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这两天很红,作为科学家的她,有什么成就?
其实,颜宁在科研上的付出有点像屠呦呦。
关于她的科学家成就,网上有很多资料,总结为在两大领域的成就:
(1)跨膜转运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
(2)离子通道结构生物学领域:解析了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晶体结构,获得了最大钙离子通道RyR1的高分辨率结构。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些成就我们是看不懂的。所以只想聊聊她这两天为什么这么红。
网上图
这两天很红,是因为她终于回国搞科研了之所以用到终于,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就在她带领团队进一步获得了具备更多构象的GLUT3结合底物和抑制剂的超高分辨率结构(2015年)的第三年,也就是2017年奔赴美国,担任了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那时网民们以为她是个不爱国的人,以后可能在美国继续深造下去,也就辜负了曾经祖国的一番栽培。所以,她曾经被骂了。如今,她归来了,还在深圳创立了医学科学院。网民怎能放过这次机会?肯定又得美誉一番。
女性科学家的她,刚好又有高颜值作为普通人遥不可及的领域——科研,人们本就怀有崇敬之情,羡慕他们的成就。颜宁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40岁就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本就吸引了全民的关注。
从女性角度来看,她前半生都在为事业奋斗,记得有媒体写道她除了睡觉外其他时间几乎都在搞科研,这跟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有点像。在《功勋》电视剧中,我们看到了屠呦呦也是曾经为了搞科研,忘记了很多家事,譬如忘记接大女儿放学了、父母来了也没有时间陪伴等等。
更何况颜宁又拥有端庄、干练的外表,又曾经被封为“清华女神”,谁人不爱?就像当年曾经长达16分钟的脱稿翻译的外交官——张京,因为才华被人熟知,再加上高颜值,自然就得到了全民的喜爱。
加上现实生活中很多投身于事业当中的女性,更愿意看到这样的正面例子,因为更容易堵住来自三大姑八大姨那“催婚”的嘴,也为事业打拼的道路上多了一种精神的陪伴。
颜宁这两天很红,作为科学家的她,有什么成就?
有什么成就不是很了解,但是感觉她也不可能有很大成就。
一个被反反复复炒作的科研人员,不像科研人员、更像一个网红,有什么可能会有很高成就。
颜宁这两天很红,作为科学家的她,有什么成就?
结构生物学饭碗快丢了。
在全世界最强的AI公司,英国DeepMind的AlphaFold2出来之前,颜宁的工作可以坚持,并能获得经费。
本来颜宁他们一年能解析几十个蛋白质,可是AlphaFold2从本质上改变了这一切,一次给解析2亿个结构。
所以,你懂的,她回来了,我猜这是原因之一。你说她有爱国情怀也好,说她是为了祖国建设也好。
各有各的理解和看法,但真相是什么?只有少数人知道。
颜宁这两天很红,作为科学家的她,有什么成就?
她发表了很多顶级杂志论文。不过她的顶级杂志论文是建立在她和她的导师施一公有极其昂贵的设备冷冻电镜。而全世界多数科学家没有的基础上的。即使今天大幅度降价以后,冷冻电镜一台也要至少600万美元。她的成果也主要是拍摄了很多分子结构,而不是对生物学理论有重大贡献。所以这师徒俩也被称为冷冻电镜摄影师。
冷冻电镜是为了看清楚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而发明的工具。一开始,人们想用电子束去轰击生物大分子,然后来获得大分子的结构图。但是电子的辐射会让生物分子变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冷冻技术,在高度冷冻状态,大分子不容易变性。
1974年,Robert Glaeser首次发现冷冻于低温下的生物样品可以在真空的透射电镜内耐受高能电子束辐射并保持高分辨率结构。1975年,Richard Henderson最早应用冷冻电镜解析出一个膜蛋白结构。1982年,Jacques Dubochet开发真正成熟可用的冷冻制样技术。上世纪90年代,Joachim Frank发明单颗粒冷冻电镜重构方法。
2017年,前述三人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冷冻电镜发展途径
三人因发明冷冻电镜获得诺贝尔奖。
因此,施一公颜宁虽然发的文章很顶级,数量也很大,但是原创贡献不足,不能成为泰山北斗的人物,也不会获得诺贝尔奖。
颜宁这两天很红,作为科学家的她,有什么成就?
颜宁这两天不是很红,但是她一直都很红。她也是一位美丽又有才华的国际顶尖科学家。她的研究成果在当今中国的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可以说是绝对顶尖的。
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济南市章丘区普济街道博平村。19岁考上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毕业后直接去了普林斯顿大学读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颜宁,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学院外籍院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首位“国际青年科学家”。
主要从事物质跨膜转运的结构和机制研究。她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通道、钙离子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和病理意义的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结构。,为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研发提供了分子基础。她带领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成果,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她被称为“困惑了50年”
她在发表的论文中获得了很多奖项和荣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可见她是一个很厉害的科学家。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没人查资料了。写了这么多东西,我都烦了,还是看不懂。我不知所措。
现在是信息社会,世界上的一切都会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她宣布辞去美国大学的教职,回深圳在网上引起热议也很正常。毕竟她是海归研究员,值得关注。
不用担心她被美国挖走的历史。这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她愿意辞掉国外优越的条件和生活,回国发展,证明她的爱国精神比那些天天只想出国的人强多了。
从她的演讲中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谦虚的学者,一个有抱负的科学家。
学术不分国界。纵观我国历史,很多科学家都是中年或晚年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余生。我们愿意默默支持她,用她一生所学造福社会。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颜宁曾评价她的研究充满挑战和风险,是一项伟大的成就。82岁的高端物理学家杨振宁回到了中国。很多人说他回国是为了退休,但他们不知道杨振宁教授在物理科学领域的成就有多大!如今45岁的科学家颜宁即将回国,却在知乎被网友称为科研领域的“寄生虫”,好评如潮。这些网友在干什么?我不敢说颜宁是一个被诺奖遗忘的人,但她在生物科学领域的成就堪比“童第周”。现在,她愿意放弃在美国的高薪工作,辞去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教职,到中国工作,这正在为中国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动力。
事实上,颜宁第二次回到中国做研究。200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时,不到30岁的颜宁选择回到清华任教,一呆就是10年。2014年,她的团队首次完成了人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这一细胞基本过程的分子基础。此外,她还分析了开关控制钠通道的晶体结构。最近,通过最新的冷冻电镜技术获得了最大钙通道RyR1的高分辨率结构。可以说,颜宁是膜蛋白的结构,尤其是跨膜转运蛋白。
这样的人才必然会引起很多国家的关注。然而,颜宁没有加入美国的想法,尽管美国不断抛出橄榄枝。她说:她的目的是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传递下去,帮助和支持更多的人,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回报给我们国家生物学的发展。我希望颜宁能实现她的伟大愿望。我希望
在清华的十年里,他结交了无数的朋友,成为清华学子的偶像。
二是科研成果举世瞩目。
作为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先后在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工作,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当然,她的科研成果更为显著。她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其中两篇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
第三,谦虚,有野心,敢于创新,突破界限。
他曾在一次采访中对年轻的女孩和男孩说:“我给他们的信息是勇敢做自己。我总是这么说。勇敢做自己。勇敢追求梦想,不要被那些固有观念和传统观念影响。这是我对未来一代的期望,也许是因为作为科学家,我们总是在想,不断突破界限是一件很棒很酷的事情。”
颜宁这两天很红,作为科学家的她,有什么成就?
她才四十多,苛求成就早矣。功夫肯定有,作为科学家我辈懂不了,人家有实力名气不是吹的是实干出来的,深圳引进她,建院百亿计,、物有所值,人有所值,不可冒味评判。政府眼亮引进高端才俊自有其道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