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何应对各式各样的恐惧症?

如何应对各式各样的恐惧症?如果恐怖电影还有引起极度不适的图片无法避免该怎么处理?总是害怕自己会得帕金森综合征。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人的一生,从小到大,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恐惧,如果心中的恐惧感不消除,就会在心中留下阴影,恐惧的阴影,就会成为你人生路上的拦路虎。如何克服恐惧?揭开事实的真相,就是对治恐惧的良药。

为了能很好的诠释,为什么揭开事实的真相,就能对治恐惧,通过一个故事,我们就能加深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70年代,农村的娱乐很单一,无聊的时候,就喜欢凑在一起比一比谁的胆子大,离村不远的地方,有座乱坟岗,阴森恐怖,无人敢靠近。

村里有位胆子很大的青年,都叫他李二,他口出狂言,叫嚣道:谁给他一包烟,晚上他去乱坟岗,村民总是喜欢看热闹,于是就答应了他,但是前提是,你必须把村民给你的一块木牌钉在乱坟岗,以此证明,你来过。

到了晚上,李二扛着木牌直奔乱坟岗,虽然心里有些忐忑,但是为了一包烟,还是硬着头皮往前走。

来到了乱坟岗,李二迫不及待的用随身携带的锤子,开始往土里钉木牌,木牌订完了,李二想起身回家,可是他怎么也走不了,仿佛有人拼命的拉他,李二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挣脱了出来,这时候的李二已经吓得不知所措,于是拼命的跑回家,回到家里,就不断的说着:有鬼啊,有鬼啊,整个人变得疯疯癫癫。

第二天村民怀着好奇的心理,去乱坟岗看一看,才发现事实的真相,原来是李二在钉木牌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衣角一起定了下去。

村民回来告诉了李二事实的真相,并且让李二亲眼看到,知道了真相,李二当下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现实中,我们就是不了解事实的真相,把本来是一条绳子,误认为是蛇,所以产生恐惧感,如果我们知道他是一条绳子,还会有恐惧感吗?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何应对各式各样的恐惧症?

临事而惧,好谋以成。

正常人遇喜则喜,遇忧则忧。

情绪不能控制,言行可以控制。

包容情绪,控制言行,付出建设性的行动(好的策略方法),也就是不抗拒恐惧,任由恐惧存在,坚持为所当为。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何应对各式各样的恐惧症?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何应对各式各样的恐惧症?

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都是焦虑的情绪体验,都是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条件反射的方式形成的。

焦虑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事情的担心,是一种害怕情绪,恐惧是面临危险时非常害怕的情绪体验,而被蛇咬过的人,以后看见井绳以后,并没有实际的危险,但当时被蛇咬的恐惧感受留下来了,并且是恐惧感是焦虑放大的。

所以调整心理问题是解决焦虑和条件反射,让当事者明白自己的这种恐惧的原理,知道实际面对的是井绳,并没有实质性的危险,并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在此基础上,不断的用积极暗示的方法,把这种恐惧感(实际是焦虑)脱敏,一点点摆脱症状。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何应对各式各样的恐惧症?

顺其自然该怎么过就怎么过,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害怕是没有用的,该来的始终会来,还不如保持一个平常心,坦然面对眼前的一切。有时候你越害怕什么,他越会来什么,你害怕得帕金森,以后你真的会患上帕金森这种病,因为你的思想意识都是往那方面去想。不要考虑太多了,不要胡思乱想。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何应对各式各样的恐惧症?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字面意思是一旦有被蛇咬过的经历,见到井绳也会害怕。有人用条件反射来解释这种现象,但我不以为然。

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经典的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建立的,他以狗为研究对象,发现给狗进食会引起唾液和胃液的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但是,给狗听铃声不会引起唾液和胃液的分泌,铃声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也叫条件刺激)。在每次进食之前,先给狗听铃声,这样经多次结合后,当铃声一出现,狗就有唾液和胃液的分泌。这时,铃声已成为进食(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铃声)的单独出现所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食物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现在,大家会理解我为什么不同意用条件反射来解释“怕井绳”了,因为,“一朝被蛇咬”之前或被蛇咬之时,没有说被咬的人看到了井绳(条件刺激),不能说是条件反射。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呢?首先是记忆参与其中,被蛇咬是一种痛苦的经历,会让大部分人产生不愉快或害怕的情绪反应。但不同的人对被蛇咬的受伤程度不同,而且,对被蛇咬的反应也不同,因此,不会是所有的人一朝被蛇咬,都十年怕井绳。但对于那些特别在意被蛇咬、并且对被蛇咬造成的痛苦记忆深刻的人而言,避免再次被蛇咬成为他们学习到的生活经验。而井绳的部分特征与蛇相似,容易让被蛇咬过的人(对蛇的印象深刻)错误地根据其圆而且长的特征,认为是蛇(或者首先排除是蛇的可能性),在这种错觉(错误的认知)的基础上,引发不愉快或害怕情绪。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除了字面意思外,它还比喻经历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或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再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比如,有人在乘坐电梯时,因停电被关在黑暗的电梯中数小时,从此但凡要乘坐电梯时就害怕停电,于是乎宁肯爬楼梯也不乘坐电梯。但也有人虽然遇到过电梯出问题,仍然不回避乘坐电梯。这可能与对小概率事故的预判、对事故的接受程度、事故给当事人带来的害怕的程度、对电梯质量的信任程度等因素有关。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被事件影响的程度不同(与痛苦的记忆有关)、对事件的态度不同。譬如,一个认为“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人,可能在经历了电梯的问题后,仍然能够处之泰然地乘坐电梯。而一个害怕再次遇到电梯出问题的人,可能就只有尽量不乘电梯而改为爬楼梯了,但是爬楼梯还有摔倒的危险呢!算是两害就其轻吧。

上面讲的是人们亲身经历,是直接经验的学习。人类还可以通过非亲身经历的间接经验进行学习,并获得记忆与相应的情绪反应。很多人怕蛇,不是因为被蛇咬过,而是被告知蛇有毒、被蛇咬会很疼。

所以,严格地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怕是针对体验或间接了解被蛇咬或的恶性后果的。细分起来,怕的程度又有不同。有见到井绳就心惊肉跳的,有见到蛇就跑的。或许也有人认为咬过一次,知道如何处理了,并不觉得那么可怕。但见到井绳就跑、不敢触摸,那显然是反应过度、是问题了——心理问题。问题在于对事物的判断过于局限,从而产生了错觉。也在于没有认为自己出现了错觉,并相信自己的错觉,也就不能及时纠正,进而出现回避行为。

与此类似,强迫症患者具备怕井绳的特点。如,有人听说或通过阅读了解到肝炎会传染,由于害怕被传染肝炎,于是反复洗手。有人因为他认为有性病的人也会触摸商店的衣服,自己去商店难免会接触被污染的衣服而被传染性病,所以不敢去商店、更不敢去商店买衣服。这不也是怕井绳吗?

十年怕井绳,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蛇咬的影响会减弱或消失。与记忆的消退、生活阅历的增加、对事物判断力的提高,也就不再把井绳错认为蛇了,害怕情绪也随之消失!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何应对各式各样的恐惧症?

惊吓,谁都会怕留下阴影,只有灵活的人胆子大的人才会很快消失症状,胆子小的人老是把花样皮包挂在身上越陈越感兴趣,舍不得换新的,超市有特价的机遇趁早换个新的吧,做人做事对自己的性格要迎新弃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