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被俘士兵,为什么情愿等死也不反抗?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国的军队,士兵没有反抗,这是不正确的,是片面的。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很少俘虏过日本鬼子,因为他们的士兵已经被武士道精神洗脑,在军国主义的毒害下,他们以被俘为耻,所以宁肯切腹自尽,也不做俘虏,怎么说没有反抗?

平型关大捷中,日本军队加上后勤1000多人,被困在沟底,可最后,除了少数的逃走,剩下的全部战死,他们没有等死,而是战死,这难道不是反抗吗?

中国军人在战场,也是宁可战死而绝不做俘虏,像狼牙山五壮士,他们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他们没有选择投降,或者是被俘,他们选择了舍身成仁,他们以死相争,这难道不是最顽强的反抗吗。

也不是每个国家的军人都是宁死不屈,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军事强国,可美国大兵一旦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他们就会毫不犹豫选择做俘虏。。

弹尽粮绝,空中支援不到位,没有炮兵掩护,负伤,生病,美国大兵遇到这几种情况,他们就会停止战斗,而心甘情愿的当俘虏,并且不以为耻,因为做俘虏不是他们的错,是指挥官的过错,即使要背黑锅,那也应该由指挥官来被。

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国大兵没少做这些事情,所以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美国大兵不会反抗,前提是,你必须遵守日内瓦公约,不杀战俘,优待俘虏,他们才会老老实实的投降。

战争中杀战俘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杀俘行为,只能让敌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和你斗争到底,而不利于瓦解敌人,分化敌人,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为什么我军越打人数越多,这就是大多数被俘的国军,经过思想改造,而掉转枪口,参加到推翻蒋家王朝的队伍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必删)

战场上的被俘士兵,为什么情愿等死也不反抗?

不是愿意等死,而是还有当俘虏后可以活的希望。各国正统的军人都不杀降主要原因就是两个,万一自己人被俘也有活的指望,自己不杀降也可以给以后战争中的敌军希望,好让他们选择投降。红军解放军放俘虏的习惯让国军都知道交枪投降就能活,所以才有被骂就是五万头猪,共军三天都抓不完的笑话。如果投降就是死就不会有人投降。

日本人投降的比较少,很大原因也是他们杀俘虏,很自然的认为敌人会同样报复,随着八路军的优待俘虏政策广为人知,日本人被俘虏的也慢慢就多了。二战德军在最后时刻在东线拼死抵抗,却要向西突围,九死一生的冲线英美军队去投降,就是因为德军大量的杀害苏军俘虏,他们明白同意的命运也在等着他们,而德军对英美没有杀俘虏,所以可以期待得到活到机会,德军拼命也不向苏军投降,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欠的血债太多,投降也很难有活的机会,所以不投降,而向英美投降很可能活,所以都是欢天喜地的向英美投降的。

战场上的被俘士兵,为什么情愿等死也不反抗?

战俘是指战争中的被俘军人,成为战俘的方式很多,有被强制俘虏的,例如,被侦察兵抓捕,有负伤被俘的,也有主动放下武器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放下武器就属于战俘。战俘的生命是受国际法保护的,日内瓦第3公约规定,各国不得处死或虐待战俘。按照国际法对战俘的保护原则,伤害战俘,构成战争犯罪。也就是说,战俘的地位从国际法层面给予确立。不过,历次战争中,惩治战俘的事情层出不穷,甚至是一个普遍性的事情,更有甚者,是国家层面的惩治战俘的行为。

不论是二战时,二战后的历次战争中,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及其它的一些国家对待战俘都不仁慈,例如,二战时的美国设置在莱茵河畔用于关押德国战俘的“莱茵大营”,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就明确表示:在德国、奥地利境内收押的德国军人(战俘),按照“被缴械的敌人,”而不是以“战争俘虏(战俘)对待”。因此,莱茵大营的战俘没有任何人权保障,死了多少人至今说不清楚。即便是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虐待战俘、平民的事频频被媒体曝光。网络上同样是充斥着什么战争中不能射击跳伞的飞行员之类的话题,如果违反会被追责。按照国际法确实如此,遗憾的是,这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打了也没有执法者,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由此可见,成为俘虏也不意味着生命就有了保障,毕竟战场上有太多不守规矩者,虽然有国际法保护,但战场的硝烟也会阻碍阳光的照耀,一句话战场上是有阳光照不到的阴影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战俘们不反抗?其实,战场上一但放下武器或者是被解除了武装,战俘的命运就听天由命了。如果对手是正义之师,文明之师,战俘们都会受到公平的待遇,我们就是这样的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如果落入不讲究的对手的手里,待遇肯定不会好。战场上的俘虏,如果是入侵者,一旦被俘,被侵略的国家肯定是有仇恨情绪的,这会影响到对待战俘的态度。二战时,入侵者德国和日本的战俘人员都遭到了苏联以及美国等国家的不良对待,战俘过的都比较惨,死亡很多人。

至于为什么不反抗,从一些影视作品中也可以看出来,如果战俘反抗、逃跑,一旦被抓住是很惨的。如果反抗,也会被镇压,毕竟战俘都是没有武器的。战俘人员都是抱着希望回到家里的,能忍受就会忍受,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没什么可说的,有武器时不好好干活,被解除了武器了只能是逆来顺受,能怪谁呢。

其实,一旦放下武器成为俘虏,战俘们想的更多的是回家,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回家。战俘是被解除武装的人员,战俘按照国际法不是受惩罚的,而是看押起来,防止他们再次投入到战场上去,所以,战俘们在战争结束后都会相互遣返。这也是战俘们的期望,也是一个盼头,凡是对待战俘态度好的国家,战俘们很少采取对立态度,战俘们反抗的基本都是对待战俘态度不好。战俘们都有一个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消极态度,只要能够忍受,他们不会反抗,何况即便是反抗也没用。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战场上的被俘士兵,为什么情愿等死也不反抗?

想反抗有枪时就反抗了。

战场上的被俘士兵,为什么情愿等死也不反抗?

先设定一个合理的前题来讨论一下:蓝方在确实毫无胜算以及红方许诺优待的前题下,选择了投降被俘。

那么再分两种情况分析一下:

1:红方遵守公约优待战俘

这种情况下就缺乏反抗的必要条件,反抗就缺乏足够意义。

仍在战斗中的蓝方部队知道战败不是死路一条,甚至有不错的生存条件,在陷入苦战时可能不会全力和红方拼命。红方有时甚至可以策反、劝降蓝方的作战部队,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2:红方肆意违反公约虐杀、屠杀战俘

这种情况下是人都能想明白:顺从必死,反抗还有一线生机。战俘中肯定会出现带头人物跳出来反抗,当然能不能成功带一波节奏就要另说了。

这样蓝方会知道以后被俘就是死路一条,那作战时大概就会跟红方拼命,宁死不降。红方反而受到更激烈反抗。

所以战俘反不反抗,还是要看红方对战俘的态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