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颜良如果与关羽真正单打独斗几十回合,您估计谁有机会赢,为什么?

首先说结论,纵然是正面的公平单打独斗,仍然是关羽更强。

这个道理很简单,颜良与文丑就是作者安排给关羽扬名立万的垫脚石,而关羽则是这一篇章剧情的主角,谁会把垫脚石塑造的比自己心爱的该篇章主角还要强?

关羽

这是从写作方面分析,下面我们再来看对比二人实力的证据。首先是被视作颜良实力高强铁证的二十回合击败徐晃,的确这个战绩很强,徐晃曾经五十回合跟许褚打成平手,二十回合败徐晃表现明显压过许褚一头,同时曹营众将都感到栗然,再次压过许褚。

然而这在关羽面前却又不算什么,原因无他,关羽曾经击败徐晃加许褚联手。

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杀。

因此所谓颜良二十回合击败徐晃就想要证明强于关羽,这是不成立的。

颜良

我们看此战之前,曹操和程昱的态度,当程昱提出要让关羽去敌颜良,曹操的态度是担心关羽立功后就走了,等于说已经默认了关羽出马,必然是可以击败颜良的。而那边程昱则说,让关羽破袁绍之后,袁绍自然会杀了刘备,那时候关羽无处可去,自然留下了。

也就是说,曹操和程昱两个人都是建立在关羽必然强于颜良的基础上在讨论这个问题。而我们说关羽的态度,也着实有些看不起颜良,我观颜良如插标卖首,也成了名言。而关羽斩颜良直接是正面冲开河北军阵,而不是什么颜良在阵前,关羽飞马过去突袭。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斩颜良

关羽正面冲破河北军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要说颜良这都反应不过来,那纯粹是反应太迟钝了,要说突袭,关羽在古城见张飞时,张飞以为关羽降了曹操,猛地一枪刺来,关羽当时甚至是空手,照样躲开了。到颜良这儿就是措手不及,无论是关羽实力太强或者颜良反应太慢,不论是哪种,颜良都没有强于关羽的道理。

另外,或许有人会说到嘉靖本的三国演义,那个版本中给颜良找了接口,说是刘备事先告诉了他关羽的相貌,看见这人过来,他就是来投降的,因此颜良才要去问,才会措手不及。而曹操和程昱的对话里,也是没有确定关羽是否一定能赢。的确,这版本加强了颜良,然而同样是嘉靖本却还有一句,河北军“未尝见此神威,谁敢近前”。等于又从侧面说关羽确实强于颜良。

颜良

《三国演义》的颜良如果与关羽真正单打独斗几十回合,您估计谁有机会赢,为什么?

做为袁绍麾下第一猛将,“河北四庭柱”之首的颜良,在白马坡居然被关羽一合秒杀,连抵抗动作都未能做出来,确实是个意外。

因为以颜良的武艺,绝不可能连招架之功都没有。实实在在地说,就凭颜良二十合打跑徐晃所展现出来的实力,震慑曹军“诸将栗然”,即使是后来渭北之战中二十合击败张郃的马超,也没有能够到了吓得曹军诸将不敢应战的地步。颜良的战绩是相当不错的:冀州城外,速杀企图行刺袁绍的耿武;白马坡“战不三合”斩杀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的宋宪;再“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而后二十合击退徐晃,曹魏阵中一军皆惊,连许禇、夏侯惇、曹洪这类亡命之徒们都吓得做了缩头乌龟。除此之外,能体现颜良武艺的还有几处。十八路诸侯讨董时,在汜水关前,华雄搦战,连胜数阵,诸侯震惊,袁绍感叹道:“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以此看来,袁绍对自己麾下的颜良、文丑的武艺是相当自信的。其实吕布与颜良也曾有过交集。大家知道,李傕、郭汜闹长安,吕布兵败出走,四处投靠,有段时间,吕布还曾经为袁绍效过力,还在常山击破巨寇张燕,立下大功(演义第11回)。但吕布此人性情骄狂,自恃勇武,“傲慢袁绍手下将士”,袁绍愤怒,欲杀吕布,吕布转而投奔他处。

当吕布在定陶与曹操对阵,被曹操击败后,率残来到海滨,而袁绍听从谋士审配的建议,认为“吕布,豺虎也。若得兖州,必图冀州”,就派手下第一猛将颜良“将兵五万,往助曹操”,帮助曹操攻打吕布。而吕布听闻探马报来的消息后,“布大惊,与陈宫商议”。商量之后,投奔了在徐州城的刘备(演义第13回)所以说,以吕布在袁绍军中的经历来看,他对颜良也是很了解,知道颜良是位硬碴子,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而通过颜良的战斗表现来看,他的武艺在三国武力排行榜上肯定位居前列。白马坡一战,颜良用了二十个回合就打跑了徐晃。徐晃是员力量型的虎将,能与许禇相抗五十合不分胜负,武力值绝对不弱。说明颜良的战斗力应该超出许禇一截,甚至要略高出马超一筹。关羽斩杀颜良,是从山坡上策马奔驰而下,“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直冲彼阵。而颜良麾下的士卒,“如波开浪裂”,让出一条道来,使关羽能够“径奔颜良”。

刘备当时正在袁绍军中,白马坡之战前,刘备曾经向袁绍说过“二弟不知音耗,妻小陷于曹贼”,说明刘备至少知道,他的家人落入了曹操手中。那么他会猜出关羽也有可能在曹操军中。如果颜良出征前与刘备见过面,那么刘备就会向他提供关羽的一些信息,比如身高九尺、五绺长髯,面如重枣等相貌特征。当关羽冲入颜良军中时,颜良会很快发现来将的外貌特点,这就能解释他为什么没有及时举起武器来抵挡的原因,“方欲问时”,脑袋瞬间短路的颜良很明显还没有意识到危险性,而是要与关羽进行交流,但“赤兔马快”,关羽已经到面前了,手起一刀,颜良“措手不及”,就没有来得及抵挡和招架,被关羽“手起一刀,刺于马下”。那么,以颜良的真实武艺,如果与关羽正常交锋,结果又是如何呢?

前面说过,颜良的实际武力值甚至在马超之上,以他的武艺和力量,顶住关羽的前三刀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关羽前几刀的爆击一旦被抑制住了,就很大可能性被拖入持久战,颜良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我认为,如果两人正常在阵前单挑厮杀的话,颜良并不怕关羽,百合之内双方将旗鼓相当,不分胜负。在白马坡,颜良被关羽速斩,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把关羽当成敌人,思想上瞬间短路了,并未做出防御动作来。

《三国演义》的颜良如果与关羽真正单打独斗几十回合,您估计谁有机会赢,为什么?

白马之战,颜良3合斩杀宋宪,又1合斩杀魏续。曹操感叹说:“真勇将也!”在此之前,颜良曾经斩杀要行刺袁绍的耿武。

这些似乎证明不了什么。但是,继宋宪、魏续被杀之后,徐晃一马当先挺身而出了。徐晃何许人也?他曾经1合斩崔勇,50合战平许褚。许褚跟典韦是曹操手下的绝顶高手,两个人曾大战一整天,不分胜负。一般一流高手跟顶级高手颉颃的极限是20合到30合。像张郃在马超手下抵挡了20合,在赵云手下抵挡了30合。而徐晃能够在许褚手下50合还不落下风,这说明徐晃是众多的一流将领里面是数一数二、名列前茅的。

结果,20合以后,徐晃完败。徐晃当时加入曹操阵营不久,应该是急于立功表现的。20合就败退下来,说明徐晃是在全力以赴的情况下也只能坚持这些回合了。如果不知难而退,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徐晃败下阵来,曹操手下众将个个不寒而栗、噤若寒蝉。《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写的:

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

徐晃的失败证明,曹操手下众将只有一个人有希望与颜良一战,他就是许褚。因为,曹营主将的武功最强的就只有许褚了。但是,许褚50合尚拿不下徐晃,而颜良仅20就打败了徐晃,以此类推,许褚与颜良的差距很大。很明显,许褚也不是颜良的对手。也正是因此,曹操诸将栗然。

事到如今,有希望打败颜良的只有关羽了,而关羽一旦立功,就有可能离他而去。曹操为此一筹莫展。

程昱打消了曹操的顾虑。他说:“刘备若在,必投袁绍。今若使云长破袁绍之兵,绍必疑刘备而杀之。备既死,云长又安往乎?”曹操大喜,决定启用云长。其实我觉得,曹操此时也是别无选择了。

关羽应邀而到。曹操向他通报了战况,描述了颜良的勇武。关羽实事求是地说:“容某观之。”当曹操和关羽观看颜良的阵势时,曹操说:“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羽说:“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狗耳!”曹操又指着颜良说:“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羽说: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尔!”

曹操听了关羽的话,怕关羽有失,赶紧提醒一下:“未可轻视。”关羽的好朋友张辽曾亲眼目睹颜良斩杀宋魏二将、又20合打败徐晃的全过程,深怕关羽轻敌。也赶紧提醒关羽:“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这些都是善意的提醒,曹操和张辽是发自内心的希望关羽马到成功,打败颜良,以扭转不利局面。

关羽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凤目圆睁,蚕眉直竖,径奔颜良。颜良见个关羽冲来,方欲问时,关羽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这就是,关羽斩颜良的全过程。曹操、张辽的心里预期可能就是希望关羽能打败颜良而根本不敢奢望能杀掉颜良。而关羽想的是如何杀死颜良。这些,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看得出来。关羽一心想要斩杀颜良。因此,他就要观察入微、审时度势,争取一举成功。他所说的颜良如插标卖首、河北人马如土鸡瓦狗等等豪言绝不是没头没脑的狂言而是有的放矢的自信。也就是说,他已经制订好了斩杀颜良的战术,那就是:突袭,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风险、最高的效率斩杀颜良,而不是和颜良大战300回合,一决胜负的精彩表演。

这样一来,睁大眼睛等着看关羽大战颜良几百合这种经典好戏;甚至潜意识里希望颜良能够打败关羽以泄私愤的曹营诸将都大失所望了。总之,就这么简单的咔哧一刀,一切都结束了。关羽一刀定乾坤,白马之围遂解。于是,曹操诸将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关羽斩颜良靠的是偷袭,不是正大光明的交锋。而且夏侯惇、蔡阳之辈还心心念念地认为,如果是去偷袭颜良,自己完全也可以做得到。曹操诸将(除了张辽、徐晃以外。)这时候非常自觉地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早知道这样,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地许昌去搬请关羽。

远在冀州的文丑也是这样想的。于是,文丑自告奋勇前来替颜良报仇雪恨。

结果真的是匪夷所思:堂堂的河北四庭柱之一、与颜良齐名、曾经多次临阵斩杀敌将、打败了张辽徐晃联手出击、和赵子龙大战60合不分胜负的文丑竟然和关羽只战了3合,就心惊胆战,掉头就跑。结果,关羽马快,赶上去,脑后一刀,斩杀了文丑。

要想分析颜良有没有机会打败关羽,就得分析文丑跟关羽的这次单挑。颜良文丑二人齐名,而且从二人的声望、地位及以往的表现来看,二人的武功也在伯仲之间。文丑如果有机会赢关羽,颜良就自然也有机会赢。

但是,事实是文丑只抵挡了3合,就胆怯了。为什么说是胆怯呢?就是说,文丑表面上看,并没有漏出败相。但是他内心深处清楚一点的是:自己肯定不是关羽的对手,关羽的武功之高远超自己的想象,再打下去有可能性命攸关。正是这种评估,使得文丑胆怯并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应该说,文丑战关羽3合胆怯,也是对关羽能否打败颜良的补充说明。文丑是河北名将,身经百战,可以说临阵经验丰富。通过文丑的临阵表现说明,颜良即使是准备充分地和关羽公平决斗,颜良也照样不是关羽的对手。巅峰时期的关羽水平的发挥不在吕布之下。所以,想要赢关羽,颜良没有任何机会。但是如果不是关羽的马快,颜良要保住性命,全身而退还是大有希望的。

《三国演义》的颜良如果与关羽真正单打独斗几十回合,您估计谁有机会赢,为什么?

关羽斩颜良确非实力所致,这一点勿容置疑。单从颜良二十合败徐晃可以看出,颜良不输于马超。曹将里面徐晃、张郃、张辽武艺同在一个水平线上,许褚略高。马超二十合败张郃与颜良二十合败徐晃异曲同工。关羽二十合绝对赢不了徐晃,惟恐二十合也难赢张郃。张飞曾与张郃战五十合未分胜败,赵云又三十合败张郃。文丑与颜良齐名武值应同,文丑与赵云战六十合不败,综合评估,颜良、文丑武值不低于马超,甚至略强。这样关羽斩二人靠的是突袭,致颜良于措手不及,阴差阳错,一刀刺于马下,而不是举刀劈下,颜良不曾招架还手,实非公平对决,胜之确是不武。对文丑是在三合后文丑力怯,可能是赤面长须之像斩杀颜良对文丑造成了心理阴影,才战三合沿河而走。而关羽又靠赤兔马快,追上脑后一刀,结果了文丑。这两次斩将均有百分之八十的取巧成分,均不是用力战取胜。真要用实战,三百合内关羽对二人中的任何一人均无法取胜,甚至有败落的可能。况且关羽体重、刀重,并不便于长期力战。表现他力战的有几处可以验证,战庞德百合,战黄忠百合,战徐晃八十合,都不分胜负。凡能战五十合以上者,关羽都难取胜。因此说,颜良、文丑死的是寃。

《三国演义》的颜良如果与关羽真正单打独斗几十回合,您估计谁有机会赢,为什么?

颜良乃袁绍手下第一号人物,河北四庭柱之首,袁绍是当时天下势力最强的军事集团,手下没有几个得力的干将能打开局面吗?从这方面考虑也可以看出颜良的实力。

在白马坡颜良被关羽斩杀,是《三国演义》里的事情。《三国演义》非历史书籍,乃是故事书。是根据民间传说和戏曲剧本而整理成篇的,战多少回合是著书人编的,当时是不是俩人捉对厮杀都很难说,有可能当时的年代还是战车呢?

罗贯中也没见过当时的情况,作者为了增加书的故事性、可读性而描述了许多打斗的场面,展示了一些个人的英雄主义型像。他只不过是要吊读者的胃口而已。再着说罗贯中是挺刘派,他的各种描述,诉事都倾向与刘备,赞扬关羽也是在歌颂刘备。

不过话说回来了,咱也没有见过那种战斗场面,所以咱也只能按照罗贯中的意图来,毕竞书是人家编的吗?

关羽斩杀颜良,不能说明颜良就不如关羽武功高,战场形势千变万化,临场发挥是最主要的原因,它决定了胜败输赢。

关羽武艺有多高,其实从罗贯中本人思想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他经常让关羽用拖刀计赢人,拖刀计必须是赢的一方得先怯战,然后卖破绽逃跑,对手追之,赢方突然回刀方可得手。可是;关羽是这样的性格吗?

从文丑战退张辽和徐晃曹兵两员大将就足以看出颜良的武艺有多高,颜良决非在文丑之下,与关羽恐怕是在伯仲之间,胜败只能看临场发挥的好赖了。

另外还有一个是胜败的关键,就是马匹。两人厮杀也是马匹的矫力,坐骑孱弱,人武功再高也不中。吕布、关羽逞雄,很大的一部分能力是来源于“赤兔”马。

关羽在白马坡斩杀颜良,是在不经意间,也就是措手不及,决非校场比武。与赵云枪挑高览是一码事。是在乱军中的斩杀,如果这样就定性颜良功夫值不如关羽的话,那马忠依计还捉住了关羽呢?这又怎么说,难道关羽还不如马忠?

从各个角度看,二人要是照面正规厮杀的话,别说几十回合,就是一、二百回合也难见分晓。最后如果都没有失误的话,就得看坐骑的耐力了。关羽的是“赤兔”马,颜良的马恐怕也是久经战阵并非善茬。关羽与颜良的最后胜负恐怕得靠运气和天意了。

《三国演义》的颜良如果与关羽真正单打独斗几十回合,您估计谁有机会赢,为什么?

事实上,单纯从武功上来看,颜良的战斗力是并不弱于关羽的,所以如果两人真正单打独斗几十回合,关羽是肯定无法击败颜良的,更不要说一回合斩杀了!不过,要是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分析的话,颜良和关羽单打独斗,最终仍然有可能被关羽斩杀!

关羽斩颜良

关羽斩颜良之事,发生在白马之战!当时曹操刚刚逼降关羽不久,袁绍命颜良统兵南下,进攻曹操。因为关羽并没有真心臣服于曹操,所以曹操出征颜良时,其实并没有带上关羽,结果在和颜良的对战过程中,曹操的手下败得极惨!

宋宪被颜良三回合斩杀,魏续被颜良一回合斩杀,徐晃被颜良二十回合击败,曹军诸将栗然!以上便是曹军众将面对颜良的状态,很明显,颜良非常强大,其对于曹营诸将的震慑远超马超,甚至能比肩吕布!曹营众将面对马超时,可根本没有怯战的表现,但是这一次面对颜良,他们却被吓得不敢出阵了,很明显颜良更强!毕竟二十回合击败徐晃,这种战绩可没几个人能够打得出来,要知道当年许褚和徐晃交手五十回合,可也仅仅打了个不分胜负。这就意味着,就算是曹营第一猛将许褚上场,那也敌不过颜良!

单从白马之战颜良的表现来看,其实他是完全可以跻身超一流高手的名单,只不过可惜的是,他遇到了关羽这个天选之人!

自从徐晃被颜良二十回合击败后,曹营诸将都知道了自己和颜良之间的差距,不敢贸然出战了,而曹操这边,看手下没人敢战了,也只能无奈退兵。曹操郁闷啊,这才刚刚和袁绍的先锋交手啊,直接来了个出师不利,而且就战斗表现来看,自己手下确实并非颜良对手,他很发愁,第二天还能派谁出手呢?要是再败一场,这军心可就崩了啊!就在曹操郁闷发愁时,谋士程昱给他献上了一计!

原文:操见连折二将,心中忧闷。程昱曰:“吾举一人,可敌颜良。”操问是谁,昱曰:“非关公不可。”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昱曰:“丞相又爱之,又疑之,何不取来,两强相并?如胜则重用,如败则决疑。”操曰:“善。”遂差人去请关公。

程昱举荐的人乃是关羽!在收服关羽的作战中,曹操曾让许褚和徐晃联手拦截过关羽,结果二人被关羽击败,很明显关羽的战斗力是要高于徐晃许褚的。既然关羽的战斗力这么强,那么他很可能是有和颜良一战的能力,所以程昱的这个建议其实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只不过话虽这么说,但毕竟颜良的表现太过亮眼了,所以大家对于关羽能否击败颜良一事,还是表现得非常怀疑!

当关羽到达白马战场时,曹操立马把战况跟关羽说了一遍,而关羽听了曹操的介绍后,也不再像之前那么高调了,而是一反常态的说自己要亲自看看战场,评估一下颜良的实力。

原文:操请公坐定,叙说:“颜良勇诛二将,连日诸将败者及多,勇不可当,特请云长商议。”公曰:“容某观其动静。”操置酒相待。忽报颜良搦战,操引关公上土山观之。

此时关羽的表现其实还是比较谨慎的,毕竟能二十回合击败徐晃的选手,战斗力肯定是不低的,但是当他跟着曹操看过颜良的军阵表现以后,他顿时就变得非常高傲自大了,说颜良的河北人马不过是土鸡瓦狗,颜良本人也不过是插标卖首,搞得曹操都非常惊讶,关羽的前后变化怎么这么大?就连关羽的好朋友张辽都劝他别大意,要小心应敌!

实际上,曹操的疑惑也是大多数人的疑惑,为啥刚到战场的关羽还是小心谨慎的,结果一看到颜良的军阵后就表现的非常自大?这里面的原因文中并没有直接给出,但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关羽在观察颜良军阵的过程中,肯定是发现了颜良的弱点,不然他不可能突然之间变得这么自大!那么关羽发现的颜良弱点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没有明确答案了,有可能是颜良排兵布阵有问题,也有可能关羽之前见过颜良或者从其他渠道听过颜良的武力,反正自从他到白马战场实地考察过后,他顿时发现了颜良的弱点,所以才敢表现得如此自大,直接倒提青龙偃月刀冲了过去。

原文:公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如插草标卖其头也。操曰:“非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首级来献丞相。”……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

不得不说,关羽的运气真的是非常好,估计他自己都没想到,面对颜良这么一个高手,他竟然可以做到一回合斩杀!当关羽从曹军营地冲出时,颜良竟然直接命令手下不要阻拦,让开一条路供关羽来到他的麾盖之下,准备张口询问关羽,结果被关羽一刀斩杀!看到这里,很多人会疑惑,颜良为啥不出手作战呢?为啥会让手下让开一条路供关羽来到麾盖之下呢,他又想问关羽什么呢?关于这些问题,原文其实也给过解释。

原文: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

可以看到,颜良之所以不做抵抗,完全是因为受到的刘备的嘱托,准备劝降关羽,哪知道关羽如此心狠手黑,竟然连一句话都不讲,直接一刀毙命!不得不说,颜良死得真冤啊,以他这么强悍的实力,再怎么说也不该死得如此窝囊吧!估计当时关羽如此自信,能够斩杀颜良,其实就是想要复制当年斩杀华雄的套路,不报名号,直接突袭,一刀斩杀,懒得废话。结果没想到这个颜良还真的是非常配合,竟然就站在那里配合关羽,不做丝毫抵抗!

原文:云长出马,只一合斩了华雄,提头入献,众皆大喜。

说实话,当年的华雄,表现也是非常不错的,打的诸侯众人根本不敢出战,怎么看也有一流的武力水平。结果关羽上场,直接一刀解决,这怎么看也不太现实!很明显这场打斗里面另有隐情,而最可能的解释便是关羽使用了突袭打法,在华雄以为要自报名号时直接一刀斩杀,不然真的很难解释一个超一流武将怎么一回合斩杀一流猛将的!

综合来看,颜良能够二十回合击败徐晃,表现比许褚还好,这就证明颜良这个人的战斗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应该是能够跻身超一流武将的序列。而关羽也是超一流的武将,两个超一流武将,怎么可能在几十回合内分出胜负?所以说,单纯武功的角度来看,如果颜良和关羽真正的单打独斗几十回合,那是根本分不出胜负的!不过如果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分析的话,颜良要是敢和关羽单打独斗,仍然有很大概率被关羽斩杀!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关羽战斗经验更丰富

颜良作战勇猛,这一点大家都是看得到的,但是关于颜良的临场表现(计谋),估计很多人都忽视了。就拿关羽斩颜良来说,虽然刘备曾交代颜良,要他招降关羽,但是颜良看着关羽气势汹汹的冲过来而不做防备,反而是还想张口问话,就这种应变能力,简直就连普通人都不如!普通人看着别人拿着大砍刀冲过来,也会心生警惕啊,要不就是跑,要不就是拿武器抵抗,可颜良这家伙呢?不仅自己不做抵抗,还让手下人不要阻拦关羽,这是什么操作?愚蠢啊!

人家关羽本来的战略就是突袭,结果你颜良丝毫不做准备,那你这不是主动送命吗?所以说,即便是颜良做好准备,真正和关羽单打独斗,他也有可能在互通姓名这一环节遭到关羽的突袭!即便这一关颜良能度过,但也不要忘了关羽会拖刀计哦,当年的黄忠可就差点栽在了关羽的拖刀计上,以颜良的临场表现来看,他很肯定会被关羽套路!

总的来说,关羽不仅战斗力强,而且很会玩套路,什么突袭、诈败、拖刀计,人家玩起来是一套又一套的,稍不注意,颜良就会命丧关羽之手!

二、正史中颜良确实是被关羽所杀

事实上,演义中把颜良的武力应该是抬升了一个档次的,正史中颜良的表现并没有这么好!而且在正史中,关羽斩颜良,那可真是在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非常猛!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尊重史实,所以说,即便演义中颜良和关羽真正单打独斗,他也会死于关羽之手!

三、关羽乃是罗贯中钦定的天选之人

关羽乃是罗贯中钦定的天选之人,颜良要是敢和关羽交手,必死无疑!再厉害的对手,其实也不过是关羽成功路上的垫脚石,要是罗贯中愿意,就算吕布此时在场,只要他敢和关羽为敌,估计罗贯中也敢让关羽一回合斩杀吕布!

结语

单纯从武力来看,颜良有二十回合击败徐晃的战绩表现,他的实力并不逊色于关羽,看起来关羽似乎不可能在几十个回合击败他!不过如果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分析,那颜良肯定不会是关羽的对手,最终将被关羽轻松斩杀!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