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功夫片电影为什么越来越少?

中国经典功夫片电影为什么越来越少?真正有武术功底的人也越来越少,我们老一批的功夫明星像成龙,李连杰,甄子丹,洪金宝等等都老了,难道我们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功夫片类型从此没落了?你们认为还有谁可以真正让中国的功夫片重新登上世界的舞台,谁是下一个功夫巨星?

1、功夫演员青黄不接

香港八九十年代是功夫片最红火的时候,那时候自然也涌现了一大批的功夫明星。诸如洪金宝、成龙、李连杰、甄子丹、赵文卓、吴京等等。

不过最早将中国功夫推向世界的明星是李小龙。他才是功夫片的开创者,更是截拳道的创始人。

李小龙1972年主演的《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票房记录,1973年的《龙争虎斗》全球票房2.3亿美元。

李小龙能够将功夫片推向世界,根本原因还是他自身强大的身手。李小龙的寸劲可以瞬间将一个体重75公斤的男子击飞数米远。他在《精武门》中精彩的双截棍展示,让美国人目瞪口呆。

李小龙之后,支撑起香港功夫片影坛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几个人。我们先看看这些人的出身:

洪金宝和成龙出身于于占元创办的中国戏剧学院京剧戏班,都是妥妥的有功夫底子的人;

李连杰是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全能冠军;

甄子丹出身武术世家,曾在美国地区武术比赛获得冠军;

赵文卓也是曾经的全国武术冠军,中国国家武英级运动健将;

吴京曾获得全国武术比赛精英赛枪术、对练冠军;

这些的共同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全部都有武术功底。他们的武术动作兼具了美学、实战性及杀伤力。特别是李连杰的功夫在兼具杀伤力的同时,是最具有美学性的,动作干脆利落,潇洒迅猛,没有丝毫多余的动作。因此才有了“功夫皇帝”之称!

反观现在,还有真正的功夫演员吗?

往前推几年,比较出名的就是甄子丹的《叶问》系列了。这几年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功夫明星,那就是蔡少芬的老公张晋。

要知道张晋也是9岁习武,曾经获得陈式太极拳和太极剑全国总冠军,国家武英级运动员。

除了这些人年轻一辈的功夫演员完全看不到。所以说想要在功夫片上有所成绩,武术底子是根本。我们不敢说所有习武的都能成为功夫明星,但是想要成为功夫明星,没有武术底子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现在已经没有演员真的愿意花上十几年的功夫去潜心习武了!

看看现在电影中的武打场面,除了让观众吐槽外,还有什么作用?演员都是随手摆个花架子,后面全靠特效。说句不好听这些人简直都侮辱了“打斗”这两个字!

2、现在的功夫片电影没人愿意拼命了

当年的成龙拍摄《我是谁》,从荷兰的鹿特丹童泰大厦纵身一跃,没有任何剪辑,一气呵成。这样的动作连保险公司都大声直呼NO!这一动作甚至被吉尼斯评选为世界上最危险的电影动作。

成龙拍摄《A计划》从钟楼上跳下来,细心的人会发现成龙前两次失败的时候,脑袋是先着地的!造成了脊椎骨扭伤,鼻骨断裂。

最危险的一次莫过于《龙兄虎弟》,成龙从数米高的大树上跌落,造成脑出血和头骨凹陷,虽然在大夫的紧急抢救下死里逃生,但是却无法避免左耳几乎完全失聪的后遗症。看这部电影细心地观众会发现成龙前后的发型都变了。

成龙到底受过多少伤,连他自己都数不过来。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危险工作,成龙的电影的观赏性就少了一大半。

试问一下现在还有这样为了电影敢拼命的人吗?

李连杰当年拍摄《少林寺》,因为意外腿部十字韧带断裂,大小腿之间几乎仅靠皮肉连接。

吴京当年拍摄《战狼》从楼下跳下来受伤,了解吴京的人应该知道当年他与谢楠的婚礼是拄着双拐完成的。

成龙曾经说过:我不喜欢不敬业的人,现在的小鲜肉划破手都要去医院!

请问指望如此不敬业的一帮小鲜肉能演出什么经典的功夫片啊?

3、功夫片想要再次创新,想要超越实在是太难了

八九十年代的功夫片为了寻求突破,不断创新。

从成龙的现代警察系列《警察故事》到民国警察《A计划》、还有古代功夫片《醉拳》、《蛇形刁手》等等。

从洪金宝的战争片《东方秃鹰》到喜剧片五福星系列,执导的武侠片《东邪西毒》等等,甚至于洪金宝引领的僵尸系列,最初定位的也是灵幻功夫片。

至于李连杰题材就更多了,从《黄飞鸿》到《方世玉》,后来进入好莱坞的《致命摇篮》等等。

可以说这些人将所有功夫片的题材都给拍尽了!

想要超越他们,想要在他们的基础上再次创新,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毕竟功夫不是特效能够弥补的,不花上时间精力根本做不到!

而且功夫片的套路观众实在是太熟悉了,就算是拍出来也不一定能大卖。在资本市场看来,冒那么多的风险还不如多加点特效进去!

中国经典功夫片电影为什么越来越少?

因为一个时代潮流兴起和退出都代表一代人的特色。八九十年代,百废待兴,爱国主义思想强烈,在香港功夫片输入之后,掀起了一轮武术热,那时青少年也没有沉迷的游戏可玩,在成龙,李连杰等巨星的引领下,少林寺人山人海,各种武术学校层出不穷。现在有了游戏,青少年连楼都不想下,象入魔一般,在手机电脑屏幕日夜厮杀,所以亲情淡薄,社风滑坡!

中国经典功夫片电影为什么越来越少?

时代在变化,市场需要也在变化,现在的年轻人是主导力量,而他们审美观或者功夫情怀没有以前浓,而电影市场的导演们也会根据市场需求和人的导向去了解他们都需要什么,年轻人需要什么,所以,情怀变了,市场随着也会改变

中国经典功夫片电影为什么越来越少?

首先我觉得是时间和精力。为什么这么说呢,拍功夫电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最起码的又练功,而不是花架子。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而要练功夫你就得吃的了这份苦,先不说练功夫需不需要天赋,后天的训练,拍出来的效果的真实性是有严格的要求的。观众已经看过很多武打动作了,如果是没有用心的电影,单靠简单的特效和剧情,没有创意,是远远不能打动观众的。

其次是演员。很多我们熟悉的演员都退休了,现在大多数演员都不愿意吃苦了,没有好的武术功底,基本依靠特效飞来飞去,以前比较厉害的武术指导一个个退休了,转行的转行,即使有新晋的张晋、吴樾,但剧情方面又是一大硬伤,所以,功夫电影也逐渐落寞了。

中国经典功夫片电影为什么越来越少?

一是要有真功夫,不能都是炫酷的特技;二是演员也要有真功夫,不能全是流量明星;三是要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四是要深挖人们对武侠的心理幻想和期待,能够满足观众的代入感。

中国经典功夫片电影为什么越来越少?

电影电视都是舆论宣传阵地,它能反映政治经济社会倾向,各有所图。武打上宣传阵地,其实质是一种无奈和无聊。在历史上,武术的本身在于强身健体,保护自己和自身利益的手段。进而发展成一种娱乐。当他千篇一律靠武术解决问题疲劳产生视觉麻痹之后,也就失去票房价值。没有更高级的题材可以吸睛,没有更新的内容横空出世,武打片衰退或下滑则是自然而然的吧?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