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27.5和26的在骑行中有什么不一样?

对于相同体力的人而言,山地车27.5和26的速度略有不一样,通过力强。

那么,到底山地车27.5和26的在骑行中有什么不一样?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山地车27.5和26的车有什么区别。

在此,所谓的27.5和26均指自行车的轮径,在我们国内的各种自行车品牌的山地车,其轮径既有27.5英寸的,也有26英寸的,当然还有22英寸、24英寸、29英寸等不同规格的。

22英寸、24英寸的车属于童车或少年骑行车,26英寸的车属于入门级别的,27.5英寸的车属于中高端山地车,29英寸的才纯属于高端车。

其次,在同样的力量下,27.5英寸的山地车略快于26英寸的山地车。

稍具数学知识的的朋友都知道同,直径乘以3.14,就是一个圆的周长,所以,轮径27.5英寸的山地车其周长肯定略长于26英寸的山地车,长多少呢?(27.5--26)×3.14=4.71英寸。

你可别小看这4.71英寸,一圈就快这么长,如果十圈、100圈、1000圈呢?一天如果骑行100公里左右,那又是多少圈呢?所以,如果一个人发出同样的力量,27.5英寸轮径的车行驶一圈,当然比轮径26英寸的车要多行驶一段距离。行驶的距离越长,两种轮径的车距离越大。

其次,在同样的力量下,27.5英寸的山地车较26英寸的山地车通过性强。

开车的老司机都知道,在同一条路上,如果车轮大,那么一般小的沟坎,几乎不影响车辆的通行,直接碾压而过,而对于小车轮,那么必须停下来,慢慢通过。山地自行车也一样,遇到同一条小沟障碍物,27.5英寸的山地车可以轻松通过,而26英寸的山地车却要放慢速度,小心通过、显然,27.5英寸的山地车较26英寸的山地车通过性强。

再次,轮径在骑行中,不是主要因素,体力和技术才是王道。

外出骑行,特别是骑行一条长线或长距离骑行时,体力才是王道,体力好的骑手,就算骑26英寸的山地车也可以将27.5英寸山地车的骑友拉暴。如果两人体力相差不大,那么骑27.5英寸的山地车的骑友较骑26英寸山地车的骑友要快一点,如果骑行距离再长一点,那么,骑27.5英寸的山地车的骑友要将骑26英寸山地车的骑友拉一段距离。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对于骑行技术好的骑友,知道什么时候发力,什么时候加速,以及如何巧妙的利用踏频,就算他骑的是一辆26英寸山地车,其速度也绝对不会输给骑27.5英寸的山地车的骑友。

2019年开春,我们一行四人骑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时,我们四个骑行,我骑的是26英寸的赫速(即HAS)牌山地车,而其他三个骑友骑的是27.5英寸的捷安特牌山地车。在前几天的骑行中,大家都相安无事,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十几天后,我们的距离就产生了,因为我体力较好,且车架是碳纤材质,所以,我总是将另外三个骑友拉得看不见人。

这样拉一次可以,拉二次可以,甚至拉他们一二天都可以,但是,十几天下来,他们就不乐意了,于是矛盾产生了,不得已,为了这次精心策划的骑行活动,我只有委屈自己,放慢速度,和他们保持同样的速度,或超过他们一、二百米再等候他们。这样,才确保我们圆满完成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骑行。

2020年下半年,我的26英寸的赫速(即HAS)牌山地车因为骑行时间太长,外观上有点不好看,于是我又置换了一辆7800元的29英寸的喜得盛牌自行车。因为我体力好,这下自行车又占优势,所以在骑行圈里基本是时时领骑,而且每次骑行时,大家都围观我的自行车。大家一致认为还是我的体力好、轮径大才骑得这么快,于是大家都产生了换车的冲动。

山地车27.5和26的在骑行中有什么不一样?

这两种轮径的我都骑过,从26的换为27.5,再从27.5换回26。对于身高小的人或山马党来说,选26轮径的是最明智的。骑行受各种因素影响,和轮径有关系,但关键是自己的发动机能力,别人骑行能力强,不是单一的轮径大小就能解释的。

27.5的相对轮径大,重心高,力矩大,轮圈相对重点点。

相对26的轮径骑行体验是:

27.5的转弯没有那么灵活,26的更好控车,但重心高,坐上面似乎感觉更稳定,但差距不明显。

通过性能好,同样的沟坎,26的通过时车头撞击感强些,所以27.5轮径的山地车越野性能好,路况差轮径大骑行舒适性好点。

轮子大,力矩大,相同套件档位下,爬坡性能稍弱,需要更大的力踩踏,反之,自动溜坡下坡的速度更快,同齿比,同踏频性况下,轮子大滚一圈距离更多,当然速度快,前提仍是你付出的踩踏力量需更大,你的体能要能跟得上。

相同条件下,起步加速也需更大力踩踏,也即起步慢,轮径小,力矩小,起步更直接,达到一定的速度时间短。

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可忽略的差别,骑行一定距离,小轮需转更多圈,相对的花鼓轮胎要转更多圈,受到的摩擦阻碍也更多。但27.5的轮子高,出厂一般胎更宽,风阻也更大。

捷安特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27.5和26轮径的区别主要反映在下面这图里面:

山地车27.5和26的在骑行中有什么不一样?

目前,山地车轮径常见为26英寸、27.5英寸和29英寸。26英寸轮径为传统的主流轮径,直到现在有厂家还在生产。近年来,大轮径山地车受到广大骑行爱好者的青睐,29英寸轮径主要用于专业人士参加比赛用。27.5英寸轮径介于26、29英寸轮径之间,近年来在广大骑行爱好者中比较流行。

26英寸轮径和27.5英寸轮径各有千秋。26英寸轮径相比27.5轮径,车子重心低,重量轻,稳定性能好,适应平路、山坡、林道等各种环境骑行;27.5英寸轮径相对26轮径,重心偏高,稳定性能不如26轮径车,优点是爬坡、越野性能好,通过沟坎性能强,专门应用于山地、林道等复杂地形环境中骑行。

每个骑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哪种轮径的山地车。但不管是那种轮径的自行车,作为发动机的人很关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山地车27.5和26的在骑行中有什么不一样?

27.5的轮径比26的理论上大一点点,理论上通过性强,实际上有球区别,纯属炒作。身边一骑友,一开始骑26的山地车,爬坡转弯都很轻松,后来听信别人忽悠,卖掉旧的,入手一辆27.5的捷安特XTC880,结果感觉骑行原来的路线,爬坡累,转弯比以前费劲。

我本人骑26轮径的美利达勇士600D,个人身高不到170㎝,17吋车架,由于重心低,感觉操控性很好,长途骑行,经常把5000元以上的大轮径山地车落在后面。

所谓轮径大就速度快,纯属扯淡。同样齿比下,大轮径比较费力是真的。

山地车27.5和26的在骑行中有什么不一样?

近几年新出的27.5轮径山地车,基本都是双培林结构,总的来说特点就是更润更快更省力,

根据路况而言,大轮下坡较具优势,小轮启动和上坡略胜一畴,其实短途并没有大的区别,长途大轮省力一些,不过缺点也较明显,重心高速度快了后,不易操控容易摔车,

骑行爱好者们其实不必过分纠结于车子的种类、配置和贵贱,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山地车27.5和26的在骑行中有什么不一样?

区别大了,高手分别骑这两种车,速度差别很大,尤其是长途,如果都换成半光头胎,差别更大,两者的踏频,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就像公路车,骑一脚,我3d踩三脚才能追上,原来骑不过我的队员,我还是26,人家27,5,竟然把我甩在后面[捂脸][捂脸][呲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