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派出所内勤辅警两星期,每天都想辞职,怎么办?

在职公安辅警六年,我说说自己的想法,仅供参考!

两个星期,时间有点短啊!说明你不能很好的适应放下的忙碌工作环境。或者说你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其实也很好理解,两个星期你也做不来什么。就一本最基础的执法办案手册估计都看不完,更别说用了!

你的心里我想待遇应该是第二位考虑的。就时间而言,应该是你适应不了这种工作。派出所内勤工作很多,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案卷整理,还有案件办理还有自己中队的队伍管理还有一些命令任务的传达汇总等等。其实要求是比较高的公安工作的性质又不允许你出错或者出稍微大一点的错。而且效率还要高,过程严谨。一个案子的办理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范来执行。我想你应该暂时不适应,做不到,压力很大!

至于待遇,随着地方省市的辅警改革,还有省级人大的辅警立法。有的地方待遇提升明显。有全国各地的辅警和我聊过他们的待遇,有大几万的,也有十几万的,也有几万,小几万的。差距很明显。

如果你所在的地方待遇还行。可以考虑留下来,如果待遇不行。你也可以考虑离开。

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如果你还年轻,不妨试试,因为忙碌劳累但是特别能锻炼人,增加很多人生见识和经历,对于以后的人生大有裨益!

你应该和你的中队领导甚至所长好好沟通一下。时间毕竟太短了,应该找人带你的,或者给与你更多的帮助,如此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很多事情,我们要想怎么去面对,还有解决!而不是逃避,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当出现问题了,我们应该积极面对,直面它,解决掉。你的工作可以帮助到很多人,在依法治国的大战略下,每个司法体系的一员都在点滴工作,实现这个大战略。

加油!

关注我,多交流!谢谢!

入职派出所内勤辅警两星期,每天都想辞职,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辞职。

虽然辅警已经改革,工资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也开始缴纳公积金了,但是还是不建议年轻人长久得干下去,如果你家里有矿,或者只是中间过渡一下是可以的。

第一:提升后的工资仍然处于社会较低层,据我了解改革前工资2300,改革后工资最高能有4000多(根据每月考核来定,只有极个别能拿到,普通的一般就是3000出头),缴纳五险一金。

第二:可代替性强。辅警工作内容视工作岗位情况有不同的分工。但是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换句话说,随便换个人第一天他就能上岗工作。以前招辅警无论你什么学历都会要,所以你看到很多年纪大点的辅警很多都是小学初中学历的(这里没有歧视学历的意思)。现在都要求大专以上了。

第三:基本没有上升空间。辅警干一辈子还是辅警。辅警想转正成为正式民警,要嘛有特大立功表现(这个不止好看你有没有机会,还要看你命硬不硬),要嘛参加公务员考试。现在局部地区有专门针对辅警召开的公务员考试,但是其困难程度不亚于省考国考,其中的门门道道就不过多论述了。

综上所述,如果不是家里有矿,辅警不适合长久的做。该辞职要果断辞职,要不然待里面高不成,低不就,活像温水煮青蛙。

入职派出所内勤辅警两星期,每天都想辞职,怎么办?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观点和看法,欢迎更多的头条朋友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的探讨。

第一、入职新的工作岗位肯定需要一段适应期。

入职派出所辅警,工作岗位是内勤,派出所内勤工作主要是派出所各类报表、总结、警衔、衣服,等等的统计和上报工作。相比外勤辅警,派出所内勤工作主要是坐办公室,比外勤工作风险相对要小一些。

入职两个星期就要辞职,不知你辞职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入职后,工作压力大。基层派出所内勤工作杂事要多一些,比你想像的可能要忙一些。

入职任何岗位都有一个适应期,你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一段时间,就会很快适应岗位。到时辞职还是不辞职,再做决定。

第二、跟正式民警相比,肯定有心理落差。

据我了解,西安市公安局辅警的工资大概在2500元左右,加上五险一金,总共下来大概在3000元左右,跟正式民警相比,一方面是辅警的工资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低,没有年终奖、车补,而且是合同制。

相反,派出所正式民警,行政编制,公务员,工资比辅警高,又有年终奖和车补等各种补贴。

所以,入职派出所当辅警,和正式民警相比,同工不同酬,辅警肯定有心理落差。所以入职后,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三、如果有更好的平台,可以辞职。

我的建议是:毕竟你入职才两个星期,在没有考虑清楚之前先不要盲目做决定,现在的社会就业压力很大,找个工作也不容易。

如果你找到了更好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可以辞职去干别的工作,毕竟辅警是合同制,当辅警不是长久之计。

第四、如果没有更好的平台,可以先干一段时间,有更好的岗位再考虑辞职。

如果你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我建议你先不要辞职,在派出所干好内勤工作的同时,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复习文化课,参加驻地的公务员考试,一旦考上了公务员,不论是当警察,还是去其他单位。工作起码稳定了,工资高了。

所以,任何岗位有利有弊,对待任何岗位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总之,工作岗位既要考虑现实需要,又要考虑个人性格、才能等特点,做到人岗相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欢迎关注点赞与转发@游走在笔尖上的舞者,就相关问题和观点进行探讨和交流,共享阳光,共担风雨。

入职派出所内勤辅警两星期,每天都想辞职,怎么办?

如果你觉得要辞职就赶紧辞职。

我认识一个做保安的,在干保安之前,他就是做辅警的。他说做保安都比做辅警强。

附近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身警服。穿到村里面去确实很牛,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当了警察。当时辅警的辛苦是别人所不知道的。

辅警的工作跟正式警察是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比这次检查的工作还要辛苦。我之前就认识一个辅警,他主要是交警的辅警。你知道他干的最多的事是什么吗?就是交通事故的时候抬伤员甚至抬尸体。特别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连专业的都不敢收,这些事都叫他们去干。

我觉得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也要值班,但是工资却非常低,我们那个小地方附近的工资大约是3000多块钱,而且几乎没有进入体制或者提拔的机会。

我认识的那个保安就是干了辅警以后,果断的选择去当保安。

入职派出所内勤辅警两星期,每天都想辞职,怎么办?

辅警虽然没有前途,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去处,建议还是坚持下去,特别是女孩子,当个辅警没有什么好的,因为当个辅警也是有很大好处的。个人觉以二年为限,在当辅警的过程中,慢慢地思考自己今后就业的方向,认准了方向,一头钻进去事业才更容易成功。

能解决单身问题,特别是女孩子,近水楼台,很多正式民警的妻子都是女辅警哦

我有一个警察朋友,我的朋友在派出所工作的时候,派出所有一名女辅警,长相端正,后来我朋友跟这个女辅警谈起了恋爱,现在他们都在一起六七年啦,生活很幸福。另外男辅警虽然不比男民警待遇好,但是进入这个行来也是有规定的,起码相貌端正,还经过严格政治审查,所以可以保证辅警的质量。而辅警对外也是警察,一身警服对很多女孩而言都是没有抵抗力的,所以在解决单身问题上,辅警也是有一定优越性的。当然穿上警服,是不可以耍流氓哦,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哈哈。

这是一份比较体面的职业,能够更快增长社会阅历

我有一个表弟,从警官学院毕业,毕业后我姨想让我表弟去派出所先当辅警,因为表弟刚毕业,年轻,社会阅历也不丰富,而在公安局干辅警也是一份相对比较体面的工作。现在很多年轻人家庭都还不错,也需要年轻人出去挣钱养家糊口,所以在未了解这个社会之前,选择当个辅警,可以更快的增长社会阅历。

因为警察接触各行各业的人,民警的工作都是需要辅警配合的,所以辅警也能跟着接触到很多事情、结识不同行业的人,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跟人打交道,遇到各种问题处理的思路等等都会给今后的工作、生活增添经验。而这种好处是很多行业都无法达到的。

法治社会,当辅警能够学习到基本的法律常识,懂得如何维护自身权利

派出所的工作更多的是执法工作,而派出所的辅警跟着民警后面干活,处理案事件都会听到警察讲解法律知识,再结合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麻烦事,这对法律的理解有很大帮助,所以干辅警能够学习到最基本的法律常识,例如什么样的事情可以找警察?什么样的案件公安必须要受理调查?自己的权利受损如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等等。

上面所讲的社会阅历的增长,以及法律知识的学习都是社会其他行业难得学到的东西,而这些经验与知识却又是今后我们生活必须用到的,所以我觉得能够当上辅警肯定是经过一定的努力,所以不要轻言放弃,先适应一段时间,学习一段时间。个人觉以二年为限,在当辅警的过程中,慢慢地思考自己今后就业的方向,认准了方向,一头钻进去事业才更容易成功,更重要的是也能减少走弯路的次数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入职派出所内勤辅警两星期,每天都想辞职,怎么办?

如果你真的想辞职,恭喜你,因为你有更大的进取心,鲁迅先生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那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立马辞职。想到就要做到,不要让时间消磨你的意志。

人生最可怕的一件事,就是温水煮青蛙,得过且过。

辅警的工作,工资不高,工作强度大。关键是你不在编制内,发展的空间不大。

你想辞职,说明你在向往更好的工作,但停留在想,是没有结果的,要付诸行动。

任何结果,都是行动的累积,有量变才会有质变。

趁年轻,大胆迈出第一步,果断辞职。

如果你想在体制内工作,可以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尽管考试也不容易,但起码也曾经努力过。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比如说,学历不够,你可以读电大或党校,自考等,充实自己,提升学历。

这些学历,报考公务员基层岗位是承认的。

趁年轻,多努力,逼自己一把,开启人生新征程,你会走得更高更远!

最后祝你早日成功,如果想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的资讯与技巧,可以关注我,免费观看我发布的视频与文章,谢谢支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