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有哪些不符合史实的细节?

金庸也算是明史专家了这个我知道,可是他肯定也写了好多不符合历史真相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了解详情的大神愿意分享之?

金庸写的是武侠小说,不是历史小说,与其说有多少不符合史实细节,倒不如找找有多少符合史实细节,不过答主既然这么问了,咱们就来捋一捋。

天龙八部

吐蕃实力:在北宋的时候,历史上的吐蕃就是个弱鸡,而且与宋朝关系颇为良好,一直被大宋用来牵制西夏,而到了天龙八部中,吐蕃拥兵数十万,和辽宋西夏大理鼎足而立,按书中说法,吐蕃竟然也有吞并天下之志。

当今之世,大辽、大宋、吐蕃、西夏、大理五国并峙,除了大理一国僻处南疆,与世无争之外,其余四国,都有混一宇内、并吞天下之志

耶律洪基形象:历史上耶律洪基和是鸽派,对大宋颇为仰慕,听说宋仁宗驾崩痛哭流涕,甚至还说过“来世愿为宋人”,此外他爱好诗词歌赋,而在天龙八部中,耶律洪基以勇力自负,是个鹰派,雄心勃勃,想攻灭大宋。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

韩侂胄形象:历史上的韩侂胄虽然是权臣,但却是个主战派,主政期间为岳飞平反,坚持北伐,积极恢复故土,最终因战败被南宋朝廷杀死作为求和条件,落了个“函首畀金”的下场。而射雕英雄传中的韩侂胄却是个投降派,与完颜洪烈勾结,在连载版中甚至还有陷害辛弃疾的剧情。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破金时间:历史上铁木真跟扎木合闹翻是1190年,统一蒙古要到1206年,这是16年时间,期间一度也被扎木合、王罕分别大败,绝对是相当艰苦,然而书中铁木真统一蒙古的破局点就是郭靖18岁那年,扎木合、王罕等人在完颜洪烈挑拨下攻击铁木真,最后失败了,之后可以说几个月时间铁木真就完成了蒙古的统一。

而另一方面,蒙古对金的战争从1211年打到了1234年才结束,而铁木真时代的蒙金战争也打了整整16年,在此前的1206年~1210年铁木真为攻打金国,还去解决了西夏,而灭金的战斗中金国的抵抗也是比较激烈的,可以说灭金并不是多么容易的事情。

但我们看射雕的剧情,郭靖在蒙古的时候,金国的实力还远远在蒙古之上,那边铁木真才刚刚统一蒙古,结果仅仅半年多,蒙古一路势如破竹,杨康跟穆念慈抱怨说大金国中都都让人打下来了,眼见就要亡国了,而射雕书末金国派使臣上贡献上国宝愿意称臣。也就是说,金庸把蒙古统一战争,铁木真时代的蒙金战争这加起来37年的战争压缩到了1~2年内,可以说这剧情极其地赶,铁木真手下这不是骑兵,是坦克吧?

王重阳形象: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均有介绍王重阳是当年组织义军,力主抗金,战败后才隐居钟南山创立全真教,而历史上的王重阳在金熙宗天眷考中武举,当了金国的官,隐居山林是因为长期任征酒小吏,郁郁不得志。

全真教:既然王重阳成了抗金领袖,那么他创立的全真教自然也成了大宋赤子,先后对抗大金和蒙古,然而历史上的全真教无论是在金朝还是蒙古,都是与朝廷处于合作状态,全真教更是在元朝达到了鼎盛。

吕文焕形象:神雕侠侣中为了突出郭靖自然而然要弱化原本的襄阳守将吕文焕(在新修版之前是吕文德),在小说中,襄阳得以保全全赖郭靖,在大战之际,吕文焕抱着两个小妾求神拜佛,而历史上对抗蒙古大军六年却是这位吕文焕。

倚天屠龙记

张三丰形象:在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也是抗元派,年轻时想去救文天祥,老了之后自称“老道一生,专杀鞑子”,然而历史上的张三丰曾自称“大元遗老”。

汝阳王族裔和王保保的关系:在历史上,汝阳王察罕帖木儿是色目人,王保保是他的侄子兼养子,而在倚天屠龙记中,汝阳王是蒙古王族,王保保也成了他的亲儿子。

碧血剑

李自成强抢陈圆圆:在碧血剑中,颇为丑化李自成,前期虽有李自成礼贤下士,军纪严明的描述,但均是一笔带过,只是提了那么几句,等到李自成正式有台词的时候已经是打破京城之后了,李自成入城之后第一件事是下令不许惊扰百姓,此时依旧是正面的描写,但是随后李自成刚说不杀前明太子,自己喜欢有骨气的孩子,转眼间牛金星几句话就让他变了主意,朝令夕改,全无主见。另外金庸还把历史上刘宗敏抢陈圆圆的黑锅给了李自成,在结尾红娘子怒斥李自成上梁不正下梁歪。

然而历史上的李自成是不好色的,这一点作为对手的清朝人也是承认的:

自成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

长平公主出家为尼:在碧血剑结尾,长平公主阿九因为等不到袁承志,最终出家,而在历史上长平公主是被清廷收养,长平虽然上书顺治帝要求出家,但顺治并未应允,后来将她许配给周显。

鹿鼎记

建宁公主和康熙的关系:。在历史上的建宁是康熙的姑母,在鹿鼎记中不但被降了辈分成了康熙的妹妹,还是毛东珠生的野种,此外性格乖张暴戾,是个抖M,可以说是韦小宝七个老婆最不讨喜的一个。这也是鹿鼎记最大的影响之一,但凡有建宁出场的古装剧,比如怀玉公主,人设基本是按照鹿鼎记来,目前来看,只有尤小刚的皇太子秘史搞对建宁公主的身份。

郑克塽年龄:在书中,郑克塽是韦小宝的情敌,他在书中大部分剧情是在他继承其父爵位之前,然而历史上郑克塽当上延平郡王才13岁······

吴六奇形象:这个人物金庸夹杂私货就比较明显了,因为吴六奇救过金庸祖上,在书中并刻画成反清复明志士,最后被吴三桂利用归家三口误杀。然而历史上吴六奇终其一生当的都是大清的官,活了58岁。

大大夸大的雅克萨之战:历史上的两次雅克萨之战,第一次是清军2500人VS俄军450人,第二次是清军2000人VS俄军826人,在鹿鼎记中,沙俄军队变成四五千人,而清军则多达四五万,书中康熙甚至认为雅克萨之战若败,关外不保,他就准备御驾亲征。

在鹿鼎记中,沙俄染指中原江山,与吴三桂勾结,贩卖了大量武器给他,又敕封洪安通企图控制中国沿海,但因国内政变以及韦小宝一通七搞八搞给破坏了。

书剑恩仇录

六岁封王的乾隆:在书剑恩仇录中,乾隆在康熙朝就被封为宝亲王,要知道历史上乾隆是在雍正11年才有了这个封号,这提前了十多年意味着什么呢?当时乾隆他爹雍正才是和硕雍亲王,跟乾隆这个宝亲王同级,等于说四十来岁的雍正跟自己几岁儿子同级,而如果按照鸳鸯刀,金庸甚至错误的写雍正当时还是贝勒,等于说雍正还没自己儿子级别高,得有多滑稽?

金庸小说中,有哪些不符合史实的细节?

我就说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问题,金庸对食物不讲究。在他的小说中,我看过的几本中都出现了关于食物的细节错误。

在《神雕侠侣》中,就有杨过吃玉米的情节:

他自幼闯荡江湖,找东西吃的本事着实了得,四下张望,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

玉米原产于美洲,哥伦布到达美洲后从印第安人那里进货,然后才带回到老家欧洲种植,至于辗转流入中国,那也是明朝的事情了。而杨过生活在南宋,自然不可能吃到玉米。

玉米这段历史可以说现在是妇孺皆知了,甚至成了很多人给影视剧挑刺,在评论区批判影视创作者不懂历史的早已被玩烂的梗,但以金庸的知识,写出这样不符合历史的情节,还是挺意外的。

此外,在《射雕英雄传》中也曾写道黄蓉到牛家村去买西瓜的情节。

西瓜同样也不是本土食物,南宋之前中原并没有种植。最早有关于西瓜的记录也是在欧阳修《新五代史》中,记录了后晋的胡峤在契丹吃西瓜的事情,但胡也只是在契丹吃,并没有把西瓜带回中原。

在作于南宋初年的旅游百科全书《东京梦华录》中,作者回忆起汴京不同时期各种瓜果时唯独没有提起西瓜,这也说明成书时中原没有西瓜种植。

后来西瓜出现在中原大地上也是南宋洪皓出使金国之后的事情,范成大就有写过“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但是在当时,西瓜依然是比较稀有的水果,全国普遍种植也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了,而黄蓉在南宋一个小小的牛家村也能随意买到。

在《天龙八部》中写道

自此一路向东,又行了二十余日,段誉听着途人的口音,渐觉清雅绵软,菜肴中也没了辣椒

金庸本意是想通过写段誉一路向东行,离开了云贵川那些喜吃辣的地方,显然金庸先生认为那些地方的人既然喜欢吃辣那么菜里肯定有很多辣椒,但在历史上辣椒也是美洲产品,传入中国也在明朝末期了。段誉在菜肴中见到辣椒才是不正常。

在《天龙八部》中还有乔峰每日给受伤的阿紫喂食人参的情节,也是在扯淡。

人参并不是美洲进口的,中国本土就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并不是被当做药用。

就如唐朝把它当茶叶一样泡水喝,宋朝也只是当做干果一样的礼品送礼。而真正开始认为人参有药用价值的也是在明朝了。

而且一天吃一根长白山人参,确定阿紫不会补过头吗?

金庸小说中,有哪些不符合史实的细节?

新派武侠小说作家中,金庸因为其作品的可读性、趣味性都优于其他人的作品,加上一直是影视改编的热门,又让他的作品的知名度提高。

不可否认,金庸的作品依托历史,很好的融合了历史上的家国矛盾和民族情怀,比起别人的风花雪月和江湖仇杀,金庸的作品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他融合的历史严密无缝,让人觉得,历史就是这样的。

但是,金庸的历史故事并不是正始,有很多地方甚至本末倒置,因为其作品的知名度反而增加了很多人对历史的误解,他作品中,有很多地方的历史细节都不忍卒读,下面列举几个。

碧血剑中,袁崇焕成为比窦娥还冤的人,能文能武,但是受到崇祯的猜忌、加上皇太极的反间计,使得最后凌迟处死、传首九边。后来他儿子袁承志甚至以此帮助闯王李自成来攻灭明朝,明亡之后远遁海外。

事实上,崇祯给袁崇焕的罪名主要是擅杀大将,指的是他擅自处死毛文龙,而后导致他的皮岛大部分人都投后金,皇太极一度封了三顺王,这方面看袁崇焕根本不冤,简直死有余辜。

射雕英雄传中,王重阳创立全真道,一开始就是保家卫国,抵抗金人,一直延续到神雕时期,抵抗蒙古人,但是事实上,王重阳出生于金朝,早年出仕,后来入道,他和他的全真道一开始就是在金朝境内,王重阳时期就开始和金人合作,用来扩大影响力。

后来金朝式微之后,掌教的丘处机拒绝了南宋的征召,反而不远万里前往蒙哥成吉思汗的军营中,从王重阳、马钰、丘处机开始,全真道的主要根据地都是北方,势头一度盖过佛教。

关于丘处机西行,《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了这次事情的经过,后来在元朝的扶持之下,全真道盛极一时。宋朝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外国而已。

神雕侠侣中,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襄阳,当时的襄阳是郭靖驻守,神雕大侠杨过等武林高手前往协助,神勇无敌的杨过万军之中击杀蒙哥,成功让蒙哥人退军。

但是,历史上蒙哥攻宋,他派忽必烈率军攻襄阳,自己率军攻打钓鱼城,也是在钓鱼城附近的战斗中伤重不治,一说是水土不服而亡。根本没有到过襄阳。

天龙八部中,当时天下版图列国并存,只有几人出场的吐蕃靠大轮明王的精彩表现成功吸睛,这个曾经硬刚唐朝,一度饮马长安的势力总是让人无法忽视,再小说中,吐蕃代表鸠摩智的功力很高,一直在中原浪荡,主角团从来没有到过吐蕃。

为什么呢,因为宋朝时候吐蕃早就灰飞烟灭,支离破碎,只剩下唃厮啰残存,虽然是吐蕃后裔,但是已经毫无关系,大多数时候,唃厮啰都成为宋朝牵制西夏的盟友,但是天龙时期,唃厮啰和西夏约定攻打兰州、定西、熙、河、岷等地方,但是被宋军击败,唃厮啰臣服。

到了,宋徽宗时期,1116年,蔡京掌权后派遣军完全占领河湟地区,完全郡县化,但是只持续了10年,没错,宋朝疆域最大的时期是宋徽宗时期,历史总是很讽刺,遇到靖康之耻,而后金兵控制河湟地区,唃厮啰也覆灭。

这几个知名度很高的作品中,有着无法抹去的历史硬伤,很容易误导别人,以为金庸说的就是正史,其实不然。

金庸小说中,有哪些不符合史实的细节?

要说金庸剧里最不符合历史的,当属全真教的尹志平。尹志平初次出场是在《射雕英雄传》中,当时,距离郭静的师傅江南七怪和尹志平的师傅丘处机订下的江南烟雨楼比武时间将近,尹志平奉师命前去蒙古通知江南七怪,并且顺便试探下郭静的功夫,结果尹志平被江南七怪给教训了一顿。

到了第二次出场的时候,全真教听说黄老邪要杀江南七怪,丘处机便派尹志平去嘉兴牛家村报信, 在牛家村曲灵风家的酒馆里,侯通海为难陆冠英和程迦瑶,并且出言辱骂全真教,于是尹志平和陆冠英,程迦瑶联手打败侯通海,接着在和陆冠英交谈中得知其是桃花岛弟子,便出言对桃花岛武功不屑,结果被黄老邪听到,黄老邪便出手教训尹志平,虽然尹志平不是黄老邪对手,骨气倒是挺硬,宁死不屈,不向黄老邪低头,这倒是让黄老邪对他另眼相看。

然而,到了《神雕侠侣》时期,尹志平直接变了,尤其是见到小龙女之后道心开始变得不坚定,内心对小龙女充满了欲望,特别的迷恋小龙女,更是在小龙女被欧阳锋点了穴道以后,把持不住自己,一股脑的侵犯了不知道多少人的梦中情人,这也让不知道多少金庸的书迷对尹志平恨之入骨。虽然最后蒙古人进攻全真教的时候,尹志平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宁死也不投降蒙古鞑子,最后更是为了救小龙女身受重伤,小龙女也原谅了尹志平对细节的侵犯,而尹志平也是在重伤的情况下,自己自杀悔罪,但是这也洗刷不了他在金庸书迷心中的恨。

然而,在真实历史上的尹志平,人家先是马丹阳马玉的徒弟,接着又是刘处玄的弟子,最后才在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手下为徒,所以先后有五位全真教师傅传授其道法。到了1220年,成吉思汗召见丘处机,于是丘处机携十八位弟子去见成吉思汗,这十八位弟子里便有尹志平。在丘处机去世以后,尹志平接任全真教掌教。

而全真教在尹志平任掌教期间,召集道门弟子修复全真教终南山族庭,并且重建终南山上的道观,光复终南山全真教,给每个道观都选任道士主持,在1240年,终南山众葬王重阳,众人推举尹志平主持王重阳葬礼,在尹志平从现在的北京到陕西的路上,尹志平率人修复了一百多座道观。全真教在尹志平任掌教期间,得到了鼎盛蓬勃的发展,可以说尹志平功不可没,而在全真教兴盛之际,尹志平更是教育弟子们要多忍让,谦虚,多行善事,远离罪恶,并且告诫弟子,在全真教声明远播的同时,更要努力的修行,不能坐享其成。而且尹志平还认为,修道的人要多做善事,多积累功德,这样才能得道。而尹志平更是淡泊名利,就是连全真教掌教,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让,并且表示自己并没什么功德,不敢享受掌教的位置,最后更是自己隐在荒野之外。

而尹志平在古时候,更是长寿,一直活到了八十三岁的高龄,可以说是很长寿了。并不是像金庸老爷子写的那样,年纪轻轻就自杀,至于对小龙女之事更是子虚乌有。

金庸小说中,有哪些不符合史实的细节?

小说作为独立的文体是作者的"暢想″平台,则可以是演义,演义者则是史有其人而無有其事,有移花接木張冠李戴更有为配合情節发展的需要完全杜撰,目的只是利用"名人效应″刺激读者的感观以期引起更多关注扩大收益,這是小说的传统模式,因此凡是小说都不能当真,朋友的问题是较真了,其实此類问题並不存在,说真的,没有任何探讨的价值。

金庸小说中,有哪些不符合史实的细节?

太多太多了,举个例子,历史上成吉思汗对花拉子模的西征持续了六年多,而射雕里面的情节感觉六个月就完成了。并且成吉思汗一生都没有进攻南宋,小说里却有拖雷奉他的命令进攻襄阳的情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