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青山绿水为何拴不住你的心?

有感农村只有老人和小孩。

在农村,小时候过春节,常听外婆说:“大人闹闹心心,小孩欢欢心心过大年”和平时外婆还常说:“不自己当家,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意思主要指,人成年后,为了生存和生活越来越不容易;而孩子,就算家境再苦也比较容易开心起来!

那么,欢迎围观,农村有青山绿水为何拴不住你的心?答案是,家乡,是一个让你找不到养家糊口的地方;远方,一个能找到养家糊口却又安不了家的地方!具体的分析,如下;

第一,农村再好,也很难满足所有村民都能养家糊口;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去去年7月份,才从广东回来福建老家。那会也是想再也不漂泊了,随便回农村老家干点少,平时能多陪陪家人,不用再受孤独和思乡之苦!可我去年回来一个月,在老家找了各种工作,找得真是心灰意冷;种田没田地了,养殖又不会;农村那种工厂自己也没做过,虽说文凭有大学毕业,但是,在农村一点用处都没!

我们自己农村镇上,就超市的服务员和收营员都不要你,人家都是亲戚关系自己做。最后,我还是不想远行了,在泉州市的另外一个村的镇上上班,距离我家得转两次公交,一两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不过,也好过去出远门,平时一个月也能休息回家一趟!

第二,农村再好,条件也有限!

现在的农村,不只是剩老人和小孩,而是老人和小孩都越来越少了。孩子长到读小学的年纪,都被父母带走了。因为,我农村老家,现在压根没有小学了。再有的读大学了,肯定也都出远门了。而成家了的成年们,也很少能在农村老家找到养家糊口的好工作,都只能往外跑。尤其是农村田地比较少的地方,不外出,根本连饭都吃不上!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你们是外出打工,还是留在农村老家的呢?

感谢围观,期待转发,评论和关注一下,一直努力分享三农所见所闻的我,大恩不言谢啦!

农村有青山绿水为何拴不住你的心?

主要这几方面留不住人吧。A,农村赌博太严重。

青山绿水无污染,

闲得蛋疼去赌博。

富家也变草棚屋,

只得离家把钱挣。

B,农村礼来礼往太频繁。

青山绿水无污染,

左家升学猪下崽。

随礼随得家壁清,

不如远避把钱挣。

C,农村太多事非,太多人闲嘴话东西。

青山绿水无污染,

东家偷菜西家短。

话完别人说自家,

家家天天闹不停。

D,物质医疗教育等相对落后。

青山绿水无污染,

买包盐来走十里。

要是生病全靠熬,

小娃三岁不识十。

随着新农村建议和西部大开发,现在也有很多年青人愿意回到家乡去发展,但基本上还是呆在县城或镇上。真正回农村老家的很少很少,农村的破败和可预见的部分农村的消失是必然的。

农村有青山绿水为何拴不住你的心?

即使有青山绿水,可家境穷的响叮当,吃饭难买油、肉、盐,老大娶不起好婆娘,何以拴的住外出的心。

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出外打工不仅成了农村年轻人唯一的出路,年老点的也望而兴叹,只要有机会也想出外赚点钱花。没钱花青山绿水何用,到头来成光杆司令就完了,只有伤心流泪。、、、、、、

我说的对也不对,你说呢是也不是?

农村有青山绿水为何拴不住你的心?

农村有青山绿水为什么拴不往你的心?

农村不但有青山禄水,而且还有自己梦寐以求的,赖以生存的土地,那为什么还拴不往农村年轻人的心。

原因很简单,就是出去打工的工资涨浮超过在家务农,种那一亩三分地的确权地的一百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分下地来,农民积极性特高涨。粮食的产量日新月异。那时出外打工的工资每天只有一两元钱。粮价一二毛钱一斤,十斤粮食就是外出打工一天的工资。

现在粮价涨到玉来八毛钱,小麦涨到1元多。

可外出打工工资涨到二百元,有的到三百元。要用粮食换工资,二百斤到三百斤粮食换一天工资。地亩没有增长100倍200倍,产量长不上100倍200倍,粮价更长不上100倍200倍。

农民的收入怎么跟得上100倍200倍的增长呢?

农村的青山绿水,那一亩三分地还能拴住年轻农民的心吗?

要拴住农村年轻人的心,就是大力发展农村,使农村的收入跟上时代步伐!

农村有青山绿水为何拴不住你的心?

吃的饱,穿的暖,才去观风景,生活好了,心情才好,看到的风景才是,水也欢腾山也笑,农民劳动了一辈子,累得一身的病,老了啥也没有,生活的一点也没有乐趣,看什么风景啊,看到的也是山在愤怒水在咆。因为风景是给有退休人员看的,跳广场舞,旅游,吃山珍海味。那些和老农民沾不上边。

农村有青山绿水为何拴不住你的心?

我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观点:

1、跟咱们国家的社会形态有一定关系,咱们国家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社会,从落后的封建社会、落后的农耕时代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国情的需要,让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沿海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发展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中国的劳动力绝大部分都是从农村输出的,农村人留在农村守得住青山绿水,却守不住渴望改变生活质量的心、也守不住对外面美好事物的向往。

2、大概在20年前左右,我们读初中学政治,老师讲中国现阶段主要的社会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的理解就是农村相对来说太落后了,再加上一大批进城务工的农村人看到了城市的发展,在城市里开拓了眼界、学习了更新更先进的知识,看到了各行各业的蓬勃先进发展,重点是在城市里还能有相对非常不错经济收入,青山绿水自然就被农村人淡忘了。

3、80年代9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农村父母都只有1个小孩或者2个小孩,父母在外务工努力赚钱希望自己的小孩不再留在农村,从小就教育小孩要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去城市里、将来不要当农民,当农民没有出息。之所以父母们出现这样的教育潮,个人认为就是上述的第二点。

4、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国人的攀比观念还是很严重的、很要面子的。农村某一个年轻人在城里赚到很多钱了,全村人都会羡慕,进一步举家外出进城淘金,我以前小时候经常听到村里某某去广州打工了,某某也跟着去广州打工了,一个接一个,那时候我就在想广州是有钱捡吗,现实是确实相对农村来说他们都赚了很多钱,回家盖了房子、娶了老婆。凡是不出去进城打工的,留在农村就会被老一辈的村民说没出息闲话,青山绿水已经顾不上了。

5、另外反驳一个观点,农村耕田种地是非常辛苦,但是并不认为80后、90后、甚至00后这一波农村人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愿意呆在农村,想要农村的青山绿水拴住大伙的心,还是要社会发展方向、政府政策导向在农村,让农村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农村社保也稳步在完善、三农政策也再努力在为农民增收了,最美乡村政策也在进行了,以后还是会有很多人回去农村享受青山绿水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