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里的稻草人,为什么不可以画五官?
小时候,农村种谷子的百姓特别多,那个时候麻雀铺天盖地,一亩的谷子,用不了半天就全部吃光,农民为了驱赶麻雀,就会用稻草人来吓唬麻雀,我那个时候最喜欢看大人扎稻草人,有一次问老人,为什么稻草人没有五官,老人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村里有个扎纸人纸马的手艺人,他在南山中了半坡的谷子,到了秋天,他为了驱赶麻雀,就扎了几个稻草人,他做的稻草人特别逼真,不仅如此,他还用玻璃球给稻草人做了一对眼睛,谷地的旁边,是一条小路,村民上山,走亲戚都要经过这条路,不管是谁路过此地,都会驻足欣赏稻草人,没过几天,地里的稻草人不见了,扎纸匠也没在意,他又扎了几个更好看的稻草人,可是没几天,稻草人又没有了,扎纸匠很奇怪,是谁拿走了稻草人?
就在这时候,村里有人开是说了,扎纸匠的稻草人因为有了五官,所以就有了灵性,它们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的跑了。扎纸匠不相信,这一次他扎的稻草人,脑袋就是一个大葫芦,样子很丑,可这一次,再也没丢。
多年以后,扎纸匠才明白了,那些稻草人根本不是自己跑了,而是被那些顽皮的孩子给偷走了,他们看中的就是稻草人的眼珠子,因为那个时候的孩子最喜欢弹玻璃球,所以从那以后,村里所扎的稻草人都没有五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必删)
农村地里的稻草人,为什么不可以画五官?
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蹲在院子里看爷爷扎稻草人,只见爷爷用熟悉的手法,三两下就扎好一个简单的稻草人。
不一会,爷爷就扎好了四五个稻草人,然后用绳子绑在一起,挑着扁担带着我一起去田里布置稻草人。
有时候爷爷会把一些烂衣服穿在稻草人身上,我也跟着凑热闹,将稻草人打扮一番。有一次我问爷爷,要不要给稻草人画上眼睛鼻子啊?
爷爷告诉我:“孩子!千万不要给稻草人画鼻子眼睛,否则它们会活过来的!”
当时被爷爷这句话吓得不轻,甚至傍晚从地里经过,看见稻草人隐约的样子,都会联想到它们动起来的恐怖场景。
如今我已过而立之年,再也回不到过去,爷爷也已经去世十多年了,农村常见的稻草人也不见了,每每想起儿时的时光,嘴角都会不自觉的微微一笑……
长大后才明白,爷爷不让我给稻草人画鼻子眼睛,是担心路人经过稻草人时被吓到。毕竟傍晚光线暗的时候,看见一具长了五官的稻草人会吓一跳。
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稻草人的由来、稻草人的作用以及为什么不可以给稻草人画五官这三个问题。
稻草人的由来相传稻草人是来自三国故事的草船借箭里,诸葛亮完成草船借箭的当天,大雾逐渐散去。一位在长江里放排钩的渔民,正好在此处捕鱼。
渔翁的钩子勾到了诸葛亮借箭的稻草人,一开始以为是勾到了大鱼,可拉进了一看吓一跳,莫非是勾到了人的尸体?
渔翁再仔细瞧了瞧,原来是个稻草人,稻草人做得非常精致,头戴皮盔,身穿皮甲,如真人一般栩栩如生。
于是渔翁就将稻草人带回了家置于屋内,从稻草人进家的第一天开始,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原本渔翁家中是有很多老鼠的,但从稻草人放到家中那天开始,老鼠都不见了。
于是渔翁猜测,是这个威武的稻草人吓退了老鼠。后来到了清明谷雨的落种季节,经常有麻雀和老鼠来吃谷种,渔翁便将稻草人搬出来放到田地里,希望威武的稻草人能够把麻雀赶走。
神奇的事情果然发生了,自从稻草人摆到田地里之后,吃谷种的麻雀和老鼠竟然都消失了。
后来稻草人能够驱赶鸟类和老鼠的故事在民间传了开来,农民们也都效仿渔翁,扎一些稻草人放到田地里保护粮食。
虽说这是个传奇故事,但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懂得使用稻草人来驱赶吃谷种的鸟类和老鼠。
稻草人的作用这一点不用多说,从稻草人发明之初,就是为了驱赶田地里的各种鸟类、老鼠等,这些吃谷种的动物见到了稻草人,会误以为是农民在田里劳作,也就不敢肆无忌惮的吃粮食了。
不过现在的稻草人,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精神:默默无闻而无私奉献。知名作家叶圣陶,在1992年发表的一篇童话故事《稻草人》,讲述了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的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稻草人又被赋予了文学意义。
如今的稻草人,更多的出现在艺术家的手里,它们以各种艺术手法,制作精美的稻草人,赋予各种时代精神,稻草人的精神意义大过了保护农田的实际作用。
为什么不能给稻草人画上五官?最后我们再回到题目本身,为什么不能给稻草人画上五官?其实这是过去农村的一种说法,现代的稻草人在艺术家手里,不仅有生动的五官,还有各种优美的身姿。
那么以前在农田里的稻草人,为什么不能画五官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民间迷信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农村始终存在一些迷信的说法,而稻草人作为保护农田的工具,被古代农民赋予了迷信的色彩。
而一旦给稻草人画上了五官,有可能会发生所谓的灵异事件,比如稻草人活过来。当然这都是一些迷信的说法,不过也正是迷信才没有给稻草人画五官。
2、害怕吓到路人
抛开迷信色彩不谈,给稻草人画上五官,是有可能吓到路人的。尤其傍晚过后,天色较暗的情况下,农民朋友劳作回家的路上,突然看到一具长有五官的稻草人,很可能会吓一跳。
3、没必要画五官
我个人比较倾向这个观点,就是给稻草人画五官完全没必要。稻草人的作用是驱赶农田里的鸟类和老鼠等,只要具有人的体型和大小,就可以起到保护农田的作用。画上五官不仅麻烦,而且完全没必要,古代农民没那么无聊。
总而言之不给稻草人画五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稻草人的作用是驱赶田地里的鸟类、老鼠等,画五官完全没必要,至于一些迷信的说法,也不过是农民给稻草人赋予了神秘的色彩。
而如今的稻草人越来越少见,稻草人保护农田的属性,也被艺术家的创作属性所替代。我们现在可以见到各种精美艺术作品,但再也找不到儿时扎稻草人的感觉了!
你记忆中的稻草人是什么样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出来!
农村地里的稻草人,为什么不可以画五官?
不是不可以,是没有必要。
稻草人的作用就是驱赶麻雀等鸟类吃庄稼,每隔一段距离放置一个,需要的数量不少。
给稻草人画五官,工作量很大,而起的作用为零,纯属多此一举。
画五官需要消耗颜料,颜料是需要花钱的。
画五官需要消耗时间。
画五官需要练习画技。
稻草人制作简陋,面部不太好画,画好了也经不起风吹日晒,很容易褪色。
总之,给稻草人画五官,起不到作用,同时需要消耗颜料等材料,花费时间,还不能耐久。
小孩子吵着要给稻草人画五官,大人懒得解释,吓唬说不可以画,省点事而且。
农村地里的稻草人,为什么不可以画五官?
稻草人主要的目的是用来吓唬鸟的,防止它们偷吃,所以有个样子就行了,没必要那么细致。当然了,村里老人也有很多不一样的说法。
以前有个光棍儿,家里没有多少地,农忙的时候,自个的活儿干完了就到别人家揽点活,挣点小钱。为了多干点活,经常半夜两三点就下地了。有回又是半夜下地,那天正好是十五,月光通明,光棍儿悠哉悠哉的走在路上,丝儿丝儿的小凉风吹着,比起白天火辣辣的大太阳,不知舒服多少倍。村里的地里有好多坟地,有的坟孤零零的,有的是一个家族成片的,还有三两个稀拉崩的。有个单卟楞的坟,常年没人烧纸祭拜,坟丘子已经很小了,传说是以前老财主的小老婆,一生没有生养,死了以后,大老婆的儿女就把她孤零零的埋一边了。这天光棍儿从坟前经过,因为白天晚上的去地里经常路过,就一个坟丘子什么也没碰到过,所以并不害怕,正走着听见有人哭,声儿细细的像个女的。光棍儿心想大半夜的谁在这哭呢?走过去一看,是个中年妇女,穿的粗衣烂衫的脸蛋倒是挺秀气,就问她“大半夜的哭啥呢?”妇女说:“天天起早贪黑干不完的活,回家吃不上饭不说还挨打挨骂,也没个人护着,今天出来着急走到这绊了下,把脚崴了,喊了半天没人来,又想起在家受气,忍不住就哭了。”光棍儿听她说的可怜,忍不住叹了声,见她眼生又问她:“你哪个村的,怎么走到这儿了?”妇女说“柳树沟的,来这给人干活,这下活干不了了,挣不到钱回家肯定让他们打死。”说完又是嚎啕大哭。光棍儿一听:“这么着吧,你跟我回家,在我家先藏一阵儿,我家就我一人儿,没人知道。”光棍儿说着心里也没底,怕人家看不上他,没想到妇女痛快答应,立马就要起身,只是脚崴了站不起来,就让光棍儿背她。光棍儿心里乐开了花,也顾不上下地干活挣那俩钱儿了,背起来屁颠儿屁颠儿往家走,一路上俩人有说有笑。快进村的时候碰到个下地的人,离老远就看见光棍儿背着个人,又说又笑的,寻思在哪捡个媳妇?走近了打招呼,跟那妇女一对视差点没吓个半死,“啊”的一声惊叫。紧接着一脚把妇女从光棍儿背上踹下去,拽着光棍儿就跑,边跑边在地上捡块石头握手里。光棍儿气的半死,大喊“你干啥呢?”往回一拽挣脱那人,那人急的眼珠子都冒出来了“干啥,你看看你背了个啥?”俩人回头看去那妇女还躺在那,并没动弹,光棍儿说“好容易捡个媳妇,”溜溜跑过去抱,拦都拦不住,把妇女扶过来一看,自个也“啊”的一声惨叫,哪是什么媳妇,分明一个脸蛋子瘆白的稻草人。撒丫子俩人就往村里跑,碰上出工下地的一队人,跟人一说,大家伙儿起群儿来看,稻草人还在哪儿。有人说“这不前天老张家地里丢的那个稻草人吗,邪门了,怎么找都没找着,以为是小孩儿们捣蛋给偷走了,咋在这儿呢?”就问光棍儿在哪找见的,光棍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大家都说成精了,赶紧烧了,突然那个稻草人就说话了,说自己不是精怪,从没有害过人,是老财主的小老婆,几十年了没人给烧纸,没钱打发,连个头胎的门路都寻不到,实在没法子才附身在稻草人身上,边说边哭,就着月色瘆的人发慌。见她哭的可怜,大家伙许她,等天亮了给她烧纸去,问她要什么贡香,好的没有,差不多的可以给她凑凑,让她先回去。稻草人说要多点纸钱,还想吃猪头肉,大家伙儿答应了才把她打发走。天亮后凑钱买了一大打子纸钱二两猪头肉,到坟上给她烧了,后来那小老婆再没出来过。
这是我老家外边地里的稻草人,眉眼俱全,不知道吓没吓住鸟,春天那会儿头回打那过没把我吓个半死。
农村地里的稻草人,为什么不可以画五官?
不是不可以画五官,是不需要,驱鸟用的,鸟又不细看有没有五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