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闯祸,太乙真人出面,孙悟空闯祸,为何菩提祖师却不敢出面?

道理很简单,哪吒闯的祸比孙悟空小得太多了,而且太乙真人安排哪吒偿命了,至于又复活,那是另当别论。这里我们算算封神演义里哪吒犯过什么事儿吧。

哪吒犯的事:闹龙宫,杀夜叉,杀龙王三太子,打了龙王一顿,杀石矶娘娘的弟子

封神原著前期的哪吒是二世祖、熊孩子的形象,玩水震动了水晶宫,然后杀死了上去查问情况的夜叉,接着又再度杀死了跟着上去探查情况的龙王三太子。

因为这件事儿,龙王去跟李靖告状对峙,知道了真相后要上天庭告状,然后哪吒去找师父寻求庇护。

哪吒

这事儿太乙真人也是损,出了个主意,给了哪吒一道隐身符,然后让哪吒早一步在南天门等候,等到龙王来了,你就不讲武德的去骗、去偷袭,把龙王打一顿,打得他说不敢告状了那就是了。

于是哪吒听了太乙真人的损招,果然不讲武德一波偷袭,把老龙王一顿吊打,拔了他的鳞片,让他变成小蛇到自己家里,当面跟李靖说自己不告状了。但这种做法哪能有用,龙王到了李靖面前,亲口说自己会约齐四海龙王一同上天告状。

李靖听了自然是害怕,但哪吒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是灵珠子转世,到人间是办大事的,这事儿不会有啥问题,李靖也只有暂时把这事儿放下了。

这里注意到,太乙真人是没有本事直接在玉帝面前包庇哪吒的,他的做法是提前把告状的人打得不敢告状,而不是等告状人上诉之后还有本事扭转乾坤,这点在后面更加明显。

太乙真人

龙王的事儿暂且告一段落,哪吒连一天都没消停就又惹事儿了,他拿起陈塘关的镇关之宝乾坤弓,想着自己以后要当先行官的人,怎么能不习练弓马,于是随手一箭射了出去,误杀了石矶娘娘座下的碧云童子,这里说一下,封神演义原著中的石矶娘娘是截教的弟子,并不是妖邪,她只是徒弟被人杀了,认出了乾坤弓是陈塘关的宝物,就去找了李靖,她甚至曾经还对李靖有恩,昔年李靖修仙不成,还是石矶娘娘跟李靖师父说,放李靖去享受人间富贵吧。这里石矶娘娘也没难为李靖,她在听到李靖说自己没本事拉开此弓后觉得有理,就放李靖回去查明真相了。

结果,李靖知道了是哪吒惹得事儿,而哪吒也知道了苦主找上门了,于是就想着把石矶娘娘一家都杀了,先是杀了石矶娘娘另一个徒弟,但是随后对战石矶娘娘,哪吒本事不够,不敌石矶,于是跑到了师父家洞口。这里太乙真人也是混账,你不是有本事复活人吗,何必争执这些,把人复活不就完事儿了,结果太乙真人把石矶娘娘也杀了,这就是所谓的杀人灭口了。

石矶娘娘

这边石矶这档子事儿完结了,那边龙王却已经告了状,领了玉帝的旨意去拿哪吒一家了,注意此时太乙真人是没有本事儿摆平这事儿的,他给哪吒出的注意就是让哪吒当面自刎,以救家人,到时候自己再想办法把哪吒复活。龙王不知道哪吒还有师父能让他复活,见哪吒有些孝心,便放了哪吒的父母,然后哪吒偿了命。

本质上,我们看太乙真人所谓的出面是怎么做的,对付龙王这种体制内的,他只能避免龙王让天庭知道,而天庭真的知道了这事儿,那他也没法抗拒,只能让哪吒自杀,然后再想办法把人复活。算是欺骗了龙王,龙王以为报仇了,自然也没再去找事儿。

而对付石矶这种,太乙真人说白了就是杀人灭口,把你一家子灭门了,死无对证,通天教主不知道这事儿,自然就找不上麻烦了。

太乙真人

孙悟空犯的事儿:本质上是造反

孙悟空犯的事儿本质上是造反,最一开始孙悟空只是闹龙宫和阎王殿,其实这事儿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太白金星一句招安就玉帝就答应了,于是孙悟空上天当了弼马温,后来得知弼马温是不入流的小官之后,一怒之下反出了天庭,立齐天大圣四字,说到若不以此四字为官爵,则打上天庭,让玉帝龙床不安稳,这已经是公开造反了。

但之后,孙悟空吊打了巨灵神和哪吒,击败了天庭的第一波攻击,巨灵神也还罢了,哪吒可是神通广大,曾经法降九十六洞妖魔,既然连哪吒都战败了,那天庭就已经意识到,要收降孙悟空,必然大动干戈,不甚划算,太白金星再次劝谏,让玉帝封个有名无实的齐天大圣,息事宁人得了,玉帝答应了。

第二次招安,一方面是孙悟空展现了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孙悟空没有给天庭造成什么实质性的破坏。

孙悟空

但好景不长,孙悟空被任命看守蟠桃园之后,因为知道了蟠桃会不请自己这事儿,心中不忿,假传圣旨骗了赤脚大仙说要先去通明殿演礼,然后自己去瑶池把蟠桃会上御酒、龙肝凤髓等物或吃或带,拿了个干净,之后吃醉了酒,又到了三十三天上的兜率宫,把太上老君炼制好用了准备伺候玉帝办丹元大会的金丹也吃了个干净。

这次玉帝大怒,彻底出动了整个天庭的常备军力量,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下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一同下界围剿花果山。

看到这儿应该明白了,孙悟空直接是正面跟天庭对抗的,根本没有回转的余地,而封神中的哪吒也好,太乙真人也罢,也是并没有胆子直接去违抗天庭。

孙悟空犯的事儿,就是造反,在古代谁敢包庇造反的人?而孙悟空从八卦炉出来之后,一路从三十三天上打到了通明殿里凌霄殿外,期间破坏了兜率宫、斗牛宫、北斗宫、南极院,距离掀翻天庭的门面凌霄殿也就一步之遥了,这种情况下谁敢包庇他?祖师法力虽然高强,但要出面化解这种事情也办不到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祖师知道孙悟空会闯大祸,但因为这场大祸,五百年后孙悟空会保唐僧取经,最后得成正果,那么就更没必要出面了。

哪吒闯祸,太乙真人出面,孙悟空闯祸,为何菩提祖师却不敢出面?

好么,《封神演义》对上了《西游记》,有意思。开门见山,无论是太乙真人PK菩提祖师,还是哪吒闹海屠龙对比孙悟空大闹天宫叫板玉帝,无疑都是小巫见大巫,前后两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不可同日而语,不是一个档次的。哪吒挥手屠龙与齐天大圣搅翻凌霄殿相比,可就算是过家家的玩闹了。

都是徒弟惹祸,太乙真人直接站出来护短,极力维护小哪吒,因此还获得个护徒狂魔的称号,声名在外;而孙悟空的待遇好像差远了。美猴王跟诸天神佛搞对抗,天庭和西天联手,把猴哥镇压在五行山下,然后又通过西天拜佛求经的方式去赎罪,而且还重新拜师唐玄奘,改头换面,改换门庭。神秘的菩提祖师从始至终却不发一言,不吭一声,更遑论去亲自解围了。

这样看的话,好像太乙真人真的是个牛人,菩提祖师就怂包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太乙真人不过是个金仙,太乙真仙,能够如此护短哪吒,巨牛。号称西游世界中最为神秘的神仙大佬的菩提祖师,却一反常态,任凭爱徒孙悟空被各种欺负,而无动于衷,实在有失体统,有损颜面。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乱花渐欲迷人眼。长公子扶小苏认为,这样截然相反的态度与处理手段,非但不能表明太乙真人比菩提祖师更犀利,更有实力,更爱徒心切,反而印证了菩提祖师更技高一筹,他不是太乙真人可以与之较量的。不是菩提祖师敢不敢的问题,而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稳坐钓鱼台,风动旛动,菩提岿然不动。

具体怎么说?我们一起来做个见证——不出手的比主动出手的更牛气,更有面子。

第一、事件当事人的比较:太乙真人不过是哪吒的一个保姆,菩提祖师是孙悟空实打实的启蒙恩师。

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就会有什么样的考虑与运作手段。屁股决定脑袋,态度来自位置,态度决定一切。

(一)太乙真人与哪吒的真实关系:他本是哪吒的“雇佣保姆”。

小说《封神演义》中明确交代,哪吒原本就是一颗灵珠子,灵珠子是元始天尊从玉虚宫里拿来送给太乙真人的,据说,这颗神奇的灵珠子原本是上古正神女娲娘娘的一个贴身侍者,一位仙童。

为了更好地完成封神计划,女娲娘娘预先祭出了多个关键的杀手锏,比如雷震子,反面的轩辕坟三妖,灵珠子就是其中一个。女娲把灵珠子赐给元始天尊,指定灵珠子为封神之战打头阵的先行官。

灵珠子转世,借用了两个“备胎”。一个是殷商陈塘关总兵李靖与殷夫人夫妇,另一个,就是太乙真人,所谓的哪吒的师父。

实际上,太乙真人也不过是灵珠子小哪吒的“雇佣保姆”。他受雇于元始天尊乃至女娲娘娘,职责就是保护好幼小的哪吒。具体来说,哪吒也不过是他的一个记名弟子,灵珠子挂在他的门下,两者有师徒之名,而无师徒之实。

哪吒寄生在李靖家里,降生时,太乙真人来走了一遭,给起了个名字,收为挂名弟子,然后就飘然而去。他并没有带走哪吒,也没交给他什么神通,只是送了两件宝贝,乾元山金光洞的镇洞之宝乾坤圈和混天绫。

作为哪吒的保姆,太乙真人可不就得竭尽全力周全哪吒,维护哪吒嘛!他不好好干,哪吒有闪失,雇主许诺的报酬就拿不到手。这个报酬就是叫他顺利度劫,躲过封神,成就真正斩三尸,与天齐寿的上品仙人,保有肉身,不堕轮回。

哪吒的命,就是他的命,哪吒出问题,他也会身死道消,千万的修炼将会功亏一篑。所以,无论如何,太乙真人都会死保哪吒,就是抵命,压上他的身家性命,也得硬着头皮上。

(二)菩提祖师与美猴王的宿命与仙缘:他们既是一对真实的师徒,又是一对生死冤家。

美猴王的来路,似乎跟灵珠子有点类似。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天产石猴孙悟空,他原本是三清道祖太上老君借化女娲之名补天,炼就的一块五彩补天石。那么,美猴王就是太上老君,或是女娲的杰作。

通天教主化身的菩提祖师,慧眼识珠,看中了这块材料,就在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经过一番精心栽培,把他点化成了神通广大而又无法无天的旷世妖猴孙悟空。

孙悟空名字是菩提给起的,多三灾的地煞数七十二变,比纵地金光还犀利的筋斗云,都是菩提祖师一手教化而成。菩提祖师无疑是孙悟空的名副其实的唯一启蒙恩师。

菩提祖师似乎从美猴王身上看到了他当年的某个影子,有股子战天斗地,永不服输的精气神。他就是要借助徒弟孙悟空,来给三界主宰、天庭的玉帝点颜色。没错,他对封神之战的结果很不满意,不甘心,搞点事情也是合乎情理的。

作为女娲和鸿钧归隐后的顶级神圣,菩提祖师自然稳如泰山,信心满满。虽然孙猴子出身他人家,却是菩提一手调教出来的,孙悟空对菩提祖师的话,那绝对是说一不二,叫他不要说师父名讳,他就一辈子都不会说。出不出手,关键看对手,慢慢来,不着急。

第二、事件现场与出手比较:太乙真人借元始壮胆与菩提祖师迷人的微笑。

(一)哪吒闹海与挥手屠龙。

1、哪吒避暑,东海洗澡澡,冲凉。混天绫一搅合,东海龙宫天摇地动,如玉山之将倾。夜叉李艮一冒头,就被哪吒给捏死了。

2、四渎八河的水族大佬东海龙王敖光调遣三太子敖丙出面,去问个究竟,又被哪吒一个乾坤圈给砸死了。这还不算,抽筋扒皮,拿敖丙的龙筋做了裤腰带。

3、敖光亲自登门,兴师问罪。哪吒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4、南天门阻挡向昊天告御状的敖光,哪吒又对他一顿拳打脚踢,巴拉了一层龙鳞。

如果说前面李靖还勉强坐得住的话,最后一件事,可就是压死李靖的一根稻草了。小哪吒“获罪于天”,昊天上帝,一个小小的陈塘关总兵,惹不起。儿子有罪,当爹的脱不了干系。

哪吒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呢?欺侮父亲李靖的老朋友,结拜兄弟,哪吒的叔伯,昊天任命的水族官员之长,杀害天庭命官三太子敖丙,还有个小毛神夜叉。

这个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总之都是侵害东海龙族的权益。

太乙真人是怎么处理的呢?他说,这杀死敖丙是小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然后,指使哪吒去南天门阻拦告状的敖光。

这说明什么呢?太乙真人也怕昊天,怕天庭,把这件事给捂住,不叫龙王与昊天接触,大概就没事了。他的内心,是相当恐惧的。手段也是低劣可笑的。

紧接着,哪吒又闯祸了。他射杀了截教石矶娘娘的陪侍仙童,被人家找上门来问罪,要拿他说事。

太乙真人万般无奈,帮助哪吒抵挡了李靖的问责,同时,对石矶痛下杀手,与哪吒合力杀死了她。然后呢,太乙真人却抛下哪吒,自己悄悄地溜走了。

李靖大怒,怕惹祸上身,牵连到他。哪吒就来了个剔骨还父,割肉还母。一缕魂魄,投奔师父太乙真人去了。哪吒胆子大,他知道自己是灵珠子转世,奉了元始天尊的玉虚符命。出麻烦,找老师,拐弯抹角求元始。

太乙真人先是用泥塑金身的方法,叫灵珠子重现肉身,失败;然后才给了哪吒个莲花身。

如此表现,可见,虽然太乙真人接招,屡屡护短哪吒,心理压力也是相当大。这种事情,就算元始天尊不会怪罪他,女娲顾全大局,不会计较,昊天的心思就难猜度了。昊天要是耍个小心眼,太乙真人分分钟上封神榜。细思极恐,亚历山大。

不得已而为之,太乙真人表面没什么,心里顶了多大块石头,只有他自己清楚,只是不说罢了。

(二)孙悟空叫板天庭与玉帝。

1、猴哥闹海。

你闹我也闹,大家一起闹,看谁玩得秒。

孙悟空倒是没要老龙王的命,也没伤害任何一个水族成员。不过,羞辱是一定有的。

猴哥抢了东海龙宫的如意金箍棒,定海神针铁,那可是东海龙宫最好的宝贝,镇压东海气数的。猴哥此举,无异于是要龙王的老命。顺带还捞了一套行头,逼迫四海龙王给凑的。

2、勾生死簿。

阎罗殿走一遭,猴哥对十代阎罗拳打脚踢,勾了美猴王和整个猴族的生死簿。

这个事件可就闹大了。生死簿直接关系到神人仙佛三界六道轮回。

四海龙王和十代阎罗一纸诉状,把孙悟空告到了凌霄宝殿,玉帝面前。

结果是什么呢?太白金星出面,诏安,猴哥官封弼马温。甭管官职大小,好歹也是天庭的在编人员了。这一点,哪吒就比不了了。他得经历封神大战的海选,然后肉身成圣。还得渡劫,且得努力呢!

3、齐天大圣与大闹天宫。

官封齐天大圣,至少名义上随了心愿,猴哥跟三界主宰玉帝成了一字并肩王。

紧接着,就是重头戏——偷仙桃、闹蟠桃宴、盗金丹。大闹天宫,如来降服。

这又是什么性质呢?就是孙悟空的那句话:“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直接叫板玉帝,欺天,背君,逆天道。大不敬,死罪。

结果呢?猴哥看起来受了一番罪,又是被如来神掌压到五行山下500年,又是十万八千里取经,可辛苦啦!辛苦是辛苦,结局很完美——成佛成圣,齐天大圣+斗战胜佛,三界都吃得开,成了妥妥的神仙界明日之星,炙手可热的大红人。

回头我们来看下明里好像百般刁难,背后实际各种神操作,给猴哥送好处的高人:瑶池王母送蟠桃,随便吃,这跟玉帝似乎也脱不了干系,他叫爱吃桃子的猴哥看守蟠桃园的嘛!三清道祖太上老君送金丹,金箍棒也是间接所送。如来加持成佛。

看看,这与菩提祖师有什么干系?有如此多的神仙大佬出手,用得着菩提祖师自己操心吗?

菩提祖师原本就是封神之战中的截教通天教主所化的一个化身,他是三界说一不二的顶级神圣三清道祖太上老君的师弟,西天如来佛祖前身就是碧游宫大弟子多宝道人。这种关系,这样的神仙关系架构网络,菩提祖师的面子,谁会不给?

他就扎根西牛贺洲,如来眼皮底下。诸天神佛都对菩提祖师讳莫如深,只字不提。忌讳,忌惮,惹不起。

闯龙宫算什么事儿?那是道祖背地里安排的,如意金箍棒就是一根铁棒,见到猴哥就可大可小,可长可短,李老君有意这样做的。

吃个水果桃,喝点小酒,吃点喝点,多大的事儿啊!老君都把九转金丹摆在台面上叫猴哥吃,大方。

作为菩提祖师、通天教主大弟子的多宝道人、如来佛祖,给小师弟孙悟空安排个工作很难吗?

所以你看,菩提祖师也很无奈,他老人家一句话都没说,什么事情都搞定了。悠哉悠哉。哪里是太乙真人这个后生晚辈可以比拟的。菩提祖师可攻可守,可进可退,他干嘛要提着点心去找其他人帮忙呢?就是玉帝也只能装疯卖傻,故作不知。玉帝给猴哥的官职可不小,齐天大圣。人家是官升三级,鸡犬升天。猴哥直接两步就越到了天庭最高层,诸天神佛独一份。

话说,哪吒惹祸,太乙真人百般思考,费尽心机,也还是叫哪吒死去活来一次,搞了个莲花身做依托,钢筋铁骨的孙悟空你动一个试试?什么刀砍斧削,雷劈电闪,搞不动嘛!莫想伤了孙猴子半根毫毛。

打铁害的自身硬。菩提祖师很硬气,徒弟孙悟空也很给力。太乙真人和哪吒就要差一点啦!

同样是弟子惹祸,太乙真人就得亲自出面,费尽心机,维护哪吒周全,也算胜任保姆的角色。而菩提祖师就不需要这样做,其他人都帮他搞定了,他又何必去亲力亲为,费心思呢!菩提祖师不是不敢出面,而是不需要,这就是差距。

哪吒闯祸,太乙真人出面,孙悟空闯祸,为何菩提祖师却不敢出面?

  

  《封神演义》中哪吒是个典型的闯祸精、捣蛋鬼。出生三岁就去大闹东海,打死巡海夜叉,打死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人家父母到家里来告状,哪吒拒不承认错误。东海龙王去天庭告状,哪吒更抢先到达南天门,将龙王堵在南天门暴打一顿。

  这就仿佛有个人明明打死人命,死者家属上京城告状,结果哪吒还跑去京城,在天安门广场将死者家属暴揍一顿一样。

  见过猖狂的,没见过哪吒这样猖狂的。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根本就不是什么反黑除恶的小英雄,而是倚仗权势为非作歹的官二代、仙二代!

  那哪吒凭什么这么跋扈呢?他倚仗的根本就不是老爹陈塘关总兵李靖,而是师父太乙真人。

  当东海龙王告状,李靖夫妻惴惴不安时,哪吒坦然劝道:爹爹!母亲!孩儿今日说了罢:我不是凡夫俗子,我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弟子,此宝皆是师父所赐,料敖光怎得敌得我?

  哪吒出生十分诡异,一出生就能跑能跳,从娘胎中就带来混天绫、乾坤圈,不需人教,就有强大神通。哪吒口中叫李靖做父亲,其实心里他只念着自己是太乙真人弟子。

  后来,暴揍东海龙王时,哪吒又道:你叫!你叫!我便打死你老泥鳅,也无甚大事!我不说,你也不知我是谁,我非别人,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弟子灵珠子是也。

  在《封神演义》中东海龙王乃是天庭正神,负责人间东海水族,看起来地位挺高,其实,放眼整个仙界,那就是一个小泥鳅般的角色。

  所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在李靖面前,东海龙王昂首挺胸,霸气十足,在太乙真人面前,东海龙王啥也不是,即便儿子被打死,也只有自认倒霉。

  原因只有一个,太乙真人乃是元始天尊弟子。而元始天尊是天庭之主昊天上帝也敬畏的人。

  昊天上帝为什么要搞封神行动?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让太乙真人为代表的十二金仙臣服,可是,人家十二金仙修为虽然低些,却是元始天尊门下,一个个都不鸟昊天上帝,不肯臣服。

  换言之,哪吒打的东海龙王只是个小角色,太乙真人却背景通天,故此,哪吒尽管折腾,太乙真人都能庇护。

  孙悟空则不然!

  哪吒做的,只是打死县市级领导的儿子。孙悟空做的,是直接扯大旗造反,甚至在南天门内闹事,公然要打上凌霄宝殿,夺取玉皇大帝宝座。

  在古代有十件大罪是最顶级的大罪,即十恶不赦之罪。这事件大罪中第一件便是谋逆。

  孙悟空犯下的就是谋逆大罪。

  孙悟空造反时,菩提老祖为何不敢出面?为何在孙悟空毕业离开时,菩提老祖就交代孙悟空,以后闯祸别提自己名字,怕惹祸上身?不是菩提老祖地位不高,能力不强,实在是孙悟空闯祸的本领是哪吒的千倍、万倍!

  如果哪吒也扯旗造反,打上通明殿,保准太乙真人会吓得屁滚尿流,跑去凌霄殿跪席待罪。

如果您喜欢本文就点个赞,关注一下吧,非常感谢您!

哪吒闯祸,太乙真人出面,孙悟空闯祸,为何菩提祖师却不敢出面?

性质不一样。一个是故意杀人刑事案件,另一个却是聚众造反,企图颠覆天庭的统治权威。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后台背景不一样。

在《封神演义》一书中,哪咤来头极大。他是阐教掌门元始天尊直接派到凡间来投胎,让他投胎的目的就是助周灭商。因此,他本身就是空降到凡间来的大神。元始天尊就是他的大后台。

哪咤经过了四十二个月怀胎,生下来就是一个奇妙的肉球,作为肩负重大使命、领玉虚法旨投胎的阐教的镇教之宝“灵珠子”,等于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一生下来,他的身份就非常高贵。

在人间,哪咤转世成为陈塘关总兵李靖的三少爷,也是一个妥妥的官二代。

而孙悟空出生纯粹属于宇宙中的一个自然现象

在娑婆世界东胜神洲,有个傲来国花果山,那里有一块开天辟地以来自然形成的仙石,这一块仙石吸收日月精华,孕育生成了美猴王。

孙悟空的出生虽然也很不一般,但归根结底还只是一个神奇的自然现象。他一生下来,在天庭中没有任何后台背景。那一块石卵经风一吹,化作了一个石猴,石猴出世后,双眼射出两道神光,射冲斗府,居然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赶紧派顺风耳和千里眼去看看出了什么事儿。

因此,孙悟空的出生,在天庭看来,是个另类。搞得玉皇大帝感觉很不爽。

二,拜师经过不一样。

哪咤拜师学艺,是太乙真人奉元始天尊法旨,登门主动传授。

太乙真人在昆仑玉虚十二上仙中,排在第五位,是元始天尊的真传弟子,清微教的教主,在乾元山金光洞有自己专门的道场,是一个级别非常高的上仙。

把哪咤培养成材,完成帮助武王伐纣的历史重任,是元始天尊交代给太乙真人的任务。

因此,哪吒闯祸后,太乙真人赶紧采取补救措施。

太乙真人以莲花为哪吒重塑肉身,又传授哪吒“三头八臂”的法身。从此,两只胳膊的哪吒就成了赫赫有名的“八臂哪吒”。又传授给他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九龙神火罩、火尖枪、金砖、阴阳剑等若干非常逆天的法宝和神器。

等于他闯了祸,最终反而得到了好处。

而孙悟空是找遍了千山万水,终于得逢机缘,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并得名孙悟空。

菩提祖师教孙悟空本领,并不是有谁让他这么干,而是纯粹欣赏孙悟空的天资,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这才教给他大品天仙诀、地煞七十二变、筋斗云等法术。后来,孙悟空卖弄本领,菩提祖师很快就把他逐出师门。

三,闯祸的性质不同。

对于哪吒这种负有重大历史使命的神仙来讲,只要不是犯的特别严重的错误,该挽救还是要挽救的

哪吒杀死了龙王三太子。对我们普通人而言,龙王是个绝对不能惹的神仙,但对于元始天尊而言,元始天尊是触发宇宙大爆炸的最高级别的神仙,在他眼中,龙王只不过是个小仙而已。龙王的三太子被杀,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相比较哪吒犯的错误而言,他将来的使命更加责任重大。

他将来会成为武王伐纣东征的先锋,也就是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的先锋官;将来还要靠他击败张桂芳、风林二将,他还要对战哼哈二将、闻仲五将、法戒、高兰英等绝顶高手,完成一千七百条杀业,使命责任非常重大。

因此,总不能因为一个龙王三太子,就误了武王伐纣的大事情。

相比较而言,孙悟空的行为,那就属于大逆不道了。

他先是不经允许,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战山为王,成为众猴之王,又和一群妖怪结为把兄弟,自封为 “美猴王”。

“王”这个称号,不是谁都可以自封的。在凡间,要由皇帝封;在天庭,必须要由玉皇大帝封。

否则人人都称王,那天上、天下就乱了套了。

因此,孙悟空的这个行为,已经触犯了禁忌。

再后来,孙悟空又大闹龙宫,强行将如意金箍棒占为己有。紧接着,他又大闹地府,勾去了生死簿,是个典型的规则秩序的破坏者。

考虑到毕竟他是仙石所化,是有天地灵气的一个石猴,因此,玉帝并不打算对他进行强制性的惩罚。而是把他招安,给他一个编制,封他为弼马温。

应当说,这是一个莫大的恩惠。这个职务虽然看上去没有太大的实权,但他却是天庭的一个正式编制。有了这个编制,就可以长生不老,享受天庭的俸禄。

更何况,那么多天马都归他管,这就相当于天庭的交通部长,养马的费用,天庭都是要固定拨款的,这其实真是一个很大的肥差。

玉帝之所以把这个肥差给他干,可能主要也是考虑了他没有什么关系网,不至于利用职务之便,做人情、拉关系。

许多野妖精修行几千年,几万年,无非就是想在天庭混一个编制,但是他们头削尖了都得不到。

现在,孙悟空轻轻松松的就得到了。

想不到这个猴子居然不识抬举,好好的正式编制,说辞职,他就辞了职,甚至连招呼都不打一个,就返回了花果山,同时拉起了造反大旗,居然自称是什么“齐天大圣”,简直就是想和玉皇大帝平起平坐了。

后来,他居然战胜了托塔天王和哪咤三太子的讨伐。

其实,天庭中比孙悟空厉害的神仙,那简直数都数不清。实际情况是:玉帝派天兵天将讨伐他,其实只是做个样子。因为玉帝突然发现:这只猴子其实将来是有利用价值的。

所以,玉帝就干脆封他个“齐天大圣”,这在天庭是一个虚职。

但这只猴子毕竟是天赋异禀,他奉旨管理蟠桃园,醉酒搅乱王母蟠桃会,又偷吃老君的金丹,祸是越闯越大。

对于出现了这么一种局面,菩提祖师避之唯恐不及,根本不可能为他出面了。

不过,将来利用这是猴子,保唐僧到西天取经,这是天庭道教和佛教共同商量、合作的一个项目。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进行过详细的解答。欢迎大家关注。

保唐僧取经是个苦差事,天庭中有编制的神仙,大家都各司其职,谁也不愿去当唐僧的徒弟。因此,让如来出面,把这个猴子收拾一下,判个500年有期徒刑,让他懂点规矩,再让他去保唐僧取经,那是再也合适不过的了。

大家好,我是“今古讲堂”,感谢阅读,欢迎您【关注】,评论,点赞,转发。谢谢!

哪吒闯祸,太乙真人出面,孙悟空闯祸,为何菩提祖师却不敢出面?

因为哪吒的靠山比孙悟空大多了。

最近几天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火,魔童哪吒降世后,一手拿着乾坤圈,一手拿着混天绫,先下东海打死龙三太子敖丙,东海龙王敖广穿戴整齐上天告御状,哪吒前去师父太乙真人那里求救,太乙真人给他贴了一张隐身符,哪吒早早躲在南天门外,敖广来了之后,南天门还没开,被哪吒一圈子打倒,变成一条小青蛇,不仅揭了龙鳞,还打的敖广立下重誓,再不敢为难李靖夫妇。又一箭射死石矶娘娘的彩云童子,打伤碧霞童子,石矶娘娘前来讨说法,却被太乙真人用火龙罩烧出原形。

可以这么说,太乙真人跟哪吒这对师徒就是两个坏逼,专门惹是生非,到处兴风作浪。那么问题来了,哪吒的后台到底是谁,竟敢如此胡作非为?

第一个,玉皇大帝。

石矶娘娘把哪吒追到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出来把哪吒护住,石矶娘娘问他要人,真人曰:“哪吒在我洞里,要他出来不难,你只到玉虚宫,见吾掌教老师。他教与你,我就与你。哪吒奉御敕钦命出世,辅保明君,非我一己之私。”

这里的御敕钦命,毫无疑问就是玉帝的敕命。就是说,玉帝想在人间重新寻找代理人,殷商享国六百年气数已尽,子辛已经被玉帝彻底放弃。玉帝于是派灵珠子转世投胎,辅佐周武王灭掉商朝。太乙真人之所以蛮不讲理的护犊子,就是因为哪吒有玉帝这个后台,所以有恃无恐。

第二个,元始天尊。

石矶娘娘听了太乙真人的屁话,怒从心头起,你别拿玉帝压我,大家都是修仙者,要讲道理,打死人不用偿命吗。太乙真人又道:“石矶,你乃截教,吾乃阐教,因吾辈一千五百年不曾斩却三尸,犯了杀戒,故此降生人间,征诛杀伐,完此劫数。今成汤合灭,周室当兴,玉虚封神,应享人间富贵。当时三教佥押封神榜,吾师命我教下徒众,降生出世,辅佐明君。哪吒乃灵珠子下世,辅姜子牙而灭成汤,奉的是元始掌教符命。就伤了你的徒弟,乃是天数。”

太乙真人说,哪吒投胎转世,还奉了我师父元始天尊符命,我师父你惹得起吗?所以打死你的徒弟是她活该,认倒霉吧就,好好回去睡一觉把不开心忘了,否则不开心的事还在后头呢。

第三个,太上老君。

石矶娘娘气的三尸神暴跳,喝曰:“道同一理,怎见高低?”我们截教跟你们阐教学的都是同一套玩意儿,都出自鸿钧老祖门下,你也别拿元始天尊压我,我不怕。

太乙真人曰:“道虽一理,各有所陈。你且听吾分剖:交光日月炼金英,一颗灵珠透室明。摆动乾坤知道力,避移生死见功成。逍遥四海留踪迹,归在三清立姓名。直上五云云路稳,紫鸾朱鹤自来迎。”

这下太乙真人彻底说出了哪吒的身世。

交光日月炼金英,一颗灵珠透室明:金英指金属之英华。就是说,一位大神利用日月精华把一种贵金属炼成一颗灵珠,辉耀丹房。整个天庭谁是炼丹高手?答案呼之欲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的三十三天兜率宫专门有一间丹房,炼制各种仙丹。

摆动乾坤知道力,避移生死见功成:这颗灵珠将会搅乱乾坤,躲过生死劫。

逍遥四海留踪迹,归在三清立姓名:哪吒最后会成为三清弟子。

直上五云云路稳,紫鸾朱鹤自来迎:五云指皇宫,这里指玉帝的凌霄宝殿。唐王建《赠郭将军》诗:“承恩新拜上将军,当值巡更近五云。”明梅鼎祚《玉合记·赐完》:“天书飞下五云傍,紫陌珂声夜未央。”清陈梦雷《立秋后一日至都门即事赋感》诗:“遥向五云深处望,低徊今昔倍辛酸。”紫鸾指搭着紫色蓬帐有鸾铃的马车,人君所乘,四马四镳八銮,行则铃声如鸾鸣。唐元万顷《奉和春日》:凤辇迎风乘紫阁,鸾车避日转彤闱。明梁辰鱼《浣纱记.迎施》:鸾车奉迎,笙歌迭进,王都近也。哪吒功成,玉帝都会亲自迎接。

就是说,哪吒是太上老君用西方精金亲手炼制的一颗灵珠,奉了玉皇大帝的诏命和元始天尊的符命下界搅乱乾坤,借武王伐纣挑起阐截大战,为三百六十五位正神能够顺利进入天庭工作打前站。正是因为有这三位大佬做靠山,他才敢在南天门外把前来告御状的龙王打的满地找牙,而且无缘无故打死石矶娘娘两位弟子,他的师父太乙真人更把前来讨说法的石矶娘娘烧成了石头。

悟空问答首发,谢绝抄袭转载。

哪吒闯祸,太乙真人出面,孙悟空闯祸,为何菩提祖师却不敢出面?

哪吒、孙悟空都是神话世界里的英雄人物,孙悟空是女娲炼石补天猴遗落的一块灵石所化,而哪吒则是灵珠子转世投胎,这灵珠子是神话传说中在昆仑山天池处因久遇仙气而成天灵地宝的一块宝石。是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形成的。

还有传说灵珠子原本是女娲娘娘座下的护法童子,后出世换名为哪吒。在《封神演义》之中,灵珠子是阐教的镇教之宝,乃玉虚宫元始天尊安排其下凡协助姜子牙完成伐纣封神任务,灵珠子化身哪吒。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孙悟空去东海龙宫抢金箍棒,又去地府强销生死簿。龙王、阎君去天庭告状,玉帝把孙悟空召入天庭,授他做弼马温。孙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却没有成功,便让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蟠桃,因为王母娘娘没请他去参加蟠桃宴为此便毁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逃后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返回花果山。玉帝大怒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七七四十九日,依然无事,还在天宫大打出手。

最后还是玉帝下令请来如来佛祖,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整整500年,每天靠些铁丸子和铜汁来充饥解渴,受尽了苦头。

在《封神演义》里,哪吒佩带着师父送他的隐身符,在天庭宝德门和南天门前打得东海龙王防不胜防,最后又在天庭之上,对老龙王揭下50多片龙鳞,还将堂堂的龙族首领,变成了一条小青蛇,哪吒大闹天庭的结果是,被四海龙王一起进逼,水淹陈塘关。最后无奈之下,剔肉还父、剔骨还母,散了三魂七魄。

两相不同的是,菩提祖师在孙悟空大闹天宫前后,以及落难之后,自始至终,没有再露过面,更没有出手相助。

甚至在孙悟空下山前,就严厉警告他不能向外人透露他的身份。

而太乙真人则不同,在哪吒无意射死碧云童儿后,不怕得罪石矶娘娘,甚至不怕惹下实力强大的截教,又在他打死东海龙王三太子,大闹天庭后,还是多次为哪吒出主意,伸出了援助之手。

为何哪吒大闹天宫后,太乙真人敢出手救助自己的徒弟,而孙悟空闯下大祸后,菩提祖师却视而不见呢?分析如下:一、两人大闹天宫,两位师父表现截然不同

《西游记》原著第4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一章节中,孙悟空嫌弼马温的官职太小,反下天宫。孙悟空听从独角鬼王建议,自立为王,称作“齐天大圣”!

玉帝听从太白金星的建议,封了悟空有名无实的齐天大圣,也算如了其愿。可悟空还是不满足,对蟠桃会上,王母娘娘没有邀请他参加蟠桃宴,耿耿于怀,扰乱蟠桃盛会,再次反下天庭。

孙悟空为了得到齐天大圣的名号,得罪的是三界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或者说是整个天庭的权威。菩提祖师法力修为再高,也不敢与整个天庭为敌啊,何况天庭的诸位大佬那个是好惹的。

而哪吒呢,在天庭南天门打闹时,所触犯的对象却是东海龙王,为的是不让龙王去天庭告御状,为的是自己家人和陈塘关的百姓不受到惩罚。

哪吒的一系列举动,看似挺热闹的,其实根本就没有跟天庭的任何人动过手,也没有惊动玉帝、王母娘娘这样的天庭大咖。太乙真人轻轻松松便可解决。

二、菩提老祖、太乙真人身份地位不同

《西游记》中对菩提老祖的描述中,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也是一位大罗天仙级别的尊神,不仅修为高强,精通佛道儒三教学问,门下弟子众多,且三界处世十分低调谨慎。

《封神演义》原著中,太乙真人是元始天尊真传弟子之一,是阐教十二仙首之一,道场在乾元山金光洞中。

从两者的身份地位上比较,菩提老祖是祖师级别的神仙,有可能跟镇元子这样的地仙之祖差不多,法力道行虽然高深,却是一介散仙,主流神仙有可能看不上他。就在天庭派遣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时,并没在顾忌到菩提老祖这层关系。

太乙真人虽然在封神大战中战绩一般,但是他是阐教门人。哪吒肩负女娲娘娘的重托,还兼有灭商伐纣的重任,元始天尊还专门交待太乙真人要照顾好灵珠子。

有女娲娘娘、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这一层更高级别的神仙护着罩着,太乙真人没什么后顾之忧。

三、孙悟空、哪吒结局

孙悟空与哪吒的保护神,虽然都是女娲娘娘。但两者的出身和肩负的使命,又有所不同。

孙悟空是开天辟地后,石头长时间吸收天地日月精华,有了灵通之意,育成仙胎,随风化作石猴,孙悟空出生时是天地自然孕育而成,没有特别的安排,也没有专门的任务。

哪吒出生前就被女娲娘娘赋予重任,因此会格外地受到关注和关照。

不过话说回来,菩提老祖虽然没有直接出手相救悟空,但还是在悟空闯祸前,教会了他两个与众不同的本事:七十二变、筋斗云。孙悟空最后修得了正果,成了佛教的斗战胜佛。

太乙真人给‬‬哪吒的‬众多‬法宝有‬乾坤圈、混天绫、火尖枪、风火轮,多重攻击的金砖等七种八件法宝神器,就连威力最强的九龙神火罩这等最重要的法宝都送给了哪吒,让哪吒一身装备齐全满载而归,而且还把自身都没有的三头八臂法身都传给哪吒,对徒弟可谓上心至极,毫无保留之意,是最护犊子的师父。

哪吒在封神大战之后肉身成圣。

结语:

菩提祖师、太乙真人都是好师父,他们用真心培养了孙悟空、哪吒,无论过程如何,二人的最终结果都是好的。

菩提祖师也可能是哪位大佬的一个法身(太上老君、如来佛祖或是其他神仙),培养孙悟空就是有特殊目的的,所以不能露面,避免引起更大的纷争。

太乙真人就不同了,有元始天尊、女娲娘娘以及太上老君这样的背景,有啥事完全可以高调的来处理,来彰显自己的能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