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媒体创作者,做的时间久了,创作的热情就变低了?

每一位入住头条的创作者,都是有一定的目的,那就是通过写作来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而单纯是为了写作而写做的凤毛麟角,一开始的时候,看到有些大咖动不动就月入千元万元看到这些,总是怦然心动,由此反观自己,华横溢,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赚取微博的收入应该不成问题。

于是乎,不分白天黑夜,竭尽全力去创作,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找出闪耀的光芒,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和我一样两个月创作了接近千篇,而且都是自己的呕心沥血的原创,可是看看收入,问答一分没有,文章不足7元钱。看到这些,满腔的热血顿时冰凉,写作的热情一落千丈。

现在偶尔也写写文章,只是不在抱有幻想,头条水太深,我玩不懂,也不想去懂,高兴了,来一段,没时间可能几个月也不写一个字,心态放平了,才发现头条就是杨白劳的集中营。

为什么自媒体创作者,做的时间久了,创作的热情就变低了?

答:因为“百万爆文”倾向咱平头百姓!

1、格格来头条一年,单纯回答问题,阅读量804万。

2、不但爆文连连,系统导师还恩赐我 “百万爆文” 和“五十万爆文”👇

为什么自媒体创作者,做的时间久了,创作的热情就变低了?

#悟空问答# #热评# #帮帮在线答# #生活#

…… #现今的写作者,选材低下,有的胡编乱造,情节生硬。有的写手为了追阅读量,编一些色情东西塞进写作文章,有的文字功夫不行,有的写作技巧不通……,看什么?那些东西看了烦心,烂眼晴……。所有创作写手水高的不多……!棒棒哒!毫不犹豫的赞一叠!👍👍👍👍👍👍👍👍

为什么自媒体创作者,做的时间久了,创作的热情就变低了?

为什么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会低?因为作品质量不高,平台没有推荐量,没有阅读量,最主要的是变现速度慢,收益低,要求还高。让一些热情高涨的创作者一段时间后心凉到谷底。

一,粉丝要求高

最新平台公布的标准是万粉自动开通问答收益,千粉自动开通微头条收益。

这一消息瞬间让努力创作粉丝量低的创作者抓狂。就拿我来说,我从今年4月9号开通头条到5月14号,一共36天,回答了近60个问题,发表9篇文章,还有20多个微头条,累计粉丝344个(不含抖音粉)。要想开通微头条收益,距离千粉还有很长的路程。

这时网络响起了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说,粉丝的增长取决于内容的质量,只有持续在垂直领域输出,内容质量高有阅读量才会涨粉,收益不是主要的,主要还是锻炼自己。另一种声音说,先把粉丝达到一千,再来创作优质内容,否则输出再多不能变现也是没用。

哪句话对取决于你来头条创作的初衷。如果你是想通过自媒体来赚取收益,那么你优先考虑的是怎样快速涨粉?如果你不考虑收益,只是当成自己的爱好喜欢写一些东西,那么你会更注重内容的质量。

说实话,我来头条的初衷就是想通过自媒体赚点收益。这两种方法我都试过。最开始的一个多月,我就是坚持原创输出。但是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创作者,展现量阅读量不高,平均一天增长十个粉,才会有36天344个粉丝之说,随之而来的是我创作的热情被打击了。

所以从37天开始我走了捷径,互了一下粉,三天之内粉丝就达到了1000,第四天发微头条就开始有收益了。当然也有不好的影响,那就是僵尸粉多,发的内容粉丝不看,阅读量太低影响系统推荐。系统不推,文章没人看,自然收益也高不到哪里去。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利也有弊,这让创作者陷入两难的选择。

二,质量要求高

平台鼓励创作者创作原创优质内容,但也有不少创作者投机取巧。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文章写的很有质量,可是没人看,相反那些千篇一律的狗血故事点击率很高,让很多原创者望而却步。

还是拿我来举例,这一个多月,我发了几篇情感类美文。我自认为我的每篇文章都写了5000多字,图文并茂,有理有据,自我感觉良好,可是阅读量都不超过两百。后来我一度质疑自己的能力,到底什么样的文章才叫好文章,我还有创作的必要吗?于是我放弃写文章,改写微头条。

因为我是情感领域,我知道大家对于一些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都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发了几篇爱情故事的微头条,瞬间就拿到了爆款认证,最高的一篇展现量44万。然后有人在我的评论区留言说不公平,说凭什么狗血故事能引起人的共鸣,自己的原创文章就没人看。

但是这样的微头条不是每一篇都有很高展现量的,有的只推荐了一个小时,第二个小时就停了。不是展现量高的文章就叫优质文章,也不是优质的文章阅读量都高,这点要分清楚。

不过说到底系统还是注重内容质量,你去看看那些百万千万阅读量的文章,没有几个是瞎编乱造的狗血故事,都是满满的干货。投机取巧不是长久之计,真材实料才是主要的。

三,收益不固定,偏差大

经常看到很多大V分享,在头条努力几个月就可以月入几千和上万,轻轻松松拿青云奖。也看到很多普通创作者晒出自己的收益,每天就是0.01元。前者我没有经历过,毕竟我是个新手,但是后者我深有体会。在我没有开通微头条收益之前的36天,我一共收益0.21元,还是三篇文章发表时勾选了头发广告投放所得,一篇0.01,一篇0.17,一篇0.03,合计0.21元。如果你不勾选广告投放,你连一分钱都没有。

但是在第37天我开通了微头条收益之后,有一篇微头条展现量16万阅读量3万,第二天收益居然有33元。那一刻我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收益变现。跟一些大V创作者交流,他们说如果微头条的展现量能达到百万,单条就有100多元,每个月单是微头条就可以月入几千。但前提是你的微头条要有质量,如果没有质量也就没有展现量,收益一样低的可怜。

悟空问答的收益,图文原创的收益,视频的收益都比微头条收益高。如果能同时开通各项收益,又能够保证质量输出,那收益确实很可观。毕竟微头条相对问答和文章、视频来说,要求比较低,谁都可以写。

总结:

1,如果你不考虑收益,你又没有很强的文笔,也不把自媒体当做主业,那就把头条当做你练笔的平台。有空的时候输出一些文章当做乐趣,偶尔还能赚几顿早饭钱,自己也自得其乐。

2,如果你把自媒体当做主业,希望快点变现。那就多参加平台的各种培训,加强自己的文笔,多跟成功的优秀者学习,持续不断的优质内容输出。

一旦作品受平台认可就会有展现量,粉丝增长速度是很快的。后期粉丝多了可以开通各项权利,还可以开设专栏,如果被平台看中的话,还可以成为签约作者,每个月都有不菲的工资。

写在最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自媒体不容易做,创作激情是自己给自己的。不要太羡慕别人,也不用过分的看低自己。只要肯努力,去学习,成功也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

我是冷凌蓝,关注我@冷凌蓝 我们一起交流探讨,一起做好头条。

为什么自媒体创作者,做的时间久了,创作的热情就变低了?

几乎每个人,进入自媒体时,都是热血沸腾的,感觉一个月不赚它个十万八万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做自媒体。

但是等自己做了一段时间过后,才发现跟想象中的差太远了,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最后导致创作的热情慢慢褪去。

虽然因素有很多,但我觉得,最主要是这2个因素。

01找不到创作方向

其实每个人做自媒体,都会遇到瓶颈期,哪怕是一些100万粉丝的大咖,也无一例外。

我前阵子参加平台一个活动,里面就有一位老师说,有一位创作者,目前有200多万粉丝,但是遇到瓶颈期了。

粉丝始终卡在200多万一直上不去,已经一年多了,自己也每天坚持创作内容,但粉丝就是不涨,所以自己很纳闷,找不到创作的方向。

所以说其实瓶颈期,无论是大V还是自媒体新手,都会遇到的。

毕竟人家还有200多万粉丝,虽然一直不涨了,但最起码人家每天都有收益,如果是换成一个新人呢?没有收益,也找不到创作的方向,那时间久了,创作的热情肯定会慢慢褪去,以至于消失殆尽。

所以遇到瓶颈期,换多种方法去尝试,自己不会就要跟着会的人去学,哪怕是付费的,因为好的东西,别人凭什么免费教你。

02辛辛苦苦创作,但始终没有收益,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只要赚钱了,无论多难,都会有人想方设法去解决,哪怕付出再多的努力和精力。

而最怕的就是,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自己辛辛苦苦创作,而收益很低,甚至还没有,一开始可能还好,还能接受,毕竟觉得自己也没做多长时间。

而如果时间久了,一直没有任何收益,那肯定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创作的热情会慢慢褪去。

如果没有一点点回报,完全靠兴趣作为支撑,那肯定也是很难持久的。

所以我觉得以上这2个因素是,导致许多创作者,创作的热情慢慢变低了的原因。

欢迎关注@四囧自媒体 4年资深自媒体人,每天不断分享自媒体最新干货!

为什么自媒体创作者,做的时间久了,创作的热情就变低了?

创作热情不但没有低,反而越来越多的写作者参与进来平台写作的队伍,我就从微头条收益,悟空问答,电商带货,平台官方活动四点来分析。

一、微头条收益从最开始的六万粉开通,到一万粉开通,再到现在的一千粉开通收益,个别的优秀作者几十粉开通的都有。

这意味着只要一千粉你写的内容平台就会给你收益,一些写作者每天几十块上百块收益都是很正常的。从原来的免费到现在的给钱,无疑极大的激发了创作者热情。

二、悟空问答在经历一年多的低落期后,最近悟空问答的收益给的越来越多,而且取消了原来只能回答本领域问题的限制,只要你写的好,都有收益。这就扩大了创作者写作领域。

三、电商带货在四月份以前,平台扶持流量特别少。但是接下来平台将会用更多的流量倾斜来扶持平台电商,鼓励创作者用好文案带货。平台上一个微头条赚几千上万的创作者多的很。虽然商品卡比原来获取难度更高,但是从收益对此上来讲,获得收益更大。

四、官方为了鼓励和带动更多的创作者参与创作,一方面推出伯乐计划,鼓励大家带更多的写作者进入平台。另一方面开展各种各样的集训营培训,比如情感训练营,职场训练营,电商培训。这毫无疑问,平台是大力扶持新创作者的加入。

总之,平台的创作者热情并没有降低,反而在接下来几年,创作者会越来越多,竞争会越来越理解。

大家好,我是@徐言随谈 欢迎大家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