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西安农民发现219枚金饼,研究发现是王莽私藏的百亿宝藏?
话说王莽新政,的确让王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储备者”,这批在1999年发现的金饼,又被称为“未央金饼”,说不上是王莽私藏的,但是绝对和王莽有关。
首先咱们回顾新朝末年,王莽与“天命之子”刘秀的悬殊争斗。
汉光武帝刘秀,破新朝,光复汉朝。新朝末年,王莽新政不仅没有给自己加分,反而搞乱了一大堆社会问题,社会经济、民间秩序崩溃,赤眉军、绿林军纷纷崛起,刘秀也从中孵化出来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在王莽国内最后一批精锐的部队与刘秀的对抗中,刘秀以一万七千余人对战数十万人的新朝军队,最终奇迹般获得胜利,击溃了王莽最后的反抗力量。
史称“昆阳之战”。
同年十月,绿林军杀入长安,在宫殿前大喊贼军奈他不何的王莽被一个商人砍下头颅,结束了他精彩的人生。
这场战争的过程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关于“黄金”的话题,在《汉书》的食货志中,曾如此描述西汉历朝以来积累的黄金,还有王莽在新朝十五年里所收集的黄金:
“府库百官之富,天下晏然,莽一朝有之”。
根据汉朝历代的数据记载,当时王莽在皇宫里收藏的黄金大概在170吨左右,可惜的是,当时的绿林军进入了长安城,对新朝所有的官员体系、富贵人家一顿破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记载空白,因为后来的记录者本身就是暴力者,所以对于当时皇宫里储存的七十万两黄金没有明确的记载。
现代,再结合在1999年,西安农民所发现的219枚金饼(也被称为“未央金饼”),大概可以发现一些当年黄金流失的线索。
首先,这219枚黄金饼,每一枚大约的重量在250克左右,这也就意味着,这份价值过千万的黄金饼,事实上的价值仅占了冰山的一角,因为这批金饼加起来也仅是54.75千克,在170吨的比例里微乎其微。
但这也不是小数目,这是不是意味着当年王莽早就提前分开把这些黄金藏起来了呢,其实皇宫里的箱子都是空的,他早就转移了黄金?
其实这个说法可能性太小,几乎不存在。
黄金饼可能是王莽一手命令打造的,因为黄金饼的规格、刻印都有很明显的流水线加工痕迹,这不是民间小作坊能够做出来的,但黄金饼却不是王莽藏在这里的,很有可能是当年有一些绿林军,把宫里的黄金夺取了之后,为了避免分配问题,于是便跑到一半藏了起来,谁知道要在快两千年后才重见天日。
为什么说几乎不可能是王莽藏的?
因为王莽这个人行事,完全没有给自己留后路的打算,自己的几个嫡子用了各种方法杀了,在篡位之后,虽然提出了很多超前性的政治、经济建设,但是王莽的初衷是巩固统治,事实上王莽新政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最后一点就是王莽在位时,把一个好好的西汉非要对外征伐,造成国力空虚,而王莽此举只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谁知道能力不够,导致转移失败。
王莽新政时期,在货币以及经济政策上,王莽提出了“五均”、“赊贷”、“六筦”,这几个政策概括来讲就是实行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合理的官卖制度,而在金融贷款的市场上,政府也给出一定的免息贷款,不得不说,王莽新政将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核心延续得非常完美。
新政出来,让市场快速地流动起来,对于王莽来讲,他真正的大杀器是“藏金于朝”,说白了,他要把天下的黄金都收拢到朝廷的手里,之所以这么做,或许与王莽想要形成绝对的货币霸权有关。于是王莽研究出来了数十种货币,先是复杂的“二十八”种,要百姓拿着自己的黄金来换货币,后来才精简出来了货布、货泉,而且还下了命令,百姓不得藏金,不然要依法处置。
“民以食為命,以貨為資,是以八政以食為首。寶貨皆重則小用不給,皆輕則僦載煩費,輕重大小各有差品,則用便而民樂。”
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
但实际上王莽的那批执行官员乃至于基层早已经全部烂掉。
他们和后世王安石实行青苗法时逼着穷人贷款一样,本质上王莽的新政到底就只是一张蓝图,几乎没有实现过。而且在转换货币的过程中,这些基层官员还一层层地剥削,老百姓拿出的金子早已经贬值颇多。
“民犯铸錢,伍人相坐,沒入為官奴婢。其男子檻車,兒女子步,以鐵鎖琅當其颈,傳诣鐘官,以十萬數”。
王莽发现了问题,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刹车。我们要知道王莽这个人做事,为了演戏演全套,自己的三个儿子都没有讲亲情放过,说白了,一个对自己特别狠的人,他从来没想过回头,于是他转移国内矛盾,对外征伐。说实话,如果赢了,就能给他争取更多的时间,但问题就是输了。
往往一个政府,只要对外战争失败,那么离崩溃已经不远了。因为对外战争要征夫、征税,国本动摇,如果没有足够的政治回报,那么就是揭竿而起的时候。
绿林军、赤眉军大肆兴起,新朝动荡不已。
面对此情此景,还是那句话,王莽不是个给自己留活路的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多重失败让王莽既举办了哭天大典做做样子,另一方面也是牟足力气往回顶,几次对外战争中,王莽已经损失了西汉有生的军事力量,在对西域的讨伐中,被西域的联军一举击溃,全军覆没。
例如在昆阳之战中,王莽所号称的“百万大军”,其实都是一群抓壮丁凑拢班子的,十分敷衍,这也是为什么刘秀能以数千人的精锐骑兵冲击王莽大军的原因。
王莽最后的溃败,和王莽在未称帝之前的行为给予百姓反差太大有关。王莽被誉为当时的圣人,常常散尽家财,纾难救民,数十年如一日。王莽的执政生涯中,也曾遇到了被皇帝不信任而冷落的情况,但是最后还是王莽的“善良”,让官员和百姓把他推回了中央。
总的来说,王莽收集黄金的行为本质未必是不好的,这在宏观的战略上来讲,的确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但唯一的漏洞就是,王莽是一个封建皇权政府,这些黄金到了他的手上,他想怎么处理就可以怎么处理,缺少了监督,如此一来,好事情也会变成了坏事情。
东汉年初,朝廷可以掌控的黄金几乎没有,在王莽的皇宫里,大量的黄金不翼而飞,这成为了历史的谜题。按照“未央金饼”的出土来看,这种少量且埋藏位置随意的黄金分布,更是把当年黄金的流失指向了起义军的掠夺而造成的流失的行为之中。
后来苏轼所说:
“王莽败时,宝货神不可知,复归山泽”。
复归山泽,这让王莽这一大批金子的走向变得扑朔迷离,但很有可能的事,在新朝之后的两千年岁月里,这批金子已经渐渐重回了货币市场,大家用着用着,却不知道手上的黄金,就是王莽当年手上的黄金。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如何评价西安农民发现219枚金饼,研究发现是王莽私藏的百亿宝藏?
“穿越者”王莽生前私藏了一批宝藏,这批黄金藏在那里,多年来没有头绪。却在20年前,被一个推土机师父无意间提供了线索。
说起这事,得回到1999年,当时西安城郊外的一个砖厂,叫“新华砖厂”,那时候西安城在搞建设,砖厂生意可红火了,天天来拉砖头的买主可多了,砖厂就雇佣了许多的挖土机师父。25岁的小赵,就是其中一位。
11月2日早上,小赵冒着寒冷的天气开工,开始几车挖土可顺利了,本来嘛,挖了几车就可以休息一下,他就打算再挖一车,就上个洗手喝个茶水,暖和一下身子。
可这一车再挖过去,可没那么顺利了,这挖土机的履带忽然好像被卡住了一样,嘎嘎的响,这事经常发生,小赵知道又有什么卡住了履带,就跳出驾驶室,两边的履带都瞧了一下,发现有一个比瓶盖大的金属卡在上面,
他就将这大瓶盖拿下来,可是他手里一掂量满沉的,就用收扒拉了一下金属表面的土,看了以后倒吸一口气,在太阳下这金属发着金灿灿的光芒,金子,他知道自己发现了金子,并且很可能是文物,
小赵可是年轻人,这下老激动了,这下子引来了附近同事的注意,大家都很好奇的过来瞧瞧,发现是金子后,大家就争先跑到拿土堆来翻,没几下还真翻到了一样的金饼,没几下挖出的金饼一抢而空,大家也一哄而散,据说还有些师父,连夜跑回了老家躲了起来。
可这是许多人看大哦,也瞒不住,砖厂的厂长感觉上报了,毕竟是文物,如果自己不上报,问责的可是自己阿!
最后在民警的努力下,最后经过了多天的劝解,追回了众人拿走的112枚金饼。专家连夜对这些金饼进行整理,发现这些金饼和后世的金元宝有很大不同,首先它的外形是规则的圆形,单枚的重量现在算来是250克上下,直径大小在5~7CM以内,一面是别敲出来凸出,一面是凹入,而凹入的一面,上面有不同的符号印记,有一枚上面还有一个字母V字,并不清楚是表达什么含义。当时也没对应线索这批金饼是历史那个朝代的,不过根据形制看来,有可能就是汉朝的古董,正当民警劝解师父们上交金饼,文物专家在鉴定金饼的时候,
却意外的发生了一件更精彩的事!
在小赵师父发现金饼的几天后,这砖长的另外一个小李师父,开着挖土机无意中挖开了古井,古井里面又发现了更多的金饼,这次大家可不敢胡来了,也就是等着考古专家到处清理和挖掘,最后结果事清理了107枚金饼,两次发现合起来,共挖掘出了219枚金饼,可不要小看这个数据,虽然海昏侯墓葬发现的更多,300多枚,可是在上世纪90年代来说,这也是首次发现那么多的金饼,并且按照现在的价格计算,这批金饼的重量在,219枚乘以250克等于54750克,看现在400多一克计算,2190万的高价,这还不排除文物和考古的价值,可想而知这批金饼可称价值连城。
但是疑惑又来了,这批金饼到底事谁的,谁那么土豪将2200多万埋在土中,弃之不理?
很快陕西文物馆成立了专家小组,通过考古专家的努力,在西安的历史文献中,锁定金饼的拥有者或者是制造者,很有可能是号称历史穿越者的王莽,这批金饼有可能是王莽黄金宝藏的一部分,专家们希望通过研究这些金饼,去了解汉朝的一些货币制度,更重要的是解开后世黄金的忽然减少之谜,是否和王莽黄金宝藏有关系。
读者会个问题,西安号称13朝古都,为何说是王莽的,还有就是汉朝也延续了数百年时间,这时期皇帝也很多,金饼为何不是其他天子,或者是汉献帝的,一定就是王莽的。
考古专家现在来说,是最支持王莽说而已,但是如果后面有更充实的证据,不排除其他汉朝皇帝的可能性,不过王莽的确是收刮了不少黄金,并且将部分黄金隐藏了起来,这事怎么回事呢?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成功,建立了新朝,王莽登基后,着手开始各种恢复周礼的做法,按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追求复古。他不但改地方名字,对外对夷族各种的鄙视,对内改良货币政策,更重要的是他喜欢收集黄金,这段时期西汉皇朝的许多黄金存量,都到了王莽手中。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王莽共收刮了70匮黄金,而这些黄金都不是金元宝,就是这些金饼的形制,而这70匮的黄金,换算成现在是多少重量呢?汉朝的一匮,大约是我们现在的一万斤,70匮就大约是70万斤,按现在的价格算280个亿,放在现在也是一个让人掉下巴的数据,即便是一些中等国家,一年GDP也达不到这个数字,
王莽收藏那么多黄金干什么?
首先是物依稀为贵,同时汉朝时期,黄金是玉器以外主要的赏赐物品,在汉朝我们动不动就能看到,国君赏赐大臣都是多少黄金的,但是到了后来,我们发现黄金做赏赐越来越少了,并且黄金的存量大幅下滑,而到底经历了乱世以后,黄金到底去了那里,是被人私藏起来,还是全到了墓葬中,至今还是一个迷?
而历史中,有记载收藏黄金最多的皇帝,就是王莽了,70万斤的重量,这个记录到清末都没被其他皇帝打破。可想而知他的收藏对后世影响有多大,正是黄金的稀缺,造就了后来白银的货币地位,中国才出现了,金子,银子,铜钱的一个稳定的货币架构。
王莽有这些黄金,是人尽皆知的,因为当时他打算构造一个新的金融机构想法,所以用了许多方法,收罗了许多黄金,而这些黄金类似于现在的黄金储备,类似于一种经济实力的保证。
当然他的行为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最后反对王莽的大军节节胜利,特别是昆阳之战后,王莽主力尽失。长安城内势力见王莽已经大势已去,大家也对王莽非常有意见,就联合起来,趁着外面在攻城时,打击都纷纷揭杆而起,首先放火造成了乱象,一群由豪强和民众联合的乌合之众,攻入了王莽的皇宫。据说王莽的黄金就此消失了,有说时被哄抢一空,也有说王莽将他们藏了起来,被抢走了部分。
当然这批黄金最后去向如何,历史许多人都在找,可是没找到,而王莽的头颅却被收入汉宫仓库达数百年时间,这里到底是不是藏有黄金宝库的秘密,有待考证!
不过你还真要佩服王莽一点,就是他收集黄金的方法还真有那么一套。
进贡制度也王莽新政
王莽能够获得如此多金子,其手段有三个!
第一个是汉朝的朝贡制度,在西汉初期,天子都让各诸侯王每年都进贡,到了汉武帝时期,搞了著名的推恩令后,诸侯国更多,可是财力上看来,大家更不够,就需要用各种的其他物品代替,但是黄金还是首选,这也一来长安汇聚一批最量的黄金
第二王莽的改制,他利用四次的货币改良制度,让民间的许多许多黄金,汇聚到了自己手里,但是这四次改良都失败了,最后导致了新朝出现了到处的农民起义。
第三利用和西域的交易,古代的中原许多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丝绸之路的开通,利用交易让王莽获得了巨量的黄金。
这些金饼为何会出现在长安的郊区,特别这个地方还不是古代长安达官贵人住的地方,可以说是平民区,那么贵重的黄金被遗弃,这是不是王莽有意为之。
按照专家的分析,估计是这样的,很可能是黄金是被民众们攻入皇宫后,在里面抢了一些出来,或者是为了临时考虑,象放置在一些有标记的地方,比如那口古井,因为黄金不怕腐蚀,等天下太平了再回来取出来用,可是估计是埋藏的人后来忘记回来拿,或者是意外走了,反正这批黄金就被遗忘,一直被深埋在那里。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王莽的下属将黄金分散的埋藏起来,到王莽平定天下后,再一一取出,不过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但是更有可能是王莽找了一个地方,将一批黄金藏了起来。
后来经历了长安经历了多年的各种战斗,特别是在汉末的三国,唐朝末年等重要时期,长安城基本是被破坏过好几次,最后长安破落失去了作为都城的地位,也没有人再想起王莽的黄金了,
而王莽的黄金也成了迷,一直以来只是记载于历史书中,可是经过这次的发现,我们相信王莽的黄金传说不是虚言,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他需要我们不断得而去探索和挖掘,或者有那么一天,一次机缘巧合,让这批王莽宝藏能重见天日。
如何评价西安农民发现219枚金饼,研究发现是王莽私藏的百亿宝藏?
这219枚金饼于1999年在西安北十里铺村一家砖厂内发现。推土机推土时履带里卡了金饼,谁也没想到,过几天又在不远处发现了一堆金饼。从外观上来看,这些金饼一看就来自古代,有的上面还有记号与文字。
经过统计,这批金饼总计219枚。单枚重量在250克左右(即西汉时期的一斤),总重量约为54公斤。按照现在的金价,不是值1000万,而是折合为2000多万。
然而,当考古学家赶到这里后,在附近并没有找到任何大墓。这些金饼并非出自某座大墓中,而是被埋在了荒郊野外,因此被认定为是“窖藏黄金”,是谁把这么多的金饼埋在这的呢?
这些金饼的外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15年从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饼。事实上,北十里铺村的这219枚金饼正是西汉时期的遗物。
但是,西汉时期的北十里铺村属于长安城东郊,只是平民区,同时也是平民乱葬区,这里的人显然没有能力拥有如此数量的窖藏黄金。可是,这里荒郊野岭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金饼被埋在这里呢?
西汉时,朝政基本稳定,最大的更迭发生在王莽时期,因此,这些金饼很有可能是来自王莽私藏的70万斤黄金。王莽当上皇帝后玩命似地聚敛黄金,直到王莽去世时,府库内的黄金数量已经达到了70万斤,达到了中国古代黄金积蓄的巅峰。
70万金黄金,这个数字可信吗?据有关学者统计,西汉时的黄金总量在1000吨左右。似乎西汉的皇帝很喜欢黄金,王莽也不例外。王莽时期还规定列侯以下不得持有黄金,并以新铸造铜钱大肆的收敛黄金。
公元23年5约,王莽的军队大败于刘秀,王莽政权危如累卵。就在刘秀大军还未入城之前,长安城内的豪强大族,甚至连平民百姓也惦记上了王莽的黄金。10月,这群原本被视为“乌合之众”的力量共同发难,一边攻城,一边放火。趁乱攻进了宫内,王莽被杀。他的60大箱黄金被攻进城内的人哄抢一空。
据说,临死前王莽已经有些神智不清,但仍守在他的60大箱黄金旁,嘴里念念有词:“天理在我,汉兵能拿我怎样?”
西安东北郊北十里铺村的291枚金饼很有可能就是在此期间从宫内流出的。并且,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匆忙地埋在了此处。
王莽为什么能搜刮到这么多的黄金?据有关学者统计,西汉时的黄金总量在1000吨左右。似乎西汉的皇帝都很喜欢黄金,王莽也不例外。王莽时先后进行了4次币制改革,在第一次币制改革中王莽推出几种高币值的货币,即大泉五十、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
什么意思呢?“大泉五十”即相当于50枚普通的五铢铜钱,“契刀五百”=500枚五铢钱,最狠的是金错刀“一刀平五千”,一枚可以可以换5000枚五铢钱。同样都是铜钱,因为面值不同就有了不同的价值。王莽的思想超前,在这次币制改革中就可见一斑。
在当时,两枚错金的“一刀平五千”就可以兑换一斤黄金了。也就是说王莽用错金的33克铜从百姓手里换取了250克黄金。因此,王莽通过币制改革收敛了不少黄金。
此外,一般黄金在民间流通的少,多被统治者、贵族所有,而列侯每年还需交纳一定的酎金来助祭,因此,统治者拥有大量的黄金。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茶叶贸易也为汉王朝带来了数量巨大的黄金,因此,若说王莽时府库内有70万斤黄金,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欢迎点赞关注!
如何评价西安农民发现219枚金饼,研究发现是王莽私藏的百亿宝藏?
这些金饼虽然出自王莽时期,但大概率不是王莽埋藏的宝藏,是由于战乱流出的。
219枚“金饼”发现的位置是西安东北郊的十里铺村,题主说的砖厂是新华砖厂。这次金饼不同以往出土的“金饼”,原先都是墓葬中发掘出来的,而这个是砖厂的挖土机挖土时发现的,也不是在坟墓里,是在两口3米深的井中。
这些金饼如图中所看到的,都是5.6~6.5厘米,大半个手心这么大;重量基本在250克左右,以目前近400元/克的收购价算,一枚金饼也就是近10万元。可能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金饼重半斤?其实按汉朝的量制单位这相当于1斤,也就是说这些金饼都是按照汉朝1斤的标准来制造的。
这些金饼的形状并不是想象中的硬币样的扁平,而是正面隆起凸出,反面内凹,凹面还有刻字或印记,这些印记多半是当时负责检测金饼成色工匠的姓氏,就像小时候交钱时,老师让大家在纸币写上名字一样,方便成色有误追究责任。
但也不是文字的,比如下面只刻了一个V,并不清楚是表达什么含义。
酎金律和王莽新政西汉有个制度,从汉文帝开始。在正月开始酿酒,八月酿成,名酎酒,这过程中分三次追加原料,因此汉文帝让各地诸侯贡献黄金帮助其酿酒。
说到底就是要钱嘛,还装的这么文艺。贡献黄金的标准是,诸侯的封邑每一千人要上贡黄金四两,没满一千但有五百以上的一样四两。偏远的地方可以用象牙、翡翠、玳瑁等物来代替。
反正不交不行,像被废的海昏侯刘贺封邑两千户,他墓里出土金饼近300枚,可见一般。小王看到有人计算每年西汉政府收到的诸侯进贡,数量按当时量制应该在1600斤左右。
不过也有穷的,汉武帝时期有106名列侯因为金子成色不足丢失爵位,这是西汉有名的酎金失侯事件。
这些收上去的黄金多数为内部循环周转。汉文帝曾因为周勃、陈平、灌婴等人杀吕后的亲属有功,赏赐的黄金用“千斤”来计算,类似的赏赐不少,用金量很大。一赏一收,差不多2年时间,这些黄金就周转一次。
等到了王莽的新朝,已经好几代了,要说国库里没点黄金是不大可能。据《资治通鉴》记载,王莽有条政策,“列侯级别以下的人不得私自藏有黄金”,大量的黄金又收归王莽所有。网上流传比较广的“王莽国库有金70万斤”的说法,是出自《中国货币史》,说有170吨,换算后就是西汉的68万斤黄金。
而王莽被推翻后,东汉黄金的用量又见于史料的相对较少,所以不少看法是王莽的这几十万斤黄金中,有不少是埋藏了。特别是流传较多的“三十万匮”,这个说法小王还不知道出自哪,如果换算现在金价,差不多300亿,也就是百亿宝藏的流传。
金饼的由来这些金饼并不是出自大型的诸侯墓,那是否出自国库呢?
十里铺村位于西安东北郊,长安的城郭没有这么远,那这个地方就不会是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
而王莽被杀时,关中义军和更始军先后进入长安城内,混乱的情况下,不少人在四处劫掠,国库中的金饼极有可能是这段时间中被人携带出了城外。
在《后汉书冯异传》中有个细节,建武三年(公元27年)关中之地发生饥荒,距离王莽死去过了4年。结果发生了人相食的情况,黄金一斤只能换豆五升,也就是现在的6斤半黄豆,虽然是因为饥荒,但是黄金的大量流出,造成金价疯狂贬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金饼并非王莽的宝藏,而大概率是战乱那段时间,城内发生劫掠导致金饼大量流出,有些人抢到后埋藏在某地进行保管的。说不定西安周边这种情况不少,就看后续挖掘发现了。
如何评价西安农民发现219枚金饼,研究发现是王莽私藏的百亿宝藏?
自古以来,无论哪朝哪代黄金一直都是绝对的硬通货。1991年西安北郊一处建在乱坟岗上的砖厂内,曾有民工先后用推土机挖出219枚汉代金饼,形制规整、数额巨大,震撼了考古界。
这些出土于乱坟岗的金饼上还刻有“黄、张、马、吉、贝”等字样和神秘的“V”字符号。那么这些符号究竟代表着什么?又是谁埋下了这些珍宝,相信背后的故事比黄灿灿的金饼更加吸引人。
推土机挖出金饼,农民工哄抢一空。1999年11月2日,司机赵浩学和平常一样来到位于西安谭家乡北十里铺村的新华砖厂驾驶推土机取土制砖。正当他工作时突然感到机器履带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便下车查看,从履带中抠出了一个扁圆形硬疙瘩。
新华砖厂位于西安北郊十里铺村,这里在西汉时期属于长安西郊,曾有大量普通百姓埋葬于此,算是一片乱坟岗。赵学浩他们工作时也时常挖出瓷片瓦器,但这次当他抹去疙瘩上的泥土后,惊奇的发现竟然是块金饼。
砖厂里附近的农民工们闻讯后都跑了过来,大家恨不得把推土机掀开扒刨捡取。一番哄抢之后,至少有七八十人捡到了金饼。
砖厂出土金饼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当地派出所,警方当即抽调百余名警力赶赴现场。在砖厂,民警们向附近农民工宣传了国家的文物政策,动员大家主动上交。同时还传唤了70多名重点嫌疑人,前后共收缴金饼112枚。
不久后,同样是在新华砖厂内,又有推土机司机挖出了金饼。只不过这次厂方保护得当,107枚金饼无一散失,都上交给了有关部门。
金饼现身乱葬岗,可有大墓附近藏?在金饼出土后,西安市文物部门的专家立即对新华砖厂展开了勘察。因为在考古史上,金饼大多出土于古代王侯墓室内,例如河北满城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曾经发现了43枚金饼。
通过勘察,考古队发现了多处明显带有西汉风格的中小型墓葬,证实了此处曾为西汉“乱葬岗”的传言。但是并没有发现任何一处能够配得上219枚金饼的古代墓穴。相反,两处金饼的发现地极有可能是古代的两处竖井。
那么这些金饼的主人到底是谁呢?他为何又把如此大的一笔珍宝匆匆埋藏在荒野深井之中呢?
王莽代汉揽金银,身败国灭散民间。参与金饼鉴定的文物专家呼林贵从金饼的制式与制造年代分析,这批金饼极有可能与新朝王莽有关。因为在王莽建立新朝以后,不但继承了西汉六代皇帝的积蓄,还下令“列侯以下不得狭黄金”。
西汉是一个多金的朝代,当年刘邦就曾经拿出四万斤黄金离间范增项羽。在王莽实施黄金国有制之后,黄金储备直线上升。据史书记载,当时国库中的黄金应该有70万斤,折合成现在重量大概在150吨左右。
公元23年,在新朝建立16年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大量乱兵、民众在国库内哄抢。大批黄金随即流入民间,开始贬值,甚至造成了“三辅之地,黄金一斤,易豆五升。”的局面。
专家表示,这批金饼极有可能就是当年哄抢国库的某个乱兵或者百姓所藏。打算先埋藏在地下,等天下太平后再挖出来。可是时过境迁,金饼主人可能在战争中战死,使得这219枚金饼沉睡了近两千年。
神秘的字符号,金饼的身份证。确定了金饼出处,就要弄清楚金饼上所刻“黄、张、马、吉、贝”等字样和“V”字符号的寓意。对此,专家们判断极有可能与“酎金”制度有关。
“酎酒”是西汉中央祭祀时专用的优质酒,在汉文帝继位后,规定每年八月社坛祭祀高祖刘邦。所有的诸侯王爵都要进献“酎金”,用于祭祀。要求列侯们治下每一千人口,要交黄金四两。
如果列侯们交的“酎金”在数量和成色上达不到要求,就要“王削县,侯免国”,诸侯王削减领地,列侯废除爵位。不过文景时期这项规定并没有真正落实。
直到汉武帝时期,因为无人响应其南征的命令。他利用“酎金”规定为理由,一口气废除了106名列侯的爵位。为了保证“酎金”的达到要求,西汉便沿用秦朝方式,在金饼上刻上锻造者名称,以便查验。
而“V”字符号,则是一种查验合格的标志,以表示此金饼是合格以便入库封存。
值得一说的是,出土在砖厂的这批金饼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切割痕迹。大的金饼上多有切割痕迹,而小的金饼上又有贴补金片的现象。这样加工以后,所有的金饼重量都保持在247克左右,足以见古代工匠的严谨程度。
现在,这批金饼分别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院。有兴趣者可以前往博物馆,一览西汉多金的风采。
同时,相信更多的西汉金饼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如何评价西安农民发现219枚金饼,研究发现是王莽私藏的百亿宝藏?
1999年11月2日,西安谭家乡十里铺村新华砖厂的推土机正在紧张地工作着,突然操作手发现了不对劲,感觉到推土机的履带被卡住了,他赶紧去看了看,居然发现了黄灿灿的金饼。
激动之下,他喊了几声,工地上的几十个民工闻讯后也都跑来哄抢,将当时能看到的、能挖到的金饼都抢了个干净。
好在有了报了警,不久之后警察赶到,将那些私藏起来的金饼都收缴了上来,然后在清理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批金饼,两批金饼总数是219枚,这可是个相当大的一个数字。
随后公安局联系了陕西文物鉴定组对这些金饼进行鉴定,看看这些金饼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什么时候的金饼,又是为什么会藏在这个地方?
关于这些金饼的时间基本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大体就是汉朝时期的产物,而且汉朝的一些大型墓葬中确实也出土了金饼,比如中山靖王刘胜墓。而且也只有汉朝有这样的金饼出现,其他时期的墓里都没有发现,唐宋时期不仅没有这样的金饼出现,就是黄金都不怎么在市面上流通了。
但说到这些金饼的来历,则是需要经过排查分析的。首先工作人员能想到的就是这些金饼是大墓的陪葬品,毕竟已经有出土的金饼为例,但这是不可能的,十里铺村这里并没有大墓的痕迹,不仅如此,这个地方甚至不是大型聚落村寨,更不是什么富豪之家的存在地。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这些金饼所在地是不是当时金库的所在地呢?这就需要有一个条件,即附近至少应该有居住遗址,但经过探查并没有。
当然,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至少这个砖厂的取土范围内,在西侧土崖是有汉墓的洞穴的,还不少,但这些都是普通汉墓,至少算不上诸侯级别的大墓,自然也就没有条件拥有这样庞大数量的金饼。
其实,简单来说,这个地方更像是乱坟岗,本身在汉朝时期就只是长安城的东郊(现在为西安北郊),附近只有一个宜平门大道,也就是说,这些金饼很可能和这条驿道有关系,要不然谁会在这样的地方埋下这样一批金饼呢?
交通大道附近的乱坟岗埋黄金,这怎么看都像是临时性的、暂时性的、突发性的一种埋藏,既然是这样,就需要排除太平时期。
一般来说,如果是太平年代,没有战乱,即便有人拥有这么多的金饼,也会找一个安全可靠的地点藏起来,要么藏在自己的府中,要么就是死后陪葬,而不可能跑到郊外挖个坑藏起来。
既然不是太平年代,那就很可能是战乱年代。战乱年代什么事情都能发生,战乱频发、百姓流离失所,劫掠事件时有发生,如果是有人抢了这么多的金饼,然后在逃跑的时候临时藏在了乱坟岗,以期将来再回去挖出来。
只不过这些金饼一直到了现在才被挖出来,很可能当时埋藏这些金饼的人没有来得及取回就已经死了(其中有一个藏金饼的坑内有人骨残部,不知道是不是属于埋金饼的人的),这倒也能理解,毕竟是战乱年代,明天和意外,还真的是很难说。
根据当时工作人员的推测,这批金饼应该出自西汉末年的王莽时期,西汉末年,战乱不断,而之所以不认为是东汉末年,是因为东汉时期的黄金其实就已经不多了。
至少与西汉时期相比,东汉时期的黄金少了很多,这正是因为王莽被杀之后,大量的黄金散失民间,到了东汉时期,府库中的黄金就少了很多。
在西汉时期,史籍中动辄就出现万金、百金什么的,但东汉时期的记载明显就少了很多。尤其是王莽时期,王莽搜罗了大量的黄金,据说王莽被杀时,国库中的黄金还高达70万斤。
这并非夸大,当时有记载,说公元27年,有“黄金一斤,易豆五升”的说法,这其中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即物以稀为贵,战乱年代,数量巨大的黄金其实都不如能填饱肚子的豆子值钱。
王莽之所以有那么多的黄金,是因为他不仅继承了原本西汉时期的国库中的黄金,更是到处搜罗黄金,并下令不准列侯以下的人挟黄金,这就又增加了国库中黄金的数量,因此整个汉朝时期,也就最数王莽时期,国库中的黄金数量最多了。
然而王莽新政也没有持续多久就败了,王莽被杀之前和之后,很多人趁机劫掠国库中的黄金,而十里铺村发现的219枚金饼很可能就是王莽死后,有人从国库中劫掠的黄金,然后带着这些金饼出逃。
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将其带走,只能先埋在长安城东郊驿道边的乱坟岗里,深夜挖了两个大坑,将这些金饼埋了进去。
这一埋就是两千年,到了1999年才重见天日,时至今日,已经无法探查到究竟是谁将这些金饼埋在了这里,不过这毕竟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要知道在此之前,全国各地出土的金饼也不过才216枚,而这一下子就发现了219枚,意义可想而知。
那么,这219枚金饼究竟算是一个什么量级的存在呢?
这些金饼的形制是一样的, 只不过在大小、厚度和重量等上略有差异。金饼呈圆饼形,平均直径为6.3厘米,厚度为1.19厘米,总共重量为54116.1克,就单个来说,最重的为254.4克,普通的就是247克左右。
而汉朝时期的一黄金重为一斤,当然这是汉朝时期的标准,有研究表明,汉朝时期的一斤约为现在的244-250克之间,基本在246克左右,这倒是和这批金饼的重量相吻合了。
不管是当时的219斤,还是现在的54116.1克,都是相当大的一笔财富,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