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派武功平平,为何风清扬武功却很高?
看见不少人说华山武功并非平平无奇,这里先多说几句,华山的武功如何看跟谁比,跟江湖上绝大多数的三教九流、野狐禅相比,确实还算得挺强,但是跟真正的一流大派,少林、武当相比,华山武功就是平平无奇。有人说,既然比江湖上绝大多数三教九流厉害,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然而注意到华山派是要参与江湖高层事务的,不跟江湖高层比跟下层比算个什么事儿?
岳不群
我们看江湖中稍微水平高一些的高手对华山派的态度,五霸岗上,老头子、祖千秋等任盈盈手下三教九流的首领人物,对岳不群这个华山派掌门人根本不放在眼里,固然他们单个武功不高于岳不群,但要是有那么五六个联手,差不多也能灭了华山全派。反观他们对少林的态度,看见少林死了几个弟子,他们就小心翼翼地怕惹祸上身,赶紧把几个少林弟子掩埋了。
任盈盈在听说令狐冲搞丢了紫霞秘笈而被师父猜忌后,态度只是淡淡说紫霞秘笈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任盈盈的态度很容易理解,她在魔教就是公主一样的身份,而魔教对标的是整个正派联盟,甚至原文说魔教不但武功高强还人多势众,名门正派虽然各有绝艺,但往往不敌,整个正派对上魔教都是处于下风,区区一个华山派的秘笈,任盈盈还真看不上眼。
向问天在听说了令狐冲是华山弟子后,第一反应就说,你是华山弟子,剑法只怕不怎么样。而任我行起初的认知里,风清扬只是华山剑宗的出类拔萃弟子,在他看来华山剑宗剑法有其极限,练到极限也不可能连逼黑白子四十多招不还手。而黑白子什么水平?远比黑白子更强的黄钟公,认为对上令狐冲对战任我行的剑法,一两招下去自己就没命了。由此观之,魔教对华山派确实不大看得上眼。
任我行
而正派那里,说真的冲虚对五岳的评价也都不怎么客气,冲虚认为五岳近六七十年虽然因为人才辈出而崛起,但论门派的武功底蕴,尚且不及昆仑、峨嵋,更别提跟少林博大精深的七十二绝技相提并论了,冲虚这里没有自卖自夸的说武当如何,但我们都知道,武当定位仅次于少林,尚在昆仑、峨嵋之上,自认绝非五岳可比。
那我们再说风清扬为什么强?答案很简单,独孤九剑和无招胜有招的剑理实在太强。同一个令狐冲,练华山派武功,自认为十年之内都不会是田伯光的对手,了解了无招胜有招之武理,学了仅仅两天的独孤九剑,就轻而易举的吊打了田伯光,并且认为田伯光今生今世都不会是自己对手了。十年和两天,这就是华山派功夫跟独孤九剑的差距。
独孤九剑的威力,不是笑傲江湖乃至于整个金书都找不出与之抗衡的剑法,在直接定位上,金庸给出了古今独步的评价。
令狐冲跟风清扬学剑,除了学得古今独步的“独孤九剑”之外,更领悟到了“以无招胜有招”这剑学中的精义。
风清扬
按照书中原文,独孤九剑的总诀式依托于易理,整整三百六十种变化,倚天中曾经提到,易理是中华最深奥的学问。独孤九剑的第二式是破剑式,书中明言虽只一式,但其中于天下各门各派剑法要义兼收并蓄,虽说“无招”,却是以普天下剑法之招数为根基,破刀式则用以破解单刀、双刀、柳叶刀、鬼头刀、大砍刀、斩马刀种种刀法,这些还可进一步细分,例如田伯光的快刀属于单刀功夫中的一类。
破枪式则是破解长枪,大戟、蛇矛、齐眉棍、狼牙棒、白蜡杆、禅杖、方便铲种种长兵刃之法,“破鞭式”破的是钢鞭、铁锏、点穴橛、拐子、蛾眉刺、匕首、板斧、铁牌、八角槌、铁椎等等短兵刃。“破索式”破的是长索、软鞭、三节棍、链子枪、铁链、渔网、流星飞锤等等软兵刃。而最后三剑是独孤九剑最难的三剑,破掌将擒拿短打、点穴、诸般掌法拳脚功夫包含在内。
风清扬
破箭式除却将种种暗器拨开之外,还要能以借力打力之法反弹伤敌,这里原文用了极其夸张的形容破箭式的速度,破箭式的由于出剑太快,千点万点本有先后之分,但通过破箭式却如同时发出一般。纵然敌人以千箭万弩的齐射,也能以一招破箭式将千百箭矢击落,甚至反弹伤敌,换言之破剑式若练到大成,其实葵花宝典的速度也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破气式在书中没有具体表现,只说专门用于对付身居上乘内功的敌手,神而明之,存乎一心,虽然没有具体描写,但从令狐冲多次以零内力对敌来说,他肯定是一直在使用破气式对敌,与任我行一战,更是点名在独孤九剑面前,无论多么深厚的内力,都尽数落空。
但不论敌手的内力如何深厚,到了“独孤九剑”精微的剑法之下,尽数落空。
独孤九剑
可以说风清扬的强就是学了这门独孤九剑,令狐冲不过一年的皮毛九剑,就能被冲虚认为“令狐兄弟的剑术当世无双”、“这剑法施展开来,天下无敌”,简单来说,九剑的威力高过了华山武学无数个层次,正因为九剑和无招强,风清扬这才强大。
华山派武功平平,为何风清扬武功却很高?
一
百年来,华山派在江湖上一直都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因为华山派在根源上具备斗争的基因。华山派想要提升在江湖上地位的意愿是相当强烈,可是华山派却缺乏强大的基础:高深的武功秘籍。于是,华山派就从江湖上到处暗中搜寻各种武功秘籍,借助外力以此壮大华山派的武功基础。
这就是为何岳肃蔡子峰会到莆田少林寺探访红叶禅师的原因。因为二人早就从江湖上得知红叶禅师手里收藏着一部神秘莫测的绝世秘籍,只是这部秘籍从未现世,到底有多强也没有人得知。岳肃蔡子峰深知,只有去看一下这部秘籍,才能知晓秘籍的虚实。
于是,岳肃蔡子峰不顾万里之遥,毅然从华山远赴福建莆田少林寺,得到红叶禅师的热情款待。只是二人来的目的不是来做客,而是有目的而来,随后深夜,二人趁红叶禅师休息之际,就寻找到这部绝世秘籍《葵花宝典》,二人就一人记了一部分,第二天就赶忙离开。
红叶禅师也是一个极为坦荡之辈,这一点从他未将《葵花宝典》收藏的甚为隐秘可以看出,因为在他眼里,这部宝典虽然博大精深,但是他并未将其太当回事,他只是觉得里面的武功太过凌厉,就偶尔琢磨一番。红叶禅师如果将宝典收藏的稍微隐秘一些,岳肃蔡子峰就绝不可能找得到。可见,在红叶禅师眼里,这部宝典实际上与如同经书也没有太大区别,他着实是一位得道高僧,不慕名利,不痴迷武功。
只是,岳肃蔡子峰此举却给华山派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二
因为《葵花宝典》,岳肃蔡子峰在练武方面产生分歧,一人主张先练剑再练气,一人则主张先练气再练剑。明明是走路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的问题,在华山派却上纲上线,故而引发极大的内部矛盾。也因为《葵花宝典》,引发魔教攻山,最终宝典被魔教抢走,可是分歧却永远留在了华山。
华山派从武林中得到秘籍,也是华山派强大起来的重要途径,于是在此之后,华山派也从江湖上得到其他的武功绝学,其中就包括风清扬的“独孤九剑”。
至于“独孤九剑”的来源,风清扬说的很明确,是由剑魔独孤求败所创,但是到底从何而来,这却是风清扬的秘密。
其实,这何尝不是与《葵花宝典》来源一样,就是从江湖中得到,只是风清扬得到“独孤九剑”不是偷取,而是靠际遇。
风清扬的“独孤九剑”在华山派基本上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甚至后辈人士都压根没有听说过“独孤九剑”。可见,这门剑法肯定不是华山派剑法,不然华山派人士都应该知晓甚至修炼这门绝学。风清扬正处于华山派内斗最激烈的时期,外忧内患不断,此时风清扬也是苦闷不已。
于是,风清扬为了排解内心的压抑,就多次离开华山在江湖上行走,于是他意外遇到一位前辈高人,这位高人看出风清扬的剑术天赋极高,就传给他这门高妙的“独孤九剑”。风清扬算得上一代奇才,可是这门剑术着实博大精深,他三个月才学会第一招“总决式”。
随后,他用心钻研“独孤九剑”,将这门剑术修炼到一定的高度,虽然“破掌式”和“破气式”一时间未能修炼到位,但是凭借这门剑术,风清扬一跃成为华山派最顶级的剑客,甚至在江湖上也是剑术超群,鲜有敌手。
三
风清扬的武功强劲得益于华山派之外的“独孤九剑”,而非华山派本门武功。作为华山派而言,的确很是孱弱,华山派有句话:“华山九功,第一紫霞”。而岳不群修炼“紫霞神功”数十年,也只是一个二流水平,远不及左冷禅,正因为如此,岳不群才会想尽办法去寻找《辟邪剑谱》,一谋划就是二十年,这也是岳不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可奈何之举。
当然,风清扬武功之高却和他自身的领悟有极大的关联,他对于剑术的认识绝不像岳不群这般泥古不化,不知变通,反而他认为剑法应该是灵活随意,随心所欲。他在指导令狐冲对付田伯光之时,就不拘泥于一套剑法,而是将招式连贯起来,威力立马大增,直接让田伯光招架不住。
可见,风清扬的剑法也是以华山派剑法为基础,但是在发挥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这就是高手与一般的差距,不在于剑法多么神奇,而是高手往往就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用普通的剑法发挥出极大的威力。
风清扬虽归属于是剑宗,他的剑术的确也是当世无敌,但风清扬同时对于内功的修炼也是日益精进,毕竟华山派也是相当重视内功的修炼。剑宗弟子也并非不修炼内功,只是认为先练剑再练气,作为风清扬这等高手,他更是极为重视内功的修炼,毕竟作为顶级高手,没有内功基础那是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至于有人说风清扬只练剑不练气那真是片面之词,风清扬不仅修炼内功,而且内功之强更是少有人能及。
可见,风清扬虽然是华山派弟子,但是能够成为一代高手,一方面得益于他的际遇,另一方面也是源于他超高的领悟能力。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419期*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华山派武功平平,为何风清扬武功却很高?
其实,华山派曾经的武功并不低。在发生剑宗、气宗大火并之前,华山派在五岳剑派中的实力最强。但是,三十年前华山派发生了一场剑、气大火并,剑宗被剿灭殆尽,多数人被杀、自杀,少数人逃出了华山,而气宗也元气大伤,从此华山派成为五岳剑派中最弱的一个门派。
而且,气宗重视练气,以练气为主,以练剑为辅。据岳不群自己说,气宗武功见效慢,至少要练二十年,才能与剑宗武功一较高下。因此我们看到华山派全是一帮弱鸡,也只有岳不群、宁中则算得上是高手。
但是隐居在华山思过崖洞中的风清扬却是一位绝顶高手,他的独孤九剑天下无双。令狐冲才学了几天,就能在毫无内力的情况下战胜剑宗高手。这说明,风清扬的独孤九剑符合剑宗理念,但是它不仅远胜气宗武功,也完胜剑宗武功!
为什么风清扬的武功远胜华山派其他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华山派剑宗、气宗之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剑、气之争是武学理念之争吗?并不是,因为剑宗和气宗的理念都来自葵花宝典,而其他人拿到葵花宝典都能练成绝世武功,唯独华山派的岳肃、蔡子峰读了葵花宝典后却产生了练气还是练剑的分歧,这不是很奇怪吗?
剑宗与气宗的争执其实与武学无关,而是权力斗争、路线斗争,双方争的是华山派掌门之位!所以像岳不群这样的气宗人士,表面上口口声声说剑宗是魔道,背地里却偷练剑宗绝招。
所以《笑傲江湖》不是普通的武侠小说,而是具有隐喻意义,金庸批判了现实中那些道貌岸然的政客。而风清扬并不参与剑宗与气宗的政治斗争,他不是政治人物,而是一个品行高洁的隐士。为什么风清扬的武功是独孤求败创的独孤九剑?因为独孤求败也是一位隐士,他武功天下无双,却不想争名夺利,在找不到对手后便隐居山中孤独终老了。
显然,隐士风清扬的品行远胜其他那些蝇营狗苟的华山派弟子,不论是气宗还是剑宗。而独孤九剑正是隐士风骨的象征,因此胜过华山派的武功。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华山派武功平平,为何风清扬武功却很高?
谁说华山派武功平平,华山派武功不仅不弱,武功几乎能达到武林泰斗少林、武当,只因剑宗成清铭与气宗宁清宇相斗,才使得段子羽打下的江山江河日下,风清扬不但得到了其师父段子羽的真传,更是研习了逍遥派的最高武学北冥神功。
大明建文帝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攻下帝都应天,其侄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随即登基大宝,史称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登基后,文治武功,国威浩荡,大明颇有太平盛世之气象。
十二三岁的风清扬自幼父母双亡,华山派掌门段子羽收其为徒后,始尝天伦之乐,风清扬更是将段子羽及师母视为亲生父母,爱恋之情充满胸臆。
之后段子羽远赴西域,荡平明教,不知为何却退出江湖,归隐于昆仑山。风清扬无法,只得希望早日能练成师父所授的独孤九剑,再下山寻师。
二十出头时,风清扬自觉独孤九剑亦有小成,寻师心切,便下山远赴西域昆仑,查访师父所踪。风清扬几乎踏遍昆仑山脉,但毫无所获,只得悻悻而返,如此已有三次。
这次又出关寻访,依然不遂。途径甘凉古道客栈歇息时,遇到嵩山掌门左思慈携子左冷禅与日月神教光明左使向问天械斗,这才得知师父段子羽为何退隐江湖,并知道了现在的日月神教由任我行执掌。
原来,当初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深知明教的存在对朝廷大为不利,便开始取缔明教,但收效甚微。永乐皇帝登基后,更是颁布律法,剿灭一切反抗朝廷的宗教,只允许以江湖门派的形式存在,于是许以天下武林领袖之位,委托段子羽彻底铲除明教。
段子羽率中原武林倾师而出,大战于光明顶,若非武当张三丰插手,明教真的会彻底消失。明教虽有残存,但元气尽失,明教教主杨逍为保残存,传书于武林各派,将明教解散,并将总部从西域光明顶搬到了河北定州黑木崖,自此圣火令变成了黑木令,明字一拆为二成了日月神教。
段子羽毁了明教根基后,朝廷又唯恐其以抗御明教为由,做大门派,成为第二个明教,于是便处处打压。段子羽为保武林安危,得以让武林各派各自休养生息,便退出江湖,归隐于昆仑山。
风清扬回到华山后,感觉"剑宗、气宗"之争恐将闹大,心中更是烦恼。
当初,段子羽率领群众剿灭明教后,华山派名震四海,江湖地位几乎达到少林、武当。华山派人数虽然众多,却不外乎以岳肃为代表的气宗及以蔡子峰为代表的剑宗。
两宗虽然研习的尽是华山派武学,但一支专注练气,一支专注练剑,华山一派之内内严然一分为二,以至裂隙愈来愈大,有渐成水火之势。
风清扬虽不以剑、气之争为然,心中实际隐隐觉得练剑要比练气好一些,只不过不敢公然承认罢了。眼见两宗之争愈演愈烈,风清扬苦闷至极,是以技有小成,便下山寻师,一来是想找到师父,让其出面弥合两宗之争,二来是为了清净耳目,闲散其心。
这日,风清扬在山下饮酒之际,一衣衫褴褛的老者留书于他,指示他去姑苏城外的参合庄。参合庄本是姑苏慕容收藏天下武学秘籍之地。
当风清扬拒绝参合庄庄主慕容绝助其复兴燕国后,慕容绝勃然大怒,使诈将风清扬打败并囚于地牢,正自无措时,衣衫褴褛的老者潜入地牢将其救出。
原来这位老者就是昔日明教教主杨逍。当初段子羽大败明教,张真人出面调解,才使明教遗留下一丝血脉,加上波斯总坛已经消亡,杨逍便知明教已是日暮西山。
于是杨逍率领残部从光明顶搬到黑木崖,改名日月神教,深居简出,不露锋芒,但是当时的明教法王任我行却野心勃勃,还想妄图称霸武林,经过缜密安排夺得教主职位,并试图将杨逍关押于梅庄地牢。
杨逍只得逃离明教,流落于江湖。数日前,杨逍偶然发现慕容绝参合庄中的琅环福地藏书中居然有独孤九剑剑谱。杨逍找到慕容绝询问段子羽的下落,慕容绝不仅矢口否认认识段子羽,更将杨逍打伤。杨逍于是暗中留书于风清扬,希望一探究竟。
风清扬大感惊奇,两人随即潜入到琅环福地,一起翻阅典籍,谁想那独孤九剑秘籍竟是只有封面,却没有内容,无意间,风清扬得到了北冥神功秘籍。
两人终被慕容绝发觉,在众多高手的围困下,两人虽逃出生天,但杨逍却因伤重以至撒手人寰。风清扬悲痛之下,练成了北冥神功。
风清扬回到华山后,掌门大师兄剑宗领头成清铭委婉说出,日后如果剑气两宗不合,希望风清扬不要袖手旁观,之后,二师兄气宗领头宁清宇也欲拉拢风清扬,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风清扬见气剑两宗吵吵嚷嚷,心生烦闷,于是下山寻找慕容绝准备给杨逍报仇,不想一来二往竟然与慕容绝的孙女慕容雪互生爱慕之情。
就在两人卿卿我我之时,遇到数十位蒙面人的袭击,却被任我行所救,风清扬虽有感激之情,但是也觉蹊跷,安顿好慕容雪后,随即跟踪任我行,不料却被其发现踪迹。
任我行知道两人必有一战,于是约定时间两月后相互比试,风清扬应赌。回到华山,风清扬这才得知两月后,五大门派欲与"十大神魔"对战。
风清扬知道终要信守诺言,于是约期一到便前往约战地点,任我行已同东方不败、向问天在此等候多时。
两人首先定下十招内决出胜负,风清扬在最后一招欲报任我行昔日退敌之恩,以至未出全力,但却被任我行察觉异样,并及时收手。任我行被风清扬的侠义所触动,两人一笑泯恩仇。
于是风清扬、任我行再次交手,定要分出高下,由于两人剑法、功力旗鼓相当,迟迟决不出高下,终于任我行在千招上落败,一代剑圣从此诞生。
风清扬回到华山,五大门派与"十大神魔"对战也已结束。五大门派虽然已败,却设计将"十大神魔"囚于华山后山洞。"十大神魔"对五大门派的卑鄙行径怒不可遏,于是将各门派的破解之法悉数刻于山洞石壁之上,而后或自尽、或窒息,先后离开人世。
风清扬得知五大门派陷害十大神魔之经过,有感江湖复杂,人心叵测,以至萌生了退隐江湖之念。
这时忽闻掌门师兄成清铭突然暴毙,风清扬死活不信,于是开棺验尸,发现成清铭乃是被刀剑所伤而致死,就在沉痛之时,二师兄宁清宇率数十位华山弟子及江湖败类包围了风清扬。
原来,宁清宇早有取代成清铭成为掌门之心,在华山派设计将"十大神魔"囚于华山后山洞,宁清宇决意要通过比武重新选出华山掌门,不料却输给了成清铭。
早已埋伏在四周的气宗弟子岳不群,率众而出,将剑宗弟子团团而围,成清铭为求放过剑宗弟子,甘愿自尽换得众人性命,不想宁清宇趁其不备,将成清铭斩杀,然后欲要将剑宗弟子斩草除根,亏得宁清宇的女儿宁中则拼死阻拦,剑宗弟子才得以活命,剑宗弟子见状,无有他法,只得忍痛离开。
此时的风清扬武功之高已经超乎华山众人想象,虽被围困,转瞬间便将宁清宇擒获,欲待斩杀之际,岳不群将设计囚禁的慕容雪作为人质带来,风清扬无奈之下,只得放回宁清宇。
慕容雪不愿风清扬为难,欲要自尽,风清扬乘机擒住宁清宇,而慕容雪则把岳不群抓获。终要替掌门师兄报仇之时,宁中则代父求情,风清扬顾念其孝心,还是没有忍心下手。随后风清扬与慕容雪转身下山而去。
宁清宇终于如愿以偿登上华山掌门之位,就在各大门派道贺之时,任我行率日月神教逼近华山,就在各大门派商量如何退敌之际,却惊闻日月神教已撤退,各大门派都认为是日月神教怕五岳同气连枝,却不想是风清扬为免武林浩劫,不惜下跪向任我行求情。
华山派武功平平,为何风清扬武功却很高?
作为《笑傲江湖》中的“扫地僧”,风清扬的出场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他从年轻弟子成长到武林高手的过程还是有迹可循的。
随着他的出场,华山派的往事不断浮现,原来这个在江湖上不温不火,甚至经常被“盟友”欺负的华山派,也有过耀眼的辉煌。
而风清扬就是华山派从兴盛到衰落的见证者,也是极为冷静的旁观者。
风清扬在全盛的华山派里,并非无人可敌《笑傲江湖》中的“五岳剑派”分开来算,和他们的地位有点名不副实。还算不上一流高手的田伯光都能吊打很多门派掌门一辈的人,甚至是一刀秒杀。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还得从一段往事说起。
华山派的一对师兄弟岳肃和蔡子峰去莆田少林寺拜访红叶禅师,却默记了一部《葵花宝典》回来。当时的二人各背一部分,最后再汇总。
问题出现了,二人所记内容竟然连不上,都怀疑是对方藏私,因此师兄弟不说反目成仇,也出现了芥蒂。
华山派因此分为了“剑宗”和“气宗”两个部分,前者以剑招为主,后者以练气为宗。
但无论是“剑宗”还是“气宗”,都和《葵花宝典》这部武学分不开,华山派在“二宗并列”时期出现的辉煌,大概就与此有关。岳不群时代华山派的镇派绝学《紫霞神功》就是脱胎于《葵花宝典》的。
后来红叶禅师感觉《葵花宝典》太过强大,怕引起争端害人不浅,于是就将原版毁掉了。这样一来华山派的那一份就成为了孤本,于是红叶禅师派弟子渡元前去讨要。
没想到,岳肃和蔡子峰与渡元一同参详了起来,三人各有理解,渡元最后也不回莆田少林寺了,更名林远图,成立福威镖局,以“辟邪剑法”威震江湖。
从人物关系来说,林远图是林平之的曾祖,岳肃和蔡子峰是同时代的人。那么从年龄上看,岳不群当时最多也就是华山派一个不太出名的小弟子而已。
风清扬和岳不群的辈分关系是什么呢?风清扬是岳不群的师叔。
也就是说,风清扬年轻时候的华山派,正是“剑气”二宗争端最盛的时期,作为“剑宗”子弟,他的内力修为是比较糟糕的。
之所以有这样的推断,是因为岳不群曾经对岳灵珊说过一段话。
知晓了“剑气”争端之后,岳灵珊表示,为什么不将“剑”和“气”都作为主要的修炼方向,结合二者之长呢?结果被岳不群呵斥,说如果她这番话说在当年的环境里,立刻就会身首异处。
可见,当时的风清扬只是在剑招上比较出色,内力修为还不行。
但风清扬单凭剑术修为也没有强到无人可挡的地步,这是确切无疑的。
“剑气”二宗发生火并之前,“气宗”耍了阴谋诡计,买通了江南的一户人家,用一个风尘女子冒充其女儿,骗风清扬去江南娶妻,这才险胜“剑宗”。
“剑气”二宗虽然有争端,但毕竟还是同一个门派,以《笑傲江湖》解决争端的方式来看,自然还是以相对公平却生死由命的比武,而不是一拥而上不讲章法的互殴。结果是“气宗”险胜,“剑宗”弟子或死或伤,最后脱离了华山派。
而如果此时的风清扬能强到无人可敌的地步,那么“剑气”之争就不会存在了。即使退一步讲,无敌的风清扬被骗走了,那么等他回来之后戳破阴谋,“气宗”所做之事也没什么意义。
从结果上来看,风清扬回山发现了阴谋,但最后也只能忍气吞声,避世不出,可见当时的“气宗”还有高手,要比风清扬更为厉害。
“五岳剑派”的衰落也与此相关。
日月神教得到华山派有《葵花宝典》的消息,在其火并之后趁虚而入,甚至是倾巢而出。“五岳剑派”同气连枝,得到消息的其他四派火速来援,最终还是“气宗”又耍了阴谋诡计,将魔教十大长老困死思过崖。
因为事发突然,“五岳剑派”高手经此一役死伤殆尽,众多绝学也就此失传。《笑傲江湖》开篇的背景就是已经衰落了的五岳剑派。
那么,风清扬在这个时间里又处于什么状态呢?
风清扬的武艺是什么时候变得高深起来的?可以推断的是,风清扬在“剑气”火并的时候还并不强,只是在同代弟子中剑术第一罢了。
以《笑傲江湖》的设定来看,此时的风清扬应该已经学过了《独孤九剑》,虽然还不精通,但也有了几分火候,大概就是令狐冲初学时候的水平。
令狐冲学了《独孤九剑》后,在剑招一途上已经成为了当时华山派不可匹敌的人物。但要说这个时候的令狐冲能打败岳不群,就有点天方夜谭了。
风清扬之所以忍气吞声,所面对的大概就是和令狐冲一般的境遇,剑招极强,但还没有跻身高手行列。
日月神教什么时候攻打的华山派?这距离“二宗”火并应该有一段时间了。
在连载版的《笑傲江湖》里,风清扬对令狐冲讲述当年的魔教入侵,曾经很淡定地表示,魔教十长老是他杀的。
魔教十长老自然是高手,五岳剑派精锐尽出还处于下风,但以风清扬的意思来说,他杀十长老似乎也没费什么力气,可见这时候风清扬的武功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笑傲江湖》中,要成为顶尖高手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内外兼修!
《葵花宝典》能使得华山派分裂为“剑气”二宗,说明它本身就是内外兼修的典籍,东方不败也因此成为天下第一;令狐冲即使习得《独孤九剑》,没有内力的支持也算不上顶尖高手,还是靠《易筋经》补足了其短板;左冷禅自创《寒冰真气》、岳不群精研《紫霞神功》,但同时都对《辟邪剑谱》起了觊觎之心,可见也是窥破了这一秘密。
那么,这时候的风清扬必然也是修习了极为高深的内功心法了。
“剑宗”弟子学习内功心法在令狐冲的时代并不罕见,封不平作为剑宗流亡在外的弟子,与岳不群同一辈分,在左冷禅等人的支持下,去华山派挑衅,所使的《狂风快剑》就是内外兼修,只是又过于看重内力,剑招上落了下乘,被《独孤九剑》所破。
而风清扬练习过内功心法,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书中有过一个暗示。
桃谷六仙曾经受风清扬委托,给少林、武当报信,日月神教即将攻打恒山派。而方证大师借此机会,将《易筋经》传授给不肯加入少林的令狐冲。
但他并没有指出传授的内功心法就是《易筋经》,而是说此为华山派的内功法门,是风清扬让桃谷六仙带给令狐冲的。
这个谎言后来被任盈盈戳破,桃谷六仙这几个活宝说话都颠三倒四,能完整记住这么重要的内功心法才是见鬼了,任盈盈稍一逼问,他们说辞就破绽百出,互相矛盾。
但方证大师之所以能造出来这样一个谎言,必然是知道风清扬有高深内功心法的。
令狐冲、任盈盈都是人精,不说任盈盈冰雪聪明,令狐冲也是骗人的祖宗,如果这个谎言没有可信度,怎么能瞒得过他们呢?
如果方证告诉令狐冲,风清扬其实是个女子,令狐冲自然不会相信,因为没有事实依据。但方证告诉令狐冲,这是风清扬的内功心法,熟知“剑气”争端的令狐冲就深信不疑了。由此可见,风清扬后来修习过高深内功,在方证等人眼中不是秘密。
所以,从《笑傲江湖》这些细节来看,风清扬的武学修为还是有迹可循的。
其学习《独孤九剑》应该是在“剑气”争锋时代,而他真正跻身高手行列,大概就在“剑气火并”与日月神教入侵华山的间隙中。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华山派武功平平,为何风清扬武功却很高?
华山剑法并非平平无奇,风清扬正是在练了华山剑法的基础上,才练成“独孤九剑”,成为天下第一。
拳出少林,剑归华山。当初,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战,张无忌揭露出了华山派掌门的真面目:对一个苗疆女子始乱终弃;为了华山掌门之位,抛弃救治他并以身相许的胡青羊,转而与华山掌门独女成亲,使胡青羊羞愤自尽;为了成为华山掌门,又杀死师兄白垣,并嫁祸给明教。
紧接着,鲜于通被昆仑派何太冲、班淑娴夫妇误杀。华山二老以“反两仪刀法”挑战张无忌,希望为华山派挽回些颜面,奈何他们就算加上何太冲夫妇,四人联手施展“正反两仪刀剑术”,最终仍被张无忌以“乾坤大挪移”轻松破去。
经此一役,华山派声名大损,门下弟子纷纷离去。华山二老武功不弱,但却不通事务,对此局面毫无办法。数十年后,华山这个曾经无比辉煌无比的六大派,已经变得人才凋零,分崩离析。
就在华山派就要解散之际,弟子中出了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叫作宁不凡。宁不凡七岁习武,七年有成。十五岁时,宁不凡发出狂言,说华山因鲜于通一事,弄得声名狼藉,他也深以为耻。为此,他要将一身武功散去,再创制出一套新的武学体系,中兴华山。
此后三年,宁不凡日日临绝顶,观云海,听松涛,感悟华山底蕴气质,大有所得。于是转而练剑,一年而成,尽得华山之“奇险峻秀”。又三年,宁不凡试剑天下,历经大小二百余战,无一败绩。
适逢正道英雄大会,宁不凡持剑前往,连败一十七名高手,在决战中与少林年青一代高手明心禅师相遇。明心禅师年方二十,已经精通少林罗汉拳、通臂拳和心意拳等一十八种拳法,被推许为青年高手第一。
宁不凡与明心交战,无论明心施展何种拳法,宁不凡都是以一门剑法应对。两人打到千招开外,明心不断变换拳法,宁不凡的剑招也不断生出新的变化,两人始终维持了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令观看者大饱眼福。
最后少林、武当、丐帮三位掌门判定两人为平局。武当掌门松鹤道长称赞宁不凡剑法如其名,卓尔不凡。又问他为何弃华山“鹰蛇生死搏”、“反两仪刀法”等绝技而不用,转而练剑。宁不凡答道,剑为百兵之君,宁某就是要用君子之剑,为华山派正名。
松鹤道长笑道,好一个君子之剑。宁不凡自创剑法而能与少林绝技抗衡,令人钦佩。可谓“拳出少林,剑归华山”。日后,华山派可更名为“华山剑派”,必定会在武林中大放异彩。宁不凡颔首致谢,表示日后再无华山派,只有华山剑派。
此战之后,宁不凡和华山剑派名扬天下,无数人纷纷来投,三十年后,华山剑派之盛,已远超当年鲜于通之时。此时,日月神教忽然崛起,意图争霸天下。华山剑派这种根基未稳的后起之秀,便被当作踏脚石,来展示魔教赫赫之威。
宁不凡对此早有准备,他联合泰山、嵩山、衡山、恒山四派,组成五岳剑派,同气连枝,守望相助。不久后,魔教十长老进攻华山,被五岳剑派诸多高手阻击,未能取得覆灭华山的预期战果,悻悻而去。
华山二祖,剑气之争华山剑派虽逃过一劫,也使众多弟子见识到本派武功的不足之处。十几年后,宁不凡病逝,华山剑派由他的两位弟子岳肃、蔡子峰联合执掌。岳、蔡二人天分不如宁不凡,自知无法达到师父当年的境界,便想着另辟蹊径。
不久后,岳肃、蔡子峰听闻福建少林寺有一本至高的武学秘笈《葵花宝典》,便找了个借口上门拜访,并于夜中偷看宝典。由于当时时间紧迫,岳、蔡二人分别强记上、下两部分。回到华山后,二人把各自记忆进行印证,却发现其中的武学理念驴头不对马嘴,完全对不上。
不久后,福建少林方丈红叶禅师派弟子渡元前来问罪,并警告岳、蔡二人不可轻练宝典,否则必有奇祸。二人见渡元前来,反而趁机向其请教宝典的疑难。渡元武学修为在二人之上,他虽未看过宝典,却不动声色,对两人提出的问题随口解读。
渡元下山后,寻了一个隐秘的山洞,将自己所悟的宝典内容记录在袈裟之上,并送了一封信给红叶禅师,说自己尘心未了,决意还俗。数年后,渡元化名林远图,创制出“七十二路辟邪剑法”,以此威震武林,并开创了福威镖局。
再说岳肃和蔡子峰,两人并未因渡元的解读而和解,反而更加坚信自己所记才是正确的,于是两人渐渐产生分歧,岳肃认为应先练真气,再练剑法,蔡子峰则认为应先练剑法,再练真气。两人又都有众多弟子跟随,导致时间一久,华山剑派便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就是后来的气宗和剑宗。
岳肃和蔡子峰两人分歧日久,有弟子提出,两人何不根据各自的理解,各自创制出一门绝学,以此来定个输赢。两人听后,都觉得此法可行,便约定以三年为期,届时用各自新创制的武学一别高下。
三年后,岳肃创制出了一门高深的内功,因为运功时,脸上会有红霞隐现,面皮黝黑之人则显示为紫色,于是便命名为“紫霞神功”。同时,蔡子峰也创制出了一门仅有三式,但在连环出击之下,可以将对手后手全部破解的剑法,名为“夺命连环三仙剑”。
约定之日,岳肃和蔡子峰对阵,蔡子峰的“夺命连环三仙剑”将岳肃的剑招全部破去,长剑击飞,但却被岳肃一双肉掌将他的长剑紧紧夹住,任他如何用力,也不能动得分毫。此时,跟随两人的众多弟子,都说是自己一方胜了。只有岳肃和蔡子峰相视一笑,都发现了对方眼里的钦佩之色,并在当夜便互相交换了绝学。他们二人现在已经意识到,只有剑气并重,才是剑法正道。
风氏清扬,独孤九剑第二日清晨,蔡子峰带着一名弟子来到华山绝顶,要他借旭日初升、紫气东来的气机,修炼“紫霞神功”。蔡子峰念了三遍“紫霞神功”秘笈,见弟子体悟良久,仍不能感悟其中要义,不觉有些气恼,便任弟子自己练习,自己来回踱步。
蔡子峰经过一个山洞口,心中忽有所感,他凝神倾听,发现其中有人在小声念诵自己刚才传给弟子的“紫霞神功”,而那人反复念诵之处,正是“紫霞神功”第一重要义所在。蔡子峰心中大奇,入洞一看,发现是一个年轻的青袍书生。蔡子峰心想这人莫非是来偷学武功,便一把拿住了书生的脉门,想不到那人脉门之中突然冲出一道真气,将他的手弹到了一边。
书生见蔡子峰出手拿他,急忙起身,拱手为礼,说自己不小心听到了高人传功,不自觉的动手试练,还望恕罪。蔡子峰见书生内力相当不弱,悟性又高,便提出要收他为徒。如果他不答应,自己就要废了他的武功。书生一听大喜若狂,当下便跪倒在地,行了拜师之礼。
原来,这个书生叫风清扬,年方十八,苏州人氏。风清扬五岁开始读书,他的教书先生不但教他四书五经,还传授了他一套“强身健体”的呼吸法门。风清扬练了几年,渐渐觉得力气倍增,身体却越发轻盈。每天只需睡一个时辰,便精神奕奕。他觉得这法门很是好用,便行走坐卧、吃饭洗澡,都按这法门来呼吸,不知不觉间竟练出了一身深厚的内功。
风清扬十七岁便中了秀才,此后拜别父母,游学天下。这一日经过华山,风清扬想起话本中看过的华山论剑的故事,心中不胜向往,便登上了华山绝顶,追忆当年天下五绝的风采。由于当日天色已晚,山间夜路危险,风清扬便在山洞中对付了一宿。
第二日醒来,风清扬听到不远处有人在念诵一篇东西,其中某些地方,与老师当年传授的呼吸吐纳法门有相通之处,忍不住依法修炼起来,直到被蔡子峰发现。
蔡子峰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暗喜自己捡到了宝。风清扬年纪轻轻便练了一身深厚的内功,悟性也非常高。自己要和岳肃好好商议一番,力图把风清扬树成一个“剑气并重”的标杆,来促成剑宗、气宗弟子和解,走上正途。
风清扬果然不负蔡子峰所望,只用了一年,已成为本门年轻弟子剑法第一。力战其他四岳剑派青年高手,胜多负少。又一年,仅以剑法而论,风清扬已经是五岳剑派青年弟子的第一人。
两年间,岳肃和蔡子峰多次试图纠正弟子们偏重剑或气的观念,收效甚微。因为剑宗、气宗的斗争,早已不是单纯的理念之争,而是已经涉及到对权力和资源的争夺,积重难返。
蔡子峰提出,把风清扬当作剑气并重的成功榜样,昭示剑法正道。岳肃表示同意,并表示可以办一场比武大会,让弟子们看得更加清楚明白。遗憾的是,两人的计划尚未施行,日月神教十大长老便第二次进攻华山。虽然在五岳剑派的同心协力之下,十长老被困死山洞之中,但五岳剑派这边也损失了数十名高手,岳肃和蔡子峰即在其中。
这一战,风清扬也斩杀了数名日月神教多名高手,但若非蔡子峰为他挡下了通臂白猿张乘风的致命一击,风清扬怕是早已死于非命。而蔡子峰也同样受不住这重重一击,却强压伤势,在用“夺命连环三仙剑”逼退张乘风后,才吐血而亡。
风清扬见师父为救自己而死,痛彻心扉,一路狂喊着冲杀进敌阵,不一会儿便失去了意识。当他再度醒来,已是繁星满天,身处于一个荒僻的山谷之内。山谷崖壁上,有无数各种各样的剑痕,入石三分有余。风清扬一边想着是何等的剑法和内力,才能在坚硬的岩石上留下如此深的剑痕,一边摸上其中一道直劈而下的剑痕。
风清扬刚触上这道剑痕,只觉得识海内“轰”的一声,突然间大放光明,数百个黑色文字和图形一齐出现,像小人一样在识海内欢呼跳跃。一刻之后,风清扬自觉已把那些文字和图形记得清清楚楚,便发现它们一个挨近一个,便像水滴一样融合在一起。很快全部文字和图形,便融合成了四个大字:
独孤九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