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为什么非要过海?

想要说明这个问题,先要知道八仙在没有出海之前,他们在哪里,据史料记载,八仙出海的出发地是蓬莱,这个地方按理来说也是仙岛,可是自古就有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个时候的蓬莱,没有现在的繁荣 ,充其量就是个小渔村。

八仙整天看到的就是灰头土脸的鱼家女 ,虽然身边有一个女人,可是兔子还不吃窝边草,何况是神仙,到了这种地步,兄弟们都是心知肚明,他们早就想离开蓬莱,去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何仙姑也何尝不是如此,外面的靓仔很多,整天守着一帮子糟老头子,残疾人,这种日子她是一天也不想过了。

可是这件事情谁都不愿意开口,毕竟自己是神仙,可是,他们都希望其他的神仙先提出来,离开蓬莱,面对这种情况,还是得说女人就是心机缜密。

有一天,何仙姑提议 ,每人炒一个拿手的好菜,然后众人喝他个一醉方休,本来就无所事事的神仙们,都赞同何仙姑的提议,于是大伙忙得不亦乐乎,菜炒好了,酒也喝的差不多了,铁拐李已经喝的五迷三道的,就在这时,何仙姑,悄悄的对铁拐李说:大哥,听说瀛洲岛有仙女,貌美如花,神仙见了也走不动,我不相信,凭我们千年的修行,难道过不了美人关吗?

铁拐李不知道这是激将法,他趁着酒劲,对弟兄们说:我们明天就过海,去瀛洲检验我们修炼的功夫。

海里的龙王,知道八仙要去瀛洲找美女,可是瀛洲根本没有美女,为了帮助八仙迷途知返,龙王使尽了浑身的解数,也没阻挡得住八仙对美女的向往。

吃尽了千辛万苦 ,终于到了瀛洲岛,可是到了岛上一看,仙女没看见,只看见岛上到处都是毒蛇,海鸟,以及一堆堆的海鸟粪,这时候的八仙后悔莫及,蓬莱虽然没有美女,可是蓬莱岛也没有毒蛇,这时候他们想回去,已经是不可能了,因为过海的时候,他们的功力已经消失了。

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为什么非要过海?

有一个成语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竞赛。所以八仙过海的目的其实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分别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那么“八仙过海”是如何会与“各显神通”联系在一起的呢?

八仙过海的故事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八仙即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据传,八仙某次来到蓬莱阁上聚会,大家观海赏景,饮酒作诗,好不痛快。酒至酣时,众人微有醉意,但再饮下去,决不尽兴,于是铁拐李对众人说道:“都说海外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景致秀丽,我等何不趁着酒意前去游玩一番?”

说完后,众人顿时兴致连连,齐声附和,大家正要腾云而起,前往仙山之际,吕洞宾突然朗声说道:“我等既为仙人,今番渡海不得乘舟驾云,只凭个人道法,意下如何?”

众人听后,既觉好玩又起了争强好胜之心,于是均表赞同,大家来到海边纷纷亮出自己的法宝,准备过海。

汉钟离率先将手中芭蕉扇扔进海中,只见芭蕉扇瞬间变大犹如蒲席,汉钟离袒胸露腹卧席而睡,蒲席径自漂向远处,何仙姑将荷花抛入海中,顿时红光万丈,仙姑伫立荷花之中,倚浪而行,随后吕洞宾的纯阳剑,铁拐李的酒葫芦,张果老的驴,蓝采和的花篮,韩湘子的笛子,曹国舅的玉笏板纷纷成为主人的渡海工具,载着他们一路东行,前往海外仙山。

所以,八仙过海的目的就是要各凭本事去游玩仙山,说白了就是喝多了之后的一时起兴……

另外,关于“八仙过海”的说法民间有几个不同版本,有的版本说八仙过海是八仙参加完王母的蟠桃盛会后发生的,还有的版本讲述了八仙过海时无意间搅动了东海,引来东海龙王的不满,东海龙王派虾兵蟹将抢走蓝采和,并请来其他三海龙王,引发双方大战,后在观音的调和下,双方才罢战,握手言和。

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为什么非要过海?

八仙为什么非要过海?

这么想你就明白了。

你生在一个山的那边海的那边小村旮旯里,小时特别丑,爸妈都得背过身才吞得下饭,别人也说这小子长得怎么跟钟馗他弟似的?以后找老婆有点悬。

哪知你长大后跑到城里混了几年,居然不声不响带来个仙女般的老婆,比村花第一的翠花还漂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倍,村中年青人没少上门借米借盐借酱油,眼神都有问题,十个有九个被门坎畔倒了疼得直吡牙;翠花泡出的酸菜比老陈醋还酸,把整个村熏得酸不拉叽的。

你呢,今儿带着小媳妇花三个小时在地里摘一把葱,明儿呢到田野里去采了一下午风,后天满山笑闹着逮蝴蝶捉蜜蜂,为啥呢?

显摆,往死里显摆!

八仙也是这个心态!

八仙

西汉时的八仙指的是八个文学家,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披、雷被、晋昌、伍被,皆是淮南王刘安养的门客。

这几个人坐在一起吹牛。

刘安说我打鼓雷公就得下雨,右吴说我见过,雷被表示那是我本家,李尚说是我请雷公来得及时而已,苏飞笑了笑道我与电母多喝了两杯所以她迟到了,田由抓了一把风,毛披用手弹了弹茶水,晋昌、伍被干脆拍案大喝:打雷啦,下雨啦,赶紧收衣服啦!

老百姓一看,服气了,你们凑个淮南八仙好了,我们不陪你们疯,该耕田的还得耕田,该种地的还得种地,你们真有本事,年年搞个风调雨顺,中不?

五代时的蜀中八仙乃是在四川修道的八位名家,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唐朝时的八仙是指一群酒疯子,领头的就是那位喝了几口酒最爱整事的李白,喝酒就喝酒吧,非要叫人换上一壶,“与尔同销万古愁”,杜康来了都得说这是假酒。

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很为李白担心,这老李啥都好,就是醉了喜欢去捞月亮,逮嫦娥来陪酒,要是真逮着了,那猪八戒该怎么办?

元代马致远是个好心人,见李白真到水里逮月亮了,干脆劝其他几个戒酒,找吕洞宾来应场,可是酒量再好也干不过酒多,于是《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第一个是汉钟离权,现掌着群仙箓;这一个是铁拐李,发乱梳;这一个是蓝采和,板撤云阳木;这一个是张果老,赵州桥骑倒驴;这一个是徐神翁,身背着葫芦;这一个是韩湘子,韩愈的亲侄;这一个是曹国舅,宋朝的眷属;则我是吕纯阳,爱打的简子愚鼓。

八仙齐了,都是大老爷们,热闹归热闹,女人们不愿意了:“凭啥神仙都是男的?补天的是女娲娘娘,掌管不死药的是西王母,九天玄女还是黄帝之师,没了嫦娥,你走夜路不怕还到鬼么?”

明代吴元泰,见《西游记》火了,赶紧打造了《东游记》出来,让女仙走入八仙之中。

男人的威风八面,实则是女人之功,若是女人不持家,金山银山都得给你败光了,想想妲己,看看纣王,所以吴元泰才不管情节不情节,让何仙姑闪亮登场,徐神翁黯然退台,七个臭男人中多了股女人香。

八仙也很难

八仙聚齐其实蛮有难度的,因为每个人都有缺点,也正是因为这些缺陷,反而形象深入了人心。

你想呀!

铁拐李,原来是个温文尔雅的小白脸,神魂跑去会老上老君,回来后发现身体被徒儿火化了,只能无奈投入一个倒毙在路旁的乞丐的身上,天亮照镜子一看,那叫一个又跛又丑!

这时选择很简单,要么把自己吊在树上,要么把生活吊在树上,铁拐李选择了后者。

人们的苦恼也如此,明明长了一副好身子,偏偏因脸坏了事,钟无艳的泪水就曾打湿了齐宣王的好几个枕头,但是呢,生活还得继续,遭遇再大的挫折只能象铁拐李一样,把过去、烦恼抛在脑后,只追求未来的无极限。

你再看曹国舅,皇亲国戚,人家吃一口,老百姓得辛苦好几天,那又怎么样呢,还不是一样落难?

老百姓觉得老祖宗说得太好,“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且行且珍惜。

达官贵族看得又不一样,我去,曹包子都可以成仙,我怎么不能?

如此一来,民间和权贵都认同了曹国舅,出发点虽然不同,但事在人为这个理是通的。

何仙姑,这个唯一的女仙,原是一个贫苦卖豆腐为生的何老汉的女儿,按常理,要么外嫁成为一碗泼出去的水,要么招婿上门还得天天喊着卖豆腐,人生的轨迹是大多贫寒人家女儿的命运。

事情的结果却很不一样!

何仙姑在空闲时期就蹦蹦跳跳到山里采野果、山珍、草药给村里人吃,不巧就遇到了心情不好的吕洞宾,吕洞宾一见这丫头是个热心肠的善良人,一下子来了兴头,就教了何仙姑食用云母、修炼的方法。

何仙姑真是不走寻常路啊,别人最多是一朝变凤凰,她是一步踏入天宫看织女和牛郎。

老百姓的心又活了,这丫头虽出身贫寒,最后却成了仙,看来俗话真是有些道理的,那话咋讲的呢?英雄英莫问出处,穷人努力也能致富?

吕洞宾为啥心情不好呢?被师父汉钟离骂了一顿:作为一个仙人,整天混在青楼里,调戏着白牡丹有意思吗?

吕洞宾也很郁闷,开解这些姐妹们怎么了?她们也是人,也有尊严,只是生活作贱了她们,而不是她们为生活作贱了自己,如果有得选,谁不想做个无忧无虑的公主?

青楼女子哭了,在吕洞宾那儿得到了人性的尊重,这让她们那颗蒙昧的心有了一丝光亮,因此她们拜吕洞宾为祖师爷,不是保佑她们有钱赚,而是期望有从良的那一天,才对得起吕洞宾的那份尊重。

显然,八仙的形象压根儿就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仙火的神仙,他们具有凡人的各种缺点或缺陷,只是凭着一股执着的信念,通过自身不懈努力,最终晋身神仙。

成仙,也许真不是梦,这就是八仙给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一种精神激励——有志者事竟成。

相对文化价值来说,《东游记》是四游记中最烂的一本,但为什么八仙最深入人心呢?是因为八仙接地气,常人身上的毛病他们都有,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身影,从而找到生活的勇气。

既然八仙有常人的缺点,为什么非要过海的原因也就出来了——显摆!

显摆:八仙过海

八仙齐聚,腾云驾雾前去给王母贺寿。

王母呢是西王母,住在昆仑山,凡是女子成仙都归她管,老伴也不是玉皇大帝,而是东王公。

西王母有五个女儿,名华林、媚娴、青娥、瑶姬、王扈(卮),这就奇怪了,这明显是道教上清派的七仙女中的五女,另外两女态盈、婉罗哪儿去了?

西王母管理女仙,自己的女儿破戒下凡成了亲,一个嫁给了牛郎,一个嫁给了董永,不管再怎么心疼,只能断绝了母女关系以正仙规,因此七仙女就成了五仙女了。

八仙送上的寿礼是云轴,大小可随意变换,其中更自成天地,人可入画,归来仍是少年,西王母带着众仙进去游了一趟,心情舒爽了,连对两个下凡的女儿的思念都淡了一些。

西王母在瑤池设宴款待八仙,五个女儿上前敬酒,都很漂亮,“目湛盈盈秋水,眉开淡淡春山”,所谓的眉眼如画,大拆不过如此。

光喝酒也没啥意思啊,西王母手一动,“董双成乃吹云和之笛,王子弹八琅之璈,许飞琼鼓太虚之簧,安法其歌妙初之曲”。

西王母给的面子太大了,八仙觉得挂不住,有点飘了。

更夸张的是,西王母直呼蓝釆和为贤弟:“听说小弟歌舞一绝,来,给姐整上一段呗!”

蓝釆和当然要卖力了,把衣襟一盘,快板一打,脚步开始闪动,静若嫦娥守月,动似大羿射日,颠似太白出蜀山,乱时又若张旭行狂草,惹人大笑不止,西王母也乐开了怀,大赞蓝采和有才,手下戏臣都没一个比得上的。

八仙一听,赶紧敬酒哇:“王母,承蒙赏识,咱必须走一个,我干了,您随意!”

西王母一扬脖力,一杯酒也下了肚,今儿高兴,多喝几杯,两个臭丫头,你们在凡间可好?

西王母定了定神,转头又望向韩湘子道:“吹一曲?”

韩湘子本来就帅,如今借了三分酒性,更是潇酒,随手挽了个箫花,顺在口边就吹了一曲,曲间另夹吟唱。曲调优美,唱词奇佳,恍入仙境,众仙纷纷拍手称快,西王母也大悦,令人记曲学唱。

西王母再次赏酒,令五女端大碗陪饮,咕隆隆一口干了个底朝天,八仙受此重宠,哪还分得清东西南北,只管端碗就往肚子里灌,个个大醉,就连何仙姑那脸,也粉成了三月桃花!

稍微还有点清醒的张果老赶紧率七仙辞行,西王母手下一大堆仙一大堆事要理,再喝下去就是不解风情了。

西王母也有些醉了,便派五女送八仙出瑶池,双方告别,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突然听见下面海浪拍岸之声,吕洞宾便有了个主意。

蓝采和、韩湘子在西王母面前露了脸,出尽了风光,结果自己这个剑仙喝了一肚子的闷头酒,别人唱曲吹箫没回题,自己弄刀舞剑肯定不行,在西王母面前风言风语还是不行,所以醉意中有三成是失意。

吕洞宾有心扳回这一局,要在过海上做文章,显摆一下自己的剑术,因此建议道:“早就听说东海广阔,不时还有海市蜃楼出现,不如大伙儿借着酒兴助个乐子,游东海看风景可好?”

铁拐李正醉着呢,张口就答应了。

张果老谨慎,见大家都醉了,建议他日再渡海,免得惹麻烦,远的不说,被海水打湿了衣服,湿漉漉地穿着它也不舒服啊!

汉钟离也醉得不轻,觉得过海这主意还真不错,人好不容易聚齐了,不搞点事它显得不热闹,况且龙华会快到了,过海观景,直接赶赴龙华会他不香吗?

说到这份上了,大伙儿都点头赞成了,过海!

结语

八仙非要过海的原因也在这,八仙聚齐便赶赴瑶池为西王母祝寿,受西王母的重视产生的愉悦,混在酒精催热的头脑中,不找点事干还真没法消停。

八仙具有凡人的缺点,存在比较之心也属正常,吕洞宾提议过海观景,实则要各人拿出真本事来,别藏着掖着,显摆,往死里显摆!看谁最厉害!

其实还有个用意,八仙聚齐不久,彼此了解不深,如今借过海施展神通,知根知底,将来对敌时,才能紧密配合,不至于乱了阵脚,未雨绸缪而已。

后来,八仙还真跟东海龙宫对上了,甚至招来了玉帝的讨伐,还好有西王母、太上老君从中照应,孙悟空更是华丽出面救场,这才摆脱了危机。

显然八仙不是完人,具有普通人的各种缺点,也不是战无不胜的神仙,但人们喜欢的不得了,只因为他们接地气!

(图片均来自网络)

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为什么非要过海?

八仙过海的传说,我们从小就听过了,但是却很少有人去追究,八仙为什么要过海呢?他们难道是吃饱了撑的吗?这里的海指的是东海,八仙所住的地方是蓬莱仙山。八仙之名我们已经很熟悉了,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他们为什么要过海?

一般来说,有这么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采药说,传说海的那边有一座仙山,山上有无数的仙药,采到仙药就是可以拯救天下苍生百姓。当时百姓苦于受到瘟疫的伤害,无可奈何,八仙既然是救民于水火的仙家,当然不能坐视不管,所以他们要各施法力,过海寻药。

第二种说法是惩恶说,在老版的电视剧《八仙过海》中,对于惩恶说有很好的表现。东海龙太子兴风作浪,为害人间,百姓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八仙为了帮助老百姓度过难关,踏浪东海,勇斗东海龙太子,最后杀死龙太子,从此东海风平浪静。

在这种说法中,八仙不是过海,而是跳入海中和恶龙搏斗,但在普通老百姓看来,他们这也属于过海的一种形式。

第三种说法是比赛说,八仙成名各不相同,同时自己的法力大小也不一样,他们也想比试一下。

可是八仙是好朋友,又不能因为比试而伤了和气,所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决胜负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各展所长,看谁能顺利度过东海。于是就有了八仙过海显神通的说法,最后八仙各自拿出自己的本领。

例如汉钟离把手中的蒲扇变大,变成小船,张果老的毛驴直接踩在海面上,而唯一的女仙何仙姑则踩着莲叶过海。大家直到过了东海,也没有分出胜负,哈哈一笑,快乐无比。

第四种是过关说,八仙闲来无事,想到海上逍遥一番,于是施展海力,过海寻找快乐。

但是有一个问题,他们不能总是这样独乐乐吧,要想修成正果,必须经受考验,而上天给他们的最后一道考题就是如何过东海。东海风高浪急,海面宽阔,八仙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必须依靠自己过海。

如果过得了这一关,那么他们就可以修成正果,如果过不了,则必须再回去多修炼五百年。当然还有最后一种说法,说八仙过海是为了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这一点好像可信度不高,参加蟠桃盛会不是西游记孙悟空的故事吗?怎么跟八仙扯到一起了?

不管是哪种说法,老百姓对于八仙替天行道的行为是认可的,要不然也不会传世纪念到今天了。无论如何,八仙过海对他们也是一种考验,这种考验跟孙悟空西天取经的性质是一样的。

想要成仙成佛,必要经受磨难,过海只是其中一种考验,好在他们八位最后通顺利通过。八仙过海由此也成为了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并且由此而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版本。并且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也演化成了一个俗话,意指各行各业的人都展示出自己的才能。

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为什么非要过海?

八仙为什么非要过海?

传说有一天天上有八个神仙要去给西王母祝寿,他们八个飞到东海边,看见东海的海面波涛汹涌。于是吕洞宾对其余的几人说:我们大家伙把自己的宝物扔到海面上去,借助各自的法宝渡海,咱们也比一比谁的本事更大,怎么样?

其余七人纷纷赞同,铁拐李第一个把自己的拐杖扔到海面上去,立即变成了一条小船,铁拐李一个飞跃就翻立在拐杖上了。

接着汉钟离给他的芭蕉扇也扔到了海面上去,立马跳下去站在上面。

突然,曹国舅用手指向一边,并大声喊道,大家快看那里有海市蜃楼。大家见到一座山,从海里升起,慢慢的变成了天上的云,一转眼云被风吹散了。韩湘子说道,我们可是真有眼福呀,海市蜃楼百年难得一见啊。就在这个时候,蓝采和突然在他们当中消失了,张果老说,可能是东海龙王在作怪,他不欢迎我们在他的地盘上大显神通,所以把蓝采和抓走了,我们大家一起去东海龙宫要人去!

几位神仙来到龙宫,让龙王放人,老农王不讲理也不但不肯放,还让自己的儿子带领着虾兵蟹将追杀八仙,没有办法,他们几个只能用法宝当武器,经过一场激烈的斗争,一不小心给东海龙王的儿子给干死了。东海龙王大怒立即来了南海龙王西海龙王西海龙王来帮忙。由于东海龙王不依不饶,给八仙也整火了,于是,八仙先给海水吸光了然后又将泰山搬了过来,扔在东海双峰,打的是天昏地暗,给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还有观音菩萨都给惊动了,最后,玉皇大帝的调解下,蓝采和送东海龙王两片玉版,作为杀了东海龙王两个儿子的补偿。而八仙也被玉皇大帝给降级了,从此,八仙也不敢惹事了。

说到底,他们八仙还是闲的,明明可以飞过去,偏偏不飞非得显示一下自己的神通,非得得瑟一下。要是他们几个老老实实飞过去不这么得瑟的话,那也不可能整出这么多事,最后还被降级了,你说这气不气人

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为什么非要过海?

说到喜欢显摆不低调,我觉得神仙中非“八仙”莫属。

民间八仙指的是: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这七男一女(何仙姑是女的)都不是省油的灯,每个仙都有一部传奇历史。

比如吕洞宾是一个轻浮的文人,风流倜傥喜欢泡妞。

(吕洞宾)

铁拐李以“济公活佛”为榜样免费为百姓看病。我就纳闷了,铁拐李有这么好的医术,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瘸腿治好?

还有张果老,每个地方都有他的传说,比如张果老曾闲来无事骑驴到赵州桥溜达,因此给鲁班师傅添了不少麻烦,差点把赵州桥压垮。

我突然明白了,原来张果老是为了扬名立万,他到赵州桥上骑驴溜达这事被收录到了河北民间小调《小放牛》里了:

赵州桥来鲁班爷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压了一道沟……

由此可见,这些神仙吃饱撑的没事干,时时刻刻想出风头上“热搜”。

(张果老骑驴)

这八仙性格迥异,手中的宝贝各有千秋。

比如吕洞宾的剑,铁拐李的铁杖和药葫芦、汉钟离的芭蕉扇、张果老的纸叠驴、蓝采和的花篮、韩湘子的横笛、何仙姑的莲花,曹国舅的玉板,这些法器法力无边,世间罕有。

八仙虽然性格、法器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显摆和出风头,谁也不服谁。

话说每年的八月十五,八仙都要到东海蓬莱仙境“欢度中秋佳节”。

有一年,八仙再一次相聚在蓬莱仙岛喝酒赏月。说实话,仙人喝高了同样出丑,这不吕洞宾就喝高了,马上露出了轻浮之态,他用言语挑逗何仙姑。

铁拐李是暴脾气,看不惯吕洞宾这一套,怼了吕洞宾几句,二人差点动手打起架来。

曹国舅和韩湘子急忙劝架,赏月大餐乱做一锅粥。

就在这时候,王母娘娘派来仙姑下请帖,说后天设蟠桃宴,邀请八仙准时赴宴。

八仙一听喜出望外,能够受到王母娘娘的邀请是神仙中的荣幸。

八仙谢过仙姑,众仙心中盘算后天赴宴之事,暂时停止了争斗。

转眼到了后天,八仙又聚在了一起,商量到天宫赴宴之事。

这时吕洞宾问:“咱们如何去西天赴宴?”铁拐李说“自然是坐船去了,这样比较安全快捷”。

吕洞宾撇了撇嘴,显然他还在记恨铁拐李前天多管闲事。

吕洞宾不屑一顾地说:“坐船显不出我们神仙的本事,这样吧,咱们谁也不许坐船,各仙想各仙的办法渡海赴宴,能去就去,不能去的在家看门”。

(铁拐李)

吕洞宾说完撇了一眼铁拐李,他觉得铁拐李腿脚不方便,想看他的笑话。

铁拐李一听知道吕洞宾没安好心,马上带着情绪说:“乌龟碰铁锤,谁怕谁!”

说完铁拐李把葫芦扔到了东海里,单腿跳上葫芦,铁拐李吹着口哨乘着葫芦漂向了远方。

吕洞宾当时就蒙圈了,没想到老李的葫芦此时派上了用场。

剩下的几位仙人一看谁也不肯认输,张果老把纸叠驴放到海里,然后骑上驴游向了远方。

曹国舅紧随其后,乘着玉板飘飘荡荡游走了,剩下的蓝采和把花篮扔进了东海;何仙姑把莲花也扔进了东海;韩湘子和吕洞宾分别把横笛和长剑扔进了东海,纷纷跳上法器,争先恐后渡海去西天赴宴。

本来能够坐船过海赴宴,但八仙都是好强的性格,谁也不服谁,都想各显其能露一手。

八仙过海”的大动静搅动了东海龙宫,东海龙王十分不悦,心想这八仙太不懂事了,竟然在我的一亩三分地上逞能。

龙王不能坐视不管,于是率领虾兵蟹将和龙子龙孙和八仙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八仙不甘示弱,龙王仗着在自己地盘上,更不想退后一步,双方杀的天昏地暗,波涛汹涌。

神仙打架祸及渔民,南海观音悲天悯人,及时出手制止了双方争斗,八仙这才顺利的渡过了东海。

此后才有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句俗语。

综上所述,八仙本来可以乘船渡海,既安全又快捷,但八仙个个争强好胜,非要乘法器过海,这才惹出了许多麻烦。

换言之,八仙不过海不能显出其能耐,为了显摆八仙必须过海。

文/秉烛读春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