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12岁的甘罗在成为宰相后,为何就神秘消失了呢?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过三名著名的“神童”。

先是老子李耳,年少智慧,而他也是成就最大之人,其次再到孔子之“老师”,被称为圣公的项橐,七岁便智慧盖世,引得孔子对他的思想废寝忘食,这俩人都是春秋时期之人,而最后一人,也就是甘罗,生于战国末期,甘罗曾拿项橐来做比喻,项橐七岁成圣,自己十二岁就怎么不可以是个天才呢。

但是“入世”最深,也本来前途最大的甘罗,却最终在正史中下落不明。虽说李耳纵横千古,地位至高无上,而项橐更是圣人之师,地位超然,但甘罗才是在政治上建树最高的人,被秦始皇奉为上卿,这个职位可是礼遇等同于宰相,可见甘罗在秦国政治上的地位是极高的。

据说甘罗只比秦始皇小了三岁,和汉高祖刘邦是同年之人。不过甘罗并非出身寒门,其家世显赫,祖父是秦国的宰相甘茂,虽然甘茂最后和秦国闹僵,离开了秦国,但是甘罗却是被培养得很好。甘罗之所以能够“出道”,还是得益于当时的相国,吕不韦。

甘罗最初是吕不韦的门客,任少庶子,其实甘罗的“出身”,就注定了甘罗的履历上有着吕不韦的影子,吕不韦虽然是相国,是秦国的实际摄政者,但是同样野心勃勃的秦始皇却不喜欢专政的吕不韦,如此一来,甘罗的存在有些微妙了。

作为神童,甘罗深谙“出名要趁早”的道理。

在一次吕不韦想要霸占赵国土地,扩张秦国面积没有办法头疼时,甘罗自荐而出,吕不韦打趣道,一个十二岁的娃娃怎么能做得来此事,但他没想到的是,被他小看的甘罗没有气馁,于是便说出了项橐的典故,吕不韦一想也是,项橐七岁为圣人师,如此一比,甘罗的确很普通。

于是甘罗领命,出使赵国,这也是甘罗的成名之行,总的来说,甘罗这次出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恐吓”。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交锋,不是战争,就是恐吓。所谓恐吓,不是赤裸裸地威胁,而是政治家的“恩威并施”,用信息差和实力作为背景避免开战,又能达到此前想要的效果。

在出使赵国前,甘罗先是“恐吓”了之前吕不韦屡劝都不愿意出使赵国的张唐。而张唐一看是个小娃娃找他聊人生,本来还没怎么在意,但是甘罗说到白起和范雎的例子时,张唐就想明白了,他知道甘罗所说吕不韦会“清算”忤逆他之人是一个什么意思,于是张唐同意陪着甘罗出使赵国。

甘罗出使赵国,其实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拿下吕不韦想要的赵国土地和城池,之所以吕不韦想要这样做,是因为前往燕国的途中,赵国的一些城池是必经之地,但在当时,能兵不血刃做到一件事情,才是最高境界,战争从不是最好的办法,于是甘罗也不准备开战,他还是保持自己的作风:恐吓。

在出使赵国前,秦始皇面见了这个神童,也是这一次相见,让甘罗成为了秦始皇心中的能臣,为后来的地位打下基础。

知道甘罗要来,赵悼襄王早早便出来迎接,面对一国之君,甘罗没有胆怯,而是直接开门见山,和赵悼襄王说,现在秦国准备和燕国共同打下赵国。不说还好,一说就把赵悼襄王吓到了,随后甘罗又以太子丹为筹码,联合赵国攻打燕国,而赵悼襄王也率先乖乖让出了五个主要的城池。

其实甘罗是个很典型的“纵横家”,很懂得借势,也深谙人性的道理,吕不韦愁思很久的事情,最后被甘罗这样解决了,这种人才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皇帝的最爱。后来赵国攻打燕国,拿下了燕国的大部分土地,而赵国也以礼相待,给予了秦国十一座城池。

先后获得了十数座城池,秦始皇开心坏了,他没想到这个神童竟然还懂纵横家的套路,先是引导张唐,再到解决赵国此事,甘罗的表现都可以说是惊为天人,就这样,甘罗被秦始皇立为上卿,给予了大量的土地和奖赏,虽然甘罗并不是宰相之职位,但是不输他祖父甘茂的风姿。

但这个少年天才甘罗,他的故事到这里,就已经告一段落了。

此后甘罗没有在正史上再次出现,后世对甘罗的结局也是议论纷纷。其实甘罗后来极有可能是被秦始皇所冷淡了,又或者是甘罗早夭,天妒英才,甘罗早早便离开人世了。

若是秦始皇冷落甘罗,这也是极有可能的。

秦始皇再怎么欣赏甘罗,甘罗说到底就是吕不韦的人,如果甘罗倒戈秦始皇,那才让秦始皇感到不满。甘罗为人性格直率,他很不喜欢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有一次直接掐赵姬的脚,被秦始皇发现了,本来都还想帮俺罗找一个借口,给他台阶下,但是甘罗依旧保持自己是故意的解释。

所以这样的甘罗,也注定只会是吕不韦的人。

随着秦始皇慢慢长大,他对权力越来越渴望,甘罗虽然是聪明,但是出身相国吕不韦的门下,这就意味着这个天才难以对他有所用,于是秦始皇慢慢冷落了甘罗,导致甘罗此后没有事迹。甘罗是吕不韦重要的门客,秦始皇和吕不韦的争斗扯到甘罗,甘罗多少是有些憋屈的。

甘罗在秦朝建立的时候怎么样了,让人不得而知,但是民间却有甘罗“墓地”的痕迹,甘罗也有可能是早逝,毕竟春秋战国期间,因为优秀而早逝的人数不胜数了。

河南的甘罗村,这条村的名字就是来自于甘罗,之所以提到这条村子,甘罗据说因为装着他的棺木流到了甘罗村,这条本来名为“张湾村”的村子,将大名鼎鼎的甘罗埋葬在了此处,所以这条村的名字,就是纪念甘罗所用。

甘罗村,原名张湾,传因甘罗灵柩从古蔡河上游冲下,至此搁浅。捞棺安葬于此,建墓筑庙,故以为村。

而根据多地的县志和传闻记载,甘罗其实就是病逝了,本来上卿的地位不低,可以风光很多年,但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命运竟然如此抓弄他,而这个解释其实也最有可能性。

严格来讲,即便甘罗还在世,还能被史料记载,很有可能也是他与秦始皇从和谐走向矛盾的历史。要说原因,还是因为甘罗是为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对他有提携之恩,而吕不韦和秦始皇还展开过政治斗争,面对这种情况,甘罗到底也是会更倾向吕不韦,那么不处理甘罗,秦始皇等于给自己埋下一个雷,一个对手。

所以这样不同阵营的命运,就导致了甘罗在正史的记载中结局不同,要知道,后来吕不韦都是先被秦始皇流放,再是被逼着自尽,秦始皇后来的政治班子,都是站在他那一边的政治人物,这也是秦始皇能够拿回大权的根本,而甘罗,却不属于新势力中的一员。

其实甘罗被称为神童,有些过于放大他本身的能力了,甘罗是属于有功者,但是要说智慧,后世诸多名人十几岁时都有此般智慧,只是没有放大宣传罢了,甘罗没有留下著作,这是他作为“神童”最大的短板,后世还有汉朝霍去病、唐朝李世民,都是未及弱冠便冠绝沙场,更有清圣祖康熙十四岁智斗权臣鳌拜,这些人也没有输于甘罗。

所以甘罗,不是独一无二的,只能说是时代造就的一个结果,于是他下落不明,并不会让政治家们觉得可惜。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历史上12岁的甘罗在成为宰相后,为何就神秘消失了呢?

历史上的甘罗确实是个神童,十二岁时,不费吹灰之力就为秦国得到了十六座城池,因此被秦始皇拜为上卿(宰相),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甘罗拜相”的故事。

甘罗是战国末期下蔡(今颍上县甘罗乡)人。12岁时就成了秦国丞相吕不韦的幕僚(少庶子:年轻的家臣)。

甘罗堪比神童,究其原因主要是从小聪慧,现在12岁的孩子懂啥?还有一点,他出身高贵,是秦国左丞相甘茂的孙子。也许他有一个强大的基因。

另外我认为“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出生在一个政治家中,耳染目濡、潜默移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甘罗聪明才智令丞相吕不韦都自叹不如。

我们都知道,吕不韦帮助秦始皇的老爸继承了王位后,秦始皇的老爸封他为秦国丞相,后来秦始皇的老爸死后,秦始皇继位,吕不韦摄政,并尊吕不韦为仲父。

在吕不韦计划攻打赵国时,决定和燕国联盟,派秦国大臣张唐到燕国出任丞相,张唐直接拒绝了。他的理由是:“我曾经帮助燕国攻打过赵国,现在去燕国上任,必须经过赵国,赵王逮住我,还不把我砍了?我不去”。

吕不韦虽然很不高兴,但也无法勉强让张唐前往。

甘罗知道了这件事,对吕不韦说,“我有办法让他去”。当时吕不韦正在生闷气,于是没好气后地说:“小孩子滚一边儿玩去”。

甘罗却说,我已经12岁了,不是小孩子了,你为什么不让我试一试呢?吕不韦只好同意让甘罗劝说张唐。

甘罗拜见张唐,开门见山问:“您的功劳和白起(秦国名将)相比,谁的功劳大?”

张唐说,“当然白起的功劳大了。他打败了楚国,威慑燕、赵两国,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他”。

甘罗点了点头,接着问。范雎和吕不韦谁的权势大?张唐接话道。“当然是丞相吕不韦权势大了。吕丞相是秦始皇的仲父,权势熏天。

甘罗追问了一句,“你确定?”张唐坚定地说,“确定!”

甘罗接着说:“当年范雎想攻打赵国,可白起阻拦他,结果范雎绞死了白起。现在,吕丞相请你前往燕国人任丞相而你执意不肯,你觉得丞相会放过你吗?”我劝你早点准备棺材吧!

张唐一听恍然大悟,道:“多谢先生提醒,我现在就准备动身前往燕国。甘罗摆摆手说:“张先生稍安勿躁,待我为你先去赵国探探路,然后再启程不晚。”张唐拜谢,感谢不已。

甘罗回去复命,讲了一遍事情经过,吕不韦对甘罗佩服的五体投地。甘罗对吕不韦说:“请丞相为我准备一辆马车,让我先去赵国为张唐打通环节,吕不韦说:“辛苦你了,等待你的好消息。”

甘罗驱车来到了赵国,见到了赵卓襄王。寒暄过后,对他说。“现在秦国和燕国互派人质,表示友好,这事儿你知道吗?”

赵王说,“有所耳闻。”甘罗继续说道:“假如秦、燕和好,接下来两国就会进攻赵国,这事你知道吗?”

赵王惊慌问“如此,我该怎么办?”甘罗不慌不忙地说:“假如大王先送我五座城池。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国人质,然后再劝说秦王帮助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你看这样如何?”

赵王心想,送五座城池,将来我攻打燕国能得到十座甚至二十座城池,这个交易不吃亏,于是赵卓襄王爽快的答应了。

赵王亲自划出了五座城池送给了秦国。甘罗返回国劝说秦王送回了燕国人质,同时召回了本国人质。秦燕结盟就此宣告流产。

随后赵国有恃无恐地进攻燕国,一鼓作气夺得燕国上谷30座城池,随后赵王又送给了秦国11座城池。

甘罗出使赵国,不但为张唐开辟了道路,而且凭三寸不烂之舌,白得了赵国16座城池(从前送的五座加上后来的十一座城池)。

秦始皇大喜,于是出现了开头一幕,拜12岁的甘罗为上卿(相当于宰相)。然而历史记载到这里戛然而止,甘罗以后怎样无人知晓。

不过有个传说,甘罗少年有为,深得秦始皇的喜爱,有一年秦始皇,东游泰山,命甘罗随行,行至小安山,君臣一干人等上山寻屋休息,秦始皇出外看风景,甘罗陪娘娘下棋,无意间碰了娘娘的脚一下,娘娘怪之,立即将此事告知了秦始皇,秦始皇一怒训斥甘罗,甘罗辩解道:“风摆棋子落入朝娘娘脚”。秦始皇不容甘罗辩解,砍了甘罗,随后葬于小安山之上,享年18岁。

文/秉烛读春秋

历史上12岁的甘罗在成为宰相后,为何就神秘消失了呢?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甘罗?这可是个牛人啊!打小就有神童的美誉。

人家十二岁之前就已经是一方牛人了,当年秦王生病,不知道那个缺心眼子出了个偏方,要整公鸡蛋吃吃,秦王这病才能好。

公鸡蛋这不开玩乐呢吗?把个甘罗的老爹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那叫个愁啊,您说世界上哪有这玩意。

甘罗爹没主意,甘罗有主意啊!人家代替他爹上朝,直接就回敬秦王,说自己爹回家准备自己生孩子玩,一家伙不仅把秦王逗乐了,还让秦王明白过来,这世界上压根就没有啥公鸡蛋。

所以甘罗的聪明,那是打小就有了,十二岁被秦王拜为宰相,那绝对是真真的。

毕竟这事是记录在《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里边,不过奇怪的是,这列传不是单独说他的,是说他爷爷和樗里子的,他这就是捎带着点了一下。

就因为这有人说,甘罗这事是假的。毕竟这么聪明个人,既然都上卿了,咋也应该有一个单独的列传才成,可就是没有,还是三人凑一起的。

但照俺说,司马迁都记录了,这事应该是真的,应该不会出现啥空穴来风的事。

好了,咱今天就把题主的事,给大家唠叨唠叨。

题主的事

大家伙都知道,吕不韦开头就是一商人,搁过去这商人兜里虽然有俩糟钱,但地位不高。所以吕不韦干干脆脆的就赌了一把大的,把这宝就压在了秦始皇老爹异人的身上。

这又是送钱,又是送东西,最后干脆连老婆都搭进去了,这老婆就是秦始皇的亲妈。

这买卖要是赔了,那叫个赔了夫人又折兵。要不说吕不韦是个好商人,这眼光就是好,押对了。

这异人后来就做了秦王,自己顺道就做了秦国的丞相。而异人这秦王没做几天,这就着急忙慌的走了,把王位就传给了秦始皇,而这个时候的吕不韦他的权势几乎就达到了顶点。

那么甘罗这档子事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发生的。

话说吕不韦这人既然是秦国的丞相,以这个身份,他是有封地的,他这就想借助秦国的力量,把自己个的封地再往大扩扩。

所以就想着去撩这赵国,打赵国哪挖几块地皮过来,充实自己的封地。

吕不韦为这事,忙碌了好一阵子,光时间就耗了三年,把燕国给说动了。

这燕国就把太子丹派了过来给秦国做人质,顺道让秦国这块派个人过去给他们做相国,顺道俩家联合起来搞赵国。

吕不韦接到消息,当然高兴了,所以他就派张唐去燕国当相国。

张唐一听要派他过去,那脑瓜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说死了都不去。

为嘛呢?

因为张唐要去燕国,这必然要横穿赵国。而之前这张唐就替秦昭襄王揍过赵国。

您自己想想,赵国恨他都来不及呢?他自投罗网的从人家地界过,这不找死吗?

而且赵国之前就宣布过一个决定,不论死活只要抓住了张唐,就赏百里的土地,就这封赏不可谓不厚重啊,您也能瞧得出来赵国是多恨这张唐。

这也是个理由不是,吕不韦虽然不高兴,但能咋的?毕竟张唐人还没到燕国,就被赵国抓到给宰了,没人会干这蠢事。

不高兴虽然不高兴,还是让张唐下去了。

吕不韦继续琢磨派谁去好呢?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甘罗上来了。瞅着吕不韦不高兴的样子,就问:“咋的啦?这是!”

吕不韦瞅了瞅只有十二岁的甘罗。他心里也憋得慌,就顺口把这事叨叨了一遍。

“俺当啥事呢?小事!俺这就去和张唐说说,让他同意去燕国!”甘罗听完之后,连个琢磨的过程都没有,这就拍着胸脯保证。

吕不韦被气乐了:“拉倒吧!这哪跟哪呀!俺!丞相!都没说动他,就你?起开!别逗乐了!”

甘罗小眉毛一挑就说道:“项橐七岁就给大名鼎鼎的孔子当老师,俺已经十二岁了,不小了,您为嘛不然俺去试一试,还呵斥俺,这可不好!”

吕不韦一听,甘罗似乎很有底气,再加上他神童的光环,这头点:“行!你去试试!”

甘罗这就去了。

他首先发问:“你和咱的战神白起,就那十万以下的单从来不接老白比,谁的功劳大!”

张唐瞅着这小孩乐了,心说话这有得比吗?

“老白牛,俺不行!楚国,赵国,燕国都和他掐过架就没有输过!”

“哎!对喽!你感觉当年的范雎和现在的吕不韦谁的权力大?”

张唐连个磕巴都没有就答到:“废话当然还是吕不韦了!”

“好吧!你应该知道当年范雎想要揍赵国,这白起偏偏就拦着,结果呢?范雎随后就把白起给绞死了。现在吕不韦请你去燕国做相国,你还不去!知道后果吗?”

张唐吧嗒吧嗒嘴瞅着甘罗,心说话这小孩说的还真在理,吕不韦压根就不是啥气量大的人,他这得罪了吕不韦,赶明个吕不韦还真有可能收拾他。

“好吧!燕国是吧!俺去还不成!”

得咧就这么的甘罗就把张唐给说动了。张唐就忙乎起去燕国的事。

张唐的事,定下来了,甘罗又去找吕不韦,他这要去赵国给张唐铺路。

毕竟这人刚进入赵国的地界,还没到目的地,真要被赵国给抓了,这不打脸吗?

你还别说赵王还真给甘罗面子,邯郸的郊外就开始迎接甘罗。

其实大家伙都是明白人,就这几个国家,天天的不是你打俺,就是俺打你的,赵王能给甘罗这么大场面,那就是知道这燕国和秦国之间的这档子。

那么甘罗也不藏着掖着了。

“您知道太子丹要去秦国做人质的事吗?”

“知道!”赵王苦笑着点头。

“那您知道张唐要到燕国任相国的事吗?”

“知道!”赵王心说话,这是要打开天窗说亮话的节奏啊!他就等着甘罗的下一句了。

“看来赵王应该有知道这秦国和燕国是要联合了!既然是两国联合,那么他们必然会去欺负其他的国家,那不用问,一定是赵国了!”

赵王没有说话,就等着甘罗接着说。

“你看这样,你搁河间地这块割上五个城池,多了俺也不要。俺拿这五个城池和俺们家大王说说,让秦王把太子丹送回去,顺道让秦国帮助赵国打燕国!”

赵王一听这主意好啊!亲自划拉出五个城池给甘罗带回去。

至于秦国这里,白得了五个城池,挺高兴,至于帮助赵国打燕国这事就扔一边去了,只是没有出兵骚扰赵国,这其实就相当于帮助了赵国。

那么赵国也不客气,一口气就下了燕国三十六坐城池,顺道又划拉出十一个给了秦国。

您说这买卖做的,不费一兵一卒,光凭一张嘴就白得了十六座城池。

秦王很高兴,一家伙就拜甘罗为上卿,这上卿就相当于丞相的职位,把他爷爷之前的封地,宅院啥的又重新的赐予甘罗,这就是十二岁甘罗当丞相的事。

那么历史上记载甘罗的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您想要知道结果,其实俺比你更想,但没有。只是有这么个传说,这事没根没据的,当不得真。说出来大家伙听听。

传说

说甘罗聪明,那么秦始皇这人表示很喜欢,有一天东游的时候,搁泰山这块旅游,就把甘罗给带上了。

一帮人浩浩荡荡的,这就到了小安山。秦始皇感觉这地的风景不错,这就想要出去瞅瞅。

那么娘娘不想动弹了,秦始皇就让甘罗陪着下一会棋。

你说也巧了,甘罗下棋的过程中,不小心碰了一下娘娘的脚丫子。

这娘娘就不高兴了,心说话俺的脚丫子就秦始皇能碰,你谁呀?所以她就把这事告诉给了秦始皇。

秦始皇一听很生气,就问这甘罗。

甘罗也不服气:“风摆棋子落入朝娘娘脚!”

秦始皇压根就不想听,一家伙就把甘罗给砍了,顺道就埋在了小安山,这时间点上的甘罗也就十八岁。

这事听着就有点虚,但没有其他的说法,大家伙听听就当了解一下就行了,当不得真。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历史上12岁的甘罗在成为宰相后,为何就神秘消失了呢?

谢谢邀请,甘罗12岁为宰相有两点,1,是神童,2,是赖来的。

甘罗的父亲是宰相,陪王伴驾。有一天秦王生病了,御医也治不了,御医就骗秦王,说;大王得了是怪病,只有一样东西能治好。秦王说;什么东西治好我的病呢?御医说;雄鸡蛋!第二天上早朝时,秦王问文武大臣,谁能搞到雄鸡蛋?问了几次都无人回答。最后,秦王的目光定在宰相身上,秦王说;限你三日内一定搞到雄鸡蛋,不然,杀你的头!

宰相回家闷闷忧愁,不吃不喝。甘罗看到父亲的表情,就问,说;父亲为何如此悲伤呢?父亲说;我的忧愁说给你听也没有用啊。甘罗说;父亲你说说看,也许有点用的。父亲就把秦王要吃雄鸡蛋的事情讲了一遍。甘罗听后,眼睛转了转说;父亲不要忧愁,我有雄鸡蛋,明天早朝我送去给秦王。父亲说;你有?快给我,我送给秦王,你是平民,又是一个孩子不能上朝见大王。甘罗说;这个雄鸡蛋别人送不了,只有我亲自送去。

第二天,甘罗让父亲在家休息,甘罗穿上父亲的官衣官帽去上早朝了,朝拜完毕,秦王问甘罗,秦王说;甘罗,你来上朝,你父亲为何不来?甘罗说;我父亲不能上朝,他在家生小孩了。秦王大怒!说,你糊说,你父是男子,怎能生子呢?甘罗说;大王啊!男子不能生孩子,雄鸡怎能生蛋呢?秦王大惊!秦王说;对啊!我错怪大家了,错怪宰相了。对甘罗说,甘罗你抬起头来。甘罗说;民人不敢抬头。秦王说;你穿的是宰相衣服啊!甘罗跪下叩头谢恩。秦王说;你什么恩啊?甘罗说;大王加封甘罗是宰相,谢主龙恩!

所以,甘罗的宰相是赖到手的宰相。有其名无实用,只是一个挂名宰相。只能当一段佳话说一说,古代的神童,现在的神童,都是奇才,奇才也就是怪才,他不是真材实学的才能,不能通用。

甘罗12岁为宰相,后来无声无影的原因就在于此。

在这里要更证一下,甘罗九岁为宰相,石念堂12领兵大元帅。这是在古装戏《元门斩子》里杨六郎的一段唱词。

谢谢阅览

历史上12岁的甘罗在成为宰相后,为何就神秘消失了呢?

甘罗(约公元前256年-?),战国末期下蔡(颍上县甘罗乡)人 。战国时期秦国名臣甘茂之孙,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罗自幼聪明过人,小小年纪便拜入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任其少庶子。甘罗十二岁时出使赵国,使计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甘罗因功得到秦王政(秦始皇)赐任上卿(相当于丞相)、封赏田地、房宅。

小的时候听老人口口相传的就是管仲、甘罗的传奇故事,因为他们都是我们家乡的历史名人,所以对于甘罗的名字印象就特别深刻,甘罗是战国末期下蔡(颍上县甘罗乡人),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颍上县刘集乡甘罗村人,离我的家乡只有15公里。颍上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秦置“慎县”,属泗水郡。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称“颍上”。甘罗是颍上的历史名人,也是颍上人的骄傲。明朝万历年间,颍上知县何豸为甘罗墓立碑。后因河水冲击,墓塌于河内,遗址已没。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安徽巡抚陈彝于墓后(北方)约70米处,堆土为坟,并立碑于其前,题字"秦上卿甘罗碑"。民国十一年(1922年),颍上县知事黄佩兰、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颍上县长张鼎家曾经先后为其立碑。甘罗墓是"颍上八景"之一,每年来此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

甘罗是秦朝名将甘茂的孙子,名门之后。昔日甘茂招同僚向寿、公孙爽馋毁,在攻魏国蒲阪时亡秦而去投向齐国,在齐国任上卿。后来在魏国郁郁而终。甘茂已死,于是吕不韦便养甘罗为庶子,对甘罗是爱护有加。甘罗少有大志,誓要恢复祖宗的荣耀,重振甘氏一门。因此当机会来临时,甘罗便抓住机会,一计成名,声闻诸侯,被誉为不世出子奇才。

当时,独揽朝政的吕不韦想攻打赵国以扩张他在河间的封地,于是派刚成君蔡泽在燕国作大臣。燕国太子丹在赵国做完人质后,又来到秦国继续做人质。吕不韦于是便计划派张唐使燕,与燕国共谋伐赵,以扩大其河间之地。然而,张唐却不肯去,他的理由是:“使燕必经赵国,当年臣为秦昭王伐赵,赵国深怨恨臣,悬赏百里之地求臣项上人头。臣入赵,必死也,不可以行。”张唐说的不无道理,于是吕不韦也感觉很无奈。此时甘罗遂自告奋勇去劝说张唐。说:“你张唐既然怕死不愿使燕,于是以死惧之。你得罪了一个你得罪不起的人,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卿逆令而不肯行,文信侯(吕不韦)欲杀卿,只在反掌之间耳。卿使燕虽然九死一生,留在秦国则十死不生。而且还要连累宗族家人,原君善择之。”张唐听后于是不敢在摆谱,只能乖乖的遵命使燕。

张唐已经同意出使燕国,事情如果就到此为止,那也就没甘罗什么事了。但甘罗虽然人小,志向可不小。于是他主动找到吕不韦说:“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得到吕不韦同意后,甘罗于是以秦朝使者身份先到赵国打前站,按照吕不韦的意思你甘罗去赵国跟赵国打个招呼,保障张唐平安经过赵国就完事了,然而使臣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甘罗因为立功心切,于是一到赵国面见赵王说:“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的事吗?"赵王回答说:"有所耳闻。"甘罗接着问:"您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吗?"赵王回答说:"也有所耳闻。"甘罗于是分析说:"燕太子丹到秦国来,说明燕国不敢背叛秦国。张唐到燕国任相,说明秦国不会欺辱燕国。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赵国来扩大在河间一带的领地。大王不如先送我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丹,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赵王听后大喜啊,随即赠甘罗黄金百镒,白碧二双,以五城地图付之。随后赵王乃命名将李牧率兵伐燕,得上谷三十城,而以十一城归秦。

甘罗这件事情做的漂亮,秦国等于是空手套白狼,不费一兵一卒,净赚河间五城,又得上谷十一城,皆为甘罗之运筹帷幄,秦王于是封甘罗为上卿。所以史上一直流传甘罗十二岁当宰相的故事,也正是因为此,而昔日所封的甘茂的田宅秦王尽赐还甘罗,祖宗荣耀因此一朝光复。甘罗一计成名的时候只有十二岁,就是标准的儿童一个,甘罗此计谋,史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甘罗恫吓张唐,出卖燕国,讹诈赵王,此计可谓阴损狡诈。殊不知虽然秦王封赏了甘罗,但实际也为甘罗埋下了祸根,此举不仅燕国恨秦之背信弃义,赵国也是恨秦之敲诈勒索,也因此使秦国失信于天下。太史公曾评价甘罗:“亦为战国之策士,然非笃行之君子。”

甘罗神秘消失史传死于吕不韦之手。据说嬴政(秦始皇)继位后赵姬为太后,此时秦庄襄王异人已死,太后独居深宫寂寞难耐,她原本就是吕不韦的姬妾,于是两人自热而然又走到了一起,但是吕不韦渐渐感觉这样下去风险太大,一旦被嬴政发现,就只有死路一条。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拒绝太后,于是便计划为赵姬物色了一个男宠,这个人就是后来历史上有名的嫪毐。当时吕不韦找到李斯,让李斯出面让嫪毐进宫,但是李斯于却推荐了甘罗出面。此时吕不韦已被太后弄昏了头,只想着早点摆脱这场噩梦,至于后面的事情吕不韦没想到那么多。而甘罗接到任务后也不推辞,反而很高兴,认为是再次立功的好机会,便宣称嫪毐奸淫吕不韦使女,于是率人把嫪毐抓了起来一顿毒打要把他阉了。嫪毐吓得半死求甘罗饶命,甘罗对嫪毐道:“汝欲富贵乎?”嫪毐点头。甘罗又道:“太后闻汝天生巨阴。欲求相伴枕席。今日诈为阉割,以绝众人之疑,杂于内侍之中以进太后宫中,此皆相国之妙计,汝富贵之日,勿忘相国之成全。”

嫪毐得以顺利入宫。至此太后绝爱嫪毐,朝夕不离。但是嫪毐得到太后宠爱小人得志,仗着太后撑腰,于是便也参与政治,插手朝中大小事务,培植党羽,声势渐渐与吕不韦分庭抗礼,一时间朝中分成了吕不韦派和嫪毐派。而此时吕不韦是后悔不迭,后悔不该让甘罗去唆使嫪毐进宫,嫪毐不仅霸占了原属于他的女人,还来跟他争夺权力,然而木已成舟,后悔也没用了。于是吕不韦便迁怒于甘罗,他恨甘罗当初为什么不自作主张把嫪毐真的阉了,因此吕不韦对甘罗起了杀心,甘罗如果活着对他是一种威胁,让他觉得有把柄攥在甘罗的手里,所以对吕不韦来说,甘罗必须死!

于是几天之后,一则神话在咸阳城里流传开来。这则神话说的就是甘罗的暴亡。说是甘罗死的前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紫衣吏持天符翩然而至,对他说道:“奉上帝命,召君归天上。”梦醒未几,甘罗便无疾而卒。于是满城唏嘘。吕不韦通过掩饰甘罗的真实死因而编造出来的神话故事,使甘罗得以被神化。没有人对甘罗的死因有任何的怀疑。或许他们都以为,像甘罗这样的天才,就应该这样死亡,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用璀璨换长生,以刹那为永恒。而甘罗死后荣耀更胜于生前,其声名则传之于后世,历久不衰。

作者申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历史上12岁的甘罗在成为宰相后,为何就神秘消失了呢?

甘罗是战国末期,秦国左丞相甘茂之孙,自幼聪明过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甘茂去世时,托咐相国吕不韦关照甘罗,吕不韦将甘罗收归门下,担任少庶子之职,所谓“少庶子”,在战国时是指年轻的家臣,吕不韦受甘茂之托想重点培养他。

当时,吕不韦想攻打赵国,目的是扩大自己在河间的封地,攻打赵国需要联合燕国,燕国已派太子丹在秦国作人质,于是吕不韦准备派张唐到燕国作相国,张唐推辞说“去燕国必经赵国,我曾率军攻打过赵国,赵王怨恨于我,曾扬言,谁捉住我,送百里土地,所以我不能听命”,吕不韦听了很不高兴,一时又没办法让张唐前往。

甘罗闻知事情的原因,就对吕不韦说:“我有办法劝说张唐前往”,话音未落,遭到吕不韦的厉声斥责:“走开点,我亲自出马他都无动于衷,你一个小孩能有什么办法?”,甘罗辩解道:“项橐7岁就作孔子的老师,我如今12岁了,为何不让我试一试”,吕不韦哭笑不得:“你想试,那就试试吧,可别说是我让你去的”。

甘罗前往拜见了张唐,甘罗问张唐“您的功劳与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唐答“白起南面挫败楚国,北面震慑燕、赵两国,战则胜,攻必克,夺城取邑无数,我的功劳不及白起”,甘罗又问“当年执政的应侯范睢与吕不韦相比,谁的权势更大?”,张唐答“吕不韦的权势更大”,甘罗进一步说“当年范睢想攻打赵国,白起出来阻拦,结果范睢在离咸阳7里处绞死了白起,今吕不韦亲自让您去燕国为相而您却执意不肯去,我不知您将身死何地啊!”,张唐听的毛骨悚然,于是前往吕不韦处,答应准备一下即刻起程。

张唐行期定下后,甘罗又对吕不韦说“您只要给我准备五辆马车,我就可以去赵国帮张唐打通经过赵国的通路”,吕不韦进宫将这事报告给了皇始皇,把甘罗怎么说服张唐的也一并说了,秦始皇召见了甘罗,甘罗落落大方,对答如流,于是秦始皇派甘罗前往赵国。

赵王在郊外迎接了甘罗,一看秦国怎么派了个小孩来?甘罗恭敬地问赵王“您听说燕太子丹到秦作人质的事了吗?”赵王答“有所耳闻”,甘罗又问“那您知道张唐要去燕国为相的事吗?”,赵王答“略有所闻”,甘罗给赵王分析道“燕太子丹到秦国,说明燕不敢背叛秦国,张唐到燕为相,说明秦不想欺负燕国,秦国的目的就是攻打你们,攻打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秦在河间的土地”,赵王连忙问“我该如何应对?”甘罗少年老成的样子说“我有一计,不知您答应不答应?”赵王谦卑地说“愿闻详细”。

甘罗献计道“秦国想要河间的土地,您不如送给秦国,失去的土地,可以攻打燕国弥补,而且得到的更多,您划出河间的土地,让我带回去,我可以让秦国将太子丹送回燕国,将张唐召回秦国,这样秦燕联盟就解除了,可以转而形成秦赵联盟,助您攻打燕国如何?”,赵王想了想“此计道是妙计,即可避免秦赵开战,又可得更多土地,但不知如何实施?”,甘罗答“此计实施有个过程,您先放张唐路经赵国,再将送给秦国土地的图纸让我带回去,我再把计划告诉秦始皇,然后我住在赵国,一边交接土地,一边听着好消息,你看怎么样?”,赵王点点头“就按你说的办”,于是赵王亲自划出河间方位的五座城邑,后续的事态发展,如甘罗谋划的一样,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

后来,赵国有恃无恐地进攻燕国,共得到了36座城邑,赵又送给秦其中的11座,秦国就这样,白白得到了16座城邑,甘罗回到秦国后,秦始皇封赏甘罗担任上卿之职,当时的上卿就相当于丞相,甘罗能获得上卿之职,靠的是三寸不烂之舌,为秦国轻而易举地得到了16座城邑得来的。

对您的阅读,我表示衷心地感谢,请关注我,对不足之处,欢迎提意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