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炒股十年二十年水平不如炒了一年两年的人?

大家好,这个问题,也许我的回答,你们会认为这问题就是真对我的。真的,至少我这么认为,为什么呢?


因为我是一个老韭菜,差一年就炒股炒期货30年。时间飞快,炒股起步时候我也刚20出头,对于炒股受报纸上介绍的杨百万炒股成功故事,头脑冲动,热血沸腾,杀进股市。当时小县城没有交易所,我跑到烟台,青岛开户,回来电话委托,炒股。俗话说得好,上贼船容易,下船难。


杀进股市,没有什么知识,心里除了激动,幻想爆发,没有股票交易基本知识,也到处找报纸,杂志,上面说股票的学习,。新手也许运气好,是挣啦钱一开始那时市场上炒股的,都基本,很少懂什么股票交易技巧,策略,更不要说什么系统,那时只要头脑灵活,灵敏,精明,就可能赚到钱。我大约1992年,投入3000块,挣了一万五千多。。我那时以为我是股市中的股神。消费,也大手大脚,人前人后都嘚瑟。

好运接下来是到天津炒内部权证。我和朋友跑到天津,借上大学同学。天津身份买啦2000股,津港储运的权证。大约1996年上市,我在2003年卖掉,大约配股,分红,送股我到手28万,也不少了,对吧,够再小县城买俩套房子,当时。


前期炒股成功,也许就是运气。赶上时代潮流。抓住机会,重仓交易,是我挣钱的原因吧。后来。1996年,我结婚,再朋友做小冷冻食品影响,我也开了个小厂。股票,也继续炒。但好运气,不会永远光顾无知的人。好像到2003年,我记得,我曾经带孩子出去吃饭,一顿花啦390多,买了车,从面包车,到旧的二手桑塔纳。当年,工厂因我一笔错误投资,大约亏了200多万。急躁并且急眼的我,当时股市不好,我也被套,着急用钱,结束股票,杀入期货。。

后来,我想大伙也能看出来,失败是必然的。。再谈,我心碎,不说了。总之。期货挣过,最后失败,大约到2006年,爆仓,工厂也倒闭。我变的一无所有,不,还有一样,欠债。终于作的自己妻离子散。。黯然去浙江义乌打工,做苦力。血泪史就不说了


现在,年轻人整天素质比我不知道好多少倍,学习机会多,网上,网下买书都可以学。比我好多啦。也许是这个原因。

跟上历史潮流,我这俩次爆仓老韭菜,会虚心学习新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期待重新开始,渴望麻雀飞上天?朋友们,你们认为如何。。。

为什么有些人炒股十年二十年水平不如炒了一年两年的人?

2020年的时候,身边就出现了一个股票高手,1年时间赚了14倍,资金从20万炒到了280万。

2021年表现稍微差一些,但资金量也已经突破400万了。

一年多时间,20倍的业绩,这让我这个炒股十几年的老鸟,简直自叹不如。

股市的魅力,就在于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能靠实力赚到大钱。

说来也惭愧,自己为什么不如这个新手,主要是投资风格还是相对比较稳健,或者说比较保守。

对于看不懂的股票,从来不出手,不会去追逐热点和风口,放走了很多的投资机会。

他的过人之处,在于对整个市场的敏锐度极高,能死死地抓住热点和趋势。

2020年,他抓的最牛的一只股票,是酒鬼酒。

底部启动的时候,30多块买入,一路持仓到200块才抛售,光这一只股票就赚了有6倍之多。

在这期间,他还大胆地做过几次高抛低吸,波段技术也是远超老股民。

独创的一套20日线战法,也是神乎其神。

股票价格长期在20日均线附近,一旦出大阳线即买入。

股票价格在20日均线1-1.2倍位置,视为上升通道。

股票价格在20日均线1.2-1.4倍位置,视为加速上涨冲顶过程。

股票的最高价格,超过20日均线价格的1.4倍,即视为超涨,逢高卖出。

除了酒鬼酒,他还持有过英科医疗、比亚迪等牛股,收获都非常的不错,几乎都是在2020年翻倍走的。

几乎所有的时候都是满仓,持有的股票在2-3只,一旦进入他判定的超涨区域,立即撤退,精准逃顶。

对于股票的选择,他只有两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业绩增长。

这个业绩增长,并不需要什么业绩基数很高,只需要增长即可。

当然,基数低增长率高,那是更好,反正增长的数字越高越好。

扭亏为盈的这种一样是他喜欢的,只要业绩不下滑,在他眼里都是好股票。

第二个标准,热点板块。

资金去哪儿他就去哪儿,反正在业绩不会踩雷的情况下,找到板块热点中的龙头。

所谓龙头就是涨得多的那个,或者说资金扎堆进入的那一只即可。

即便知道茅台五粮液好,但在他眼中,酒鬼酒就是白酒上涨的龙头股。

他给的万能公式,业绩+资金=赚钱的机会。

绝大多数情况下,业绩3个月才公布一次,这三个月之内是没有什么业绩风险的,只要抓住资金炒作的热点板块,或者是热门个股即可。

为什么说他的反应特别敏锐,是他对于股票的把握,尤其是启动时机和高点,都非常的精准。

期间还会针对于个股做一些波段,非T+0,大概一周到两周有一次小交易的波段,大多是大涨次日逢高派发,回撤5-10%即再次买入的那种。

就是这种抓牛股加上波段操作的方式,竟然被一个初入股市的人,发挥得淋漓尽致。

那时候甚至怀疑他之前有过交易经验,但交流了很多次,才发现真没有。

他之前是个物理老师,之后去做基建工程,数学特别好,擅长运算,也不知道和这个有没有点关系。

但在我来看,他却有过人之处,可以说是远胜过我们这些老股民。

沉着的心态,情绪根本不受涨跌的影响,果断的交易,不像是一个股市新手的发挥,像是一把挥舞着的镰刀,随时准备收割离场。

疫情开始后才入市计划,几个月的时间就形成自己的交易体系,思路太清晰了。

明确的交易策略,加上执行纪律和市场敏锐度,可以说他在我眼中称得上是一个炒股天才了。

针对他的一些成功,我做了一些小小的总结,毕竟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选股策略要清晰

我从没见过选股策略如此清晰的人,就连我自己平时选股也都犹犹豫豫的。

毕竟,这个市场几千只股票,每天近百只涨停,好的股票太多了,容易眼花缭乱。

从行业板块热度,到龙头捕捉,这种选股策略应该谈得上是满分了。

从消费到医疗到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捕捉非常精准,再到2021年的碳中和,从光伏到风电、水电、氢能等,都是走在最前沿的热门板块。

选股的时候不要看业绩多少,不要注重市盈率,就看一眼业绩增长情况。

只要业绩在增长,基本面就没有问题,就一定是好股票。

当然,业绩大涨肯定是比小涨好,只不过散户本身又没法了解企业未来业绩到底有多好,看到的公告都是滞后的。

所以,不要太在意业绩问题,多关注板块热点和资金的去向。

尽量选择资金追捧的个股,不一定得天天涨停,但成交量一定要有。

我非常认同他说的一点,启动后,成交金额在5-10亿的股票,是最有机会的。

当这些股票每天的成交金额达到20-30亿,市场最疯狂的时候,也就差不多该撤退了。

在板块热度辩识,业绩初筛和成交量筛选过后,能剩下的投资标的,其实就不多了。

业绩和成交量是比较容易筛选的,板块热度是相对比较困难的。

每天都有轮涨的板块,要捕捉到能够长期上涨的板块也是有难度的,需要很强的逻辑性。

2020年是疫情时代,他认为医药是直接利好,尤其是生物制药和医疗设备。

接下来是大消费,不论有没有疫情,都不会影响业绩的增长。

两条投资逻辑就非常清晰,板块热点的捕捉就很到位。

对于其他板块并不看好的原因,是不知道疫情对于这些板块的影响。

尤其是制造业相关,不能判断疫情的影响到底有多少,所以就不做投资。

到了2021年,他认为应该果断放弃医药白酒。

因为很明显中国经济在复苏了,制造业相关企业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那就应该去制造业相关的市场淘金。

其中,他最看好新能源汽车,因为不仅符合碳中和的需求,还是最有机会能够引领世界的一个板块。

对于国产替代化,诸如芯片制造等,他觉得业绩虽说会增长,但短期内还是很难去全球市场竞争。

同样的,高端的生物制药多少也还差点意思,需要时间。

他和我一样,对于周期股并不是很感冒,所以错过了不少行情。

因为他也认为周期股只是受到全球放水影响,并不可持续。

结果被资金狠狠地抽了巴掌,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他的收益率并不高的主要原因。

行业板块的选择,比起选龙头难多了,说白了押对行业,大概率就赚到了钱,比起漫无目的地抓牛股,重要得多。

选股策略,从大到小,最后筛选买入,一定要清晰。

交易手法要有原则

他的20日线交易手法,既不是短线,又不是长线,更像是波段,但实用性非常不错。

20日线1.4倍的超涨指标,实用性也非常高。

但即便是好的交易策略,一定要有好的执行纪律,这一点很重要。

大部分人都是管不住自己手的,即便像我这样已经十多年的股市老鸟,有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去参与博弈,会抱着侥幸心理去等待,更别说是一个股市新人了。

但确实在这个市场里,就有那些懂得止损,不恋战,懂得止盈,落袋为安的人。

20日线的交易手法更像是趋势交易,只不过会在趋势超涨的时候抛售,在趋势线附近再买入。

交易手法没有对错之分,5日线,10日线,20日线,30日线,都可以作为交易的标准,能够严格执行才是王道。

他告诉我,他每天晚上都会复盘,然后设置买入提醒和卖出提醒,一旦触发就严格执行。

对于股票的买入,他基本上都是早盘追涨,但必须是放量突破才追涨,哪怕是涨停也会追。

追涨没什么错,启动买入是最好的方式,但不是说早盘去翻涨幅榜,临时起意地追涨。

对于卖出,就是见好就收,即便想追求抛在最高点,也是无法做到的,这和抄底是一个道理。

愿意落袋为安的,收钱走人,不愿意的,就做做波段,卖出后找准买点再入场。

在贪婪和恐惧面前,只要能够严格执行纪律,交易成功率就能超越很多老股民。

一个心如止水的人,炒起股票来,真的是非常可怕,或者说是离成功非常的近。

在股票市场里,时间可以积累很多的经验,但经验不一定都是成功的秘诀。

如果你仔细分析整个市场,每3-5年,市场的风格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时候甚至几个月就发生变化了。

所以,老股民如果不学习,不进步,结果可能还比不上新股民。

比如以前没有好的退市机制,很多老股民抱着低价股,等牛市来了翻倍,现如今很多都退市了。

比如以前高价股都是泡沫,百元股几乎都套死人,现如今优质个股都是百元起步。

比如以前的市场资金少,价值投资不怎么赚钱,都去炒作题材,现如今是有业绩预期才能带动题材的上涨,资金扎堆抱团炒作。

北交所马上上线,科创板转眼都2年多了,创业板已经20%涨跌停限制,A股的发展太快了。

老股民不如新股民的现象太多了,新股民靠股票致富的也越来越多。

当然,这个时代和上一个时代一样,一腔热血冲进来当韭菜的,自然也是不少。

股票市场,只有不断的刷新认知,找到市场的规律,才有可能稳健的赚到钱。

为什么有些人炒股十年二十年水平不如炒了一年两年的人?

炒股十年二十年水平不如一年两年的人,我深有体会,下面分享一下我哥的炒股故事。

我是2007年5月入市的,那时候是牛市,我刚开始投了八千块钱,两个月不到就赚了三千元。我哥看到钱这么好赚,就放了五千元到我的帐户,没过多久,也赚了两千元。尝到甜头,我哥偷偷的自己去开了个股票帐户,从此开启了长达十二年亏损之路。

我哥单独开了帐户没多久,態市来了,好像是从6124点一路跌到1600多点。我哥赌性比较大,跌到四千点已经弹尽粮绝,投入了二三十万。他选的都是盘小绩差股,按他的话说,反弹起来涨得快。

他以前在制衣厂做纸样工作,月工资有六七千,每次一发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补仓,几乎没留什么生活费,租房租的是100元月租的,又小又偏僻。他还劝我月底买股,说大家都发工资买股了,会抬高股价。

2009年有波大反弹,他没有解套,我劝他别做了。他说:你做为什么要叫我不要做,别挡我财路。

我已经从2009年开始后面几年一直赚钱,到2013年我已经建房买房又买车了,股市投入资金早已是负成本。我哥这几年把他差不多所有的工资都投入了中国伟大的资本市场,自己平时骑着吱嘎吱嘎烂得不行的单车上班,单车好像读懂了主人的辛酸,一路唱着哀怨的歌。

有人会问,为什么你赚钱了不帮像哥一把呢?资本市场就是奇怪,一进来很多人都信心满满,不管是不是亏得一蹋糊涂。我哥从进入股市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向我推荐股票,一直到现在。这很让我伤脑筋,有时打电话,有时发信息,说:某只股票马上要拉升了,有翻倍的空间,千万别告诉别人。有时烦了,我也会爆粗口:你一个亏货,还来教我,我现在都有能力靠股票养家了。他不吱声了,没过几天,又来向我介绍了。

我哥做股票很自我,完全是靠想象,主观臆断,不爱学习、反思、总结,也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我给他介绍的股票,他刚开始有买过,有的涨了赚了点蝇头小利就抛了,后面的大涨跟他没有关系了;有的跌了点不是他看好的很快就卖了,亏了就找我数落,埋怨。同一支股票,差不多同时买了,有的人赚有的人亏,就是这么回事。

2014年我主仓买了中信证券,另外买了点海通证券,我把买入截图发给我哥,建议他也买一点。我哥看到中信涨了,买了点,一个洗盘,他就亏损出局了,把我骂得那是狗血淋头,什么难听的话都骂出来,让我苦不堪言。很快,中信证券重拾升势,一个月涨了百分之一百多。对此,我感到很无语,真是爱莫能助。

他以前满仓平煤股份,结果把平煤做成了st平煤,腰斩后出局;后来满仓石化油服,又把油服做成了st油服,最后也是腰斩出局了。经过他不厌其烦的推荐,这两支股我也买过,是为了抄他的底,都亏钱了,特别是石化油服亏了17%,哎……

这些年,我哥节衣缩食,捉襟见肘,有次家里有急事唤他当天回来,还是我转账了500元给他做路费,他几乎把全部的工资收入都投入到了最神圣的炒股事业。影响了工作、身体,也没有心思再婚,一直过着紧巴巴的独身生活,算是为中国的资本市场作出了巨大贡献。十二年总投入财产收入六七十万,到现在还剩十几万,希望能咸鱼翻身吧。

我有时很自责,是我把我哥引到了这条路。如果我不做股票,他就能正常的过好日子了。股票对他而言是毒药,他目前的窘况,我表示很无奈也很无助。

所以说,我哥做了十二年股票,还真不如人家一二年的,比如摸索到价值投资,长线持有茅台、格力等。

我哥的故事分享完了,码字不易,喜欢我的请点关注。

为什么有些人炒股十年二十年水平不如炒了一年两年的人?

我觉得这个问题我非常具有发言权。因为这就是我的写照。

我自大学时代学的专业就是金融。可以说我算是个金融业科班出身。然后林林总总工作,又有机会在期货经济公司做事,做到了主管营销的副总。以我个人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来系统的讲一下股市和期市中,真正的操盘手应该具备些什么和现在很多人炒股也好,炒期货也罢,存在的一些误区。

先说两句术语。

第一句,风险和利润成正比。

这句话是给一点金融知识都不懂的人看的。

这句话说白了,任何行业都逃离不开风险。风险大,利润高。反之,没有风险的,利润一定很低。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跳出这句话。千万别想利润很高,没有或者很低的风险。有很多人留言,说借钱出去,对方拿房产做抵押,没有风险。而且一再强调没有或者是低风险。这个行业说白了,就是P2P行业。近两年很多这种类型公司触雷,倒闭,跑路。说明了这个行业的风险非常非常高。

剩下的不进行一一列举。

第二句术语。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任何产品放在一段时期内形成的价格,一定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绝不是成本决定的。就像有人说现在的房价已经跌破成本价了,所以还会升值。我只想说,你没见过卖服装的人,有时候50元进的货,特价30元卖掉吗?

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一段时间内形成的价格。而这个一段时期,并无法特指到底是多久。因为价格的波动有时候会背离供求关系。因为市场中的价格在短时间内,也会因为资金量的变动而发生改变。

通常我们称这种行为叫做炒作。

好了,我们来简单的针对稍微懂点金融知识的人进行讲解。

炒作在国内两个市场中非常明显。一个是股票,一个是期市。是国家定义的金融机构。说白了,是由国家进行监管。外汇市场和现货不是。证券公司和期货经济公司,都是由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期货协会进行监管。

为什么要把监管放在首位?因为代表着你本金的安全。

我们要知道,金融业两个最难点。一个是安全性。一个是风险性。安全性由国家监管了,我们只需要考虑风险性就可以了。

所以真正在股票期市的人,会设定自己的风险控制,而且严格遵守。

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我们进入金融业进行炒作,目的就是为了盈利。盈利当然多多益善,但是亏本也是经常发生。毕竟前文讲过了,世界上没有无风险而只盈利的行业。亏损风险控制住了,未来就一定可以做到盈利。而期货市场更夸张的是,10次里9次亏损1次盈利就可以持平。如果8次亏损2次盈利,整体上还是盈利。这就是在操作前设定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这点讲完,再讲讲对于趋势的预判。

答案是无法预判。

曾经办公室旁边就是主力资金的操盘手。大家关系不错,有时候会谈起来第二天大盘的预期走势。他告诉你,无法预判。走势瞬息万变,只能按照趋势来做。

趋势是什么?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背离了趋势只是暂时的,迟早还要变回来。我们最好抓住一波行情来操作。可惜,行情一年只能有一次,极少情况下一年有两次的时候。

没有行情的时候,我们就要进行分析的操作了。

分析走势无非两种,一种是基本面分析,一种是技术面分析。

但是,基本面分析中也包括,基本面中基本面分析,基本面中技术面分析。技术面中基本面分析,技术面中技术面分析。

绝不是画几个图,弄几条线就告诉你能盈利的。

在错综复杂的分析中,我们需要更多的盘感来配合我们的操作手法。

而操作手法中,又是千人千面,各有不同。只能拿案例来说明。

以前的金融圈里,大家有一个称为股神的人。资金量不多。3000万左右。超短线操作手法,而且不可跟单。我直到今天都研究不明白,T+1的规则是如何实现超短线操作的。曾经他一人的交易量是所在营业部当月整体交易量的三分之一。而且不可跟单。很多人通过营业部看他买什么股票就跟着买,结果是他盈利而跟单的亏损。

后来还有个老板想拿1000万资金让他代操盘。赔了算老板的,盈利了对半分。结果也是拒绝。

所以操作手法上,一个人必须要有一个人的特点和打法。否则很难盈利。

那么如何保证稳定的盈利呢?

内行之间的多交流。

两三千万的中小资金,一两个人简单交流就可以操作。但是大资金是需要团队操作的。

曾经遇到过一个金融业的人,告诉我,他以前跟朋友两个人操作了一个亿的资金。对此,我只能淡淡一笑。结果也是不出意外的以亏本作为收场。

理由是什么呢?

大资金需要团队的配合操作。

如何配合呢?

几个操盘手要在第二天开盘前进行一次走势交流。肯定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观点。然后每个人带着这些观点和看法进行操盘。这样,当某些自己没预料的意外出现的,别人想到的时候。操盘手肯定也会不至于措手不及。而大家观点接近一致的时候,走势也十有八九就那么走了。如果争执非常激烈,看法针锋相对各占一半的时候,基本上操盘手都会选择只看盘而不入场。

这就是金融业的那句行话。

宁愿不赚钱,也不要赔钱。

风险最高的行业,莫过于金融业。越是这种高风险的行业,越追求一个字。稳。

综上所述,有些人炒股一年甚至超越别人炒股十年,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理由很简单。

一个是抓住了一波行情。

一个是有一个高水平的老师教。毕竟,名师出高徒嘛!

还有一种是一群同水平的人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以求成长。

所以,炒股炒期货绝不是自己在家作个图,看几本书,然后在电脑前喃喃自语就可以的事。

炒股炒期货,更多的是需要实践,而非理论。

所以,炒股炒期货是有速成的方法的。一年即可。

方法很简单。账户里100万资金。操作一年。需要提醒的是,这100万是要求账户里始终100万的资金。赔了第二天赶紧补平。

实话实说,等同于无底洞。

好了,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些人觉得我操盘也会很厉害。告诉大家,对于操盘,我是一个只见过猪跑,没吃过猪肉的人。而我这些知识得益于金融从业中的管理层面,接触的人。我所能讲出来谈出来的,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客户经理能聊出来的。

所以,还有一种方法可以使你快速成长。那就是多接触专业领域中的管理层次面的人。你会遇到更多的领域内的专家。至于我,水平实在是有限的很。去跟真正的高手学习,千万不要拿我作为对象。那些真正的高手就在你我的身边左右。不信的话,我可以给你一个问题,你拿这个问题去问你的客户经理。

你就问问你的客户经理,10年资金翻了30倍,在营业部里算是什么水平?

如果我估计没错的话,你的客户经理的回答会让你很吃惊。

为什么有些人炒股十年二十年水平不如炒了一年两年的人?

炒股这玩意,并不是熬时间,而是要用心去总结分析思考完善自己的模式;比如你2008年买了中石油,然后一直套,你也没看账户,放了6年,然后听说牛市来了,你打开账户一看,还是套,然后又关上账户不看了,拿到现在,时间过去了11年,你能说你有十一年的炒股经验?然后某散户2017年入市,天天操作,日日分析,夜夜总结,你能干的过这位散户吗?

比如,你考了一本驾照,然后放了5年,有个小伙子才拿到驾照,区别是你放了5年但是没有摸过方向盘,而这位是出租车司机,你说你的技术一定比这位好因为你驾照拿的早?

所以说,股市这玩意,是实战,不是理论,更不是瞎分析,必须分析总结才会提高;其实任何一个行业,你只有深耕细作了一万个小时,才会有所建树,一天工作8小时,一周5天,所以一年才是2000个小时,你如此反复花5年,才会在你的行业有所成就;只是炒股这玩意,没什么门槛,大家也是偶尔看一下,一天估计花个1小时就算不错,所以大部分人,没有十年,很难赚钱!

大家认为呢?

为什么有些人炒股十年二十年水平不如炒了一年两年的人?

新人不懂敬畏。初生牛犊不怕虎,就如赌博50%赢面。时间长了的人,考虑事情多,甚至从敬畏变成了畏惧,反而不易赚钱了,尤其是不易赚快钱,或者不屑于赚快钱,然鹅真投资赚钱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容易事。比如07年在交易所营业部,说,炒股就是赚钱!买上,一星期回来翻翻!这样的都是新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