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谢邀!我是神经内科Dr魏。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各种外伤性或非外伤性颅内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约占出血性脑卒中的 10%, 另外一种出血性脑卒中是脑实质出血(也就是通常说的脑出血),两种疾病都是出血,只是出血的大脑部位不同。脑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 80%。动脉瘤是血管壁异常扩张的病变,形成瘤样凸起,全身血管可以出现,常见于主动脉和脑动脉。除非破裂,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即使动脉瘤很大,病人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有动脉瘤。一旦破裂,可导致内出血,亦可导致残疾和死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个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的自诉(52岁,女性),看看如何发病及治疗?
一年半前(2019年5月9日)早上7:00我的闹钟响了,我惊醒来后感到头痛,以前睡眠不足也会有类似的头痛,但是这次比以前似乎严重一些。我不肯请假,坚持去上班,因为这天上完班后,我可以享受几天的假期。
8:20在办公室,我感觉头痛加重了,大脑像裂开一样,脑袋也有些不清晰了,反应也慢了,手脚的力量还算正常,但几乎站不住。我喊来同事,把我送到了附近医院的急诊室,医生测血压160/95mmHg左右,和平时血压差不多,平时没有明显症状,我也就没有服用降压药。我马上接受了脑部CT检查,医生看完CT后,确诊我是“蛛网膜下腔出血”,面积很大,说是因为脑动脉瘤破裂导致的。
9点钟左右,医生建议紧急手术治疗,这时我丈夫和妹妹也赶到了医院。他们与医生沟通后,丈夫签字同意手术。很快我被送到手术室,这时我的意识已经模糊了,左侧的手脚活动也不灵活,隐隐约约感觉到护士在剪我的头发,然后给我的头皮消毒,打了麻药,一阵酸酸的感觉过后我什么都不知道了。
过了2天后,我醒来了,我妹妹在我的床边哭,丈夫上班不在病房,我急忙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手术做得如何? 我以为她会告诉我一些可怕的事情,反而她笑着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我现在一切都好了。
但是我内心充满了疑问:
- 为什么我的长发现在这么短,还有右侧头顶一处很大的区域没有头发了?
- 为什么我的眼睛肿了?
- 为什么我头上会有一根管子?
护士进来了,看到我醒了,马上叫来了医生。医生用手电筒照了照我的眼睛,我想应该是在检查我的瞳孔大小和反射。医生告诉我,我是因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累及了3个脑叶区,手术处理了这个动脉瘤,安置导管是为了引流血肿,避免压迫脑组织,出现高颅压,危及生命。
我很震惊,我咋就动脉瘤破裂了,我又为什么长了动脉瘤呢?这算死里逃生吗?,但是我的左侧的手脚无力活动有障碍,我不能自己拿筷子吃饭,不能下地行走。
后来,我家人一直细心的照顾着我,给我喂饭,给我按摩、翻身、擦身等等,我很感谢他们。
我记得,大概是住院第10天的时候我出现了头痛加重,心想会不会是再出血了,医生给我复查了颅脑CT,对比了入院时的CT,没有发现出血扩大,考虑是脑血管痉挛,这种情况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2周很常见,医生给我口服和静脉注射的尼莫地平(抗痉挛药),后来我的头痛减轻了。
住院期间,我试着自己下床去上厕所,但是我做不到,我很沮丧,脾气不好,心想我的余生不能生活自理了,失去了人生的意义,家人们一直在一旁不断地鼓励着我,要我轻言放弃。医生请来了康复师给我瘫痪的肢体做按摩、推拿、针灸和生物电刺激。慢慢的我逐渐感到我手脚的力量有所恢复了,康复师也给我配备了一个助步器,我可以扶着它缓慢行走,不至于摔倒。
后来我转到了康复医院继续做肢体功能康复锻炼,这里有语言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等。在这里我每天都很充实,我想早点好起来,我每天特别卖力的锻炼。
经过了半年的康复锻炼,我可以独立行走了,也可以自己吃饭了,但是比正常还是要差一些。现在发病已经一年半了,我依然坚持锻炼,也非常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睡眠,每天也规律服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120/70mmHg以内,自己也有专属的血压记录本,记录着我每天的血压水平。
医生分析:产生脑动脉瘤的原因有哪些?造成脑动脉瘤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有一系列危险因素可能会增加患脑动脉瘤的风险。成人脑动脉瘤比儿童更常见,女性比男性更常见。
● 中老年人
● 吸烟
● 高血压病
● 吸毒,特别是可卡因的使用
● 酗酒
● 头部损伤:某些类型的动脉瘤可能发生在头部损伤(夹层动脉瘤)
● 感染:某些血液感染,形成感染性动脉瘤。
● 先天性动脉壁结合异常。
脑动脉瘤破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高血压:高血压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原因。血压过高,对动脉瘤的冲击力增大,促进破裂。
● 强烈的情绪波动:如极度愤怒和悲伤,血压升高,动脉瘤破裂。
● 颅压增高:头部摆动、猛弯腰、起身急、用力排便、举重物等情况,会瞬间增加颅内压,从而导致动脉瘤破裂
脑动脉瘤治疗?不同部位和大小的动脉瘤治疗上有所差异。主要治疗为手术治疗,为动脉瘤切除、动脉重建、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及动脉瘤栓塞。
如何预防动脉瘤破裂?一般<5mm的脑动脉瘤不易破裂;如果>5mm,且位于前交通动脉的动脉瘤最易破裂。
预防动脉瘤破裂,平时要做到:“两个稳定”,“一个避免”。
● 稳定血压:发现有脑动脉瘤的人,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mmHg,50岁以内的人控制<120/70mmHg,但要避免血压<100/60mmHg,以免脑灌注不足引发脑梗死。
● 稳定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遇事不慌乱,沉着应对。
●避免过激动作:避免搬举重物、用力排便、转头过急以及头颈外伤。
作者言:大家好,我是致力于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科普医学知识的魏医生。码字不易,如果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请帮忙● 点个关注或点个赞● 吧,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这方面知识的需要,请● 转发●给需要的人。
如果有关脑血管病、头晕、失眠等神经科疾病的问题,可以给我评论留言,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您的支持,就是我记录患者故事呈现给大家的最大的动力,谢谢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谈到脑出血,大家不陌生,可是提起“蛛网膜下腔出血”,那可能大家都曾经在哪里听过,但是都不熟悉。其实,这个病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中青年中,见到的比较多。那么,到底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它的相关知识,张大夫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1、蛛网膜下腔出血到底是个啥?蛛网膜下腔出血指的是脑底部或大脑表面的血管破裂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从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2、蛛网膜下腔出血到底有哪些症状?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没有症状,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那些比较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些人甚至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而对于那些比较重的患者,症状可能比较严重,甚至可以昏迷或死亡。具体症状可以有情绪激动和用力活动后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甚至意识丧失等症状。
3、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于哪些人?一般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于中青年,尤其是中青年男性居多。而且常见于冬春两季。尤其是一些生活习惯不良的中青年。
4、哪些因素导致会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说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具体原因,应该说大脑的动脉瘤是其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大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发生和发展,高血压等慢性代谢性疾病也都随之出现,动脉血管壁也变得不再那么有弹性,这时候如果血压异常升高,就可以让有病变的动脉血管瘤发生破裂,脑出血也就随之发生了。
5、如何诊疗?对于怀疑患者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请尽快检查头颅CT。
一旦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第一时间联系神经外科住院,在神经外科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是药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最后,还是要提醒广大的高血压患者,想要降低脑出血发病率,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压,不给脑出血发生的机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特殊的脑出血,这种出血一旦发生死亡率比较高,正确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后遗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对于脑出血来说发病率低一些。所以很多人对于这种特殊的脑出血并不了解。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症状有哪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有很多。
- 头痛:为突发头痛,这种疼痛通常非常严重,有人形容为雷击样头痛。头痛一般向颈部放散,患者头痛的同时往往伴有颈痛。
- 恶心、呕吐:很多人会出现恶心、呕吐,呕吐通常为喷射样呕吐。
- 四肢抽搐:部分患者会出现抽搐,一旦出现抽搐,表明疾病加重。
- 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大小便失禁,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
- 少数患者发病后仅出现轻微的头痛症状。
- 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是外伤性导致的,外伤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不合并其他损伤往往愈后比较良好。
- 大多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导致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特点是起病期,死亡率高,但预后相对来说比较好。
- 还有一种特殊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干周围静脉破裂导致的,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正规治疗后不会留下后遗症。
由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由脑干周围静脉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对患者危害不大,本文重点为大家介绍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什么是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突起。一般发生在血管分叉处和血管转弯处,这种位置受到血流冲击,时间久了,在血管壁上形成瘤样凸起,由于凸起处血管壁比较薄,在血压波动时容易破裂出血,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在成年人群中发病率在3-7%,但不是所有动脉瘤都会破裂。未破裂动脉瘤一般没有任何症状。人们一般在体检时会偶然发现动脉瘤,对于未破裂动脉瘤,需要专业神经科医生评估破裂风险后再决定是否对其治疗。
动脉瘤破裂后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非常高。动脉瘤破裂后往往不能愈合,会反复的破裂出血,第1次破裂的死亡率在20%以上,第2次出血死亡率就达到40%以上,所以一旦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一定要及时治疗。
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如何治疗?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分为两步:
第一步:寻找动脉瘤
一旦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需要尽早找出颅内的动脉瘤,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危机患者生命。但是除非是颅内巨大动脉瘤,一般的动脉瘤在普通头CT和头核磁上都不显影。
寻找颅内动脉瘤需要特殊的检查方式,目前医生们常用的检查方法为DSA(一种特殊的血管检查方式)、CT血管成像和核磁血管成像。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DSA检查,可以发现90%以上的动脉瘤。
第二步:治疗动脉瘤
发现颅内动脉瘤后,治疗方式有两种,一种为介入手术,是应用一些极细的医用导管和导丝通过动脉到达动脉瘤处对动脉瘤进行填塞。第二种治疗方式为开颅手术,用一种特殊的金属夹夹住动脉瘤。
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根治动脉瘤。介入手术创伤比较小,术后恢复快,缺点是医疗费用比较高。开颅手术治疗费用相比于介入手术要低得多,但是损伤比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比介入手术要高。
具体应该选择哪种治疗方式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
动脉瘤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愈后好不好?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没有发生其他的并发症,患者一般都会恢复得很好,少数患者会出现精神症状或性格改变。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我们的大脑被好几层膜包绕,其中一层是蛛网膜,蛛网膜下的腔隙里面有一些被称为脑脊液的清凉液体。当脑血管爆裂出血之后,血液流入这个腔隙就被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是由于动脉瘤破裂导致。
出血后,会引起剧烈的头痛,这种头痛是非常剧烈的,常常被病人形容为一生中最痛的头痛。还会出现脖子疼痛和脖子发硬症状,这种症状被称为脑膜刺激征,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
除了头痛,还会伴有恶心、呕吐
严重者可以出现意识丧失,癫痫发作,抽搐等症状。
更严重者可以死亡
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蛛网膜下腔出血就是由于颅内的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到了蛛网膜下腔的位置。
两种原因可以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第一就是外伤,比如撞击、车祸等原因。第二就是在没有外界伤害的情况下,自发性的出血。而大部分自发性出血都是由于动脉瘤破裂造成的,这种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致死率是非常高的,并且预后也不容乐观,致残率也非常高。当然还有一些原因也可以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比如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等等,但最常见的还是动脉瘤破裂引起的。
大部分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都是由于突然剧烈的头疼而就诊的,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癫痫发作,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以发生意识障碍。特别是在情绪激动时,或者做体力劳动时容易发作。如果您的一级亲属中有2例以上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我们也建议您做CT动脉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进行动脉瘤筛查。
如果已经确诊了蛛网膜下腔出血了,肯定要住院治疗了,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生会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年龄、危重程度等各种因素,考虑是采取介入治疗还是夹闭术治疗。很多患者不止一个动脉瘤,很多多发动脉瘤患者,通过夹闭术也好,栓塞术也罢,并不能把所有动脉瘤都夹闭或栓塞住,即使手术成功了,他自身还是有动脉瘤存在。在未来的生活中,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它们再次破裂。
其实在我看来,自发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够抢救回来的是非常幸运的,有的患者即使在监护室里出现的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出血量大,有的都是很难抢救过来的。所以,当出现连续头疼不止,或者突发的剧烈头疼,并伴有喷射性呕吐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又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类出血性中风。主要是指位于颅内脑底部的先天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和脑表浅部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病因】
常见病因为先天性动脉瘤,其次为动静脉畸形和脑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再次者为各种感染所引起的脑动脉炎、脑肿瘤、血液病、胶原病及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
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腰背痛、视物模糊和癫痫等。
2.头痛
为突发剧烈头疼。如动脉破裂,为爆烈样疼痛或钝疼,先局限性,后发展成普遍性(起病时的局限性头疼有定位意义,前头痛提示病灶位于小脑幕上,后头痛提示后颅凹)。
3.脑膜刺激征
除头痛外有颈、背部疼痛,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颈项强直多在发病后6~12h出现。
4.发热
表现为低、中度或高热,持续1~2周。
5.意识障碍
有嗜睡、朦胧以至不同程度的昏迷。
6.精神症状
兴奋、躁动、思维障碍,记忆、定向力障碍及幻觉等。
7.癫痫发作
可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
8.眼底改变
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前即玻璃体膜下出血,部分有视乳头水肿。
9.颅神经障碍
动眼神经部分或完全麻痹。其他可有外展神经麻痹、眼震、单侧霍纳氏征、偏盲等。
10.躯体运动与感觉障碍
如偏瘫、轻偏瘫、偏侧感觉障碍等。
(二)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腰穿对诊断具有决定性价值。脑脊液呈均匀血性。压力多增高。出血久者脑脊液内红细胞呈皱缩状,蛋白含量可增高。
2.CT检查
发病4天内,脑底各池、大脑纵裂及脑沟中有血液,显示密度增高,并可见局部脑沟、池中积血较厚、较严重处提示可能正是破裂动脉瘤位置。静注对比强化剂CT可发现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
【急救与治疗】
1.保持安静
尽量减少搬动,卧床3~4周,以利于自然止血,使破裂的血管得以充分修复。特别应避免情绪激动和突然用力,勿过早下床活动。给予轻泻药,保持大便通畅。
2.止血剂
6-氨基己酸10~24g,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视病情决定停药时间(一般2周左右,应用7~10天时应减量)。
抗血纤溶芳酸(PAMBA),200~400mg,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时间及注意事项同上。
3.对症治疗
镇痛、镇静,可酌情用安定等药,但应慎用有呼吸抑制作用的药物。对颅压高、呼吸不规则者严禁用镇静药物。颅压高者应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6~8h 1次。
4.血压过高者,应用降压药物
5.抗脑血管痉挛治疗
有明显脑血管痉挛者,为防止缺血性脑损害,可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心痛定10~30mg,每日3次;尼莫地平40mg,每日3次。
6.外科治疗
经CT、MRI、DSA或常规脑血管造影有动脉瘤并适合手术者,应尽早手术以防再发;动静脉畸形者,可待情况稳定后择期手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