阳城遗址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三批(战国至秦)
长陵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三批(西汉)
泰陵 渭南市 国家级第四批(隋)
咸阳文庙 咸阳市 国家级第六批(明)
碾子坡遗址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七批(新石器时代至西周)
古邰国遗址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七批(新石器时代、商、周)
郑家坡遗址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七批(商)
秦直道起点遗址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七批(秦)
沙河古桥遗址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七批(秦、汉)
安仁瓷窑遗址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七批(宋至元)
汉云陵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七批(西汉)
兴宁陵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七批(唐)
永康陵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七批(唐)
报本寺塔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七批(宋)
武功城隍庙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七批(明)
北杜铁塔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七批(明)
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七批(1936-1940年)
宏道书院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七批(1938年)
茂陵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一批(西汉)
霍去病墓 咸阳市 国家级第一批(西汉)
泰塔 咸阳市 国家级第五批(北宋)
秦直道遗址延安段 延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秦)
延安革命遗址 延安市 国家级第一批(1937-1947年)
龙王辿遗址 延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旧石器时代)
杨家坟山遗址 延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旧石器时代)
铁边城遗址 延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北宋)
开元寺塔 延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唐)
柏山寺塔 延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宋)
福严院塔 延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宋)
万凤塔 延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宋)
清凉山万佛洞石窟及琉璃塔 延安市 国家级第七批(宋、元、明)
延一井旧址 延安市 国家级第四批(清朝)
武陵寺塔 咸阳市 国家级第六批(宋)
榆林卫城 榆林市 国家级第六批(明至清)
银州故城 榆林市 国家级第七批(秦、汉、唐)
代来城城址 榆林市 国家级第七批(宋、明、清)
走马梁汉墓群 榆林市 国家级第七批(汉)
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 榆林市 国家级第七批(汉)
七星庙 榆林市 国家级第七批(明)
绥德党氏庄园 榆林市 国家级第七批(清至民国)
保安革命旧址 延安市 国家级第六批(1936年-1937年)
仙游寺法王塔 西安市 国家级第四批(隋)
八云塔 西安市 国家级第五批(唐)
大秦寺塔 西安市 国家级第六批(宋)
瓦窑堡革命旧址 延安市 国家级第三批(1935-1936年)
钟山石窟 延安市 国家级第三批(北宋)
秦始皇陵 西安市 国家级第一批(秦)
陕西除了兵马俑还有什么可看的文物?
您好!
兵马俑自然是很有名的文物,写实,栩栩如生。世界闻名!
说到西安大文物,有大雁塔、小雁塔、钟楼、鼓楼、碑林等等,当然还有城墙了。
其实喜欢看文物,可以去陕西历史博物馆,那就挺好,半坡、西安博物院也不错。
温馨提示:参观前最好做足功课,那才有趣!
陕西除了兵马俑还有什么可看的文物?
有眼无珠的人什么也看不见!
陕西除了兵马俑还有什么可看的文物?
陕西作为一个文物大省,可看的东西太多了,兵马俑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爱看热闹的人,兵马俑是首选。
更多的文物收藏及积淀,首选陕博。
作为文物爱好者及青铜器、金银器、玉器收藏者,陕西神往已久,仅数年前在西安两日,去看了陕博、兵马俑、华清池,陕博印象最深。想去碑林,错过了,时间太紧。
厚重的西周青铜器、华丽的唐代何家村金银器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扶风法门寺是佛教圣地,晚唐金银器也是独一份,可惜没时间去造访。
听说宝鸡的青铜器博物馆收藏颇丰,尚无缘去。
这只是去过的和计划去的,其他应该还有很多,由陕西朋友介绍会更详细,更具体。
陕西除了兵马俑还有什么可看的文物?
谢邀,陕西乃是周、秦、汉、唐定都之地,俗话说“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三位的陵寝在陕西,还有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昭陵,汉武帝陵墓左右分别埋着卫青和霍去病……西安更是一个人文荟萃之地,古城墙古建筑到处可见,热爱历史之人必去之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