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电影中,士兵的子弹打光了好像从来不会捡地上敌军的武器。真实战争中也是如此吗?
在战场上,是不允许士兵随便捡拾敌人遗弃的武器,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正常得情况下,士兵不得私自捡拾敌人的武器,这是士兵用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
抗战初期,一旦鬼子逃离了战场,极度缺乏弹药的士兵,就会从战场收集敌人遗弃的武器弹药,可是受到武士道熏染的日本士兵,他们会在临死之前,用手雷和枪支,设置一个诡雷陷进,一旦有人试图拿起枪支,或者翻动尸体,诡雷就会爆炸,这样不仅会伤了自己,也可能波及队友,更有个别的鬼子,在受了重伤以后,自知必死无疑,他们也会装死,一旦你靠近他们,他们就会拉响炸弹,同归于尽。所以在打扫战场时,部队有明文规定,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统一打扫战场。
但是,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国军一旦战败,他们就会随意丢弃武器弹药而逃跑,这一阶段部队对打扫战场就比较随意了,战斗中,可以利用敌人的武器来攻击敌人,虽然如此,部队还是不允许士兵在没有得到命令而私自打扫战场,这是为了行动的统一性,所以,在战争电影中,你会看到,敌人遗弃的武器弹药,给养,到处都是,而我们的战士却义无反顾的冲锋,这就是纪律的约束,这就是我军能够战胜敌人的法宝。
不忘战争,并不等于渴望战争,但是忘记了我们的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那就会有无数个汉奸,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乱建什么狗屁风情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必删)
战争电影中,士兵的子弹打光了好像从来不会捡地上敌军的武器。真实战争中也是如此吗?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参加过中越反击战。你说的情况极少发生。两军对阵,距离甚远,拣谁的武器?如果近到肉搏距离,已来不及拣武器了!我曾面对两个越军不足五米,弹匣空了,根本来不及换,直接端刺刀上去拼。我的不少战友最后都是一手拿手榴弹,一手工兵锹,远了扔手榴弹,近了用工兵锹劈,个个杀红了眼。越军当时被我们的气势镇住了,仓惶溃退了。说战场上想拣敌人的武器反击不太实际。
战争电影中,士兵的子弹打光了好像从来不会捡地上敌军的武器。真实战争中也是如此吗?
恰恰相反!电影里才多的是随手捡枪,无限子弹的场面。
真实战争中,如果双方用的不是同一种枪,是没人敢捡的。
原因很简单:枪声不同
在目视不到你的情况下,你捡起敌军武器在那突突突,战友很简单会认为有敌军或你已被敌军杀了,随手朝你位置就是一颗雷。然后你的悼词就是:生的伟大,死的窝囊。
还有捡起的枪下面提溜根绳,绳上挂了个环,环下卧了个雷。悼词同上^
战后的打扫战场,那都必须是有组织的,将缴获的枪支弹药分配、规制在同一个战斗单位内,避免串用,以防止类似上面的情况发生。
抗美援朝中,我们的志愿军由于都是轻步兵,身携弹药不多,子弹打光的情况常有,而我们的部队也是在每打退美鬼一次冲锋后,派出几名战士,在战友们的注视下收集武器弹药的。
战争电影中,士兵的子弹打光了好像从来不会捡地上敌军的武器。真实战争中也是如此吗?
这种事是不可能的,在战场上,首先是要保证自己的手里有家伙,而不是抱着一支没有子弹的枪在闲逛。手机的武器如果没有了弹药还不如一根烧火棍。
一般来说,士兵在准备战斗的时候,都是要尽量多带子弹水粮食一类的物资,可能平时规定携带150发子弹,但是在实际的行动中,很可能子弹带上300发,同时携带的还有其他物资,比如什么炸药手榴弹什么的,基层军官除了这些还有地图望远镜之类的东西,负重更大。在伞兵部队,身上的武器都是自己背,所以他们的负重非常大。
在兄弟连里边,101师的人在准备在诺曼底空降的时候,身上的负重比自己的体重都大。而就是在这里,温斯特中尉由于腿袋丢了,下来的时候身上只有一把伞刀,而在汇合了几个伞兵以后,他们首先伏击了一支德军的运输小队,之后使用德军的武器首先把自己武装了起来,然后再去寻找其他的伙伴。在遇到几名被打死的美国伞兵后,又用这些伞兵的武器换下了手里的德国武器。注意看,温斯特中尉手里的就是一支毛瑟98K,就是在这之前伏击德军运输队缴获的,利普敦军士捡了一支MP40,在找到这几名阵亡的伞兵以后,这些缴获的德军武器又换回了,美军的武器。毕竟,子弹的补充在正规军里,还是自己的武器方便。
兄弟连这个电影来自于101师E连诸多老兵的回忆录,对于这种战场上的细节问题可信度非常高。后来拍成的电视剧成了以后战争电影的标杆,所有的电影都自觉不自觉的向他看齐。
在捡拾敌人武器的时候,的确是要注意对方的诡雷,不过如果能够肯定没有诡雷这种事情的情况下,如果自己的武器弹药没有了,使用敌人的武器救急是可以的。在战场上首先是要把自己武装起来,别的都可以再说。至于什么武器的声音不一样什么的,那都是在混乱情况下的事情,在混乱的情况下,自己人和自己人都可能打起来,尤其是夜间视野不佳的情况下。
在战场上,手里有武器就要比没有武器安全一些,无论这个武器是哪国生产。
图片来自网络。
战争电影中,士兵的子弹打光了好像从来不会捡地上敌军的武器。真实战争中也是如此吗?
战争电影中,要是士兵子弹打完了,一定是随便地上捡一把武器继续突突突,从来不管到底是敌军的还是友军的,用敌人的枪总比上刺刀猪突来的靠谱点。
当然,这只是在弹尽粮绝下的极端情况。
老生常谈的就是扔M16捡AK,这事儿虽然已经被大佬们几百次辟谣了。但我依然觉得这在某些紧急情况下会偶然发生。也正如大佬们辟谣的一样,双方武器发出的枪声是不同的,而尤其在越南丛林这种能见度极差的地方,一整AK的枪声就足够让友军的火力朝那个方向泼水了。
再者,捡了AK,后勤弹药补给怎么办?全靠捡? 对不起,真实打仗不是打游戏,双方交战距离还是较远的。除非是一次占领据点类的进攻,否则普通遭遇战是没时间去捡别人弹药的。
另外,现代战争中如果遇到了子弹都会打完的情况...那实际战局一定比想象中的还糟糕,甚至可以说是一场血崩式的失败。这种情况意味着情报失误(被伏击,敌方人数大大超出想想),备用计划无法实施(比方说敌军规模超出想象时就依计划路线撤出,或者说弹药消耗到一定程度又无法获得补给,也该暂时撤到前线补给区重整。但当撤离路线都被切断,这意味着已经被包了饺子,全员被歼其实也就是个时间问题)
不过咱们讲道理,现代战争中如果排一级的各种筒子、通/重机、迫击炮火力都没法解决的问题。甚至一些机械化排中各类步战车机炮都没法解决的问题...那轻武器更没什么鸟用,这时候直接呼叫导弹/空中/火炮/装甲部队什么的才是正道,去刚枪什么的就是傻
战争电影中,士兵的子弹打光了好像从来不会捡地上敌军的武器。真实战争中也是如此吗?
有一首歌叫“没有枪没有炮只有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敌人给我们送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虽然有自己的兵工厂但远远满足不了前方战争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是从敌人手里缴获得。如果在战场上我们战士子弹打完了当然可以利用敌人逃跑死亡扔下的枪支弹药继续战斗!(解放战争中蒋介石就是运输大队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