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纣王是人皇,后世之君只能称天子?两者有什么区别?
我实在无法理解诸如“纣王是最后一个人皇”这种中二的理论会流传得如此之广,如果没搞错的话,这个说法来自于动画《武庚纪》,一个动画的设定被当作历史,一堆人煞有其事瞎胡扯,说成什么周代之前君主不惧神,后面的受上天操纵,每次看了都让人发笑。下面来仔细说说商代的“皇”以及君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纣王
在商代尚没有以“皇”称呼君主的习惯这里我们不妨看“皇”这个字的演变,下图就是从商代起皇字的演变。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商代的“皇”字很像是一个火把或者一盏灯,上面竖立的笔画,就是燃烧的火焰,因此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认为:“皇,即煌之本字。”也就是光明,明亮的意思。
那么说“皇”什么时候跟君主直接联系了呢?从上图看,以战国时代为分界线,战国时代的“皇”字的构成,其下半部分已经是一个“王”字,可以肯定此时的“皇”开始跟君主挂钩。而此前,商代的“皇”下面仅仅是一竖,大概率是火把或者支撑油灯的柱子,而西周、春秋的“皇”字下面是一个“土”字。
关于这里的演变,在商代皇字上半部分是一个火焰的形状,有光亮的意思,而西周、春秋时代“皇”字上半部分的火焰、光亮被延申为太阳,而底下是一个土,意为太阳光照大地,而君主都喜欢将自己比作太阳,久而久之,“皇”字就跟君主挂钩,于是到了战国时代,皇开始跟君主直接挂钩。
然而,此时距离商代已经过去了六七百年了,纣王一个商代君主怎么可能用“人皇”这种称呼称呼自己?
纣王
商代君主的真实称呼从甲骨文和史书来看,商代的习惯是将活着的君主称之为王,死后的君主加上“帝"的前缀。
在商代,商代人认为天神之中最为高贵者或者说天神的领袖叫做”帝“,而作为凡人,自然不能跟天神种的至贵者相提并论,因此活着的商王只能称之为”王“,然而随着商朝统治的延续,君主开始被神话,当时认为商王被去世之后,也被升格为神,所以死去商王,也有资格被冠以”帝“的前缀,也被称之为”王帝“。
那么套在纣王身上,纣王活着的时候称呼肯定是”王“,至于他死后,是叫他帝辛还是叫他纣王,他一个亡国之君,称呼也没必要计较那么多了。
另外,商代作为早期王朝,其迷信色彩和野蛮风气都十分严重,万事都问龟甲,凡事都占卜吉凶就是迷信严重的实证,要知道哪怕是甲骨文在历史上被当作中药吃了这么多年,现代考古发现的甲骨仍然有十五万四千片之多(18年的数据),可见殷商占卜的有多么的频繁,这种王朝说他们的君主跟天平起平坐,算个什么事儿呢,你都跟天平齐了,还占卜这么频繁干什么?
甲骨文
同时在商代杀人祭祀上天、祖先以及人殉的风俗极其普遍,在最鼎盛的武丁朝按照甲骨文甚至有一次性杀三百人祭祀的情况,杀人祭天、人殉的普遍存在,本身就是原始蒙昧的表现,越是蒙昧才越是畏惧上天,说商代人妄图和天平起平坐,那被祭天、殉葬的无数人命又算什么?
哪怕是封神演义这种小说,也不存在纣王是人皇最后再次强调,纣王称人皇这种称呼很中二,古代人不会这么称呼一个现实存在的君主,只有现代的动漫、网文才会搞出这种带有中二气息的称呼,作为古典小说的封神演义也不背这个锅。
纣王
封神演义里,纣王的称呼常常都是天子。
陛下身为天子,继天立极,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陛下沉湎酒色,弗敬上天,谓宗庙不足祀,社稷不足守,动曰:‘我有民,有命。’远君子,亲小人,败伦丧德,极古今未有之恶,罪之一也。
许多人在网上都喜欢说别人分不清历史和演义,或许很多人说这话想要表达优越感,实际上这些人的水准不过是从把演义当历史变成了把网文当历史,从三国到封神再到水浒,无不如此。
封神演义
为什么纣王是人皇,后世之君只能称天子?两者有什么区别?
纣王是人皇是可以跟天帝平起平坐的,昊天上帝管理天庭,纣王统治人间,各行其是。纣王从来不拜神仙,因为在他心里他才是世界的主宰,人间的帝王。商朝六百多年历代统治者都是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商王祭祀天帝可不是指昊天上帝而是那些故去的商王祖先。
正因为纣王拥有如此尊崇的地位所以他连女娲娘娘都没听说过。当丞相商容提议纣王在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降诞之日前往女娲宫降香时纣王竟然问女娲有何功德值得他鞍马劳顿去给她降香?
商容详细介绍了女娲娘娘的功德,主要有两条,一是补天之功,二是可以保佑老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能庇护国家兴旺。纣王觉得女娲娘娘的功绩够大,给她烧炷香也未尝不可,于是亲自前往女娲宫降香。纣王肯为女娲娘娘上香其实还是看中了女娲庇国福民这一点,跟自己的政权与子民有关系,但是纣王也仅仅是给女娲娘娘上香而已并不是去跪拜!
纣王是人皇的另一个证据是他作为君主手下有不少大臣都是神仙,比如闻仲贵为太师还是托孤重臣,倾尽全力来帮助纣王以尽臣节。纣王之后的帝王哪还有神仙大臣,神仙早就放到庙里供奉起来了。
封神大战之前神仙遍地走,跟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封神大战之后神仙都高高在上了,很少在人间见到他们了,能够见到他们的都是有缘之人,而且普通人一见到神仙就得跪拜,真是物以稀为贵。这也说明了纣王之后神仙与人平等的格局打破了,神仙的地位已经远高于人类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纣王统治时期他跟天帝平等,自己的子民跟神仙平等。但是自从武王伐纣推翻纣王之后自武王起身份自降一辈,从人王变成了天子。当头的都成天子了,那老百姓也就跟着自降身价,神仙就这么变得高贵了。
武王之所以自称天子是因为他的江山都是神仙们帮他打下来的。如果没有昊天上帝、鸿钧老祖、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西方二圣这些法力无边的大神的帮忙,周武王是不可能推翻纣王统治建立周朝的。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对神仙的回报,周武王甘愿以天子自居,从此之后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都自称天子。封神大战之后神仙们达到了目的,终于不再跟人类平起平坐了,他们可以堂而皇之被人们供奉起来,香火不断。而收集人间香火恰恰是可以增加神仙寿元的最好的方式。
结语:打个比方纣王跟昊天上帝见面俩人携手揽腕称兄道弟,喝酒饮茶谈笑风生;武王见了昊天上帝需要下跪磕头,上帝坐着武王毕恭毕敬在后面站着大气不敢出!同样是君主,差距就是如此大!
为什么纣王是人皇,后世之君只能称天子?两者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纣王是人皇,后世之君只能称天子?两者有区别吗?
纣王是最后一个人皇,在纣王和纣王之前是人神共治的神话历史时代,纣王管天下,四海之内都是纣王的资产,甚至神、或者妖怪、鬼怪、神怪都是。
为什么《封神榜》中,纣王有闻太师、申公豹、碧游宫门人和散仙大力支持,就是天道。女娲也算了算天道,商周还有28年气运,说明,人神共治还有28年,这个轮回、这个无量劫才能结束。
《封神榜》就是争夺商周天下借壳上市,合理把上周修仙资源合理债券变所有者权益的全过程,原本属于商周的特种力量,摇身一变。被西方教和天庭刮风,人神共治时代结束,进入,人治时代、法治时代。
后世称天子,是因为系统默认,皇权和人民都是天帝的子民。俄罗斯套娃,世俗皇权之上是天庭、天庭之上上儒释道,在网上是神。
神告诉所有人,世间没有人皇,人皇成为历史。世间的皇权也是天赐予的,所以需要恩典、需要报恩,只有感恩戴德,只有战战兢兢,才能得到神的庇佑,没有神,人甚至连渣渣都算不上。
纣王本身就很白,何来洗白一说,看过封神榜的都觉得纣王一天屁事不干,光意乱神迷,钟情酒色,并不是,纣王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理性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很多情况史书都未必清楚。
而且,对于纣王多元认知也符合健康的思维和格局,不存在一无是处的坏,全心全意的好。
人性就是这样 ,别人泼脏水的时候,尾随其后扔几个菜叶子而已。
放下人性的傲慢和偏见,不要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同一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至少纣王很爱她的苏皇后,爱情和性不是道德标准,道德是修行,站在道德制高点谁都是圣人,未必有纣王活的坦荡。
天知道纣王究竟是自己作死的,还是被人算计死的,我绝对不信纣王的荒唐行为和色胆包天的想法把商朝覆灭的。
而是商朝有颠覆既得利益集团的兄弟部队和掌握高科技文化密码的社会实践,历史商有一个人,叫伊尹,商朝的丞相,同事也是辅助皇帝治理国家的人才,不仅会炼药、做饭、还精通社会治理,可以说,这样的存在,连神本身都是忌惮的。
假设封神榜背后细思极恐的真相,就是,人神同修不同的社会地位,人神共治时代结束,纣王成为牺牲品,神在人间需要新的吉祥物,权力架构被天庭公务员编制取代,治理世间的不在是人王,而进入神治时代,所以才有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以及相信以前人的寿命可以通过特殊的方式永生。而十二金仙想要避难避劫,算计截教门人,一场神仙界的革命需要凡人买单,结果就是凡人永不成仙。
同样,上古年代,人的寿命和未来脑机接口一样,人的意识可以脱离皮囊而生存,类似人工智能的虚拟世界,神魂、元神、阴神和阳神,可以扶摇直上九万里,三十三重天论道。
也未必可知,纣王发现神仙盗取人间火种,肆意传教、妖言惑众,不利于自己治理,由内而外的革命,只不过敌人太过强大,逆天而行,最后走向毁灭。
亦或是,女娲、三皇五帝,从屠龙少年走向恶龙,和位面之主达成协议,一定要以牺牲商朝为代价才能快速能量守恒,防止经济危机崩盘之后,六道轮回崩溃,满天神佛的既得利益受损,而协议本身就是万千人民下轮回,365个灵魂被收割,儒释道从新划分统治范围,进入神界三国鼎立时期。
如果你脑海里认定商纣王死有余辜,活有余罪。那么恭喜你,你脑袋被洗礼了,还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思维,跟着别人走,你永远找不到自己,只有你自己亲自掀开遮羞布,你才能看见背后的黑暗和血腥。
往往就是这样,人性就是践踏别人尊严获得优越感,而帝王也是一样,只有商纣王无比的坏,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光辉才能照到四方,只有隋炀帝昏庸武道,别人才能替天行道,作孽也是一种修行,好坏参半,就是这样的善恶轮回构成了多彩的历史,和令人神王却又害怕的权力争斗。
很多人认为,人没有进化出攻击性器官,不是没有,而是太多了,人都是精,舌头是煽风点火的利器,手里的笔更是杀人不见血,就连攻击都没有痕迹,阴谋阳谋成王败寇。所以说,不要在意别人是否在洗地,你愿意相信谁给你洗的地,历史、文学作品、自媒体撰稿人、还是其他人。
你自己不学会思考,一定会被洗脑,当你会给别人洗脑的时候,你根本不会在意自己到底是否在洗地,只是洗地的方式和境界不一样,赚到钱的多寡和快慢有关系。
对于纣王被疯狂洗白这件事,我的意见是,不管是谁洗,不管是不是洗地,我只愿意相信我愿意相信的,而不是别人讲给我听的故事,以及试图磨灭我独立思考习惯的文化观念。存在即合理,没有纣王的坏,有没有延续,也许纣王是个暴君,他也在履行一个君王对于子民的守护和呵护,他一直都在战斗,只不过没有人理解而已。
黑白都是概念,是被需要制造出来的,太当真了也是一种天真。
纣王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到底如何评判,有很多答案,历史书上写,确实后宫混乱,酒池肉林,各种好不人道的治理手段。
就制度层次我有最黑只有更黑,不会因为史书不记载就不存在,也不会因为我们不愿面对就不存在,好坏是道德尺度吗?并不是,在道德层面,没有人说纣王如何。
立场、情景都在变化,至少他的使命不是让他直接举白旗,而是抗争到底,朱崇祯皇帝也没想到,600年后,朝鲜秘密训练10万官兵打算反清复明,匡夫汉人江山。
纣王是亡国之君,亡国有亡国之君的悲伤、苦痛,帝王背后的无奈,给纣王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他还是会做大家认为人神共愤的事情,因为脾气秉性,
纣王没上位也是乖宝宝,也是好儿子,同样也是数独圣人圣贤之书的存在。上位之后变化了。
和《寻秦记》赵盘变成嬴政一样,他的权柄和地位,让他自身孤独,他需要为梦想和人民埋单,统一也许不好,也许好,都是他的使命,至于焚书坑儒,置于统一度量衡,书同文 车同轨,对于后世的意义大不大,我们心知肚明。
可以说;如果没有纣王的无道,造孽,也根本没有周文王、周武王的圣名,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一个美好的光辉形象总是需要一个更为不堪忍受的东西衬托。
成王败寇,加入纣王赢了,历史不会记载他的情色桃色事件,只会觉得他拯救了一个时代。
为什么纣王是人皇,后世之君只能称天子?两者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纣王是人皇,后世之君只能称天子?两者有什么区别?什么是人皇?
人皇氏,简称人皇,又称泰黄,是中国古代历史神话人物。在远古时代,皇就像太阳一样黄辉灿烂的意思;氏,则用来称呼帝王贵族等。盘古后裔里面,三皇是最早的三位神祇,盖“三皇”称谓仅仅仅是一种传说而已,都是远古时期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部落群体或者首领。天皇氏是地皇氏之父,人皇氏之祖父。
传说中人皇氏是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中国民间神话后来又把三皇都具体到一个部落的首领。人皇氏、的具体人物太多了,这就在后世所作的文献里面,增加了很多上古部落首领赋予人皇称号。
什么是天子?臣子民众对帝王的称谓。天子:天之嫡长子。其命源于天对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来自于神的授予,是奉天命来治理天下,所以称为天子。天子之称的说法,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而周王朝和各个诸侯国依然用大王的称号,直到汉代以后,天子之称才开始流行。
为什么说纣王是人皇?纣王,即帝辛,子姓,名受,沫邑人(现河南淇县),商朝末代君王,帝乙少子,也就是商纣王。
相传女娲补天以后与盘古遗留在人间的精气相遇生了两个孩子,老大天帝掌管天上,老二黄帝掌管地上,天帝和黄帝都是女娲的孩子,兄弟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天帝和黄帝都是平等的地位,就这样人间的黄帝的后代一直流传到了商汤纣王。虽然纣王不比轩辕那样厉害,但毕竟也是黄帝的后代,也是人皇之一。
后世之君为什么只能称天子?因为纣王之前,黄帝的后人是不把天帝放在眼里的,大家都是同等的身份和地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纣王后期,被天帝支持的西岐给推翻了,周武王建立周朝,自此人间所有的帝王都变成了“天帝之子”,每年都祈求天帝让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呢,纣王是人皇,后世之君只能称天子。
其实,这些称谓都只是统治阶级的一种手段而已,目的就是用来巩固自己的政权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纣王是人皇,后世之君只能称天子?两者有什么区别?
何为人皇?
原来,传说封神以前人界和天界是处于同一水平的。纣王是最后一个人皇,那时候人皇不是受命于天,人皇那时候是敢和神仙干架的。那时候三界平等。封神以后后来的皇帝就受命于天了,简称天子
人皇大于天子
天子顾名思义就是上天的儿子,君权神授,天子的权利是上天给的。
人皇和上天是同级的,只不过是一个管天一个管地,一个管神仙一个管人。正是因为如此纣王才敢写诗调戏女娲娘娘。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为什么纣王是人皇,后世之君只能称天子?两者有什么区别?
大家说的都对,确实天有帝,人有皇,阴有君。
但是注意两点。
一,巫教没落了,退出中原,道教兴起。有了凌驾于政府之上的能力。去了幕后收收税吧。
如何合理交税而民不反,封神,执天子印。
二,宗教与皇权签订合作关系。你帮我收税,我帮你忽悠。
结果可想而知,为何太平盛世多见和尚不见道士,乱世就不见和尚光见道士呢?
唐,国力强横。不想再被道家摆布,大兴佛教。后果很严重,安史之乱时,和尚做了啥,道家做了啥大家自己去查,资料太多了。
宋,国家有钱却无军力。为何这样,难道傻么?是不敢有。画面自行脑补。
为何成吉思汗不敢灭了印度,不敢去江南。不是不想,是丘处机不让。因为江南信佛的少,道家盘踞,北方信佛而已。先别喷,看看成吉思汗为啥非要打日本?为啥不用高丽和汉人去打,非要金人去打。日本有啥,这么折腾。还不是毁灭信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