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黄飞虎毫无法力,他究竟依靠什么上位成为商朝第一武将?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封神演义》中黄飞虎能当上商朝第一武将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黄飞虎出身好,“黄氏一门,七世忠良,享国恩二百馀年”一个两百多年的将门世家地位崇高不是很正面吗?
第二,会法术有法力的不代表打仗水平高,黄飞虎在战场上立有大功,原文不止一次的提过,“昏君!我丈夫与你挣江山,立奇功,叁十馀场。”“我兄与你东拒海寇,南战蛮夷”“我兵平东海,立大功二百馀场。”
第三,封神演义中会法术不代表武力强,举例来说昆仑十二仙的武力多半不配跟黄飞虎相提并论。
董天君一见大汉,身长叁丈有馀,面如重枣,一部落腮髭髯,四只眼睛,甚是凶恶。董天君看罢,着实骇然。话说方弼见董天君大呼曰:“妖道慢来!”就是一戟。【董天君那里招架得住,只是一合,便往阵里去了】。慈航曰:“连你一身也顾不来,还要顾我?”董全大怒,执宝剑望慈航直取。慈航架剑,口称:“善哉!”方用剑相还。【来往有叁五回合】,董天君往阵中便走;慈航道人随後赶来,赶到阵门前,亦不敢擅入里面去。董天君连方弼一回合都接不下,跟慈航道人战个三五回合并无下风描述(往阵中走明显是诱敌了),就是说论武力慈航道人是明显不及方弼的,而方弼比之黄飞虎却又远远不及。
方弼、方相慌忙对二位殿下曰:“末将二人一时卤莽,不自叁思。如今性命休矣,如何是好?”殿下曰:“救我兄弟性命,无恩可酬,何出此言?”方弼曰:“【黄将军来拿我等,此去一定伏诛】。”方弼、方相听说是黄飞虎来捉他们,认为“此去一定伏诛”,吓得连对敌的勇气都没有,可想而知,在封神这个神仙武力普遍一般的世界,单以武力论昆仑十二仙也远远不是黄飞虎的对手,黄飞虎综合武力、功劳、家世自然当得武将第一。
《封神演义》中黄飞虎毫无法力,他究竟依靠什么上位成为商朝第一武将?
《封神演义》中,商纣王手下有四大能臣干将,分别是闻仲闻太师、武成王黄飞虎、丞相商容和亚相比干。黄飞虎的地位极其崇高,被视为殷商的左膀右臂。文有闻太师,武有黄飞虎,可以说黄飞虎就是商朝的第一武将。
如果仔细看过《封神演义》原著就会发现,武成王黄飞虎其实就是普通的凡人,唯一神奇的就是他所乘坐的坐骑五色神牛貌似有点神奇,至于他的兵器金攥提芦枪就是普通的凡间兵器,与人交战也是规规矩矩地你来我往,物理攻击,从来不曾显露过法术。
纵观殷商与西歧的对决,就会发现殷商一方有不少实力远远在黄飞虎之上的大将。
首先实力最强的肯定是三山关总兵孔宣。孔宣的原型是“瞠目细冠红孔雀”,号称是天地间第一只孔雀,天赋神通五色神光无物不刷,连阐教元始天尊之下第一人燃灯道人都在孔宣的天赋神通面前败走。孔宣也因此号称是圣人之下第一人,最后失败也是败于西方二圣之一的准提圣人之手。
除了孔宣外,最后杀死黄飞虎的渑池县守将张奎和高兰英夫妇实力也极为惊人,姜子牙一方共有崇黑虎、黄飞虎、闻聘、崔英、蒋雄、黄飞彪、土行孙等九人死于张奎夫妇之手,其中也包括武王姬发的两位兄弟姬叔明、姬叔升。
黄飞虎投奔姜子牙后,与普通凡人武将对阵表现还是很亮眼的,但一遇上法术系高手就连吃败仗,这也说明黄飞虎自己是不擅长法术的。但为何黄飞虎会成为殷商第一武将?
黄飞虎出场时的地位就极其高,是殷商的镇国武成王,这其实与他家族的实力密不可分。《封神演义》原著中曾提过,黄家共传承七代,七代皆是忠良,为殷商立下了赫赫战功。黄飞虎的父亲名叫黄滚,也是殷商的名将,镇守殷商重要边境界牌关,是镇边老帅之一。
《封神演义》是明朝作者许仲琳所著,在那个年代,家族世袭只是寻常事。能经历七代,说明黄家已经是殷商最有名的武将世家,黄飞虎的起点就远比其他人要高。到了纣王上位后,黄飞虎的妹妹因早早嫁给纣王,成为纣王的最受宠爱的妃子之一。有黄家的遗泽在,又因妹子的原因身为皇亲国戚,成为殷商第一武将也是理所应当。
黄飞虎能成为第一武将,也跟自己的努力分不开。我们熟悉的黄飞虎是投奔了姜子牙之后才与截教支持的殷商一方交战中,连遇奇人异士。神话小说中,自然是法术为王,普通凡人不敌修仙的实属正常。
但封神之战是阐教和截教等修仙人士,以殷商和西歧之战为载体开展的一场交锋,黄飞虎之所以成为镇国武成王,除了家族原因,导致他一开始就起点较高外,还跟他立下过极多功劳有关。
黄飞虎在封神之战尚未开启时,也曾像闻太师一样率兵征战四方,讨伐周围异族,或者反叛的诸侯王。各路神仙在封神之战尚未开启时,一般是不干涉人间事务的,黄飞虎要对付的这些人也都是普通的凡人。殷商实力强大,兵强马壮,黄飞虎本身也有家族传承,精通战阵,擅长带兵,连打胜仗也是寻常事。这才因功积累,成为商朝第一大将。
封神大战即将开启时,受大劫影响,孔宣、郑伦、陈奇、张奎这种精通法术的高手这才纷纷出山,前来殷商担任职位,以期在封神之战中争夺机缘,或渡过大劫。其他时候精通法术的高人自然是看不上人间富贵的,才不会与黄飞虎争功。
黄飞虎最后身死后被姜子牙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神,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这恐怕跟他殷商第一大将的身份有关系。毕竟他投奔西歧的影响力太大了,让殷商一方实力大损,政治意义更大,不大加奖赏也说不过去。
《封神演义》中黄飞虎毫无法力,他究竟依靠什么上位成为商朝第一武将?
封神演义中商朝的实力之强大,足以让任何王朝望尘莫及,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路诸侯尽朝于商。
商朝的文臣武将实在太多,武力值高的,法术高的比比皆是,黄飞虎在武将中排不进前十很有可能,但若说他毫无法力,这就不对了。
黄飞虎只是不善于用歪门邪道的法术,何况纣王也并不认同法术,他鄙视方士,认为绝非正统,他之所以没鄙视会法术的闻太师,是因为闻太师有官方的正式身份——托孤重臣,也算是有拥立之功,所以纣王敬重他。
黄飞虎是武成王,武将的总领,纣王极其看重他,所有的兵力他都可以调动,而那些法术高强的武将——
比如三山关总兵孔宣,乃开天辟地第一只孔雀;袁洪、邬文化、余化、张桂芳、四大天王等均,虽然神通广大,鲜有对手,职位都比较低下,而斩杀周武王姬发的2个弟弟姬叔明、姬叔升二殿下的张奎,也只不过是小小的渑池县守将。
纣王亲口所讲"文有闻太师,武有武成王",可见黄飞虎地位的崇高。黄飞虎的坐骑是五色神牛,听着高大上,但其实也是凡牛。他虽然使得一手好枪,但遇到稍有异术的将领立马被擒,最终死于渑池县守将张奎之手。那么黄飞虎是如何统领千军万马,如何服众的呢?
古代很注重家族传承,一个大家族,对朝廷立有战功或者对新王有拥立之功,或者一门忠烈,都能成为后代封侯拜将最重要的理由。黄飞虎家族七代忠良,传承二百多年,父亲黄滚镇守边塞,为镇守元帅,居功至伟,而黄家祖辈对商朝的建立和守护,战功彪炳,名垂史册,对商朝而言,黄家简直是一个功德碑,是一部商朝的兴衰史。
黄飞虎的战斗力不弱,他是颇有战功的,只不过《封神演义》为了突显其他的法术之类如何神奇,而淹没了他的战功罢了。如果不是为商朝立下赫赫战功,又怎么可能封为“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前期打得胜仗比较多,也确实为商朝立下不世之功。
其次,黄飞虎特殊的身份,首先他爹厉害,他爷爷厉害,拼爹他是赢了,他的妹妹嫁给纣王当贵妃,他成了国舅爷,论姻亲关系他也是无人能及。
黄妃曾经骂纣王:"昏君!你成汤社稷亏谁!我兄与你东拒海寇,南战蛮夷。掌兵权,一点丹心,助国家,未敢安枕。我父黄滚镇守界牌关,训练士卒,日夕劳苦。一门忠烈,报国忧民。"说明黄家的势力,纣王都有所忌惮,否则一个女子怎么可能这么底气充沛?
其次,黄飞虎家族势力很大,多年来积攒了无数家资,黄飞虎也很懂得为官之道,黄飞虎反商之时,家中细软、金银、珠宝整整装了四百辆车。可见其富有程度相当了得。金钱也是力量,有钱的人总让人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气场。
再次,也就是被人们忽视的最重要的一点,黄飞虎有”拥立之功“,这在古代来讲太重要了,他有怎样的"拥立之功"呢?
纣王即帝辛,乃帝乙最小的儿子,我们知道夺嫡之路是很辛苦的,即使在清朝九子夺嫡中,雍正险胜,也快把生命熬到最后了,而纣王以少子的身份即位,黄飞虎起多大作用,就不言而喻了,按理说纣王应该把江山分他一半坐也不奇怪。
《封神演义》中黄飞虎毫无法力,他究竟依靠什么上位成为商朝第一武将?
能立第一武将之名份,当然离不了忠,义,勇这三个字!
《封神演义》中黄飞虎毫无法力,他究竟依靠什么上位成为商朝第一武将?
封神演义开篇便写了一句话,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
通过这句话的描述,可以发现黄飞虎这镇国武成王,跟太师闻仲的级别是一样的,都是纣王的左膀右臂。
虽然闻仲的威望比较高,但黄飞虎是个王,而闻仲只是太师。
假如闻仲没了太师的职位,那他就是平民一个,但黄飞虎纵然没有了军权,他还是一个王。
黄飞虎何德何能,论战斗力,他不如魔家四将,不如孔宣,更甚至连七杀星张奎也比不了,可他凭什么就坐上了商朝的镇国武成王呢?他又凭什么能称呼商朝第一武将,能担得起武有镇国武成王呢?
小刘分析,这原因有几点。
其一,从纣王对待黄飞虎的态度上可以窥探一二。
纣王怕闻仲,这是毋庸置疑的。
纣王虽然不怕黄飞虎,却在拉拢他。
纣王的一个贵妃黄妃,便是黄飞虎的妹妹。黄飞虎更是手握朝歌军权,他的父亲黄滚在镇守边疆。
而且,黄飞虎满门忠烈,当然,这是在黄飞虎没有背叛纣王之前,满门忠烈的黄家人,大部分都在军中为官。
所以,黄飞虎虽然战斗力不是最强的,但他有父亲守关,有妹妹做贵妃。
而黄飞虎本人又是镇国武成王,所以他不是最强武将也要把他捧得这么高。
其二,黄飞虎虽然战斗力不行,但他打得胜仗多。
当时,妲己为了陷害黄飞虎,便故意让黄飞虎的妻子贾氏与纣王见面。贾氏为了贞洁,辱骂纣王,大骂:“昏君!我丈夫与你挣江山,立奇功三十余场,不思酬功;今日信苏妲己之言,欺辱臣妻。”
贾氏说得明白,黄飞虎帮纣王开疆扩土,立了奇功三十余场。
黄飞虎虽然个人战斗力不行,但属下打了胜仗,最大功劳也是他这个当领导的。而黄飞虎作为统帅,当然可以调遣比如魔家四将,孔宣,张奎等厉害的高手。
有时候统帅的能力比个人实力更重要。
所以,黄飞虎在这么多功劳的基础上,称为第一武将也不为过。
其三,封神演义里有一句话。黄氏一门七世忠良,享国恩二百余年!
可以说黄飞虎的祖上就在为殷商建功立业,到了黄飞虎这里,是到第七世。
黄家,在商朝不再简单代表了战功赫赫的,他更具有象征的意义。
商朝皇帝捧起来一个镇国武成王,一个貌似最强的武将,让更多的人看到,只要忠心,只要有功劳,商朝绝不会亏待他们。
其四,一般说起皇帝,都会说文治武功怎么样。
所以,武有镇国武成王,这个武,包括武将,并不简简单单的只有修为高法力强就算是武将。
比如韩信,打架也不怎么样,还受过胯下之辱。但这并不妨碍他做统帅帮助刘邦打下江山。
说黄飞虎是第一武将,一个是他地位高,镇国武成王,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另外他做统帅也确实打了很多胜仗。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
《封神演义》中黄飞虎毫无法力,他究竟依靠什么上位成为商朝第一武将?
在封神演义中,商朝这个远古的朝代其战力堪比天庭,文臣武将中有许多人物法力无边,如文臣之首的太师闻仲,乃截教金灵圣母弟子,不但精通五行之术,而且武力惊人,曾一鞭就将哪吒打下风火轮。还有就是渑池县的守将张奎,仅七品小官,却凭一人之力斩杀五岳,还杀死阐教弟子土行孙。
还有更厉害的就是三山关总兵孔宣,其五色神光不但打败包括杨戬在内的所有周营高手,甚至打准圣级人物燃灯和陆压。其余还有魔家四将即四大天王、张桂芳、高继能等诸多左道高手,他们的实力都不亚于在山上修道的仙人。所以说,纣王时期的商朝真的是非常强大,但有一点让人疑惑,就是商朝的第一武将黄飞虎竟然毫无法力。
黄飞虎除了那头坐骑五色神牛稍有特点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特别之处。他使一杆长枪,其祖传的黄家枪法精妙,也曾打败过不少凡人武将,但一踫到左道之士,或者稍有些异术的对手立即歇菜,多次被别人打败、多次被活捉,最后死在商朝级别最小的武将渑池县张奎的七杀刀之下。
这样一个人,如何能统御高手如云的商朝诸将?
在封神演义第一回,介绍了黄飞虎尊贵的身份:后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这里,黄飞虎的地位几乎与闻太师对等,而且他还是武将之首,其才"足"以定国。
这黄飞虎究竟有何独到之处?
原著中,我们借黄飞虎之妹西宫黄妃之口可知一二,黄妃骂曰:"昏君!你成汤社稷亏谁!我兄与你东拒海寇,南战蛮夷。掌兵权,一点丹心,助国家,未敢安枕。我父黄滚镇守界牌关,训练士卒,日夕劳苦。一门忠烈,报国忧民。"
因此,黄飞虎能得重用,并非他武力最强,而是一门忠烈。当然,他的妹妹嫁给了纣王,成为国舅爷,这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而最主要的原因,是纣王对修道的术士并不怎么看重,相反还有几分鄙视。在云中子进献木剑时,由于他"执拂尘打个稽首",纣王看这道人如此行礼,心中不悦,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率士之滨,莫非王臣’,你虽是方外,却也在朕版图之内,这等可恶!"
最关键的是,纣王对术士的能力也表现出极度轻视,在他得知西伯姬昌已死,姬发自立为武王这个消息时,纣王竟然曰:“料姜尚不过一术士,有何作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商朝那些左道之士如孔宣、张奎、高继能等岂能得到重用? 其实就是闻太师,纣王之所以敬他,是因为他乃先帝托孤大臣而已,并不是惧怕闻太师的法力。
毕竟,在帝王眼中,忠烈才是第一位的,能力的大小并没那么重要。黄家祖祖辈辈替商朝守边护国,老黄家的忠心可鉴。而且正是因为黄飞虎不是术士,乃是一员普通武将,不会搞左道旁门,纣王才放心将兵权交给他,否则对方来个障眼法或者隐身术,自己的江山还能保得住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