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去世后丧葬费从何处划拨?宅基地,土地怎么处理?

五保户去世后殡葬费由国家民政部门划拨,老人一旦纳入五保户,就等于吃皇粮,生时国家养,有病国家医,死后国家葬。

只要是未娶妻生子,光棍一条,孤寡老人,生活困难,60后可以申请纳入五保户,一旦经核实,审批通过,就正式成为一名五保户了,有条件的地方,这些五保户可以住进村办养老院,至于五保户的生活费是多少,由于地方的生活水平有差别,因地区而异,没有统一的发放标准,大多数地区每月每人补贴430一500元之间,北上广一线城市多一些。

什么是五保户,那就是符合条件的人,有些人虽然是单身,也达到了60周岁,但是并不符合纳入五保的基本条件,比如,他有雄厚的资产,其他亲人继承他的遗产并愿意赡养,这种情况是不符合条件的。

纳入了五保户,如果村办有养老院,对于那些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的人,可以入住养老院,由政府聘请人员专门负责这些老人的日常生活,对于那些身体无大碍,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原则上在家养老,国家每月按时发放生活费。

五保户死后的房屋,宅基地,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国家有权使用或拍卖,对于集体分给他的土地,五保户死后归集体所有,土地重新调整时统一分配。

现在农村很多孤寡老人并没有申请纳入五保,原因是他的旁直属亲人,继承了他的房屋和宅基地,根据相关谁得益,谁赡养的原则,受益人有义务和责任对老人生养死葬。

五保户去世后丧葬费从何处划拨?宅基地,土地怎么处理?

因在民政部门工作,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关于特困人员的丧葬费问题

早在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中,对五保户的五保之中就规定了“保葬”这一条。2014年发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在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之中,也有“办理丧葬事宜”的规定。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14号)发布。其中明确规定:“特困人员死亡后的丧葬事宜,集中供养的由供养服务机构办理,分散供养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其亲属办理。丧葬费用从救助供养经费中支出。”这是国家第一次明确丧葬费用的列支渠道。具体的金额标准,由各省、市、自治区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在制定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时一并予以考虑。例如某省就规定:“丧葬费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经费中支出,最高不得超过供养对象一年的供养标准。”也就是确定了最高限额,不允许超过本人一年的供养金总额。而深圳市的特困人员丧葬费标准是:免除每人2030元的火化费用,另外按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中的基本生活标准1856元,列支六个月的丧葬费用,即11136元,两项合计13166元。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由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其民政部门研究确定一个具体的丧葬费标准,公布实施,并定期予以适当调整。一般在4000元-6000元之间,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还可以更高一些。从这里可以看出:政府对于特困人员的供养,可以说是即细心又贴心,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经费保障机制和稳定的资金来源

概括为一句话:特困人员死亡后的丧葬费,由县级民政部门从特困人员供养经费中支出。当地村(居)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民政工作办公室只需如实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就可以拨付丧葬费了

二、特困人员死亡后的宅基地、土地怎么办?

农村特困人员死亡之后的宅基地,由于没有子女来继承,应该由村民委员会依法收回,并按相应的政策规定,办理相关手续。至于其家庭财产,属于遗产范围,如果其亲属生前按照约定,履行了照料护理的责任,可以由亲属予以继承。如果没有照料人,则由村民委员会收回,依法处理即可。

至于其承包的集体土地,由村民委员会收回后,依法依规分配他人耕种即可。

五保户去世后丧葬费从何处划拨?宅基地,土地怎么处理?

咱是农民,家在农村,对你提出的问题非常了解。下面我来分享我们当地农村的真实情况。

五保户死后丧葬费怎么办?

农村五保户,都是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政府实行“五保”政策,为这些老人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

前些年,村里的五保老人大都入了乡里的敬老院,吃、穿、住、医都有敬老院提供。五保老人病故后,敬老院先通知老人所在村委会,村委会再通知老人家族里关系最近的人,让他们料理丧葬后事。

农村人讲究脸面,尽管五保老人都没有亲生儿女,但家族里有继承权的人也会按农村风俗为老人办理后事,所有花费都是由继承人承担。

现在乡镇敬老院已经不收人了,村里的五保户都是在家生活,政府每半年发放一次养老金,五保户的正常生活费用基本够用。老人的日常照料有继承人家照顾,生病治疗费用是免费的,只有在老人去世时,丧葬费还是要有继承人负担的。现在要求火化,五保户不收火化费,然后凭火化证到乡镇政府领取600元补助款。

农村办丧事场面大,讲究多,继承人所负担的丧葬费,其实也是一笔不少的支出。

五保户死后宅基地怎么办?

五保老人死后,所遗留的宅基地,在我们这里是由家族里的继承人继承的。按照政策规定,五保户的宅基地应该收归村集体所有,但是继承人为办理五保老人的后事花费了资金,所以由继承人继承宅基地,别人也没有异议,这是农村不成文的规矩。

五保户的宅基地上都有老屋,但大都是一些破烂的老建筑,现在人很少去住居,老屋就一直在那里闲着。

现在农村宅基地很紧张,有个别子女多的家庭,孩子想分家,却申请不到宅基地,有些聪明人就会托人情,从继承人手里购买五保户闲置的宅基地。虽然五保户的老屋都不值钱,但购买者都会出很高的价格,这也算继承人所继承的五保老人最有价值的遗产了。

五保户死后土地怎么办?

按政策规定,五保户死后土地归集体所有,由村集体成员重新分配。我们这里的土地,每三年在机动地范围内调整一次,我们叫小调整,每九年全部调整一次,我们叫大调整。在小调整时间内至下次调整前,五保户的土地有继承人耕种,耕种至下次调整时,集体收回重新分配。

但是,农村现实情况错宗复杂,有些村组因多种遗留问题,造成土地长期难以调整,导致添人不添地,去人不去地的情况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五保户的土地就一直由继承人耕种着,难以收回集体重新分配。

以上是本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所作的回答,希望你能满意。但是各地农村实情不同,所实施的具体方法可能也有很大差异,这是农村千姿百态的具体情况决定的,有些不合理、不合规之处,也再所难免。

五保户去世后丧葬费从何处划拨?宅基地,土地怎么处理?

五保户死后丧葬费怎么办?宅基地,土地怎么办?首先你要了解什么叫五保户?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在农村,城市,没有子女的老人,到了六十岁,他们的生活等一切开支都是有集体或者民政部门负责,让没有子女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五保户死后,丧葬费,宅基地,土地,都是归集体所有,任何人无法单独领取五保户的所有补助。但也有个别的特殊情况,有些人老人不想去养老院,会让自己血缘关系比较亲近的人照顾自己,五保户的所有补助会给抚养五保户的人,就是五保户去世,集体也不会要这些东西,也会把五保户遗留的财产给五保户养老送终的人。

五保户去世后,亲属抚养的一般归亲属所有了,因为他们为五保户养老送终了,根据当地的一般处理方式,五保户的所有财产归集体所有。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也欢迎你和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三农信息。

五保户去世后丧葬费从何处划拨?宅基地,土地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我倒是可以回答一下。我大舅就是五保户,已经去世4年了,说一下流程,给大家借鉴一下。

首先说一下,我大舅的情况,我姥姥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我妈,一个就是我大舅,但这两个孩子都不是我姥姥亲生的。我妈是领养的,我大舅是实际上是姥姥婆家的侄子。

我妈出嫁后,等姥姥老了,实际上我姥姥和我大舅就成了五保户。大舅有点智力问题,但身体健全,能自理。但大舅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没有儿女。

我们那边的风俗,谁替五保户顶老盆,谁就可以继承他所有的遗产。

大舅有几个侄子也不是亲的,实际上堂哥家的孩子,早在姥姥还在世的时候,基本就已经不来往了。

以前姥姥在世的时候,侄子还会去看姥姥和大舅,等姥姥过世,直接就不来往了。所以等大舅过世的时候,连个像样的追悼会都没有。当时,我都不知道,我妈也没告诉我。

大舅是在敬老院过世的,我知道的时候,大舅已经埋葬好几天了。至于丧葬费全部是村里出的。

一个五保户过世,在我们这边,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村里就出了3000元,我们村有专门的白事委员会,直接就把一切都料理好了。

因为大舅去敬老院之前,已经很村里协商好了,村里收回大舅的宅基地,但大舅的自留地现在有我父母种着。

让大舅去敬老院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一父母不一样因为要伺候大舅在连累到我,农村生活比较紧张,父母也很劳累,既不能把大舅接到家里,又不能不照顾。

母亲照顾了大舅6-7年,后来大舅身体确实不行了,常年有病。去世前一年又摔了一跤直接卧床不起了。

大舅非常抗拒去敬老院,但母亲有时候4-5天抽不出时间来去照看他。

后来,大舅终于同意去敬老院。当时,村里来协调,大舅在银行里还有大概几千元存款,全部归我母亲所有(这些都是作为五保户补助的钱),另外大舅的宅基地村里收回,说要建个小广场,到现在也没建成,但房子已经推到了。

还有就是,大舅和姥姥的自留地都归父母所有,现在也是我父母在耕种。

大舅去世前一天,我去接母亲来城里帮忙看孩子,回家的时候我还想着和母亲去看大舅,临走的时候就忘了,第二天大舅就去世了。

大舅去世了,父亲也是后来才知道的,村里也可能是出于闲麻烦的目的,又或者不想生出别的岔子。

大舅去世当天,村里就派人给火化了,后来我听父亲说,他也是在半夜才得到的通知,但人已经火花了,赶忙找了村里丧葬委员会,在大舅的地里修了坟。

我一直觉得我们这边的风俗太过于简化。人死了,必须当天火化,当天下葬,我堂哥50岁,忽然去世,夜里两点家里打来电话,我回去的时候已经4点了,到了中午10点左右就火化回来,也是当天埋葬的。

像我大舅这样的五保户,所有的遗产也就是宅基地,以及一些自留地,同时他有没有直系亲属,连一个比较近的侄子都没有,村里出了丧葬费,回收了宅基地,基本也就啥也没有了。

我也听我姥姥说过,大舅的父亲是“税警队”的成员,在30-40年代的时候,一队15个人都被侵略者活埋了,按说大舅也是烈士家属,但因为他自身的原因,最后成了五保户。

五保户去世后丧葬费从何处划拨?宅基地,土地怎么处理?

我是一个乡镇民政干部,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五保户身后的有关事项。

在说五保户丧葬费等以前,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五保户的“照料护理人”。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五保户的照料护理人就是在平时负责五保户的生活等,政府每月给予一定的照料护理费。照料护理人一般就是五保户的侄子、侄女等。普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成五保户的继承人。

丧葬费的使用

丧葬费就是“五保”中的一项,用于处理五保户死亡费用。

我们这里的标准是6000元,和平时发放五保金一样,在五保户死亡后下一个月,直接打在五保户个人财政惠农卡账户。由照料护理人负责五保户的丧葬事宜。没有照料护理人的,由村上负责。

宅基地、承包地的处理

根据《土地法》的规定,农民只有宅基地、承包土地、荒山等的使用权,当五保户死亡后,宅基地、承包土地等由村集体收回。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林地差别期内剩余年限可以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私有财产,可以继承。

如果五保户的住房是政府建造,不能继承。如果是五保户个人所有,继承人可以继承房屋,但不能对房屋进行修缮、翻新、重建,待房屋倒塌不能使用后,由村集体收回。

总之,五保户的死亡就代表着“户”的消失,意味着不再是村集体成员,其宅基地、承包的土地、荒山等就自然的由村集体收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