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四十的人,自己练习书法,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假如没有任何老师指导的话。书法究竟应当怎样自我练习才会有收获?

在此,有必要弄明白已经年过40岁的你所谓的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如果非要像书圣王羲之那样,估计是没有机会。

我是60后,我正在练习书法。对于书法,我的理解是练书法就像练武术一样,只要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结构,书写方法,基本的运笔方法,以及你练习的某一种书法的基本构造,剩下的就是功夫问题了。

古人云:师傅领进门,功夫在个人。书法也讲究一个功夫问题,我们不是经常听人们评价某人书法时,说该人书法功力深厚吗?由此可见,日积月累的练习,寒来暑往的坚持,一定会取得自己满意的成就。

那么,对于已过40岁的人,练习书法,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呢?我认为只要持之以恒的坚持,距离成功就非常接近了。所以,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习练书法必须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书法临帖。喜欢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喜欢的书法,才会想方设法去搜集关于该书法的资料,有时出差或旅游碰到自己喜欢的书法作品会忍不住拍照,或默默的用手笔划下,包括吃饭、睡觉都会琢磨某个字,某一个笔划的写法。

2021年,我们骑行漠河时,在北极村看到了启功的弟弟启骧的作品,顿时觉得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马上拍照留念。

这样,通过临帖,基本掌握了一种字体的基本构造、笔序等。坚持一、二十年,就一定会发现或掌握这种字体的精髓,这也是习练书法不小的收获。

从历史上看,每个成功的书法家都有其独到的一种书法流传后世,如赵孟頫的赵体、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构体、欧阳询的欧体、启功先生的启功体等,都是以一种字体独步书坛。

其次,习练书法必须有一定的悟性。

习练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漫长,它既需要你有一定的恒心和毅力,更需要你有一定的悟性。如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一样,即要低头拉车,负重前行,还要时不时抬头看看前后左右,才发现自己的不足。

练书法也如此,在刻苦练习的同时,还要不停地琢磨: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这个字除此之外,到底还有多少种写法?或与之相近的其他书体的写法是样子等。

众所周知,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仅“之”的写法就有多种,如果不是悟性高,那么从头至尾,十几个"之"字,都用一种字形出现,岂不是有点同质化的感觉?

当然,对于习练书法悟性高的人,他们会悟出一种不同于大众,却能够让大众都称颂的好书法,如宋朝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就是一种极具个性的字体。

一个书法家,只有站在前人肩膀上,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而才能发现、创立了一种书写体,如果没有悟性,充其量只是一个写字匠而已。

再次,习练书法必须有一 定的恒心。

习练书法也是一个化茧成蝶的过程,必须有一定的恒心。蚕茧为什么能够脱壳成一只漂亮的蝴蝶,不忍受长时间的寂寞,不忍受长期的疼痛和磨练,是很难成功的。习练书法也一样,如果在习练的过程中,总是怕累、怕苦,或任一时热情,三天打鱼二天晒网,那一定是练不好书法的。

据说书圣王羲之总觉得自己的书法没有父亲王旷好看,就去问母亲,母亲指着院子里装满水的十八个大水缸说,等你将这十八个大水缸的水写完了,你的字就和父母一样了。

当然,除此之外,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还必须要博采众家之长,广泛吸引中华书法文化的营养,广泛的阅读历代茂书法家的成名字帖,只有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练出一手自己喜欢和满意的书法来。

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用心习练书法,敢于博采众家之长,敢于刻苦习练,敢于下将铁棒磨成绣花针的功夫,你说还能练不好一笔好字吗?

已过四十的人,自己练习书法,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就是年过四十的人了,也是自己练书法。但您说练书法要成功,我不知道你的这个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我先谈谈我的看法。

我是小时候练书法,毕业后二十多年都没怎么练过,但一直是喜欢书法,经常会看看字帖,观摩一下。现在为什么又拿起笔来练呢?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为了修心养性,为了让孩子也喜欢上书法。我是四年前又开始练的,那个时候刚入不惑之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情况又不顺利,压力很大,所以脾气暴躁,经常会对着孩子莫名其妙的发火。

后来逐渐意识到这不对啊,于是为了磨炼自己的心境,于是就又拿起笔。经常是孩子睡了之后,自己又写了一两个小时,写的时候整个心无旁骛,没过多久感觉自己的脾气就好了很多,慢慢的火气就没那么大了,性子也柔和了很多。现在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也逐渐对书法有了兴趣,还报了学校的书法班,硬笔字是班里写的比较好的了。对于我当初学书法的目标来说,我这就是成功了。

但如果你定义的学书法成功是明利双收的话,说实话很难。为什么呢?需要两点缺一不可:第一是勤学苦练,没个一二十年的功夫想达到书法家的水平难,这还是在你天资聪颖的基础上说;第二,要有好的机缘,能拜个书法圈中的名师,不是为了得到他多少的指点,而是借他的名来抬高你自己的名(你懂的应该)。

如果只是个人爱好修炼心性,那么自己没事练练书法还是不错的。那自学如何提高呢?第一,多临帖,功夫必须下到了才能有成绩。现在网上有很多老师的教学视频,没事可以看看他们的笔法是怎么运用的。我的头条号“翰墨今香”中就给大家分享了很多台湾的一位书法老师,陈忠建老师的临帖教学视频,从他写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笔法的应用,你可以跟着一起来学习。第二就是多读贴,手机上下载一些你喜欢的法帖范本,没事就多看看,琢磨古人是怎么写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最后就是加强文化修养,书法到了一定水平,比的不是技术了,比的是文化功底的厚薄。

我是“翰墨今香”,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书法。

已过四十的人,自己练习书法,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我是53岁开始拿起毛笔。刚开始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经过了10多天。无意中找到一本多宝塔碑帖,于是开始照猫画虎,刚刚开始,非常艰难,一头雾水。有的字笔顺都搞不清楚,有的字,帖上也看不清楚。后来,无意中在手机上看了陈忠建老师的示范。于是跟着他认真的学习,学了9个月的多宝塔碑。觉得碰到了瓶颈。很难提高。于是,又开始自学颜勤礼碑,到现在也学了9个月了。现在又觉得进入了一种高原状态。我的想法是,不断地学习,不断他提高。每天坚持,每天拿起毛笔,感觉就是乐趣,无所谓成功。每天进步一点点。让生活充满乐趣就是成功。下面就是我的收获。希望得到指点。

已过四十的人,自己练习书法,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我四十七岁开始练书法,现已五十六了,昨天写的,就这长进,从小就爱好,成家后就沒时间了,后对它的热情暴长,就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写毛笔真不容易…………!

已过四十的人,自己练习书法,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所谓成功,应该是设定一个既定目标达到了就算成功,对于40岁即将退休的人来说,一不成名二不成腕,修身养性是第一位的。我退了休之后开始练习书法,感觉受益非浅开始写大楷,后来感觉自己写的太快了,太浪费纸了就开始写小楷。临写的主要是文徽明的小楷,赤壁后赋,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琴赋内容都写的非常好,感觉自己在和智慧的古人对话,不能用成功失败来衡量。高兴就好。这是现在写的小楷,虽有不少问题,每天都在进步、真心高兴,有时候朋友要幅字帮忙写写也是乐在其中吧

已过四十的人,自己练习书法,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这样的问题问得有意思。什么叫成功概率有多大?练书法只是修心养性,与成功不占边。但如果是书法写字角度看,40岁后应成功概率为百分之百。但从书法艺术上看,成功概率又是为零。从古到今,如果是练书法而书法,都不可能成功。如果是在一个村里练几年书法写字,当地人承认你的字比他们靓,就是成功率百分之百,而且是个个40岁后练书法,都会成功。但在书法艺术上,只练书法而书法,我看从历史上,又个个都沒成功。历史上凡书法艺术成功者,都是饱读诗书,以诗传书,以文传书,以身份地位传书,以综合实力传书。以书传书者成功率绝少。最后,我借苏轼一句名言:“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