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和唐朝明明是两个朝代,为何人们喜欢一起称呼为“隋唐”?

我认为首先,隋朝国祚日短,自公元581年杨坚即位,至618年李渊建唐,共三十多年时间。

其次,唐朝建立后,在很多方面都延续了隋时期的国策。其中,政治体制方面,完善了隋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即在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礼、工、刑、兵、户、吏六部,各司其职。在地方沿续州县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与隋朝大同小异。

经济上,完善隋时期的均田制,并颁布均田令,订立户籍制度,受田的农民纳粮纳绢,并服徭役。

文化教育上,沿续了隋朝的开科取士制度,并加以完善。在中央设国子学、太学等,地方设州学、县学,培养各类、各级人才,选拨各级官员。

所以隋、唐在许多领域是高度重合的,也造成了人们的习惯称谓。

最后,我觉的更主要是隋唐是前后相随的两个朝代,就好象秦汉、魏晋、宋元、明清等这些称呼一样,只是一种习惯性的称谓吧!

隋朝和唐朝明明是两个朝代,为何人们喜欢一起称呼为“隋唐”?

这不是很正常吗?

一是在于两个朝代存在时间是挨着的;二是在于唐朝继承延续了隋朝很多制度,两个朝代相似之处还是很多的。

所以有些人将这个时间段称之为隋唐。

像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诸如秦汉、汉晋、唐宋、明清。

这种称呼还是很正常的。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隋朝和唐朝明明是两个朝代,为何人们喜欢一起称呼为“隋唐”?

隋唐一脉相承,不仅统治政策类似,而且两个的祖先也都是北周的功勋。还一个原因就是隋朝时间太短了。

隋朝和唐朝明明是两个朝代,为何人们喜欢一起称呼为“隋唐”?

中国的历史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客观发展规律。分分合合一直是中国历史的典型特点,同样每一次分久必合的过程中,可能都会相继出现两个大一统的王朝。而这两个王朝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社会意识形态亦或者是国家的统治范围和面积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除了题目中提到的隋唐以外,中国人对历史上出现过的封建王朝还经常用以秦汉、唐宋、魏晋、明清等组合词语。

其实形成这些组合成语的原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一个必然的因素,那就是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也就是说当两个王朝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共同性知识,大家就会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说。

比如说隋唐之所以会被放在一起。是因为隋朝只传了两位皇帝便被大唐王朝所取代。而唐朝时的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社会形态都承接了隋朝的基础。比如说隋朝时开创的科举制,在唐朝得以建立健全和发扬光大。隋朝确定的三省六部制在唐朝得以完善和健全。

短短只有几十年,只传为了两代皇帝的隋朝所遗留下来的政治遗产基本上都被唐朝毫无保留的承接了下来。包括隋朝时期基本上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和建设。这样就为大唐王朝建立之后迎来经济和文化上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当我们谈论唐朝时所创造的璀璨的文化成果和发达的经济社会时就不得不提到隋朝打下的基础。

而同样唐诗和宋词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两座巅峰。同样唐朝和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经济高度发达的封建王朝。因此史学界又经常将唐朝和宋朝放在一起来研究中国历史上文化的发展和兴盛。比较有名的那就是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可见唐朝和宋朝在文化上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样在经济上,社会上,政治形态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明清两个朝代放在一起是因为中国历史在进入到明朝和清朝时基本上达到了封建王朝的巅峰,中央的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集中。封建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建立健全。同时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都对文化思想领域进一步禁锢。开始极力的推崇程朱理学所提倡的三纲五常的思想。并且利用四书五经进一步禁锢文人的思想和忠君爱国的意识。

同时明清时期在文化上也具有相同性,明清时期的文人开始崇尚小说这种艺术题材,因此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小说大多数形成于明清两朝。而且明朝和清朝都采取了较为封闭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中国开始落后于同时期的西方国家。这也是明清两个朝代放在一起研究的原因之一。

因此中国历史学界上之所以将两个朝代放在一起来讲,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两个朝代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或者共通性,而将两者放在一起研究讨论。更好的从历史中寻求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隋朝和唐朝明明是两个朝代,为何人们喜欢一起称呼为“隋唐”?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南北朝一百六十多年的分裂,建立了大隋朝。不曾想隋炀帝杨广直接玩脱线了,强大无比的隋朝竟然在一夜之间轰然崩塌,紧接着李渊自太原起兵,随即以疾风扫落叶之势迅速建立了唐王朝。

很明显,隋朝与唐朝是两个独立的封建王朝,但是在后世人们却往往愿意把这两个朝代连在一起合称为“隋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隋朝和唐朝之间究竟有什么紧密的内在联系!

首先,隋朝的时间实在太短。

从隋文帝杨坚称帝,到李渊开国,前后时间一共也就31年,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如果单纯的将隋朝和唐朝割裂开来,实际上反而削弱了隋朝的地位,模糊了人们对隋朝的认识。也许会有人说,把隋朝单出来才是对这个朝代的重视啊,为什么把它和唐朝合在一起反而才是重视呢?

很简单,因为隋朝深刻的影响着唐朝!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政治遗产!

隋朝立国,实际上是继承的是北周的国祚。北周又继承的是西魏,西魏建立者高欢是鲜卑化的汉人,起家的资本是北方军镇。所以说,在西魏之后建立的一系列国家实际上的立国基础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掌控北方军镇的军事贵族。

尽管后来的国家逐步实行了汉化的治理体制,但是掌控军镇的军事贵族始终长期的存在。比如说,隋文帝杨坚为什么号称“怕老婆”?那是因为他的夫人独孤伽罗背后的“独孤氏”恰恰代表的就是北方六镇军事贵族。

而隋朝之所以灭亡,一方面在于隋炀帝杨广过于急于求成,想要把几代人完成的功业一次性都干完,大肆折腾之下动摇了自身的统治根基,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而另一方面,杨广这一系列折腾的背后实际上就是要摆脱军事贵族的控制,而站在帝国背后的军事贵族们于是也对杨广失去了信心,大家便另起炉灶扶持了另一个代理人——李渊。

这就好比是股东大会一攒活儿,直接炒掉了公司CEO!

唐朝的大多数政策延续了隋朝的国策。

首先是国家的政治体制依旧延续隋朝的三省六部、州县制,中央以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统领礼部、工部、兵部、户部、刑部、吏部,地方以州为单位,州下设县。

接下来在经济上,唐朝继续沿用隋时期的均田制,并订立户籍制度,要求受田的农民纳粮纳绢,并服徭役,从而逐步的恢复了国家的生产力。

在文化层面,唐朝在进一步完善隋朝的科举制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开科取士。而国家整体的教育战略也基本模仿隋朝,中央的国子学、太学,地方设州学、县学,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的人才培养体系。

正是因为上述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实际上上唐朝和隋朝是高度重合的两个朝代,从唐朝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隋朝的影子,甚至我们可以说如果杨广不折腾,则隋朝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就是唐朝这个样子,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历史有“如果”的话,也许在我们的记忆当中不再是“盛唐”,而有可能是“盛隋”了。

图/来源于网络

文/华夏问长安

隋朝和唐朝明明是两个朝代,为何人们喜欢一起称呼为“隋唐”?

隋朝时间太短,只有几十年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