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是怎么给官员发工资的?全是银子吗?
白银自古就有,唐以前多打造装饰品。唐朝时期开始用白银充当货币,可真正把货币以银本位是在明朝。
秦汉时期,政府给官员发工资是按“石”、“斛”,三公九卿等年俸多千石以上,低级官吏则用“斗”:所以也叫斗官。所以那时候粮食是币本位,就是说官员的俸禄是以粮食发放的。到了唐代,随着贸易的发展和丝绸之路的畅达,白银逐渐成为货币金属,但民间普遍流通的仍是铜钱,所谓家财万贯即指铜钱的数量。
到了宋代,给官员发工资仍沿袭了唐代的铜钱制度,只是俸禄更高,一品官员年俸可过千万,六部尚书、参知政事年薪亦达数百万。所以有人说,宋代是官员和文人的天堂。
明代,随着与西班牙、葡萄牙的贸易增加,货币真正实现了银本位,官员的俸禄也就按银两计算。朱元璋发现“空印案”后,大肆屠杀贪贿官员,被杀、被捕官员达十几万之多。同时又大大削减官员工资,所以到了明代,官员的俸禄比之于宋代是天壤之别了。
清朝康、雍、乾三朝,基本延用了明朝的银两发放,只是发现官员过于清苦,也会额外发放养廉银等,以杜绝官员贪腐。嘉道之后,随着关门的被迫打开,流通的货币多种多样,白银、纸币、银票、铜币应有尽有,官员的俸禄也就参差不齐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