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墨萼梅念笙的武功究竟是什么水平?

梅念笙身负连城诀,神照经两大绝世神功。却被三个二流高手弟子所杀。而且梅念笙大战血刀老祖虽然赢了却受伤了,这是否说明他的实力与后来对战血刀老祖的落花流水四人相近。或者说他与张无忌一样身负奇功,但实战能力不强。

梅念笙属于武功很容易被高估的角色,很大原因是由于在吴樾版连城诀中梅念笙是由于承惠老爷子饰演的。老爷子颇有世外高人的风范,而这版影视剧梅念笙表现颇佳,正面击败了血刀老祖,吓得血刀发誓不敢再来中原,在击败血刀的晚上,万震山哥仨趁着梅念笙内功大损袭击梅念笙,仍然不是敌手,最后戚长发诈降,利用了梅念笙的心软背刺了一剑,梅念笙才不敌落败。

然而在原著中,梅念笙真就找不出如此多的亮点。

梅念笙

梅念笙的战绩

原著中梅念笙的已知战绩只有一场,那就是在被戚长发偷袭刺了一剑后,不敌万震山、言达平、戚长发哥仨的联手。虽然这一战丁典也评价梅念笙的武功比这哥仨强的多了,但问题是这哥仨的功夫在真正的一流高手看来实在是太不像话了,梅念笙虽然受了伤,但反手秒不了三个人,其实多少就已经说明不是顶尖高手了。我们看狄云怎么评价言达平和万震山的武功?

【二位师伯内力太过不足】,招法却尽够了,就算得到了什么《连城剑谱》,恐怕也没什么用处,除非那是一部增进内功的武经。何既是"剑谱",想来必是讲剑法的书。狄云在旁看着,又想:"【这七个圈子全是多余,最终是一剑刺向万师伯的左胸,何不直截了当地刺了过去?岂不既快又狠】?万师伯斜劈连削,以七个招式破解言师伯的七个剑圈,好像巧妙,其实笨得不得了,【只须反刺言师伯小腹,早已得胜了】。

狄云作为靠着奇遇上来的主角,照理说武学理论方面比之他的内功招数是有明显不足,但纵然如此,也能一眼就看出来自己俩师伯的功夫是多么的不堪一击,有许多招数都是无用的花招。接着又发现他们连剑招和内功相配合这种极粗浅的武学道理都不懂。

唉,他们大家都不懂,单学剑招变化,若无内功相济,那有什么用?半点用处也没有,真奇怪,这样浅的道理,连我这笨人也懂,他们个个十分聪明,怎么会谁也不懂?难道是我自己糊涂了?

万震山三师兄弟

造成三人出现这种问题的就是梅念笙,他认为三个徒弟人品不好,叫武功的时候故意教了许多花招给他们,然后内功也不认真教。照理说,梅念笙虽然受伤,但他完全了解自己三个徒弟武功上的弱点,真要是武功跟血刀老祖、落花流水差不多,仍然可以取胜才对。像杨逍在昏迷状态被何太冲夫妇重创,立刻就能反手踢断二人长剑,让二人自认不敌,飞天狐狸被兄弟偷袭,胳膊断了一条,背上也被狠狠砍了一刀,仍然能反秒三个义兄弟。

而到了梅念笙这里,背上中了戚长发一剑之后,竟然不敌三个徒弟,这也表示,他不像是顶尖高手。

梅念笙的神照功未必练成

梅念笙虽然也练有神照功,但是否当真大成了,也是很值得怀疑的一件事,原著中神照经无疑是十分难练的武功,狄云若非有奇遇,三十年也未必能练成神照经。

狄云在狱中得丁典传授神照功的心法,这内功深湛难练,他资质非佳,此后又无丁典指点,【就算再加上二三十年的时曰,是否得能练成,亦在未知之数】。

此时狄云已经经过丁典这个神照功大成的高手指点了两年多的神照功,对神照功已经有相当的了解,但因为自身资质问题,再练二三十年也未必能成。

狄云

换成梅念笙,他资质应该比狄云要好,但传授他神照功的师父,有没有丁典水平那就很难说了,毕竟丁典练成神照功后差不多就是天下第一高手了,按照新修版的设定,梅念笙跟吴六奇是同门,他师父那代极有可能就是鹿鼎记故事年代,不好脑补这一门隐藏了一个超级大高手了。

也就是说,梅念笙虽然资质应该高于狄云,但他可能由于传功的师父水准不足,或者其他原因,神照功未见得有所大成,有一个证据是言达平看了狄云的武功,认为真不信世上有如此武功高强之人,显然他认为自己师父没有达到狄云的水准。

狄云一到屋外,便将言达平负在背上,往后山疾驰。他于这一带的地势十分熟悉,尽往荒僻难行的高山上攀行。言达平伏在他背上,只觉耳畔生风,犹似腾云驾雾一般,恍如梦中,【真不信世间竟有这等武功高强之人】。万震山和群弟子大呼追来,却和狄云越离越远。

而要知道,这里言达平一定程度上也是根据狄云展示的跑步速度判断的,而狄云并没有正经学过轻功,此处的表现纯粹是神照功内力的附带产品,而梅念笙肯定正经练过轻功,但言达平眼里仍然没到狄云的层次,说明他神照经未曾大成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换个角度思考,万震山哥仨只逼问连城剑谱而不逼问神照功,是否是梅念笙也并没有表现出多少过人的内功呢?要知道财宝固然重要,但对武林人士来说绝顶武功价值也不下于宝藏。

梅念笙

另外,新修版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丁典和血刀老祖的武功差距,三联版中的狄云在集合了神照功、血刀经正邪两大神功于一身之后,得到的旁白评价是武功比之丁典也不遑多让,同时远在血刀老祖、花铁干之上。

然而在新修版中,特意删去了远胜血刀和花铁干的评价,改为了比之丁典有所胜过,保留了丁典想要跟血刀老祖斗一斗,狄云暗想血刀和丁典不知谁高谁下,也就是说新修版神照功本身定位可能有所下降,神照功大成但如果其他所学招数不算顶尖,已经无法保证远胜血刀老祖、落花流水级别了,例如丁典。

血刀老祖

因此总得来说,个人认为梅念笙的武功,固然远不及狄云、丁典,比之血刀老祖、落花流水,也是颇有可能不及。

铁骨墨萼梅念笙的武功究竟是什么水平?

铁骨墨萼梅念笙武功相当高强,也素有侠义之心,可是他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收了三个不肖之徒。

论武功,梅念笙的武功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在《连城诀》的前期江湖中,有顶级高手梅念笙,血刀老祖,以及“南四奇北四怪”,再就是丁典,以及万震山,言达平和戚长发。

其中,“北四怪”是没有出场的,既然与“南四奇”齐名,那么他们的武功差距应该不大,至少是在一个层面上的,差距肯定不会太大。相比而言他们的实力基本上也是不及血刀老祖的。

梅念笙虽然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侠,但是他的一生却因为三个徒弟而彻底改变。梅念笙的三个徒弟分别是“五云手”万震山,“陆地神龙”言达平,“铁索横江”戚长发,可以说这三人的品性是绝对的低劣,完全是为了利益不顾一切之人。

当然,作为一代高人,梅念笙也不可能不知道徒弟的秉性,所以在传授武艺之时也是有所保留,并未将高深的武功倾囊相授,反而是传授给他们一些花哨而不切实用的剑法,故而这三位徒弟的武功也并未达到顶级高手的水准。

虽然三个徒弟武功未曾达到顶级,但是这三人心计着实了得,当得知师父得到藏宝图的“连城诀”后,三人不惜一切去暗算师父,抢夺“连城诀”。

最终,梅念笙在徒弟的阴谋和算计之下,身受重伤,这才遇到丁典,而后梅念笙将自己的神功秘籍《神照经》传给丁典,使得丁典功力大增。

可以说,万震山,言达平和戚长发也完全不是梅念笙的对手,而且他们也不是后期丁典的对手,而梅念笙之所以会着了道,完全是低估了徒弟们的狠毒。

其实,江湖上恶人极多,但是说到光明正大的恶人,那定然是血刀老祖。而血刀老祖的却并非戚长发这种伪君子,表面上一本正经,实际上心肠歹毒,而血刀老祖从来都是以恶示人,他从不掩饰自己,从这方面来说,他比梅念笙的三个徒弟更让人感觉光明正大。

因为劫持了水笙,导致南四奇“落花流水”全面追击,甚至追到大雪谷中,而雪崩导致众人只能在雪谷中较量,这一战可以说是血刀老祖的封神之作,因为他凭借一人之力,竟然将“南四奇”打的落花流水,这“南四奇”总是想把别人打的落花流水,到头来却是被血刀老祖打的落花流水,真是讽刺。

当然,若说血刀老祖光明正大以一敌四,那是绝对没有胜算,但是血刀老祖从来都不会只凭武功,他还更善于利用环境,甚至用言语激怒对手,而看似光明磊落的“南四奇”却一一着了血刀老祖的道,最终三人相继被杀,而花铁干却被吓得彻底崩溃。

论实战能力,血刀老祖真是强劲无比,他总能在劣势中找到反击的机会,而且总是能够实现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实战对决,血刀老祖着实是“老祖”,让人不得不服。

其实,血刀老祖的真实实力估计也就是比“落花流水”四兄弟单打独斗强一点点,但是也强不了太多,只是他太善于利用环境以及心理战术,所以才会在面对“落花流水”时大获全胜。

血刀老祖的武功主要是诡异莫测的“血刀大法”,这套刀法怪异至极,而且每次出招都是从不可能的方位劈砍过来,凭借这套刀法,血刀老祖也是鲜逢敌手。另外,血刀老祖的内功极其诡异,威力巨大。后来他的刀法也都传给了狄云。

相比而言,梅念笙的武功更为高强,因为梅念笙内功是《神照经》,这门内功博大精深,完全可以和《九阳真经》齐名,而梅念笙修炼这门内功也是极为高强,后来他将这门内功传授给丁典,而丁典甚至利用这么内功将以及断气的狄云救活,后来丁典也将这门内功传授给狄云,成就了狄云后来武功盖世。

而梅念笙的剑法也是“连城剑法”,剑法精妙,威力极大,后来狄云学会这套剑法后击败其他人完全是不费吹灰之力。由此可见,梅念笙在前期实力之强,基本上是独一档的存在。

虽说血刀老祖实战能力很强,但是梅念笙要真是想击败他也并不困难,只要梅念笙不心慈手软。可以说,梅念笙之所以被徒弟暗算也是因为心慈手软,这才着了道,如果他狠一点,他的三个徒弟又能奈他何!

血刀老祖虽强,但是实力差距太过明显这是事实存在的。当然二人没有交过手,真要是交手,估计梅念笙还是能够很轻松击败,如果血刀老祖玩其他的花样,可能梅念笙就要困难一些。但无论如何,梅念笙肯定是那个时代的天下第一。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铁骨墨萼梅念笙的武功究竟是什么水平?

铁骨墨萼梅念笙是武林名宿,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死在三个徒弟手里。

通过丁典的描述可以看出,梅念笙没有把神照经练成。当时五云手万震山、陆地神龙言达平、铁索横江戚长三个人围攻梅念笙,此时梅念笙深受重伤。神照经有起死回生的功效,丁典曾用神照经救了狄云。梅念笙将神照经传给丁典之后,撒手人寰。

梅念笙会连城剑法,但是他并没有把连城剑法传给万振山三兄弟。一方面梅念笙深知自己的徒弟人品不正。另一方面自己没有参透连城剑法的秘密到底在哪里?按照书中所说连城诀只有一本。戚芳无意中将这本书放入血盆中,才发现书中的秘密。

梅念笙的武功不及丁典,更不及狄云。

丁典和狄云都练成了神照经,此外狄云还会血刀刀法。梅念笙无论从内力还是武功招式都不及丁典和狄云。梅念笙的武功比南四奇北四怪的武功高出一点。既然梅念笙被称作武林名宿,说明武功和声望还是不错的。梅念笙的武功和血刀老祖相比,不相伯仲。首先,二人的内力差不多。其次血刀老祖的血刀刀法招数精妙,与中原武功大不相同。通过血刀老祖和南四奇比武可以看出,血刀老祖不但武功高强而且足智多谋工于心计。连城剑法的魅力不是在于剑法本身威力大,而是和宝藏有关。

神照经和连城诀本来不属于梅念笙,梅念笙通过不光彩的手段得到。

梅念笙还没来得及练神照经和参透连城诀的秘密,就被徒弟们发现了。由此可以看出梅念笙和花铁干属于一种人都是伪君子。比起血刀老祖这样的真小人,伪君子更可怕。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徒弟,所以梅念笙死的不冤。

总结:连城诀整部书讲的是人性的黑暗。重点不是谁的武功最高,而是谁的心机藏的最深。梅念笙的武功属于中上等,达不到顶级高手的水平。

铁骨墨萼梅念笙的武功究竟是什么水平?

不管是《神雕侠侣》中的孤独求败,还是《天龙八部》中的扫地神僧。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总会出现一位武功卓绝、淡泊名利、情系苍生的世外高人。

“铁骨墨萼”梅念笙便是一位武艺、品行、境界均不输于独孤求败与扫地神僧的“宗师级”武者。

梅念笙出自金庸先生的知名武侠著作《连城诀》,刚出场时便已经是一位仙风道骨的白髯老者,江湖地位极高。就连梅念笙的三个不孝徒弟万震山、言达平、戚长发也都是江湖中颇有地位的上层人物。

梅念笙代表着小说《连城诀》中的最高武功水准,身负神照功、连城剑法两项“逆天”绝技。神照功是《连城诀》中最强大的一门内功,其威力丝毫不亚于《倚天屠龙记》中的《九阳真经》。练成神照功之人犹如天神护体一般强大,故此得名“神照”。

梅念笙在过世前将神照功传授给了秉性纯良的丁典,由此开启了丁典的传奇之路。丁典本是一皆草民,对武功一窍不通,但他练成神照功之后居然成为了独霸武林的绝顶高手。

不论是雪山派的顶尖打手,还是血刀门的血刀五老,丁典只需轻轻一抓,这些个自负天下无敌的武林高手便瞬间全身无力,仿如被施了魔法一般。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神照功最逆天的一项能力是起死回生。《连城诀》第一主人公狄云在万念俱灰时上吊自杀,丁典发现了已经断气的狄云之后,竟然用神照功将其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所以,练成了神照功不仅能够天下无敌,甚至还可以凭借起死回生的能力发家致富,简直强到没有朋友,堪称金庸笔下第一逆天绝学。

而梅念笙身负的另一门绝世武学叫做“连城剑法”,连城剑法为《连城诀》中最为深奥的一种剑法。每一招每一式都由唐诗转化而成。 剑法精妙之处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剑法凶猛之处犹如“飞湍瀑流争喧豗”。

此剑法胜在一个“奇”字,优在一个“意”字。 将诗中之意境转化为变幻莫测、奇诡深奥的剑术,一经施展“天地动、鬼神惊”,取敌首级如同信手捏花一般简单。

所以,精通这两门绝世武学的梅念笙,自开篇便是《连城诀》中的第一高手,即便是日后天下无敌的狄云也未必是梅念笙的对手。只不过梅念笙的戏份较少,导致读者们忽视了他的存在。而关于梅念笙最后为徒弟所杀,原因不是他武功不够,而是其太过善良,最终遭弟子暗算,被戚长发一剑偷袭成重伤,最终死在了三个徒弟手中。如果梅念笙入血刀老祖那般狠辣,那三个不孝徒弟,早就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总之,梅念笙的武功应该是小说中绝顶的存在,可以将其归属为扫地僧、张三丰这一类。

铁骨墨萼梅念笙的武功究竟是什么水平?

铁骨墨萼梅念笙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印象,但要说起《连城诀》中的主角狄云,肯定有不少人都知道。铁骨墨萼梅念笙就是主角狄云的师祖,他的师父铁索横江戚长发就是梅念笙的小徒弟。

连城诀

《连城诀》原著中,铁骨墨萼梅念笙没有直接出场,更没有像电视剧中那样和头号反派血刀老祖来了一场大战,虽然自己也吐血但好歹还打赢了。在原著中,梅念笙只是在狄云被他的师伯万震山和万圭父子联手坑进大牢后,遇到了丁典,通过丁典之口才间接的描述了梅念笙的事迹。

梅念笙还是有其独到之处,实力可期

梅念笙虽然表现不多,甚至还被他的三个徒弟五云手万震山、陆地神龙言达平和铁索横江戚长发联手打成重伤,如果不是正好被路过的丁典所救,恐怕会折戟沉沙、阴沟里翻船,死于他的三位徒弟手中。

但不能因为他被三位看似平庸的徒弟联手所伤,就因此小瞧了梅念竹的实力。能成为威震湘中的武林名宿,梅念笙自有其独到之处。

梅念笙

众所周知,金庸作品中有几部极其神奇的内功修炼秘籍,比如北冥神功、九阳真经、易筋经等,但《连城诀》别看只是一部中篇小说,成名的原因只是因为写尽了人生阴暗面,但里面也是有一部功效神奇,不亚于以上那几部武功秘籍的神奇功法,那就是《神照经》。

在《连城诀》中,主角狄云在初入狱时,因为被丁典误会是凌知府派来卧底的,因此对期遭遇一直是冷眼旁观。直到看到狄云因为冤屈直接选择寻了短,都已经停止呼吸近半个时辰了,眼看没有假,丁典才出手,用自己修炼的《神照经》将狄云救活了过来。

《神照经》就是梅念笙传给丁典的。后来丁典又传给了狄云,正是在《神照经》、《血刀刀法》以及《连城剑法》三大武功的加持下,狄云才成了书中的第一高手。而作为原著中第一个拥有《神照经》的人,梅念笙想必也修炼过,起码在内力在是极其深厚的。

狄云和丁典

梅念笙拥有的第二部著名武功是《连城剑法》,这是一部融入在唐诗中的神奇剑法。梅念笙是因为知道三位徒弟心性不佳,因此才在这门剑法中加入很多花里胡哨的无用变化后传给了三位徒弟。从这点起码就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梅念笙必然精通这门剑法,二是他的武功底蕴极其深厚,因此才能对剑法随意改编,加上很多变化后几位阴险的徒弟也没看出究竟来。

梅念笙被人小瞧缘于被三位看似草包的徒弟联手重伤

梅念笙最让人诟病的恐怕就是收了三位徒弟,结果全是笑里藏刀、口蜜腹剑的阴险之辈,但这恐怕也怪不到他头上,毕竟《连城诀》的大环境就是如此。得知师父手中有神奇的武功《神照经》,甚至还有一本藏着梁武帝宝藏的剑法,师父却藏着掖着不传给他们。三位徒弟心中很是不满,于是三人一合计,联手偷袭他们的师父,打算抢到秘籍后再商量分配事宜。

梅念笙的徒弟

“我和万震山曾有数面之缘,知他武功不弱,我当时远不及他,见他们师兄弟三人联手攻敌,想来必操胜算。那老者背上已经受伤,不住的流血,手中又没兵刃,只是以一双肉掌和他三人相斗,但功夫可比万震山他们高出太多。那二人不敢逼近他身旁。我越看越是不平,但见万震山他们使的都是杀着,显然要置那老者于死地。我一声也不敢出,生怕给他们发觉,祸事可是不小。这种江湖上的仇杀,倘若给旁人瞧见了,往往便要杀人灭口。

金庸《连城诀》第3章 人淡如菊

梅念笙的武功固然高出三个徒弟极多,但完全没有料到三位徒弟竟然会做出弑师这种大逆不道之举,大意之下被他的小徒弟戚长发抢先在背后刺了一剑,已经受了不轻的伤,三位徒弟又联手以兵刃围攻徒手的梅念笙,年龄较大,又失血过多,梅念笙才支持不住。他的这三位徒弟,武功虽然在《连城诀》中不是拔尖的那一批,但个个心思深沉,精于算计,都不是易于之辈。

《连城诀》中出名的武功本来就不多,数遍全书,也就神照经、血刀刀法和连城剑法有过人之处,而集两大神功于一身的梅念笙虽然机遇上比上拥有主角光环的狄云,但一身实力还是可圈可点的,如果对整部书中的人物进行排名的话,个人感觉梅念笙的武功起码也是书中前三级别的。

铁骨墨萼梅念笙的武功究竟是什么水平?

在《连城诀》中,铁骨墨萼梅念笙的武功是一流水平。如果不是三徒弟戚长发假意听从师父的话然后施以偷袭,梅念笙是不会死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