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和我说“她后悔把房子买在和儿女同一个小区了”,你怎么看?

把儿子和女儿的房子买在我们同一个小区,这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十年前,我和老伴,打算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于是就来到了现在我们住的小区,当时还不是现房,售楼部的楼盘,看着规划很好,通过售楼小姐的讲解,我们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的期房,当时价格便宜,总价不超70万。

当时儿子和女儿才参加工作,我和老伴商量,为了将来方便些,每人给他们付个首付,买套八九十平的房子,让他们自己还贷款,住在一个小区,将来有个什么事,能有个照应。

老伴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趁我们两口子还不老,还可以多干几年,手上有点积蓄,就帮儿女每人首付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这样以后我们三套房子都在一个小区,有个头疼脑热,有个急事,大家都方便。

交房以后,我们把三套房子简单装修,儿子和女儿的留着结婚用,我们还是住一起。

后来儿子和女儿陆续结婚,生子,从家里搬出去单住,就这样,我们一家人成了3家人,住在同一个小区,就是一碗汤的距离。

儿子两口子搬出去住了,从不买菜做饭,只有睡觉才回去他们自己的房子,下班回家就直接到我们这里吃饭,吃完饭,嘴巴一抹,菜都不抬,碗都不洗,拍拍屁股就回家了。

女儿结婚以后,和女婿也是一样,从不自己开火,下班就回我这里吃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完饭就坐在沙发看电视,玩手机,感觉我家老两口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刚开始我和老伴也很开心,觉得人多热闹,吃饭也香,都变着花样给他们做好吃的,可时间长了,有点年纪真的熬不住。

首先,年轻人对吃的很挑剔,和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不同,喜欢吃香的,喝辣的,我们喜欢吃清淡养生的。

因为吃的问题,经常和他们产生矛盾,儿子女儿总是埋怨我们做的饭菜不好吃,让我们心里很冒火,为了面子,又不能大吵大闹。

其次,三个家庭在一起吃饭,偶尔吃一顿无所谓,但天天在一起,买菜做饭都很辛苦,吃完了,又要收碗刷碗,都是我们两口子在做,经常腰酸背痛。

每天看着儿子和女儿两个家庭,就把我们两口当成免费的保姆,心里有很多不满,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说,只有为难自己。

过了几年,儿子和女儿家都生了孩子,我们老两口的日子就更加的辛苦,从怀孕,到生孩子,每天挖空心思想着做营养的给他们吃,买菜做饭,每天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有时候做出来,儿女还不爱吃,真的很无奈。

除了买菜做饭,儿子,女儿家有了孩子以后,三岁之前,每天早早的两家就把孩子送到我家里,然后他们就去上班了,我和老伴就开始伺候两个孩子,从早到晚,吃喝拉撒,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比上班还忙。

三岁以后上了幼儿园,接送孩子的任务也落在了我和老伴的身上,儿子两口子,女儿两口子,就只顾自己上班,每天三分钟的时间送到我家,转身就走。

三年的幼儿园接送,全部成了我和老伴的任务,当时想着,如果住的远,他们就没办法送给我们,就会自己承担起送孩子的责任,现在住这么近,想拒绝都没办法了,只能默默的忍受。

幼儿园接送完,又是六年的小学,小学放学时间比较早,儿子,女儿下班比较晚,同样接送两个孩子的任务,又是我们老两口去做,不管风吹雨打,每天都要接送,有时看到周围的邻居,可以跳跳舞,聊聊天,打打牌,我们真的是羡慕他们。我们什么时候也能有这么逍遥自在的生活?

我很后悔把儿子和女儿的房子买在一个小区,因为离得太近,什么事都变成了我们老两口的。

最让人心烦的是:不管儿子家还是女儿家夫妻吵架,我家就成了避难所,有吃处,有住处,家都不回,搞冷战,我和老伴还不能说,批评谁都不对,夹缝里做人。

因为都住在同一个小区,儿子,女儿两家过来我们这儿,吃喝拉撒,从不当自己是外人。

因为吃饭的人多,开支也大,还好我和老伴都有退休工资,还能支撑一家人的生活,每个月就存不了什么钱了。

儿子和女儿家,从不见外,吃着父母的,可能觉得是应该的,也不上交一分生活费,我们这变成了免费的食堂,我和老伴成了免费的老保姆。

所以,我真的很后悔,当初为什么要把儿子和女儿的房子买在同一个小区呢,这是我现在最后悔的一件事。

(这是我一个老阿姨家真实的情况,在这里,为了叙述方便,我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原本父母想着把儿女的房子买在一个小区,相互有个照应,可有利必有弊,老人和儿女离得太近,就更容易产生矛盾。俗话说:远香近臭就是这样,距离产生美。

这个时候,需要相互理解,多付出,体谅别人,老人在努力的付出的同时,儿女也要体谅父母的不易,多干活,多分担,这样家庭才能和睦,幸福!

朋友和我说“她后悔把房子买在和儿女同一个小区了”,你怎么看?

唉,没有人能比我更有发言权了。 我的父母 就是和亲妹妹住 在了一起,不但是一个小区,还是对门。没有比这更近的吧?

当初就是考虑得太轻率了,想到在孩子怀孕或带孩子时,帮助照顾下,然后呢,自己老了,孩子又可以反过头来照顾自己。想得真的是太美好!

一开始,他们相处得还是非常融洽的。老人做好了饭,妹妹妹夫就匆忙过来趴口饭,然后匆忙去上班。老人美滋滋地给他们收拾碗筷。特别开心。

慢慢地,矛盾就出来了,老人各种言语里嫌弃女婿懒。有时候,在这边听着那边在吵架,他们立刻就二话不说就冲进去,帮着妹妹吵架。

于是,这么一来,妹夫感觉 到很郁闷。好像每次回家不是回家,而是回到了老人的监视之中。

再后来,有了孩子,确实 孩子没有遭罪,从来没有没人看的时候,老人也很高兴,感觉 自己做得很对。

可是,每次小俩口一有矛盾,老人就冲过去跟着闹腾,孩子一哭了,他们就二话不说拿 钥匙直接开门,更或者,他们有时候回来 早了晚了,老人也会盯着看。还有一次,他们在家里请客,老人非常生气,直接过去打开门察看,并且一肚子委屈:认为请客竟然没有请自己。

换言之,他们互相干扰得太多了。彼此都 没有自由。

老人年纪渐大,但是妹妹妹夫也感觉 到跟着老人的甜头了,不用出任何钱,相当于24小时有保姆随时伺候。而且伺候得还特别 到位。

老人变成了保姆,妹妹妹夫变成了啥也不管的废物。

他们现在互相都 很讨厌对方,但是永远 也说不出不来往的气话,于是,还一边别扭一边继续这么生活下去了。再换套房子,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他们一直住在一起,一直很嫌弃对方。

就这么别别扭扭过下去了。

朋友和我说“她后悔把房子买在和儿女同一个小区了”,你怎么看?

前几年女儿买了一套房子,我去了以后,确实是被小区的环境所吸引,欧式风格 ,绿化也非常不错!

女儿和姑爷也有意让我买他们小区的房子。

后来我斟酌再三,还是不能买一块儿的。买了以后可能我会更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做饭,我买了以后,还不天天去我家吃饭。关键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吃饭还不凑合 ,我还得天天换着花样给他们做饭。

这个我可深有体会,女儿买完房之后,装修的时候,在我那整整住了一年零五个月,美名其曰怕房子有甲醛,需要散味儿[呲牙]

那时候天天换着花样做饭 ,他们住的房间天天要收拾。

无形当中给我增加了不少家务活,有时候真是感觉力不从心。

一个字累两个字真累三个字累死了!

所以还是躲他们远点儿[呲牙][呲牙][呲牙]

朋友和我说“她后悔把房子买在和儿女同一个小区了”,你怎么看?

我妈妈的同事和她说:“后悔把房子买在和儿子同一个小区了,而且女儿看见我把房子买在她哥哥的小区,也把房子买在和我们同一个小区。我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啊,原来想好好有个晚年生活,没想到越来越累啊!”

妈妈的同事姓李,今年68岁,比我妈妈小了几岁,她原来是我妈妈开大吊机的徒弟。开大吊机是特殊行业,一年工龄可以换算一年半,所以我妈妈45岁就退休了。李阿姨也是可以早点退休的,不过为了多赚钱,李阿姨是50岁正常退休年纪才退休的。

李阿姨平时除了上班,空余时间和休息天都会推着自行车卖棉花糖赚钱补贴家用。李阿姨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李阿姨的老公钱叔叔是单位会计,工资待遇比李阿姨好,不过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活,钱叔叔也还兼着几家私人企业会计。

李阿姨和钱叔叔辛苦工作,儿子女儿都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也有了体面的工作。儿子结婚李阿姨出了首付买了新房,女儿结婚给了嫁妆。

李阿姨儿子婚后媳妇生了孩子,那时李阿姨还没有退休,儿媳妇的母亲已经退休了,所以孩子就由亲家帮忙带。李阿姨也是位讲理的婆婆,觉得自己没时间带,那应该出钱,李阿姨每个月给媳妇2000元。

后来儿媳生了二胎,李阿姨已经退休了,不过儿媳习惯自己母亲照顾,所以李阿姨还是出钱给儿媳。自己退休了以后,找了份工作继续上班。

李阿姨退休以后又工作到60岁,那时钱叔叔也退休了,老两口决定好好休息出去旅游一次,因为结婚快40年都没有好好出去玩一次过。

钱叔叔带着李阿姨去云南丽江玩了一次,李阿姨玩的十分尽兴。回家以后和我妈妈说:“趁现在还走的动,以后,我要每年出去旅游一次。也不一定就和老钱,我们两姐妹也可以一起出去玩。”

我妈妈听了李阿姨说的话蛮动心的,结果第二年她们和同单位的几个同事一起去了台湾旅游。她们几个人约定以后每年都出去走一下。

李阿姨家住6楼,没有电梯,60多岁的人每天爬6楼挺累的。李阿姨看儿子住的小区环境设施都不错,都是电梯房,而且附近就有医院,菜场,交通也方便,就想把自己的老房子卖了,贴点钱买到儿子的小区。不住在一起住附近,可以便于大家互相照顾。

儿子儿媳知道母亲想在自己小区买房,以后觉得挺好的。父母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了,住在一起也便于自己照顾父母。而且他们两口子工作忙。父母住在附近,也可以帮着他们照顾家里。

于是李阿姨卖了老房子,贴了点钱,在儿子的同一个小区买了一套房。李阿姨的女婿不是金华婺城区的,是东阳的,在金华没有买房子,不过他的女儿现在也在金华读书,想想不如也在同一个小区买套房子,这样大家互相有个照应。

住的近了来往自然就多了,刚开始是每个星期六日,儿子和女儿一家都带着孩子来李阿姨家吃饭。李阿姨和钱叔叔很是高兴,儿子女儿都陪在身边,也能经常见。

后来,儿子儿媳工作忙了起来,就叫李阿姨和钱叔叔帮着去学校接孩子。李阿姨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孙子12岁,上五年级,孙女六岁,还在幼儿园大班。

因为每天都要去接孙子孙女,又住同一个小区,所以儿子儿媳也就每天来家里吃饭了。刚开始儿子儿媳也会帮着李阿姨一起收拾,一起洗碗,不过李阿姨看见儿子儿媳疲惫的样子,李阿姨自己很心疼,也就让他们帮忙了。

李阿姨的退休工资每个月有四千多,钱叔叔的退休工资有七千多两个人,加起来差不多12000。所以刚开始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说要交伙食费的时候,李阿姨和钱叔叔不让,觉得自己的退休工资儿女来吃饭是绰绰有余的。

可这样等日子过了几年以后,李阿姨和钱叔叔觉得自己太累了。每天一早起来,就要出去买菜,买好菜回来,又要打扫卫生,洗菜,烧菜,做饭。差不多时间又要去接孩子回来吃饭。等孩子们吃完饭以后,李阿姨和钱叔叔又是一顿打扫。

而且每天都要烧七八个人的菜,李阿姨和钱叔叔觉得自己太累了。李阿姨原本打算每年都出去旅游一两次,可自从和儿子住同一小区以后。李阿姨和钱叔叔再也没有出去旅游过了,因为要接送孙子孙女外孙女,连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

原来没有住同一个小区的时候,李阿姨和钱叔叔每天晚饭以后都会出去逛一圈,去跳跳广场舞,锻炼一下身体。可现在等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孩子们回去以后,李阿姨和钱叔叔就要洗碗扫地做家务。做完以后累了,就再也没有心情出去逛或者跳广场舞了。

李阿姨和钱叔叔不知道该怎么和儿女们说,自己累了的事情。因为我妈妈有一个同事,很羡慕李阿姨和钱叔叔。他的一对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他几年都见不到孩子一次。所以他觉得李阿姨和秦叔叔能够和儿女天天见,是一种福气。

前段时间,李阿姨病了,妈妈去看她。李阿姨和妈妈说:“我现在后悔买房子的时候,和儿女买同一个小区了。刚开始的时候,是觉得挺好的。像老黄说的一样,儿女小辈都要眼前,是一种福气。”

“可这几年,也许是年纪上来了,体力越来越不行。每天要做这么多家务,还要接送孩子们,真觉得吃不消。我是贴力气,还贴钱啊,不过这也是我自己心甘情愿的。”

“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也都买东西,也都给我钱,是我自己不肯要而已。而且他们也都挺孝顺,想想自己还能帮他们一把的时候,是得帮他们一把。唉,只不过实在太累了。我以前还跟你说每年出去旅游一下,结果从那次去台湾以后,这五六年再也没有出去旅游过啦。”

“你说我要不要和儿女们说一下?我太累了,让他们每个星期六来一天就行。这样如果我就忙一天的话,我也能行。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和他们开口,自己的儿女也许没什么,儿媳和女婿会不会觉得我这人太难商量了?”

“想这么多干嘛?你也快70的人了,对于你的儿女来说,你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你们身体健康,他们才能轻松啊。”妈妈安慰李阿姨道。

“把你最真实的想法,告诉你的儿女。因为你也说你的儿女都很孝顺,你不说,他们不知道你累呀。所以直接告诉他们,你直接告诉他们你的安排,他们肯定会体谅你的。”我妈妈拍拍躺在床上的李阿姨的手说。

听了我妈妈的话,李阿姨把自己身体吃不消,太累的事情,告诉了她的儿女。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听了以后,很惭愧。他们决定出钱请了保姆来分担父母的家务,以后自己也多帮着父母多做一些。也让父母趁着身体还行出去旅游,儿媳和女婿都争着说,他们会出钱的!

写在最后:

中国的绝大多数父母,都为儿女考虑的很多,而且很多做父母的,一辈子都是为了孩子而活。觉得自己给子女的再多,都觉得给的不够。

年纪大了,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身边,可是由于年纪大了,体力上肯定是欠缺的。所以如果住的近,每天要做饭给儿女吃,做父母的也肯定累。

如果做父母的,自己觉得累了,身体吃不消了,应该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告诉儿女,让儿女体谅自己的不容易。如果自己不说,有时粗心的儿女不会发现的。

父母养我们小,我们陪父母老,做儿女的应该多陪陪父母,孝顺父母,不能让老人太累太操心,让父母身体健康是我们每个做儿女的心愿!

朋友和我说“她后悔把房子买在和儿女同一个小区了”,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了。我最好的朋友,独生女儿结婚时,特地让女婿把房子买在她家楼上。当时感觉心里美极了,自己只有一个独生女儿,住的近,出嫁相当于没出嫁一样,互相照顾,想想都好美,几年过去,结果却很打脸。

朋友女儿结婚时,她已退休在家, 由于住楼上楼下,便担负起了女儿女婿的一日三餐,外加收拾屋子打扫卫生、洗衣服等一切家务活。女儿女婿每天早晨上班前到楼下妈妈家吃早餐,晚上回来吃完晚饭再回到自己家。不久,女儿怀孕了,这下朋友更是精心照顾,每天晚上临睡前还要给女儿做夜宵吃,女儿女婿回自己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沒多久,恰逢供暖季,为了省一套房几千元的供暖费,小两口便住在她家,连楼都不用上了,这一住就是几年。

朋友每天一日三餐的伺候他们,外孙出生以后,自然而然的也是她带。女婿家是近郊农村的,在镇上也买了房,亲家经常送一些家里出产的农产品过来,朋友很高兴,能经常吃到无公害的食品,和亲家相处和谐。她帮女儿带孩子,同时把女儿女婿的生活费全包了,让小两口多存点钱,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很是幸福。

好日子没过多久,问题来了,女婿的父亲突然生病,需要经常做透析,而且女婿也是家中独子,为了看病方便,自然就接他父亲住到了他们的婚房里,母亲则留在家里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女婿的父亲以前是一个小包工头,没生病的时候,经济收入还可以,还帮儿子买了婚房,这突然一生病,失去了收入,再者他们的保险意识不强,未交养老和医保,只有一个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看病花光了积蓄,生活费都要靠儿子来承担了。

朋友依然是带着外孙子,做饭还得多做一个人的。每天都是女婿吃完饭,再把朋友做好的饭端回去给父亲吃,小两口还要回去给父亲洗衣,收拾屋子。女婿家的亲戚也经常来走动,每次来人,小两囗都会把人领到朋友家,让朋友招待,似乎认为是理所当然,理由就是他们不会做饭。

这下朋友受不了了,原来在一起生活,包了女儿女婿的生活费和家务,给小两囗省钱省力,她是心甘情愿的。没想到现在还要管亲家公的吃喝以及众亲友的接待,加之小两口的存款为了给父亲治病,花的所剩无几。朋友看着这些,真是心累身体更累,碍与以前关系处的比较好,面子上不好意思说,真是憋屈。

在这种心情影响下,朋友家的生活以及家庭气氛越来越不好,常常为一点小事而发火,无形中增添了很多矛盾。女婿父亲的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看好的,后续还要花很多的钱,他们家准备卖了老家的房子(镇上)给父亲看病。朋友提议不要卖老家的房子,卖了婚房(140平)换个小的,就能留出钱来给父亲治病,镇上的房子留下,将来老两口也有地方住。这样做的好处是房子数量没变,也有钱治病,最最让朋友开心的是终于不和女婿一家住一起了。

朋友说,虽然外孙还由她带,虽然女儿家的房子由大换小,但不用伺候女儿女婿一家,体力、经济上都轻松不少。至于女儿女婿如何给亲家看病,如何过日子,那不是她管的事儿了,眼不见心为净。朋友说,儿女成家后,就是两个独立的家庭,会面对不同的人和亊,再好的关系,都不能离得太近,有一定的距离感,彼此留有空间,这是最好的。

朋友和我说“她后悔把房子买在和儿女同一个小区了”,你怎么看?

你的朋友说她后悔把房子买在和儿女同住一个小区了,这是很有道理的。

子女和父母同时买房,可以考虑买在两个相邻的小区。父母不和子女同住一个小区,实际上对大家都有好处。老一代人和现在年轻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媳妇女婿是否能相处的融洽?岁数大了,做很多事情都会力不从心。同在一个小区住,父母有的是活累。儿女不想做饭,经常会对父母说,中午我们在你家吃饭,我有点事。保姆六点下班了,妈,你帮我过来看着孩子。同住一个小区,你不会闲着。稍不留神,亲人会反目。加之小区抬头不见低头见,双方接触的小区邻居很平常,其中的闲言杂语,也会引起不少的矛盾。

考虑到父母年迈,父母和子女买房可以买两个相邻的小区,父母生病或有事方便通知儿女。

远香近臭,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