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一老同志发表很多论文和专著,但连个副科都没有当上,算是失败吗?
NO,NO,NO,完全不是!
是否当上副科长,与发表几篇论文或专著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
首先,要当副科长,除了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领导能力,亲和能力,包括廉政、廉洁素养等。
如果只是看重于几篇论文或专著,而不具备亲和能力,或一定的职业操守,那么,造成一个科室或一个单位不团结,扯是非,工作上不能形成合力,或漏洞百出,这样的人哪个上级领导悸用你?
其次,要当副科长,必须有亲和力,时刻与大家处好关系,如果只是发表了几篇论文或专著,而与大家不交流,不往来,或以此看不起人,更甚者看不起领导等,这样的人就是有才无德,就是半成品。
再次,一个单位的副科也是有一定编制数的,如果没有空缺岗位,到退休时没有当上副科也很正常。
众所周知,在一个行政机关,副科级职务是有一定编制数的,不是任何人熬几年都可以当上副科的。如果科级人员的编制已经满编,那么现任的老科长将会一直做到55岁或60岁,这个编制就一直被他占着,如果他不退休,或不被免职,当然别人就不可能取得这个职务。
最后,平淡的岁月,不以成败论英雄。
古人云:不以成败论英雄。如果将没有当上副科就认定为失败,那么,高官厚䘵,高门大户,高官达显就是成功吗?
对此,我首先想起了唐朝诗人王翰《凉州词二首》里的诗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那些驻守边关的将士,能有几人当得上将军?能有人可以过上人上人的生活?能有几人可以高官厚䘵?
如果这些驻守边关的将士整天都为正科、副科,绞尽脑汁,或苦思冥想去折腾,那边关谁来守?
具体到今天,一个单位几十号人,而副科编制就那么几个,绝大多数人不是没有水平、没有能力,更不是没有写论文和专著的水平,他们或许工作了一辈子,也当不上副科,就敢言其人生失败吗?
我认为这只是一面之词,是一偏概全。
有一个单位的会计科,编制六人,设科长一人,不设副科长。而科长是一个颇有工作经验的资深美女,她与每一任主要领导关系都处得非常好,自身能力也非常强,她手下的几个小媳妇都熬到快40岁了,也没有机会上位。
说实话,这个资深美女科长的确不简单,不但业务素养高,情商也很高,她将手下几个小媳妇、老媳妇关系处得非常好,隔三差五财务科的几个美女都会聚一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快乐。而更为令人惊叹的是,每年评选先进个人,没有悬念,大家都会选老科长。你看看,这个资深美女,已经50多岁的人了,不但不给科里的小美女、小媳妇机会,还让科里的小美女、小媳妇们捧得高高在上。
后来,有人听到财务科的美女们聊天,都坦承:跟着老科长混值了!
看看,只要生活快乐,什么正科、副科的,全一边去!
单位一老同志发表很多论文和专著,但连个副科都没有当上,算是失败吗?
能写发表很多论文和专著,在行政机构干,真的是一点用都没有,行政机关晋升又不看这个。他要是到高校去,很容易就混上教授,再不济,那怕是到中小学去,也能混个高级教师,甚至是正高,比在机关当个科员强多了。
单位一老同志发表很多论文和专著,但连个副科都没有当上,算是失败吗?
老同志不算失败,我算失败。老同志没当上副科,而我是一个没级农资科技员,老同志有"铁饭碗",我捧破饭碗,老同志有温暖的家,而我下岗了,妻子闹离婚。
我在单位是个写论文"小土包子",发表在全国、省市科技报刊论文和文章38篇。虽土的掉渣,但同行说,喜欢我写的东西,并认同我文字中常传达的那种人生态度和用农药这把双刃剑,挥去原始日月水火土(指老品种农药),杀灭当今病虫草鼠害。而我深知,我的所有心态,不过是把试验数据以浅显文字和语言转述一番而己。它为稻花香,为了指导农民科学、经济、有效用药;为作物不被病虫吞嗜,为了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而默默奉献!
为解决本地大面积甘蔗田套种西红柿草害,我引进试验用"甲草嗪"除草最佳药量,对两作物杀不死,草除死,论文发表全国科技杂志,防除草害。蘑菇干腐病菇床死菇,急菇农所急,用新植霉素和连霉杀死细菌,菇生满床。这些论文大多发表全国性科技刊物。试验示范引进推广用低、微毒农药取代中高毒农药,不让食用者当"小白鼠"。
我积极创新,敢为人生,性格上外向果断;而公司层面相对保守,传统创新与守旧二元对立,农资发展理念不同,他们是"广积粮"守成者,以水稻高毒农药甲安磷、氧乐果、16o5"老三篇"。本地种植以果树、蔬菜、食用菌为主,这些农资公司没有农药,只能眼睁睁看农民受损失。
我试验论文引进果蔬菌低微毒新农药。在领导批准下引进新药带动老品种。我负责庄稼医院和科技咨询服务部年年销售翻倍。而一只锦羊带领一群狮子,把农资帝国带领崩塌。体制森严下,引进新药差价交公家,却以公司外进货而犯规。我对论文的情感是复杂,论文对外行的人是一文不值。能钻研业务当"打油郎"论文,除了加上"芳名",评职称使用,其没有什么特别撩人心弦的"壮美",所以我从末前往"付科"上有任何"瓜葛"。
当梦中老品种刀剑冷兵器和洋枪对决,梦醒公司垮台。我不甘把写在田间论文"荒废"在这里,传承一絲"血脉",把"庄稼医院"遗腹子养大成农资公司。当上头要收回农资公司,好言相劝把"经理"、"付科"纱帽硬塞我头上,我开始"纠结"起来:听我一句话,员工工资月二百万先付再说……″如此云云。让我"稀里糊涂"地当经理升"付科″随后,就像投资股市一样,在"半推半就"中被"套牢"……
一朵花,开在那里都是芳香;我从"傻"到"聪明"的转变,不愿因写论文而再次失败;不愿二次下岗,也不愿意因下岗而被老婆休了。
单位一老同志发表很多论文和专著,但连个副科都没有当上,算是失败吗?
看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不是以他的级别的高低为标准的,而是以他的成就与贡献为标准的。蔡伦只是个宦官,也就是太监,不男不女的,级别够低的吧?但他发明了造纸术,对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名字比某些帝王还响亮,永载史册。
单位一老同志发表很多论文和专著,但连个副科都没有当上,算是失败吗?
由于个人秉性,有人适合当官,纵横捭阖。有人适合搞专业。陈景润在初中讲台上被学生哄下来。却在数学皇冠——哥德巴赫猜想上做出了世界级成果。
单位一老同志发表很多论文和专著,但连个副科都没有当上,算是失败吗?
首先,我为这位老同志点赞。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潜心爬格子,专注于研究,而且成果丰硕。没有定力做不到,没有一份执着做不到,没有兴趣做不到,没有一份坚守做不到。
其次,关于成功与失败,简单说几句。成功与失败.,一般来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通过努力和奋斗,达到了预期目标,可以说一个人一个团队,成功了,反之,就是不成功,或曰失败。所以,判断成功与失败,要看有没有明确的目标,是什么样的目标。
而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取决于价值观。毫无疑问,这个目标有长远和近期之分,有高尚与低劣之别。如果一个人仅仅为自己而活着(这里说的是“仅仅”,事实上一个人不可能只为自己而活),追求的仅仅是名誉、地位,那么问题中的老同志连一个副科都没当上,算是失败了。
但这位老同志“发表了很多论文和专著”,可见其追求和志趣不同于单位里的其他人,他对于信念对于精神层次的追求要高于对物质的追求,从这个角度看,他较其他人而言是成功的。人是不应该没有精神的,这也正是点赞他的理由。虽然他没有名誉、地位,但拥有精神的富足和丰满,精神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精神反作用于物质,奋发与蓬勃的精神必将焕发出巨大的力量。
第三,为什么“连一个副科都没有当上”?不知具体情况,只能猜测与推断。一可能是确实不具备副科的条件,人啊,都是各有所长的,这方面行,另一方面缺失,陈景润如果当中小学老师,恐怕有点麻烦。二可能是领导的打压,是同事的排挤。因为在他研究的领域是卓有成效的,见不得别人好是人性最大的恶。二可能是情商不高,太傲然不群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摒弃消极的竞争,弘扬积极的竞争,一定会更有利于事业的蓬勃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