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天龙八部》中,鸠摩智挑衅天龙寺,五本为什么要用并不熟练的六脉神剑迎敌?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回答这个问题,要先明确第一点,五本和枯荣用一阳指是否比用六脉神剑更强呢?答案是肯定的,鸠摩智抓走段誉之后,双方彻底撕破脸皮不再是切磋而是生死相搏,此时五本用的一阳指攻击鸠摩智而非六脉神剑。

明白这点,这否认了所谓六脉神剑比一阳指胜算更大说法。接下来再来分析这场比斗。我们要知道,鸠摩智的身份不是一个普通的武林高手,而是吐蕃国的国师,并且在吐蕃国手握大权,国主对其极为信任,这么一个人物,他来求六脉神剑,并且是带着珍贵礼物,并非硬抢,你必须要有极其正当的理由去拒绝他。

本因等自都明白他言中所含威胁之意。他是吐蕃国师,吐蕃国自国主而下,人人崇信佛法,便与大理国无异,鸠摩智向得国王信任,是和是战,多半可凭他一言而决。倘若为了一部经书而致两国生灵涂炭,委实颇不值得。吐蕃强而大理弱,战事若起,大局可虑。但他这般一出言威吓,天龙寺便将镇寺之宝双手奉上,这可成何体统?

这个极其正当的理由,对于天龙寺来说,就是此物乃是天龙寺的镇寺之宝,是大理段氏的至高武学典籍,我们自家人都往往不给看,何况外人?

但是空口无凭,如果你们大理段氏无人练成这门武功,那么不就是屠龙之术,无用之物凭什么不给我鸠摩智看,是不是看不起我这个吐蕃国国师?(随时谨记鸠摩智吐蕃国国师的身份)

再或者,你们有人练会这门武功,但六个打一个都打不过我鸠摩智,那这门武功也不怎么样,凭什么我鸠摩智拿了珍贵礼物(少林绝技)你们还不肯换,是不是看不起我这个吐蕃国师?

你别看鸠摩智这人嘴上谦虚,言谈有礼,一口一个吐蕃国山僧、贫僧什么的,实际上鸠摩智不止一次有意强调自己国师的身份,有这层国师身份,他过来就不光是武林问题,而上升到了国家邦交。

所以对于天龙寺来说,他们必须用六脉神剑击败鸠摩智,证明这确实是至高无上的武学,这样鸠摩智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并不会死缠烂打,也才能保全剑谱。

而鸠摩智何其聪明,他很明白的利用了这点,对于他来说他不需要击败五本和枯荣,只需要击败六脉神剑,证明六脉神剑不过尔尔,就是赢了,所以在第二场比斗中鸠摩智是怎么打的呢?

鸠摩智看准了五本的六脉目前只练成了一脉一剑,只能防御一个方向,于是他用火焰刀分出了十二道劲力,从每人都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的劲力进攻,这样能伤敌吗?当然不能,鸠摩智武功虽强,但力量分到十二分之一也不可能强于这些一流高手,但是五本的六脉神剑只有一脉,要同时应对两个不同方向的劲力,必须舍剑用掌,这就算输了。

鸠摩智推出了这股掌力后便即收招,说道:“得罪!”本因和本观等相互望了一眼,均已会意:“他一掌之上可同时生出数股力道,枯荣师叔的少商双剑若再分进合击,他也尽能抵御得住。咱们却必须舍剑使掌,这六脉神剑显是不及他的火焰刀了。”

所以说整个天龙寺之战,是天龙寺证明六脉神剑价值的一战,你天龙寺能用六脉打败我鸠摩智,证明六脉确实是至高无上的宝典,我鸠摩智也不是泼皮无赖自然不会死缠烂打的要你们的宝典,但若不能证明,不好意思,我堂堂吐蕃国国师给足你们面子,带着足够的谢礼来找你们换六脉,你们还不给,那就是看不起我吐蕃,是两国邦交问题了,你们敢不给?

金庸武侠《天龙八部》中,鸠摩智挑衅天龙寺,五本为什么要用并不熟练的六脉神剑迎敌?

因为鸠摩智点明要领教六脉神剑,所以五本加枯荣只能以六脉神剑会战鸠摩智。

枯荣大师说道:“善哉!善哉!大轮明王驾到。你们练得怎么样了?”本参道:“虽不纯熟,似乎也已足可迎敌。”——《天龙八部》

看书中交代,枯荣知道鸠摩智苦心孤诣就是为了六脉神剑,所以必须要以六脉神剑击退鸠摩智才能打消鸠摩智的图谋。

而书中也明确交代鸠摩智图谋六脉神剑已久,为了挑战天龙寺,对天龙寺里高手都做了详细的调研,所以当他发现天龙寺还有段正明时就立刻猜到这位高手就是大理国保定帝。

鸠摩智为了独挑天龙寺,闭关九年修炼火焰刀,就为了克制天龙寺五大高手武功,当然主要针对还是段氏一阳指。

后来五本加枯荣修炼因为内力不足和时间仓促,只能一人修炼一脉剑法,其实只是一阳指的升级版而已,而且由于时间仓促还不熟练,威力反而不如修炼纯熟的一阳指。

鸠摩智摇摇头,道:“段公子的猜测不对。小僧与慕容先生订约虽久,但因小僧闭关修习这‘火焰刀’功夫,九年来足不出户,不克前往大理。小僧“火焰刀”功夫要是练不成功,这次便不能全身而出天龙寺了。”鸠摩智此番乃有备而来,于大理段氏及天龙寺僧俗名家的形貌年纪,都打听得清清楚楚,各人的脾气习性、武功造诣,也已琢磨了十之八九。他知天龙寺中除枯荣大师外,尚有四位高手,现下忽然多了一个“本尘”出来,这人的名字从未听过,而内力之强,丝毫不逊于其余“本”字辈四僧,但看他雍容威严,神色间全是富贵尊荣之气,便猜到他是保定帝了。——《天龙八部》

因此鸠摩智把天龙寺五本加枯荣全部将死,所以他们只能以不纯熟的六脉神剑会战鸠摩智。

其实如果单以实力而论鸠摩智根本抵敌不住五本加枯荣,先不说枯荣武功远高于五本,未必就不如鸠摩智,单说五本的实力,书中交代五本的实力基本都不次于段延庆。

段正明之前曾和段延庆交手说过,虽然他功力不如段延庆,但是段延庆残废之躯,实战中他定能打败段延庆,而段正明与其他四本相比貌似功力还是最弱,所以整体来说五本的个人实力至少和段延庆差不多。

乔峰曾经都说过,如果大理有像段延庆这样六位高手围攻他,那样他肯定是万万抵敌不过的。鸠摩智的武功再厉害也没有乔峰厉害,鸠摩智凭什么能单挑五本加枯荣,如果真打起来,五本加枯荣早把鸠摩智打死了。

枯荣的实力即使不如鸠摩智,也相差不远,他的功力是绝对远在五本之上,五本联手鸠摩智都扛不住,再加枯荣那肯定能打死鸠摩智。

鸠摩智在最后能一招制住段正明那是出其不意,如果段正明有准备的话,鸠摩智想擒住段正明至少几十招以后。

但是鸠摩智处处以吐蕃国师身份威胁天龙寺,作为大理皇家寺庙,天龙寺不敢对鸠摩智如何,因为他们打死鸠摩智容易,但是抵御不过吐蕃的精兵强将,吐蕃国力远胜于大理国,所以鸠摩智的问题背后牵扯到的是国家问题。

鸠摩智抓准了这个点,所以他可以在天龙寺耀武扬威,而五本外加枯荣也只能是以不纯熟的六脉神剑与鸠摩智切磋交流而已。

所以五本只能迫于各方面的压力被鸠摩智将死,用不熟练的六脉神剑与鸠摩智切磋。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金庸武侠《天龙八部》中,鸠摩智挑衅天龙寺,五本为什么要用并不熟练的六脉神剑迎敌?

因为鸠摩智“将”死了天龙寺,他要见识的就是天龙寺名震江湖的“六脉神剑”,其它武功他不稀罕。

这是他在取巧,他早就知道大理天龙寺里已经很久没人练成过“六脉神剑”了,所以才敢斗胆上门挑战。

其实以鸠摩智的武功,即使是比“五本”高,也是高的十分有限。

从比剑失败之后他的表现来看,单挑他至少应该不是枯荣大师的对手。

他挑战天龙寺,一是靠着“吐蕃国师”的身份,借着吐蕃的势力压人。二是靠着“见识六脉神剑”的话“将”了天龙寺一军。

“五本”不用自己熟悉的一阳指,而非要用不熟悉的“六脉神剑”,就是因为一开始就被鸠摩智定下来的规则所限。

“六脉神剑”作为天龙寺的镇室之宝,名震天下的神技,如果天龙寺的人不能用它击退鸠摩智。以鸠摩智那不要脸的个性,肯定到处宣扬天龙寺和“六脉神剑”只是“浪得虚名”。

天龙寺无论如何也丢不起这个人,所以“五本”和枯荣大师只能用“剑阵”来对付鸠摩智。

金庸武侠《天龙八部》中,鸠摩智挑衅天龙寺,五本为什么要用并不熟练的六脉神剑迎敌?

六脉神剑是天龙寺的看家本事,如果用别的武功只能败得更快,唯有六脉神剑还有一线希望。

金庸武侠《天龙八部》中,鸠摩智挑衅天龙寺,五本为什么要用并不熟练的六脉神剑迎敌?

可能有几个原因,首先他们虽然合练六脉神剑但从未有过实战,或许他们根本不清楚六脉神剑有多大威力想试试,难得遇到高手。打得过最好,打不过说明鸠摩智觉得六脉神剑不过如此,就打消了抢剑谱的想法了。再者估计他们用别的武功更加不是鸠摩智的对手了。段皇爷后代中武功出类拔萃的并没有几个!

金庸武侠《天龙八部》中,鸠摩智挑衅天龙寺,五本为什么要用并不熟练的六脉神剑迎敌?

天龙八部中鸠摩智单挑天龙寺,为什么枯荣和五本以并不成熟的六脉剑阵来对敌呢?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鸠摩智拜会天龙寺是依礼拜会、以武会友,并非拉开刀兵相见的架势,因此,枯荣和五本也依礼接待。待鸠摩智讲明要见识六脉神剑时,此事已经变成维护六脉神剑和天龙寺名誉之战,因此,天龙寺枯荣和五本只能以六脉剑阵应战。尽管鸠摩智火焰刀对付五本很轻松,但枯荣一参战就伤了鸠摩智,如果从比武角度来看,极有可能六脉剑阵和鸠摩智火焰刀会势均力敌,甚至六脉剑阵会取胜。但考虑到鸠摩智个人武功高强,如果拼死突袭,有可能会夺取六脉神剑剑谱,因此在段誉已经熟记六脉剑谱后枯荣选择了烧毁剑谱,让鸠摩智没有继续纠缠的理由,避免剑谱出意外和造成更大的冲突。

二、枯荣精通枯荣神功和一阳指,五本在一阳指上也有很深的造诣,运用这两门甚至更多天龙寺秘技应该可以取胜甚至重创鸠摩智,但是一方面显示了天龙寺技不如人,没能维系六脉神剑的威名,一方面也会结怨鸠摩智代表的吐蕃国。当时吐蕃实力远强于大理,这样结怨很可能带给大理无穷无尽的刀兵之灾,天龙寺是大理护国神寺当然要避免政权收到冲击。

基于上述原因枯荣决定以不熟悉的六脉剑阵应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