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亭是总督,索相和明相为什么要给他行礼?

打个比方:苏麻只是个宫女,地位远低于总督魏东亭,可索相、明相见了她,不也是得低三下四去行礼?反正一向以不党自诩的张廷玉对苏麻喇姑都是称呼为“苏麻大姑姑”。

这就是说,在官场上,万不可只看官职、品秩高低,还得看人家有没有后台。

我们来看看魏东亭的后台是谁!

《康熙王朝》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康熙打了魏东亭一巴掌后,哄了一会儿,又对他说:

“朕要有意锻炼你一下。你说要弃武就文,目的当然要他日找一条好的出路,这是对的,如果封你一个官职,只是朕一句话就可以了,但这样不能培养你成材。你还需要多一点历练,所以朕对你还是严格了一些。”

魏东亭眼里含着泪,点了点头。

“你知道吗?索额图是皇亲,有时胡来,只要不太过分,朕也会忍他一忍,给他一点面子。将来你的前途,肯定在明珠、索额图等人之上,但要好好历练啊!”

魏东亭听了感激涕零,叩首说:

“主子明训,令奴才茅塞顿开…”

“将来你的前途,肯定在明珠、索额图等人之上”这话能从康熙皇帝口中说出,足见对魏东亭的器重。

魏东亭是康熙皇帝的老师魏承谟的儿子,从小进宫作为康熙的伴读,两人几乎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又成为了康熙皇帝的贴身保镖,在铲除鳌拜集团时立了大功,可以说他是康熙皇帝身边的死党。

魏东亭是皇帝的人,这都快写到脸上了。康熙皇帝的心思,难道精于算计、老奸巨猾的明珠和索额图他们看不出来吗?所以说,他们为了给自己留后路,肯定要巴结这个未来官职在他们之上的人物。二人尊重魏东亭实际上就是在看着康熙的脸色行事,就是在尊重康熙皇帝。

另外,明珠和索额图属于两个阵营,他们互相斗得厉害,都试图压过对方。在康熙面前有巨大影响力的魏东亭,自然成为他们拉拢的对象。

所以说,他们见了比自己级别低的魏东亭,又是作揖又是问好,唯恐巴结不周。

其实,历史上没有魏东亭这个人,他是虚构的一个人物。魏东亭的原型,应该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依据如下:

一,查遍史书,无论是姓名还是个人履历,压根儿就没有魏东亭这么一个人,所以只能是虚构的。

二,曹寅的母孙氏,为康熙奶娘,他少年时曾随母入宫,做过康熙伴读。二十几岁时,又做康熙的侍卫,这些都跟魏东亭契合。

康熙初年,康熙派心腹家臣曹寅到南方去做苏州制造,后来又做江宁织造。此举不仅仅是要他为皇上监制丝织物品,主要是利用曹寅在知识界的影响笼络江南的知识分子。

事实证明,曹寅没有辜负康熙所托,干得有声有色。康熙一生六次南巡,四次都驻跸曹寅的织造府。

但曹寅毕竟只是个五品官,远远不能构成一个与皇帝朝夕相随、权倾朝野的宠臣形象。况且用真名实姓的人物来虚构,极易为史学家所诟病。所以二月河就以曹寅为原型塑造了魏东亭这样一个人物。

之所以取“魏东亭”这个名字,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曹魏连称,以魏代替曹。曹寅姓曹,魏东亭姓魏,本是一家。

而曹寅字“楝亭”,家中还有一处楝亭。作者以形近字代替为“东亭”,所以历史上的曹楝亭,就变成了小说里的魏东亭。

曹寅55岁时,患了疟疾,康熙自拟药方亲派驿马星夜递送,可见康熙对其眷爱之深。可惜药没送到他就去世了。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魏东亭也是病死的。

魏东亭是总督,索相和明相为什么要给他行礼?

索额图和明珠给魏东亭行礼,这从官阶上来说是上级给下级行礼好像不符合官场规则。魏东亭虽为封疆大吏是地方官,而索额图和明珠却是中央官员似乎也是不太合理。但是我们如果知道魏东亭和康熙皇帝的关系来说,这一切就都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看似一件简单的礼仪事情,背后却是对皇权康熙本人和至高皇权的尊重。康熙和魏东亭的感情,从小到大是玩伴更是倚为腹心的肱股之臣。电视剧《康熙王朝》从一开始两个懵懂的少年就在一起,无论是擒鳌拜还是平定台湾魏东亭都是最忠于皇帝的。这两个人能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肯定是非常懂得帝王之术的,他们深知皇帝需要什么心中想的是什么。久在官场摸爬滚打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听风辨位,该昂首挺胸的时候绝不低头该低头的时候必须低头这就是政治智慧。

魏东亭的父亲魏承谟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孩童时期的友谊是非常纯真的也是难以忘怀的。所以在魏东亭身上有皇帝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也有引为腹心重用的最为信任的人,这种感情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还有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魏东亭我们能看到是曹寅和纳兰容若的结合体是一位文武全才的人物。康熙对于曹家的宠幸和对于曹家的信任,这时候官阶往往就不能衡量行礼的标准。

事情往往不能单纯地从表面来看,我们小时候学过一个成语叫做狐假虎威。百兽难道是惧怕老虎背后的狐狸吗,显然不是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早已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互相抬轿子的关系了。领导亲近的人最起码不要得罪,因为这种人有很大的能力又是虽然成事不足,但是败事有余是没有问题的。

魏东亭是总督,索相和明相为什么要给他行礼?

按照古代的官场规则,都是下级给上级行礼,如果说让上级会给下级行礼,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可是,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位及人臣的索额图和明珠却对无论是官职还是朝中威望远不及自己的魏东亭行礼,这是何原因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魏东亭的出身,他是康熙皇帝幼年时候的老师魏承谟的儿子,从小进宫作为康熙皇帝的伴读,两人形影不离,长大以后,又成为了康熙皇帝的贴身保镖,而且在铲除鳌拜集团时立了大功,他对康熙也是忠心耿耿,可以说他是康熙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其次,魏东亭成年之后,被康熙皇帝委以重任,由于自身能力出众,政绩卓越,平步青云,最后做到了正一品大员两江总督,为康熙皇帝镇守着半壁江山。后来虽然在康熙收复台湾南巡时由于种种原因被贬到台湾做了台澎知县,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君臣的关系,台澎大治后,魏东亭因年迈被召回,封毅亲王,尊享殊荣。

所以,显而易见魏东亭在朝廷上的地位是何等的尊崇,就算权倾朝野的明相和索相见到魏东亭的时候,也要毕恭毕敬的称魏东亭为“魏大人”。这其中既有着对魏东亭身为朝廷封疆大吏,对其官阶与职位的尊敬,也有着康熙皇帝和魏东亭的特殊关系,另外,魏东亭自身的能力和人品也让他们二人心悦诚服。综合这些因素,他们二人称魏东亭一声“魏大人”毫不为过!

魏东亭是总督,索相和明相为什么要给他行礼?

李光地还给苏麻跪下了呢?哪个一品大员不称苏麻为大姑姑。为什么呢,电视剧里苏麻和康熙以姐弟相称,苏麻给康熙解决了不少麻烦 。康熙跟前的红人,老祖宗的红人,哪个敢造次。

魏东亭同样是与康熙一起长大的玩伴,不管怎样,康熙都是器重他的。人家是哥们儿发小,即使索额图是丈人,也不行。因为俩人的感情是从小建立的,而丈人是政治性的。俩人临时还在一张床上睡觉,而且魏东亭的孙子也开始陪着弘历,怎么说。那是什么关系。

这就是宰相门人七品官,市委书记见了省委书记的秘书也得客客气气的。

魏东亭是总督,索相和明相为什么要给他行礼?

从职位上看魏东亭官小,但魏于私是皇帝从小到大的玩伴,好哥们,一路辅佐康熙继位,对大清更是功绩卓著。二人给魏行礼一是由于敬仰,二是不知哪天魏就升职了,二人也得罪不起。

魏东亭是总督,索相和明相为什么要给他行礼?

在我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传统的社会观念里面(当然也包含现在),谁和领导者走得近,谁是领导的心腹,甭管其官职如何,其地位在那里,正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领导者家臣和心腹的地位远高于外人。

而我们再看魏东亭的生平,知道他和皇帝的关系,就明白他的地位如何了。

首先,其父魏承谟是天子帝师,学识丰富性格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其父的品性性格及学识深深影响了康熙皇帝,魏承谟深受康熙皇帝的信任和尊敬,爱屋及乌,对于老师的孩子魏东亭,康熙皇帝自然另眼相看。

再者,魏东亭是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康熙皇帝一起长大,陪着康熙皇帝一起学习和干调皮捣蛋的荒唐事,这种孩童时期就结下来的情谊,纵使对于帝王来说也是很珍贵的。

然后,魏东亭自身的能力强。在康熙皇帝斗鳌拜、平三番、征准格尔等国家和人生大事件中,魏东亭都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康熙皇帝的调教和栽培下,魏东亭成为了一个能吏和干吏。

最后,就是魏东亭掌管着康熙皇帝的私人密探组织,负责替皇帝在民间打探收集,对朝廷和皇家不利的情报消息,是皇帝在民间的耳朵,可以单独给康熙皇帝上密折。

综上所诉可知,魏东亭在朝廷上的地位是超然的,即使索相和明相见到他,也要客气的行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