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关于唐朝的冷知识,我来说说几个:
一、唐太宗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皇帝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等人虽然也威名赫赫,但知名度仅限于中华文化圈内,第一个在国际上有广泛知名度的中国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玄奘在印度取经,游学十余年,引起了北印度一位国王的注意,这位国王是北印度戒日王朝的开创者,亦称戒日王。戒日王在和玄奘的交谈中,曾盛赞唐太宗:
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
戒日王亦是一代雄主,和李世民也有相似之处。当他还是一位王子的时候,其兄长就被邻国国王所杀,戒日王励精图治,用六年时间征战天下,不仅报了兄长之仇,而且还统一了整个北印度,臣服了其他的国家,就这点而言,他的经历和李世民很相似。
所谓英雄惜英雄,戒日王谈起李世民的时候,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二、不同于时人的爱国观念的玄奘在古代,所谓忠君爱国,将忠君和爱国绑定在一起。唐朝著名僧人玄奘也是爱国的,但却似乎把忠君同爱国这两个概念区分了开来,他不顾皇帝禁令偷渡出国去取经,后又不顾危险万里迢迢回归故国,体现出了一种独立的个性和区别于时人的爱国观念。佛门中一向有“沙门不拜王者”的传统,从《慈恩传》中可以看出,玄奘虽然也拍过皇帝的马屁,但他一生从未给任何帝王下过跪,不管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他都只行问讯之礼。而且在西域各国,反而常有君王给他行跪拜礼,甚至在他讲经说法时,伏在地上给他当脚蹬。
但在另一方面,玄奘西行,无论走到哪个国家,无论面对的是君王还是百姓,他都会用非常自豪的语气介绍自己的国家,用赞叹的语气介绍君王李世民。印度僧侣为了让他留下来,曾说中国是“僻地”,佛陀都不在那里降生,玄奘对此的回答是:
在我的国家,君主贤明,臣民忠诚;父母慈爱,子女孝顺;法官享有尊严,法律人人谨遵;人伦正义深受崇尚,老人、贤人受到爱戴。此外,中国人的知识深不可测,他们的智慧不逊鬼神。他们效法上天,知道如何计算七个天体的运动;他们发明了各种工具,厘定了一年的四季……你怎能说佛陀会因我国不重要而拒绝去呢?
这样看来,玄奘是非常爱国的,虽然他从未在大唐皇帝面前自称过“臣”,而始终以“沙门玄奘”四字自称。古人给皇帝的上表题头往往是一长串的称呼,字数越多表示越尊重,而玄奘留下的所有表文题头都是干脆利落的“沙门玄奘言”五个字,简直同李世民的“大唐皇帝令”有得一拼!另外,对于皇帝的命令,玄奘也常有违逆之举。
三、唐朝一统天下的最强对手刘黑闼在隋末乱世中,群雄并起,给唐朝造成最大麻烦的并非窦建德、王世充之辈,而是出身低微的刘黑闼。窦建德和王世充在虎牢关之战中被李世民一战而灭,李渊不合时宜地处斩窦建德,引发窦建德旧部的激烈反弹,刘黑闼在八天后获知窦建德死讯,立马召集旧部总共百余人人起兵,迅速席卷河北,李渊调兵遣将镇压刘黑闼,却不尽人意,刘黑闼与李唐各路名将交锋,战绩如下:
先后阵斩贝州刺史戴元祥、魏州刺史权威、屯卫将军王行敏、瀛州刺史卢士睿、观州刺史雷德备、毛州刺史赵元恺、冀州刺史麴棱、相州刺史是长房晃、魏州总管潘道毅、绛州总管罗士信,代州总管定襄王李大恩、第二任瀛州刺史马匡武、第二任贝州刺史许善护、淮阳王李道玄;
先后击溃、俘虏淮安郡王李神通、上柱国薛万彻薛万均兄弟、定州总管李玄通(两次被刘黑闼击溃,第二次被俘后在狱中自尽)、义安郡王李孝常、英国公李绩(部队被全歼,单骑而逃)、右武卫大将军张士贵、彭国公王君廓、燕郡王罗艺、第二任观州刺史刘会(投降)、原国公史万宝。
平定刘黑闼可谓唐朝统一天下中最难的一战,就是李世民对上刘黑闼,也几乎用了同归于尽的战法,在洺水之战之中,在刘黑闼所有的预备队全部压上后,直接在上游决堤,把刘黑闼步兵和唐军步兵全部冲走.....
如此重多名将的伤亡在一百多年后的安史之乱才再次重现。
四、猛将李元吉在说唐、隋唐演义等小说影响下,李元吉给人一种纨绔子弟的印象,其实是李元吉是相当勇猛的,起码武艺在李世民之上,两人在玄武门的单挑,李元吉是完胜的,若非尉迟恭及时赶来,李世民几乎要被李元吉用弓弦勒杀。
五、太子杀手李纲李纲是隋唐时期的名臣,早在北周之时便是齐王宇文宪的参军,在隋唐两代,他先后担任杨勇、李建成、李承乾的老师,可是他教的这三位太子,没有一位能当上皇上的,因此被戏称为太子杀手。
六、外战拉胯的武则天武则天外战相当拉胯,因为近代女权兴起,武则天被不断美化,近来甚至有人编了一个什么亚洲大战来吹捧武则天时期的对外战绩,武周一朝十五年,除了对吐蕃尚可外,对契丹、突厥尽是惨败,李尽忠、孙万荣数万之众横行河北,默啜也因武周的废拉表现,“从此有轻中国之心”,武则天将太宗、高宗两朝开疆拓土的成果化为乌有,还老是做临阵斩将、男宠点兵这种亲痛仇快的事情。武则天败绩如下一览:
1、【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寇朔州。】2、【突厥闻务挺死,所在宴饮相庆;又为务挺立祠,每出师,必祷之。】3、【癸未,突厥寇代州;淳于处平引兵救之,至忻州,为突厥所败,死者五千馀人。】4、【左羽林中郎将来子珣坐事流爱州,寻卒。初,新丰王孝杰从刘审礼击吐蕃,为副总管,与审礼皆没于吐蕃。】5、【三月,壬寅,王孝杰、娄师德与吐蕃将论钦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唐兵大败。】6、【营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举兵反,攻陷营州,杀都督赵文翙。】7、【八月,丁酉,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与契丹战于硖石谷,唐兵大败。】8、【丁巳,突厥寇凉州,执都督许钦明。钦明,绍之曾孙也;时出按部,突厥数万奄至城下,钦明拒战,为所虏。】9、【孙万荣收合馀众,军势复振,遣别帅骆务整、何阿小为前锋,攻陷冀州,杀刺史陆宝积,屠吏居数千人;又攻瀛州,河北震动。】10、【清边道总管王孝杰、苏宏晖等将兵十七万与孙万荣战于东硖石谷,唐兵大败,孝杰死之。】11、【武攸宜军渔阳,闻孝杰等败没,军中震恐,不敢进。契丹乘胜寇幽州,攻陷城邑,剽掠吏民,攸宜遣将击之,不克。】12、【武懿宗军至赵州,闻契丹将骆务整数千骑将至冀州,懿宗惧,欲南遁。或曰:“虏无辎重,以抄掠为资,若按兵拒守,势必离散,从而击之,可有大功。”懿宗不从,退据相州,委弃军资器仗甚众。契丹遂屠赵州。】13、【癸丑,默啜寇飞狐,乙卯,陷定州,杀刺史孙彦高及吏民数千人。】14、【癸未,突厥默啜尽杀所掠赵、定等州男女万馀人,自五回道去,所过,杀掠不可胜纪。沙吒忠义等但引兵蹑之,不敢逼。狄仁杰将兵十万追之,无所及。默啜还漠北,拥兵四十万,据地万里,西北诸夷皆附之,甚有轻中国之心。】15、【阿悉吉薄露叛,遣左金吾将军田扬名、殿中侍御史封思业讨之。军至碎叶,薄露夜于城傍剽掠而去,思业将骑追之,反为所败。】16、【十二月,甲寅,突厥掠陇右诸监马万馀匹而去。】17、【八月,突厥默啜寇边,命安北大都护相王为天兵道元帅,统诸军击之,未行而虏退。】18、【突厥寇盐、夏二州。三月,庚寅,突厥破石岭,寇并州。】19、【秋,七月,甲午,突厥寇代州。】20、【壬申,突厥寇忻州。】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1.没点历史知识都不敢穿越。在唐朝,见到官员称呼“大人”万万不妥,因为“大人”是用来称呼父亲的,所以看唐朝的书籍,你不会看到李大人、王大人,对于官员通常称呼姓加官职或者姓加上一个公。包拯如果在唐朝除了他儿子是没人称呼他为包大人,而会称呼他为包公或者包龙图,所以看到有人在电视剧里称呼狄仁杰为狄大人,那么直接可以弃剧了。
除了“大人”是称呼父亲的,阿爷、哥哥、耶耶(爷爷)也是对父亲的称呼。阿兄、弟才是称呼兄长和弟弟。祖父则称呼为阿翁。
2.生活在唐朝的女性应该是最幸福的,开明的社会风气使的女性地位在古代王朝中最高。
首先以肥胖丰腴为美可以让爱美的人不必刻意节食减肥;其次女性穿着服饰也不拘泥,唐朝是最喜欢女人穿男人服饰出门;再者,唐朝女性具有一定的经济地位,不必依附于男人,而且有财产继承权,可以独立为户主;还有就是在唐朝,女性不会遵守三从四德,什么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这里都不存在,唐朝男人可以休了女人,女人也能休了男人。
这些当然是因为社会文明、经济文明高度发达,还有因为唐朝受胡风影响严重,还有一些贵族女性引领的风潮。
3.玄奘法师也就是唐僧在贞观二年是靠混在饥民里偷渡出国,而不是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天竺取真经。等十五年后玄奘学成归来时走了一半路途就到了唐朝,因为当时玄奘走过的国家已经被唐朝灭了而纳入唐帝国的版图。
玄奘取经路上有一个高昌国,国王麴文泰与玄奘结为兄弟,定下玄奘取经回来经过高昌国时在该国宣讲佛法三年的誓约,可是等玄奘回来时,高昌国在一年前已经被唐朝所灭,国王也早已病世,无奈之下玄奘只好返回长安。
4.唐朝疆土的范围广袤程度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大诗人李白出生的碎叶城唐朝时是边境重镇,现在坐落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好险,差点李白就成为吉尔吉斯斯坦诗仙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录道:“自开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唐高宗龙朔年间,唐朝疆域面积达到1237万平方公里。唐太宗李世民是历任皇帝中国土面积增幅最大的一个,多达700万平方公里。
5.第一个五世同堂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五世同堂意味着唐玄宗的孙子都有了孙子。唐玄宗活了78岁,算的上高寿皇帝了,他的儿子肃宗李亨是在他27岁时生的,他42岁时孙子代宗李豫出生,他58岁时曾孙德宗李适出生,他77岁时玄孙顺宗李诵出生。只不过一年后唐玄宗就驾崩了。
还有一个皇帝也是五世同堂,那就是在位时间最长、活的时间也最长的乾隆皇帝,他活了89岁,但是他74岁那一年就看到了自己的玄孙了,驾崩的时候自己的玄孙都15岁了。不过乾隆比不上唐玄宗的是,刚才说唐玄宗的这五世可都当过皇帝。
6.唐朝真正做到了万国来朝,唐流席卷整个东亚、中亚等地区,日本人只要来过唐朝回去就受到万人敬仰。唐朝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文化娱乐都深深影响着日本人,甚至连日本国名、国粹以及天皇的称谓都是从唐朝带走的。
唐朝时期的广州就已经是国际性大都市,外国人、外国商队到处可见,因为常常被欺负,他们自己组建雇佣兵保护商队。黄巢起义时,黄巢曾经带军队围困广州,屠杀10万外国人。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颜真卿之死,痛矣
人的心如一只百合,她有多少瓣,心就有多少个分岔,你一瓣一瓣地将她掰开,原来里面还藏有一个芯/。
颜真卿{夫子]属于历經数朝人物,书法家,范文澜先生称其为”唐代新书体的创造者,夫子的字被后世呼为:大颜字:
现存碑林的笔书/石刻墨迹,如月泽布空中,字字骨七成圆润三分。
唐肃宗之后为代宗,君位又传至德宗,公元782年,5个藩镇起兵造反/尤以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兵势最盛,自封天下都元帅,兵犯東土。
朝庭震惊,德宗皇帝忙不迭找来宰相卢杞商量对策,卢杞推存太师颜真卿,[其实颜夫子已是7O开外的老者,]听説朝庭派他到李希烈处,滿朝文武多为夫子担心。
而颜夫子却不在意,带了几个随从走啦,听道是颜真卿来,李希烈叫他的部将和养子千多人围在大堂内处,手执明晃晃的尖刀,果真,夫子刚开始规劝,朝堂乱做一团,漫骂声四起,颜真卿只是冷笑。
几夭后,四个藩镇首脑都派出使者前来联络,皆希望李希烈称帝,李希烈设宴款待,裹胁颜真卿参加,
夫子扬起眉毛硬声说道:“做什么宰相,我快8O了,要杀要剐无所谓还会受你們的诱惑:”。
四位使者被颜真卿凛然的神色震住了,理屈词穷不再言語。
一年后[李希烈自称楚帝],又派部将逼迫颜真卿,兵士在囚禁颜夫子的院落,架起柴火,泼足油,杀气騰腾,。
颜真卿二话不说,纵身跃入火中,叛军,慌忙将其拉出,向李希烈回禀,无计可施。
公元784年,涇原兵变,德宗浱太子少保宁夏节度使杜希全,率兵3,5万进兵合击,李希烈部告急,就派人逼迫夫子自杀,
:該走了:”一身傲骨的夫子{颜真卿]自語道,自杀於秋风中,那是一个日落余暉的傍晚。
谢谢悟空,,,,,啊啊终于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1,太宗李二给儿子雉奴的就是高宗李治写的家信,《两度帖》: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2, 在大唐,皇后是个很难混的职业,大唐一共二十多个活皇帝,却只有十位活皇后,这十位中死于非命的占多半,太宗长孙后,高宗武皇后,德宗王皇后三位善终;殇帝李重茂的陆皇后失踪不知下落;高宗王皇后、元宗王皇后俩人废杀;中宗韦皇后、肃宗张皇后俩人赐死;睿宗刘皇后、昭宗何皇后被杀。
3,唐朝以诸位王爷的老妈为太妃,公主们的老妈为太仪。太,谓因子而尊;仪,取母仪之盛。《旧唐书·德宗纪下》:“癸酉,复呼亲王母曰太妃,公主母曰太仪。” 宋 王溥 《唐会要·内职杂录》:吏部郎中柳冕署状。称历代故事及六典。无公主母称号。臣谨约文比义。公主母既因公主而贵。伏请降于王母一等。命为太仪。各以公主本封。加太仪之上。旨依。
4,据说有无聊文人评论除了皇帝直系子孙身份尊贵外,从古至今唯有三人的身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尊贵,这三人就是独孤信,萧瑀,懿安皇后郭氏。
5,太平公主为父母钟爱,结婚生子,他爹都为他小赦。旧唐书高宗本纪永隆二年【开耀元年】七月,太平公主出降薛绍,赦京城系囚。新唐书弘道元年九月己丑,以太平公主子生,赦东都。6,为啥说懿安皇后显贵?因为她是唐代宗外孙女,唐德宗外甥女,唐顺宗表妹,唐宪宗表姑姑兼老婆,唐穆宗妈,唐敬宗文宗武宗祖母,郭子仪孙女,郭暧升平公主之女。外祖父皇帝,舅舅皇帝,表哥皇帝,表侄丈夫也还是皇帝,儿子孙子还是皇帝。
7,萧瑀也自负身份最显贵,他曾说过:臣是梁朝天子儿,隋朝皇后弟,尚书左仆射,天子亲家翁。
8,高宗李治太子在位欲立太子子李重照为皇太孙。大臣说没有前例,他对大臣说:不要说什么史无前例,前面没有例子就不能干?那就从我开始起这个例子吧。 唐会要 今皇太子在而立太孙。旁求载籍。未有前例。上曰。自我作古可乎。对曰。可。9,李治是第一个立老爹小老婆为皇后的皇帝,他又是第一个追封儿子为皇帝的皇帝,他还是第一个想禅位于皇后的皇帝。
10,贤妃徐惠五个月能说话,四岁会读论语毛诗,八岁能作文遍涉经史手不释卷,皇帝听说后纳为才人。
11,唐朝建国后被追尊为皇帝的皇子们有四个,分别是义宗孝敬皇帝李弘,让皇帝李宪,奉天皇帝李琮,承天皇帝李倓。12,武则天对狄怀英说梦,梦到和人玩双陆,一直不胜这是何故?怀英说双陆不胜,说明宫中无子,这是上天的警告啊。武则天遂复立李显。
13,狄怀英奉命和张昌宗赌双陆,张昌宗豪气,用南海郡进贡的集翠裘做赌注,怀英却用普通朝服下注,武则天以为价值不等,怀英说集翠裘再贵重也是私物,怎么能比过公服? 赌胜后得到集翠裘,出门就给家奴穿了,以示对张昌宗的不屑和鄙视。
14,唐代有三位帝王是百代不迁,唐太祖景皇帝李虎【始封元本】,唐高祖神尧皇帝李渊【国朝首祚】,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应天靖乱】。15,唐代人叫父母亲做耶娘,或者阿耶、阿爷,阿娘,或者叫父亲做哥哥。
16,唐玄奘大和尚在西游记里和李二结拜兄弟,人称御弟,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中唐僧是个偷渡客,但也的确是高昌国王曲文泰的御弟。
17,唐元宗李隆基第一个把自己的生日定为千秋节,之后历代形成制度,直到满清。《唐会要》卷二十九 开元十七年729八月五日,尚书左丞相乾曜、右丞相张说率文武百官上表请以玄宗生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18,唐宪宗李纯 死后,有人建议他有武功庙号当称祖,被礼官拒绝了。 旧唐书 卷二十九 十五年四月,礼部侍郎李建奏上大行皇帝谥曰圣神章武孝皇帝,庙号宪宗。先是,河南节度使李夷简上议曰:“王者祖有功,宗有德。大行皇帝戡翦寇逆,累有武功,庙号合称祖。陛下正当决在宸断,无信龌龊书生也。”遂诏下公卿与礼官议其可否。太常博士王彦威奏议:“大行庙号,不宜称祖,宜称宗。”从之。
19,唐代人亲热起来叫父亲耶耶,但是在严肃场合或者书面语,就 叫父亲或大人。20,隋唐时代诸多饮宴,盛大的宫廷饮宴当然少不了饮酒,各类饮酒方法数不胜数,虢国夫人更是发明一种新奇的饮酒方法,在房梁上悬挂鹿肠,举行宴会使使人从房上注酒于鹿肠中,尾端打结,谁想饮酒就解开结口流到酒杯中。唐冯云贽《云仙杂记》卷六记载,虢国夫人发明此饮酒方法,人们戏称此物为洞天圣酒将军。
21,安史之乱后使大唐的经济得到复苏的第一功臣是刘晏。
22,李渊死后因为厚葬和薄葬的问题李世民和大臣们斗了好几个回合,李世民想按照汉高祖刘邦的规格,大臣们用高武奢侈过度被赤眉军挖掘一空吓唬他,主张用节俭的汉文帝的规格,李二又不愿意,无奈只好召集群臣讨论,再三提醒大臣们千万“勿置朕于不孝之地”。最后按照房玄龄的折衷方案,既不按照高武的最高规格,也不能低到不封不树的汉文帝魏文帝的水平,采用中兴明主刘秀的规格, 以陵墓高六尺来修建李渊的献陵。
23,唐代确立紫色最贵。24,肃宗李亨亨的老妹儿宁亲嫁给了张说的儿子张垍,除了张说是李三儿宠信之臣外,还有一个原因,张说算是李亨的救命恩人,不是张说的劝说,说不定李亨没有出生的机会。
25,太平公主的一生也算波澜壮阔,不但是唐朝公主不可逾越的,甚至国朝历代公主都难以逾越,她的食邑实封最高是一万户。新唐书公主传:永淳之前,亲王食实户八百,增至千辄止;公主不过三百,而主独加户五十。及圣历时,进及三千户。预诛二张功,增号镇国,与相王均封五千。···睿宗即位,主权由此震天下,加实封至万户,三子封王。旧唐书中宗睿宗本纪:公主加号镇国太平公主,仍赐实封,通前满五千户。···己酉,镇国太平公主加实封五百户,通前一万户。
26,唐朝末年天子失势,为了搜刮财物,又产生一种新的敛财方式,就是皇帝赐宴,群臣奉献钱财布帛,这种行为一直持续到五代。这种行为称买宴 旧唐书 哀帝本纪 天祐二年五月戊寅,宴群臣于崇勋殿,朱全忠与王镕、罗绍威买宴也。27,公主封号有三种,以国名,例卫国霍国;以郡名,例平阳宣阳;以美名,例长乐太平。
28,代宗独孤贵妃,据说有宠,死后却停棺三年没有下葬,追封皇后。
29,唐代多宠公主,李治爱女太平,李漼爱女同昌,那么李豫的爱女华阳公主。30,据说天皇准备逊位给天后,因为郝处俊的劝阻才作罢。 新唐书后妃列传 帝将下诏逊位於后,宰相郝处俊固谏,乃止。
31,窦怀贞出身名门,善待族人导致家无余财,宦海沉浮总是因为女人,为讨好韦皇后,娶其乳母,自称皇后阿赭,人称国赭,最后投水自尽死后还被戮尸。
32,唐代制度,亲王第二代都是叫嗣王,例如嗣江王嗣宁王等,武延基武延义兄弟却因为要避讳他们的爹武承嗣被武则天封为继魏王。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谢邀~~大唐盛世,这是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的一段历史。的确,这个朝代的文采风流,赫赫武功,万国来朝的气象,当时让整个世界所折服。
有趣的冷知识,估计已经被太多人例举了,我就不重复了。简单说说我所知道的几点吧:
信仰的力量——史上最风光的偷渡客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段子。有人问:如果唐僧没有西行取经,会是怎么样?
有位网友神回复:如果当时没让御弟西行,而是直接吃他一块肉,有可能,至今我们还是唐朝人。
这位在世界佛教史上写下辉煌一页的中国僧人,就是我们在小说中熟知的唐僧玄奘。
玄奘,俗姓陈,世称“唐三藏”(“三藏”是指佛教的经藏、律藏、论藏;此称号意谓对佛教典籍的精通,只是一种泛用的尊称,并非玄奘专名)。
玄奘生于隋开皇十六年、即公元596年,其祖上历代为官,父陈惠曾任隋朝江陵县令,后辞官归隐,潜心儒学。
玄奘十一岁时,跟随他的二兄、已出家的长捷法师进入洛阳净土寺修学佛法,不久,大理寺卿郑善果奉旨到洛阳度僧,年仅十三岁的玄奘闻讯前往。
郑善果见其容貌俊逸、器宇不凡,就问他是否想出家,玄奘说是。
当时,玄奘的年龄尚幼,本来是不能出家的,可郑善果却破格录取了他,将年少的玄奘剃度为僧,可他无论如何也不敢想象,自己此刻的这个决定竟然会深刻影响此后一千多年中国佛教的历史。
玄奘出家后,将近十年间,遍访名师、究通各家,但是他也逐渐发现众多名师对佛法的理解异说纷纭,而当时的各种佛典译本,又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于是萌生了前往印度求取更多佛学原典、尤其是大乘经典的强烈愿望。
可由于当时出国管控很严,他的申请被驳回了,但是玄奘始终没有放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的决心和信念,一直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八月,长安和关东地区爆发了严重的霜灾和饥荒,朝廷同意灾民可以前往各地自谋生路。玄奘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混在难民队伍中偷越国境,西行求法。
出发的这一刻,除了简单的行囊和一腔求法的理想之外,玄奘什么都没有。更没有小说中唐王送行的一段。
可是,十九年后,这个“偷渡客”回国时,不仅受到举国上下的盛大欢迎,而且得到太宗李世民的亲自接见。
走向天竺的这一路,虽然没有白骨精和盘丝洞,但是却有随时缺水断粮、迷失方向的危险,所有这一切,现实中远比小说里的八十一难,来得残酷。
传说与神话——身世原来可能是‘破落户’或‘假冒牌’大家都知道,许多古籍中,所记载的古代帝王,无一例外地会将他们的血缘、天命,说得有些神乎奇神。
李唐皇室也不例外。根据他们的族谱记载,他们有着极为高贵的血统,远古高祖上可追溯到五帝时代,春秋时期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老子,西汉时的先人,则是李广。
这样显赫的家族史,简直是令人仰望。可惜的是,根据现代的研究表明,这么显赫的家族史,这么久远的世系,不过是谎言而已。就算他们说的,最近的先人李广,也一样与他们没什么关系。
最有力的推敲,来自陈寅恪先生,他的看法是,李唐皇室,他们的世系渊源,是来自河北,所以,他在《唐代政治史论述稿》里写了这么一段话:“据可信之材料 ,依常识之判断,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至于有唐一代之官书其记述皇室渊源,间亦保存原来真实之事迹,但期大部尽属后人讳饰夸诞之语,治史者不应漫无辨别,遽尔全部信从也。”
我是冰娉,感谢你看到这里~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要说唐朝的趣事实在是太多了,今天咱们就从唐朝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来聊聊唐朝的有趣冷知识。
有一副唐朝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您应该听说过,这副名画中主角是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画的是她在春暖花开阳春三月骑着马带着家人随从去郊游的场景。可是这副名画流传了一千两百多年,人们愣是没人认出画中哪个人才是虢国夫人。
原来在唐朝马是分等级的,皇亲贵族骑的是最高等级的马,标记就是把马鬃剪成三朵花,称为“三花马”。您是不是想起李白的那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了?李白这个家伙喝点酒就好吹牛,他的话咱们要打折听,世上只有三花马,五花马是他吹出来的。实证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六骏,六屁战马都是三朵花。
《虢国夫人游春图》里主角虢国夫人肯定骑的是三花马,可是我们看下面这副画中有两匹三花马,一匹马上坐着一位中年妇人怀里抱着个小女孩儿,另一匹马上是一位英俊的翩翩公子,哪个才是画里的主角呢?
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姐姐,据说长的也是倾国倾城,是个大美人,就连唐明皇对她都垂涎三尺,她还有一个爱好,喜欢女扮男装,这下您知道这副画里哪个是虢国夫人了吧?
您知道唐朝人的饭桌上都会有哪些食物吗?
现在的中国人做个饭煎、炒、烹、炸、咕嘟炖、爆、煮、蒸、炖熘焖等等,方法太多数不胜数。在唐朝可没有这么多烹饪方法,最常用的就三四种,煮、蒸、烤、炖,还没有煎、炒的烹饪做法。调味料已经有了“八珍主人”酱油和“食总管”醋,您要想在唐朝吃点烤肉撒上点儿辣椒那是不可能的,可以给您撒点胡椒,因为辣椒是到了明朝才传人到中国的。
在唐朝我们能吃到的食物已经有了菠菜、葱、茄子、黄瓜、萝卜等,西瓜、红薯、老玉米在唐朝是吃不到的。
饮食礼仪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唐朝也不例外,上层阶级是不吃猪肉的,羊肉最受欢迎,这种约定到宋朝被吃货大文豪苏东坡改变了,他发明了一道“东坡肉”才让上层人士甘愿品尝猪肉的味道,这之前吃猪肉被视为没有身份被人耻笑。
不要以为这是玩笑话,在唐朝就有那么一个倒霉蛋,因为嘴馋吃了一个饼葬送了前途。
唐长安城繁华热闹,有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西市是已胡人外国人商人为主的市场,有一种小吃“胡饼”很受欢迎,麻酱味儿的离老远就能闻道香味儿。
有一天四品京官张衡在上朝的路上就闻到的胡饼的香味儿,馋的肚子咕咕叫,于是赶紧卖了一个骑着马一边吃一边赶路,吃能那个叫津津有味。
没想到他这副享受美食的样子被朝中同僚看见了,到朝堂上就在皇帝武则天面前奏了一本,说张衡吃相太影响当官的形象,最后武则天下旨张衡永不再升官,再怎么努力一辈子最高也只能是四品。张衡为吃一个饼毁了大好前程您说冤不冤?
说完吃咱们在说说唐朝人的住。
唐朝建筑的屋顶要比明清建筑的屋顶大很多。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就是典型的唐代建筑,敦煌石窟壁画中也有不少唐代建筑样子。外观的不同源于内部结构的差异,解释起来太繁琐,以后会在“穿越回古代——我们一起看建筑”的系列文章里讲。
在隋唐之前房屋里是没有什么家具的,床和凳子都没有,人们是席地而坐,唐朝时家具才开始普遍使用。有了胡床不用睡在地上,有了桌子、凳子吃饭也不用坐在地上了。不过诗仙李白那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里面的“床”和现在意义上的床是有差别的。李白所说的床顶多只能算一把大马扎或一个躺椅。这也不能怪李白把马扎说成床,因为那个时候床、榻、椅子的名称还很混乱。
衣、食、住咱们说完该说说“行”了。
唐朝人出现靠啥呢?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词告诉我们,唐朝的马快。太宗李世民就是死了也要带上最心爱的六匹战马相陪,昭陵六骏嘛!
皇帝还鼓励老百姓养马,有非常规范的养马制度。自古以来马始终都价值昂贵,何况唐朝的马,您看出土的那些唐朝陶马、三彩马多漂亮,个个膘肥体壮,比起汉代的天马至少美出三个层次。
可是这马又贵又美,养马人就舍不得让马干下贱的活儿了,比如耕地、拉磨这些工作用马实在是大财小用,马不能干的活儿就会交给驴子干。
汉朝之前我国土地上是没有驴的,它是随着丝绸之路引进汉地的。刚来到中国的时候物以稀为贵,小毛驴可是威风了一把,可是小毛驴通过自己的努力,队伍不断壮大繁殖越来越多,没多久自己就走下了神坛,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最基层的农家伙伴。
您不要小瞧毛驴子,虽然它没有马高没有牛壮没有骡子,彪还是个撅头,它的优点也不少,比如驴子忠诚、能识路、有耐力、还能走山路。
能走山路一点就比马厉害,汉朝开始到解放以前,毛驴都是运送战略物资的主要交通工具。
小毛驴还受到了唐朝诗人的偏爱,杜甫说“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李贺说“谁是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白居易说“日暮独归愁未尽,泥深同出借驴骑”。
白居易的诗说出了小毛驴在唐朝从事的一项职业——赁驴,翻译成现代话叫“出租驴”。能年租、季租、月租、日租,还能按时租,堪比现在的出租车。时租小毛驴还可以自动驾驶,到地方不用管小毛驴自己就溜达回到主人身边。这样的小毛驴您爱了吗?
唐朝的趣事太多说也说不完,您还想接着听很简单,点赞加关注,回头慢慢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