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世面和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差距有多大?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有必要了解一下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差距:
当城市的孩子在玩智能飞机或电动玩具时,农村的孩子或在帮父母种地、放牛、打猪草或玩一种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玩具。
当城市的孩子们都已经乘坐奥迪、宝马或玛莎拉蒂拉时,农村孩子却对乘坐一辆大大的长长的普通的公交车还在感觉到非常的新奇。
农村孩子在打猪草,谈何见识?
当城市的孩子在喝各种果汁、吃汉堡、吃烤鸡翅时,农村孩子却还在啃馒头或喝一瓶一块钱的矿泉水还感到自豪。
你说在这样不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能没有差距吗?
此外,还有城市的孩子因为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已经出国旅游或全国各地都走遍了,而农村的孩子却县城都没有去过几次,这样的孩子在视野、思维肯定不在一个档次和水平。
农村孩子在吃冰棒
众所周知,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杨振宁等、文坛泰斗鲁讯,巴金等人有哪一个不是家庭条件相当优越,见过大世面的?而正是因为他们较好的经济条件,让他们随父母或亲属去过许多地方,也见过了一些大世面,自然见多识广,先他人一步,接触了一些高科技、或先进的理论、或事物等,才使得他们脑子、思维等更开阔,更灵活,成不时代的佼佼者。
城市孩子在旅游
还有清末大才子康有为、詹天佑、胡适等哪一个不是出国留洋,见多识广,见过大世面的?还有湘军头领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哪个不是曾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才终成一代军事名将、主帅。
城市孩子在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
在此不得不提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想必大家都知道,刘姥姥作为农村妇女,曾经与贾母还是亲戚,还经常与当时天之一号的贾府经常走动往来,但是,她在进贾府后,因为没见过世面,就搞出了许多笑话。贾府女人们用来擦脸的蜂蜜她竟然也吃了,并称好吃,而贾府大奶奶王熙凤的漱口水,她不小心喝了名一口,也觉得非常好喝。而她的孙子板儿,也是笑话闹尽,洋相出尽,所以,后来才用”刘姥姥进大观园“来形容没有见过世面的情景,足以可见见过世面与没有见过世面差距有多大了。
综上所述,见过世面的人,思维不一样,思想不一样,思想活跃,人生就不一样,而没有见过世面的人,眼界会受限制,其思想相对较简单、单纯,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见过世面和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差距有多大?
毕淑敏说:“因为见过世界的广阔,你就会知道自己的渺小。”
见过“世面”和没见过“世面”的孩子,真得会有天壤之别,但见识这种东西,不是一朝一夕习得的,靠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年累月的积累与提升。
先讲讲我的亲身经历我从小出生、成长在农村。
小时候,整个村子里,只有村大队有唯一的一部电话,偶尔谁家有亲友来电话,广播就会叫道:“XXX,有你的电话,请你到村大队接电话。”
但一年到头,这样的广播通知也没有几次。在那贫瘠的山村,其实并没有几户人是有在外的亲友给他打电话的。于是,这部电话俨然是个装饰品,像宝贝一般被锁在村大队的办公室里。
后来我到省城读书,宿舍楼下的小卖部有一部电话,不上课的时间里,广播总是不断地响起:“女生宿舍X0X,XXX电话。”
同寝室的女孩子们,常常接到电话,我非常羡慕,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常被人惦念的感觉真温暖,另一方面,我真想体验一下接电话的感受,那是不足为外人道的、深深地自卑。
半个学期过去了,从来没有找我的电话,我鼓起勇气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
之所以需要鼓起勇气,是因为那时候的话费还很贵,而我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200块,扣除买书和日用品,基本上每餐伙食费只维持在1.5-2元,而打一次长途电话,寥寥数语的话费对我而都是巨大的压力。
平生第一次打电话,我感觉到自己的心砰砰直跳。
那通电话还是给了我莫大的满足感,听到久违的亲人的声音,知道他们心中的惦念,还终于知道打电话是怎么一回事了,未知的“神秘感”带来的自卑,消散了一些。
是的,我就是这样没见过“世面”的孩子,有太多人生中的第一次,我都谨小慎微地观察周围的同学,悄悄模仿,生怕被看出自己的无知和匮乏。
第一次进入电脑机房上机,用286电脑操作doc命令进行;30字/分钟的打字测试,城里的同学轻轻松松就完成了,我却是在纸质“键盘”上练习了许久才通过的……
没见过世面的匮乏感,折磨了我许久。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外企,有次公司聚餐,从知道要去吃西餐开始,我就惴惴不安。那时候互联网还不发达,不了解的事情,无法通过网络迅速得到答案。
就这样,我参加了一次貌似精致,实则内心饱受煎熬的聚餐,也算解锁了吃西餐的技巧。
很多这样的第一次,在最初那几年,我因为没见过“世面”,如履薄冰,天知道我克服了多少内心的惶恐与不安。甚至曾经自我怀疑,认为不够好的自己不配被爱。
后来,我终于在城市里扎稳了脚跟,除了仍然不会讲这个城市的方言,我已经完全融入这个城市,再也不用战战兢兢。
作为妈妈,我不能让自己孩子的世界,只有方圆几里地,我希望他看到的世界,是开阔的、丰富的、美丽的、多元化的。
见过世面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究竟有多厉害?见世面越多的孩子,越知敬畏,从而知进退,因此不会困顿于眼前的忧患与不足。
胡皓康,明星胡军的儿子,他才10岁就已经挑战过世界上最快的过山车,还曾经穿越一百五十公里的沙漠戈壁河滩,并且有40公里河谷砂石路穿越经历。
李嫣先天唇腭裂,这种不同于常人的缺陷很容易引起自卑,然而李嫣却没有,她敢于从容自信地在时装周上秀出自己,不卑不亢地面对镜头。
黄磊的女儿黄多多更是令我由衷发出感慨:见过世面的孩子,原来这么厉害!
她曾与斯皮尔伯格对谈电影,和何炅一起演话剧;用英文写诗、时装周走秀、钢琴比赛夺冠……
多多在小小的年纪里,无数光环加身。让我们来看看黄磊的家庭教育吧:
1.给孩子充分的尊重
允许年仅13岁的多多,依照自己的审美和意愿染发就是力证。
2.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
黄磊和孙莉的爱情,可谓是娱乐圈的超级“模版”。虽然他们已经结婚二十多年,现如今依然甜过初恋。
3.最最重要的,是黄磊夫妇常常带领多多去见识更广阔、更多彩的世界——
黄磊曾在其微博文章《她准备好了》中写道:“在多多两岁的时候,我们就带她一起参加《暗恋桃花源》巡演,到今天整整十年。我们走过了四十几个城市,演出了近500场……”
参加过无数次巡演的多多,早已耳濡目染,在生命早期的前十年,便完成了对话剧的理解。难怪她初登舞台,就有大将之风。
她眼里住着星辰大海,笑容可融化一切,浑身散发着从容优雅的气质。
见过世面的孩子,在人群里一眼便能看出来。这种富养,与华服美食无关,更多的是宠辱不惊,是眼神里的清澈与宁静。
“见世面”就是让孩子维持心理健康、增加社会适应性,具备更好的应对生活的能力。《小王子》中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千万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而是要教会他们去渴望大海的无垠和高深莫测。
教育孩子也是同理,若一味地威逼孩子读书、写作业,施以考试的压力,并不会让孩子爱上学习,甚至可能培养出叛逆、厌学的孩子;
而应该带孩子去看见更广阔的天地,培养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进而从内在激发出孩子的驱动力。
世界日新月异,带孩子见世面刻不容缓
5年前,我们出门忘了钱包,是一件很慌张的事;现在只需手机在手,从容不迫。
4年前,我们出行还要在路边等路过的出租车,现在网络约车精准便捷。
去年,刘强东宣布未来京东将全面实现“无人公司”,用AI技术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马云也曾直言:
未来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车时代,是重新定义的变革时代。
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身为父母,我们怎能容许自己的孩子十几年寒窗苦读,却跟不上知识迭代的速度?
历史的洪流滚滚而来,想要保持竞争力,你只有跳上去浪尖,跟随它的方向。
父母应该如何带孩子见世面?1.【行万里路】
“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
——海明威
旅行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重视。
寒暑假、节假日,家长们争先恐后地带孩子出现在各地名胜古迹,欣赏名山大川,甚至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当然,仍有很多家庭囿于经济条件等因素,不能带孩子去巴黎看铁塔,不能给孩子报名四万的欧洲夏令营,甚至连带孩子去一趟首都看看长城故宫都是奢侈……
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并不是条件好的家庭都养出了优秀的孩子,每年高考过后,总有“寒门贵子”的励志故事广泛传播。这关键还是在于如何旅行——
带孩子见世面,不是带孩子去报个班,旅个游,去外面晃荡一圈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到此一游”的结果,就像写在沙滩上的字,岁月的流水轻轻冲刷,便不复痕迹,无法真正将所见所闻融入孩子的灵魂之中,成为他终身散发的气质。
而虽然有些家庭的物质生活并不好,但家长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忍,教会孩子在逆境中不放弃;家长对事对物的平和,对所遇到之人的真诚,通过言传身教投射到孩子身上,烙印在孩子心里,从而影响其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式的形成。
孩子每“走”的一步,都算数。这也是带孩子“见世面”。
“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他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龙应台
2.【读万卷书】
如果说旅行是有经济条件门槛的,那么,阅读则是面向所有人(不论贫富),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
世人劝学,经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不只被古代读书人奉为经典,也鼓励不少现代学子努力向上。
小时候,父母对我和弟弟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读书是你们改变命运,离开穷山沟的唯一方法。
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更无须赘言。
3.【互联网时代,宛如一只无形的手,帮孩子推开一扇新的大门】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互联网实现了麦克卢汉的预言,我们生活的世界成为了地球村,互联网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提供获取信息的新渠道。
从前,孩子们只能聚集到教室听老师授课,如今,一条网线联通千里之外,孩子坐在家里也能听名师授课;知晓天下大事;通晓古今。
互联网让我们更便捷地获取到多元的信息,充实知识储备。同时,互联网也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使得我们越来越习惯快餐式地获取知识,而缺少深度阅读和思考。
身为父母,可以通过互联网带孩子“见世面”,但一定要帮孩子把好关,避免蜻蜓点水工的知识获取,更应避免孩子沉溺网络。
【总结】从家庭教育方面讲,“见世面”真正的含义就是让孩子从家庭过渡到社会,让孩子了解社会的不同侧面,进而了解世界的不同侧面。
一个人面对生活难题的时候,是否能够找到最佳的应对策略,往往取决于他是否有足够多的对世界的了解,因此,足够多的对世界的了解才是孩子人生成功的基石。
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式,决定了他应对事情时的策略,最终影响到他的成功与幸福。
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提升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
指引孩子——
在与人的交往中见识,
在与自然的交往中见识,
在与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去寻找见识,
在与自己不同的家庭背景中去寻找见识,
在与自己不同的阶级经济地位中去寻找见识。
正如王家卫在电影《一代宗师》里说:人这一生,就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过程。
见自己,感受了本我和真我,所以豁达。
见天地,体会了伟大与渺小,所以谦卑;
见众生,明白了众生相,所以宽容;
想起苏轼那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一个人,见过天地之大,才能做到心有乾坤。
写在最后:
“见世面”对孩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父母的眼界、高度和思维,恰恰决定了孩子能见多大世面。
而孩子认真读过的书,用心走过的路,最后都会成为他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
我是@愫说育儿,不间断分享科学育儿心得,欢迎关注、互动、点赞。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
见过世面和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差距有多大?
说起有见识的孩子,让我想起去年带孩子去东京玩的时候,遇到的一个小朋友。
儿子和这个男孩聊得很好,于是我们中午决定一起吃饭。点完餐,我儿子笑着小声模仿服务生的发音。
日本人说英语,“OK”会说成“奥给”,儿子学得兴高采烈。
但男孩丝毫不以为奇,微笑着说:“每个国家的人发音都不一样的。”接着说了起码五六个国家的人是怎么说OK的。
他学得惟妙惟肖,特别好玩,大人们都在一边笑。我儿子也笑,说:“哥哥你怎么知道那么多?”
男孩特别平和地说:“我去过的地方有点多,因为我比你大一点点嘛。”
我看着他,真心觉得有见识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开阔,有底气,大大方方,还不张扬不自夸。
这个孩子不光了解各种OK的发音,对去过的很多地方也都有很深的了解。
他很细心地给儿子分享自己的经历,从非洲的野生动物如何迁徙到奈良的小鹿背后的故事,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也是信手拈来。
而且并没有浮于表面地游览,是真正地去了解,他甚至跟儿子讲,很多地方小朋友的生活条件很艰苦的,并不是都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城市里。
我一向觉得自己非常注意开阔孩子的眼界,也一直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有见识,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之下,我家儿子就显得少见多怪和小家子气了。
真正有见识的孩子不是去过多少地方,看过多少风景,吃过多少美食,拍过多少照片,而是真正了解自己生活在怎样一个开阔包容的地球环境里,每个地方的人们都有着与自己不同的生活,自己需要努力学习、了解很多知识才能与世界更好地接触。
见过世面和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差距有多大?
我是一个离异女,我想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女孩为什么要见世面?见过世面的孩子和没见过世面的孩子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我爹年轻的时候得了痨病,不能下地干活。一家的重担全都落在了我娘身上。由于家里穷,家里没有多余的钱给我娘做绝育手术,越穷越生,越生就越穷。现在的我有三个哥哥一个弟弟,我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女儿。在穷山僻壤的小山村,女孩是不受待见的,生下来就是受苦的。
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小时候我们都是吃地瓜干,黑面馒头长大的。长到好几岁才有像样的衣服穿,还是大补丁摞小补丁的那种。没上几年学,我娘就让我下学帮她干活的。我的大部分时光是在田里度过的,吃完饭拿着篓子给小猪割草,有时候出来放个牛。我眼里的世界顶多比我村子大一些。十几年来那里就是我的活动范围。我以为的国家也就是差不多这个样子的吧。其实现在的我才知道自己就是井底之蛙。
情窦初开的年纪,我认识了村里一男的,嫁给他之后才知道他整整大了我十岁。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我,就笑眯眯地招手让我过去,到他家里之后,他依然笑眯眯地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盒子拿出一块用手帕包着的东西,长长的圆圆的,我从来没见过,他就撕开包装纸,闻着很香,他就让我吃,我咬了一口,很香有点咸,里面全是肉,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幸福极了,吃到了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好东西。而且还是他特意留给我的,后来我才知道那种东西叫“火腿肠”。
自打那次以后,他就隔三差五的让我去他家吃好吃的,有糖果也有火腿肠。在我眼里这些都是贵重的稀有之物,一个男人能给我这些东西,愚昧无知的我以为这就是我想要的爱情。没有多长时间我就嫁给了眼前这个有点油腻的跛脚男。我娘和我爹并没有表示反对,在他们眼里女孩子终究是给别人家养的,早嫁出去早了。家里还有四个儿子需要他们操心呢?我又算哪根葱啊!
刚结婚那会,感情还是不错的。可是好景不长他就露出了本色。用几根火腿肠和糖果把我骗到手之后,我就成了他的一件附属品。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而他就是那种没有能力好吃懒做的臭男人。一天三顿两顿要喝酒,饭菜不可口就摔桌子打板凳,一边喝酒一边骂我爹娘。有时候在外面受了气,回来就打我骂我。后来才知道他给我的那些好东西其实不值几个钱,有些还是他从超市里偷出来的,专门骗无知的小姑娘上钩的。因为他好吃懒做,我又没上过学,家里日子过得也是挺清苦的。有时候跟我娘倾诉我的遭遇,他只会说谁让你嫁给这样的男人的。既然这样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一辈子很短忍忍也就过去了。一边是欺负我的糟老头,一边是叫我逆来顺受的亲娘。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忍忍也就过去了,因为我娘一辈子差不多也这样。
可是这并不是我的结局。十几年前在医院生产的时候我不幸大出血,为了保命不得不切除子宫。不过幸好孩子平安健康,给这个糟老头生了个白白胖胖的男孩,人都说母凭子贵,我以为有了孩子后我的境遇能好一些。可是他却觉得我我被切除子宫,跟男人也没什么区别了,更拿我不当人看。虽然我孝敬公婆,照顾孩子,尽量做好每一件事,甚至迷失了自己,就是得不到他的肯定。冰天雪地里,我穿着秋衣秋裤被冻过整整一夜,出门我曾经不止一次被扔在半路上,然后自己走回那个没有温情的家,回家之后免不了一顿拳打脚踢。日子就在悲伤恐惧中一天天的挨着。他知道我逃不出他的掌心,我没知识,没技能,只能靠出苦力在村里赚个辛苦钱,离了那个家我还能去哪呢?
前几天在地里干农活的时候摔倒了,我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说我是糖尿病、肺结核还有肾部也有问题,听到这个结果我瞬间瘫倒在床上。可是我所谓的老公,把我送到医院之后就偷偷溜走了,电话也打不通了,留下孤独无助的我……
我想通过我的经历告诫大家,见过世面和没见过世面的人过得是不一样的人生,尤其是女孩子。1、虽不能阅人无数,但要尽可能多认识一点儿人,你才不会被你狭隘的生活圈子所拖累,不会觉得普普通通偶然认识的一个男生,一个给你一点恩惠的男生,也能成了你的“非你莫属”。
2、你不会觉得当男生向你吹嘘“月入过万”的时候多么了不起,你知道更好的人是什么样的,所以你不会被谁的高傲,死死地吃住,不要依靠任何人,你才是自己值得托付的人。
3、你见过书中人,也仿佛经历过他们的人生,你知道了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是善良,真诚,敬畏与勇气,所以你存留着自己的圆融,不会因为周遭的一点鸡毛蒜皮而变得尖利。
4、多去一些地方,了解那里的生态环境、风土人情, 看看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怎样生活着,你会发现你平时忧心的事儿实在太不值一提,还有那么多人勤勤恳恳地生活着,没什么是能被打败的,人,生来就有韧性。
有知识有见地有能力的女人,才能活的更通透,更精彩,女人不要成为谁的谁,要做最好的自己!!见过世面和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差距有多大?
其实,有时候有的事挺残酷的。
没见过市面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在现实中就是会自卑。这是很难避免的。
一般的孩子,二十出头进入社会,还没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以及丰沛的内心,这时,你让她做到: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难!真的很难。
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里有一个女生姓谢,大家老叫她螃蟹。因为她动不动就脸红爱哭。
有一回,她外出游玩,又哭着回来了……
“你又怎么了?”我 问她。
螃蟹支支吾吾的不说话。我那时年纪也小,也不懂什么体贴关心。就干自己的去了。后来,听和螃蟹好的一个女同学说,螃蟹和几个同学去颐和园玩。同学们买了“雪糕冰棍”。螃蟹看着盒子里装的冰棍不知怎么吃。
“这冰棍怎么还装盒子里呢”?
“哈哈,哈哈,这是冰淇淋,傻子!”
一个男生心直口快的说。螃蟹囧极了……
这个来自山西小城的姑娘,从来没有见过冰淇淋。虽然,那个男生不是故意的,但是,一个来自小城榆次(我记得清清楚楚。螃蟹的老家是: “鱼刺”)的少女,在被大城市人嘲讽大笑时,心里是多么的难受和委屈呀。
可我那时还不懂事。那个男生和我关系好。我也背地里和那个男生说,螃蟹事多,不大气!
其实,如今回想起来,大气是需要资本的。
“你永远都不会理解我。你就是城市里的高干子弟。你永远不知道农村孩子的困苦和艰难。你只是很小的时候在农村罢了。真正懂事的时候,你就回北京了。你不知道贫穷意味着什么。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自卑。我和你不一样,永远都不一样……”
这是螃蟹对我说的。我记一辈子。
螃蟹后来放弃留京了。 九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尤其是经管专业的,留京比例挺高的。但是,螃蟹一点也不喜欢北京。她回太原了。
诸如此类的事,我遇到过好多……
我前几年在一家培训机构工作。 我们那个机构,经常在酒店里办班。讲企业管理咨询方面的课程。短期培训的费用很高。有的单位就当福利给职工发了。还算培训费。其实,经常就是在大饭店里吃住几天,再玩玩。有的学员根本就不听课。
他们交了钱,爱听不听。我们老师得讲呀。讲完了,也跟着吃几顿好饭。
每一个授课老师都有课业助理。我的课业助理,有一段时间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女大学生。
这个大学生叫小吴。
她跟着我,一起去大饭店吃饭。席间,她把花蛤的壳直接吐在桌布上了。其他老师见了,没说什么。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士,当中大家的面,朗声说:“小吴,你看看人家谁把渣皮吐在桌布上,要吐在小盘子里。这是素质!”
小吴满脸绯红,低着头。
我看不惯了,张嘴怼回去:“人家孩子头一次吃这种‘大饭’,不知道小盘子怎么使。可不就吐桌子上了,我们老家吃席都吐桌子上。不知不怪,这和素质没关系!”
我胡噜着小吴的头发说:“没事,以后我多带你去看看大地方。就长见识了……”
大伙儿纷纷点头。那个男士倒是不好意思了。其实,素质差的是谁,大家心里有数。你要想告诉孩子用餐礼仪,你就坐她边上,悄声说了便是。干嘛大喊大叫,让人家公开出丑呢!
后来我才知道,他其实是想和人家小吴“瞎搭个”来着。人家女孩子不理他。他报复人家孩子……
唉!其实,“素质”就是最朴素的心底材质。
素质和见没见过市面,上没上过大学没关系!
那些人朴实,心底善良,素质就差不到哪去。而那些心底不朴实,不善良的人,就是绕着地球走了八圈,再读了八个博士学位,还是素质差!
所以,我要告诉那些没去过美国,没做过飞机,没穿过名牌,没吃过西餐的孩子,要是有人因为你没见识而嘲笑你,因为你不时髦而嘲笑你,因为你的出身口音嘲笑你,因为你的行动举止嘲笑你……
没关系,别理他!他那就是没素质!
见过世面和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差距有多大?
很多人都在说要让孩子多见世面,那么什么才算是见过世面呢?
知乎上说法最多的是: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里像个大人,知世故而不世故,会讲究也能将就。
我想见过世面和没见过世面的孩子,最大的区别是:
知道天大地大,自己既不坐井观天也不妄自菲薄。想起曾经的一个同事,应该是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衣着朴素,也不怎么化妆,整日里清清爽爽的,但是当时公司有一个比较变态的领导,要求着装必须要得体,还需要化妆,女孩子不怎么会,但是并没有唯唯诺诺,而是很自然的询问别人:该买什么样的衣服合适,但是我只有多少钱,能帮我搭配一下吗?有礼有节,我就感觉这女孩真的很有教养,见过世面。
然后自己学着化妆,第一天可能眉毛画的有点重了,那个变态的领带直接说,你怎么画的眉毛,像个毛毛虫一样。女孩子脸一下就红了,但是还是脆生生的说,我第一次画,不太会,你画的这么好,有时间教教我吧。
我就觉得小女孩才是真正见过世面的人一样,不卑不亢。相比而言,这个所谓的领导,就像没见过世面一样粗鲁无理。
有自知之明,能找到属于自己合适的位置,既不盲目追求也不自暴自弃大学的时候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同学,在学校里是学生会主席,风云人物,大学几年顺风顺水,所以有了一身骄傲。
但是毕业后,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有点问题就换工作了,整天哀叹着怀才不遇没有伯乐,最后倒腾了两三年也没有立住脚,回老家了,就没有了消息。
我想,这也是没见过世面的表现吧。世界这么大,优秀的人很多,什么时候都要学会谦虚学会脚踏实地,这样,不管什么处境,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能看到众生的美好也能看到世界的黑暗,既不极端冒进又不消极倦怠,有自己良好的认知,能阅尽繁华世界,也能承受人生悲苦。见过世面的人都有一颗强大都内心,能直面惨淡的人生,也敢于挑战挫折,不会因为一时的失意而寻死觅活。
世界很大,我们所感知到底都只是小小的一部分,见过世面才知道自己的渺小,人如蜉蝣,生命转瞬即逝,过好自己有限的生命,才是重要的事情。
有自己的底线,守得住寂寞,忍得住诱惑。都说登泰山而小天下。只有见过了世面,才可以从容面对诱惑。坚守自己的底线。
没见过世面的人多半容易沦陷,糖衣炮弹,金钱美色,别人的一颗糖,一点好,可能就搭进去了自己的一辈子。
总而言之,让孩子见世面不仅仅是多看大好世界,多去几个地方旅游,而是要在精神上让其丰富,感情上让其被爱被关怀,思想上让其有想法,提升孩子的眼界和格局,扩大胸怀,看得到更远的世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