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创造下哪些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

所谓的世界奇迹,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无人可以创造的行为。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中国工农红军自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踏上西征之路,历经千难万险,饱尝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经过二年多的长途征战,爬雪山、过草地,穿行11个省区,行程二万五千里,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实施大小战斗数百次,人员从最初的8万之众到达陕北后只剩1万余人,完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举世瞩目的长征。

2019年笔者骑行红军长征路在湘江战役旧址界首渡口

纵观红军长征走过的路和经历,我认为创造了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

一是长征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红军长征路程之长,没有任何军队可以相比。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和补给的状况下徒步二万五千里的路程。这样看,1800年5月,法国统帅拿破仑率领4万法军,5天穿越了阿尔卑斯山脉的行军,与中国工农红军的壮举相比,看起来似乎更像是一个假日旅游。

2019年笔者骑行红军长征路在通道转兵旧址留影

二是行军速度之快无人可比。长征途中的红军每天都必须行军,否则就可能被敌人包围据相关历史资料介绍,红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部队,携带的辎重,在一个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特别是飞夺泸定桥时,红四团的官兵们一昼夜行军240里,创造了步兵行军史上的奇迹。

2019年笔者骑红军长征路在当年抢渡乌江指挥部旧址

三是艰难程度无人可比。红军长征途中,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缺衣少药,缺粮少弹,吃树皮、草根,吃皮带等,在迹罕至、荒凉至极的苦寒地带,边行军边战斗,这些经历是任何后来人或他人都无法想象或克服的困难,是任何军队都不可能经历的。

2019年笔者骑行长征路在遵义会议旧址留影

四是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长征途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从瑞金出了时只有八万余人,而追击和堵截的国民党部队却经常是十几万人,几十万人,且装备精仿、弹药充足。如果不是一支理想笃定、意志坚强、由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要跳出敌人包围圈,比登天还难。

2019年笔者骑行长征路时在赤水河畔留影

五是危机关头,总有中华民族的智慧在闪烁。红军长征途中,步步惊魂,时时危机重重,处处险象环生,特别是四渡赤水、枪渡乌江、飞夺卢定桥、通道转兵、遵义会议、激战腊子口、夺取哈达铺等紧要关头,稍有不慎,都可以导致前功尽弃,但是,每当这些千钧一发的紧张关头,中华民族的智慧便通过伟人睿智的思想展现出来,及时扭转不利局势,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使伟大的红军队伍从低潮走向成功,从失败走向胜利。

2019年笔者骑行红军长征路时在泸定留影

纸上得来终觉清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荣幸至极的是本人曾于2019年4月至6月全程骑行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曾经18天冒雨骑行,也曾因寒冷、饥饿想过放弃,但是,一路骑过来,真正深切感觉了红军长征的艰辛,至今已经成为我的精神佳肴,开阔了我的眼界,充实了我内心,丰盈了我的思想,并且成为了我一辈子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红军长征创造下哪些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

按困难强度:

1.过草地,走了约六天,近200里,一眼望不到边的草泽浅滩,寒冷天气加上缺少食物,导致红军大幅减员,平均减员25%,有些红军如红四方面军前后三次过草地,红军在草地上即今天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上牺牲几万人。

我们常说爬雪山过草地,事实上爬雪山仅用半天,伤亡远远没有过草地大。

2.飞夺泸定桥,千钧一发,时间紧路太远险,红四团创造了行军奇迹,夺桥奇迹,战斗奇迹。避免了全军覆没的风险。

3.四度赤水,在约30万敌人围困中,多次变更行军路线,调动多路敌人,高强度行军机动,最后创造了突围的奇迹,把敌人彻底的甩在了后面,避免了红军覆没的风险。

红军长征创造下哪些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

四渡赤水在后人看是伟大的,但伟大从来以苦难为代价。中央红军几个月时东、时西,忽南、忽北,大踏步进退,无定向转移;从建立黔北根据地开始,到川西北根据地、川滇黔边区根据地,几次预言的根据地都未建成。赤化四川、赤化贵州也未实现。每日不是渡河,就是爬山,走新路,也走老路、冤枉路、回头路;长时间行军,一路上不得休整,均感到极度疲劳。李德对那一段行军也留下深刻印象。他回忆说:“如果我们白天在一个村子或场院里睡觉,附近落下炸弹,我也根本不会醒来,即使炮弹在旁边爆炸,我也只是翻身再睡。有一天夜里,当我们穿过一片平原时,我走着走着真的睡着了,路已经转弯,我却一直走到旁边的小溪里去了,当冰冷的水拍打着我,我才醒了过来。”保持特殊待遇的李德尚且如此,一般红军干部战士的疲劳程度便可想而知了。蒋介石形容红军行动“飘忽不定”,却不知道红军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极度疲劳带来大量减员。病号和累垮的人数远远多于战斗中的死伤者。湘江之战使红军由江西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人锐减为四万余人,损伤过半。四渡赤水期间虽然在扎西地区和遵义地区招募到几千新兵,但到过金沙江时,红军总人数已减到两万余人,又减了一半。中央的战略意图又不甚明确,长期以来不能找到战略立足点,部队中普遍出现牢骚和埋怨情绪,相当一部分人感到照这样下去,部队没有被打垮也要被拖垮。部队的情绪在影响指挥员的情绪,指挥员的情绪在影响决策圈的情绪。从林、聂4月25日发给军委的电报中一句话三个“应”:“应立即变更原定战略”、“应迅速脱离此不利形势”、“应经东川渡过金沙江入川”;到彭、杨4月26日电报“因我军行动错失争取平彝、盘县的良机,使战略已陷于不利地区”、要求“解决一切刻不容缓的事件”,前线指挥员的焦急情绪已明显可见。林彪过金沙江前已经牢骚满腹。他说红军净走弓背路,应该走弓弦,走捷径,否则部队要被拖垮。过金沙后进至会理地区,一到宿营地他就给彭德怀打电话。聂荣臻回忆,林彪在电话里说:“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的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彭德怀回忆林彪在电话里说:“蒋介石和龙云的追兵虽然暂时摆脱了,但他们的追击不会停止。如果蒋介石增援川军,合力堵住大渡河,后面再有追兵,我军只能在这块狭长地区转来转去,十分不利。我看该由你来指挥,赶紧北进吧!”聂荣臻说林彪的要求被彭德怀拒绝了。彭德怀说他当时回答“我怎能指挥北进,这是中央的事”。林彪放下电话就给中革军委写信。写完信要聂荣臻签名,聂不签,林彪便签上自己的名字将信送了上去。林彪爱思考的特点很多人都知道。他还有另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特点:爱写信。自己思考的东西,喜欢把它写下来。他平日话少,作战命令也历来简洁。但写成信件便不惜笔墨、简短的不多了。林彪的信涉及的问题一般都较重大,意见也往往颇为尖锐。正确的,看后觉得他目光犀利;错误的,则感到他为人刻薄了。

平素沉默寡言的林彪竟然高声批评:“像他这样领导指挥还行?”,并质疑红军行军路线“尽是走弓背上,而不是在弓弦上,走的冤枉路太多”,他还给彭德怀打电话:“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领导,你下命令吧,我们跟你走”。

林彪打电话时,聂荣臻、左权、罗瑞卿、朱瑞等人都在旁边。聂荣臻听后提醒他说:“你是什么地位?你怎么可以指定总司令撤换统帅?我们的军队是党的军队,不是个人的军队。谁要造反,办不到。如果你擅自下令部队行动,我也可以以政治委员的名义下指令,要部队不执行”。

林彪不听,又给“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写信,他认为近一两个月来,部队走的路太多,太疲劳,还在云贵川绕来绕去,走了很多冤枉路,是否改变一下指挥,改变一下这种状况。不然,像这样下去会把部队拖垮的。他建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最好主持军中大计,不作具体指挥,前敌指挥最好由彭德怀负责。

林彪把信写好后,要聂荣臻签名,聂荣臻劝他说“革命到了这样紧急关头,你不要毛主席领导,谁来领导?你刚参加了遵义会议,现在又来反对遵义会议,你这个态度是不对的,先不讲别的,仅就这一点,你也是违背纪律的。况且,你跟毛主席最久,在中央根据地,在毛主席领导下,敌人几次围剿都被粉碎了,打了很多胜仗,你过去保存了一个小本子又一个小本子,总是一说就把本子上的数据翻出来,说你缴获的枪最多,现在,你应该相信毛主席,只有毛主席才能挽救危局。你要我在你写的信上签字,我不能签,我还反对你签字上送,今天我没有把你说服,你可以上送,但你自己要负责”。

林彪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在信上签了名,并派人把信送到中央,接到林彪的信,毛泽东很是吃惊。

1935年5月12日,毛泽东提议中央政治局在会理140公里的铁厂召开扩大会议,专门解决林彪的信和刘少奇、杨尚昆在二渡赤水后发给中央的电报所提出的问题。

会议的结果是,张闻天主持会议,严厉批评了部分领导干部要求撤换毛泽东的主张,并迫使这些干部做了检讨,毛泽东总算熬过了这段被他称为“急风暴雨”的时期。

红军长征创造下哪些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

红军长征创造了无数个奇迹,现简要罗列几点:

△奇迹一,行程两万五千里,跨越经过的省份为14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原为四川一部分。1928年9月国民党中央全会决议西康特别区正式建为行省。1935年7月成立西康建省委员会。1939年1月正式成立西康省。)、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

△奇迹二,凝聚成长征精神,这就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显著的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奇迹三,走出了开国领袖毛主席、周总理、朱德总司令、刘少奇、邓小平、陈云、杨尚昆、李先念等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

走出了共和国9位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

走出了共和国9名大将: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还走出了萧克、张宗逊、王震、许世友、邓华、杨成武、傅钟、肖华等48名上将。

这些都是红军长征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创造下哪些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

红一军团二师四团飞夺泸定桥前创下的25小时行军240里的徒步行军记录,这应该是一个空前绝后的记录。

四团前身是北伐革命中的叶挺独立团,井冈山时期的28团,是红军的头等主力。时任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

这是一场超越人类极限的山水狂飙。1934年5月27日,中央军委命令四团三天之内从安顺场出发沿大渡河左岸北上夺取泸定桥。至5月28日凌晨5点,四团行军90里。随后,四团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于29日必须夺取泸定桥。此时距29日仅有一天的时间,而离泸定桥还有240里的距离。一天之内成建制跑完240里(约等于三个马拉松),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英勇的红军就是为奇迹而生。军令如山,狂奔吧,战士们!

大渡河的两岸山路崎岖难行,而且当时还有雷雨天气,老天爷已经把副本的难度开到了最高级别。

但是四团争分夺秒,最终于29日早6:00到达泸定桥,用时25小时(28日5:00至29日6:00)到达泸定桥。他们开会、吃饭都是在奔跑中完成的。让我们看看杨成武上将的一段回忆:在行军纵队中,忽然一簇人凑拢在一起。这群人刚散开,接着便出现更多的人群,他们一面跑,一面在激动地说着什么。这是连队的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在一边行军,一边开会啊!时间逼得我们不可能停下来开会,必须在急行军中讨论怎样完成党的任务了。

图片来自@沙盘上的战争制作的视频,大家可以去看看,讲的非常详细生动。

更令人敬佩的是,红四团于2 9日当天组织以廖大珠为首的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打开了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通道。

红军长征创造下哪些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

红军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伟大的信仰,创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