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松已是一座空城,拥有数十万大军的乌克兰军队为何不敢进城?
乌军进入赫尔松有三怕:
第一、
乌军害怕进入赫尔松后,俄罗斯会炸掉上游的霍利夫卡水坝,只要水坝一炸,那么赫尔松将会有很多地区被淹没,如此一来乌军就会被水淹死,或者被为困而死。
当然了,乌军也想炸大坝,最近一直在攻击大坝的闸门,但是由于乌军缺乏大杀伤性的远程攻击炸弹,难以把大坝炸开。
可是乌军不能炸开大坝,不代表俄军炸不开,俄军可以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军事遗产,大当量的普通炸弹都有好几种。
第二、
乌军害怕进入赫尔松后,后勤供应不上导致惨败。现在赫尔松经常下雨,道路非常泥泞,车辆在野外根本无法行走,只能走正常的道路。
如此一来,只要乌军进入赫尔松,那么乌军对赫尔松的补给就只能通过正常的道路进行。而俄军只要用远程火力封锁住公路,那么乌军的补给根本就送不过来。
等赫尔松的物资消耗完后,里面的乌军在得不到补给的情况只能撤退,如此一来必然被俄军趁机追杀。
第三、
乌军害怕赫尔松是一个巨大的陷阱,俄军的确从赫尔松撤走了大量的居民,但同时俄军也往赫尔松运送了大量可移动的水泥碉堡。
俄军这两种行为是具有冲突性的,如果说俄军要撤离赫尔松,那么他就不会往赫尔松运送水泥碉堡。
俄军一边往赫尔松运送水泥碉堡,一边撤离居民,很明显这是俄罗斯要在赫尔松与乌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战斗。撤走居民是为了避免居民在战争中受到伤害,运送碉堡是为了构建战线,加强防御。
因此不要说赫尔松是座空城,俄军可能利用撤军居民的机会,秘密地把大量的俄军运输到赫尔松里面,乌军进程有可能会被全部歼灭。
赫尔松已是一座空城,拥有数十万大军的乌克兰军队为何不敢进城?
原因可能有两条:一是经过情报分析研判,俄罗斯军队的撤退是虚晃一枪,消息不真实,有诱敌深入的谋略,意图在乌克兰军队入城后用尖端武器狂轰滥炸,造成乌克兰士兵🪖伤亡;二是乌克兰军队已经包围封锁了整座城市,断掉外援补给,将俄罗斯军队困死不得不撤退,这样可以减少自己军队的损失,不战而屈人之兵。
赫尔松已是一座空城,拥有数十万大军的乌克兰军队为何不敢进城?
一,赫尔松是一座空城不假,长点脑子的人都会考虑,这可能是俄罗斯人玩的空城计。就算你认为是有诈,在不弄清楚具体情况之前,乌军仍然不敢进城。
二,
俄军并不是大败而逃,赫尔松所有居民,政府机关以及军队的人员都是有序的撤离。如果此时乌军进城,担心有被俄军远程轰炸而团灭的风险。
赫尔松已是一座空城,拥有数十万大军的乌克兰军队为何不敢进城?
综合迹象表明,在赫尔松方向,第聂伯河右岸,尤其是赫尔松城区,俄罗斯真的在撤,百姓在撤,机构在撤,俄军也在撤,国旗军旗也在撤;也就是说,赫尔松大概率是一座空城!
但是,乌军只有炮击,只有轰炸,或者向其他方向突击,貌似还没有直接向城郊进军的打算,完全不是前面两个月的作战模式。
为什么乌克兰大军不进城?
其一,怕空城计,据说美军卫星数据表明,赫尔松城内有俄军精锐,还有部分俄军脱下军装扮成“平民”,这个巷战不好打,代价会很大。
其二,赫尔松的地形,易攻难守,单一的赫尔松城区(第聂伯河右岸)攻下意义不大,乌军要的是整个赫尔松地区。
其三,对俄军来讲,赫尔松丢不起,如果乌军冒然攻下赫尔松,还是怕俄军扔大杀器。
其四,现阶段乌克兰道路泥泞,乌军后勤运输也吃力,大决战,大消耗,乌军也承受不起。
其五,乌军要拿下赫尔松,要想代价少一些风险小一些,就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围而不攻,海马斯不断地轰,轰城区,炸桥梁,打运输补济线,甚至打东岸。
其六,乌军还有其他打算,估计是想先打下马里乌波尔,回头再来攻打赫尔松城区,那时就不止右岸了,东岸也一道占了,解放赫尔松全境。
其七,乌军也想先收复右岸剩下的居民点,孤立赫尔松城区。
其八,仔细看看美国最新援助的东东(即将到达),有渡河的工具,如此看来,乌军所图甚大,还想一鼓作气打过河去。
其九,不排除,乌军想炸卡霍夫卡大坝,用洪水将俄军防线过滤一道;当然,如果俄军失利,这个大坝还是有些悬。
目前,俄乌双方,在赫尔松,都有着一种怪异,都在讲战略战术,怕是有阴谋;但是,哪一方会等不起呢?
拜登的中期选举已经开始了,谁会着急,谁想干一票大的?
赫尔松已是一座空城,拥有数十万大军的乌克兰军队为何不敢进城?
不是单纯的不敢,而是乌军或认为不值得冒这个风险。赫城目前是不是“空城”也不是你说的。若是空城,打下意义不大;若不是,打就是钻绞肉机。其实,赫城,打不打都在那儿,目前,它已不是乌军第一目标。
乌军已着手从物资等方面开启准备过河模式,看不出来吗?千万别只听电视里那几位大V时评员的,他(她)们公开说的未必都是自己的真实判断(观点)。知道什么叫“屁股决定脑袋”吗?
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化战争,尤如两个机器人在一个通透的巨大玻璃缸中对垒,真正厉害、决定成败的是机器人的遥控者。俄乌之战需要计谋,但更依靠高科技。当然,关键还是得人心,得世人心。
赫尔松已是一座空城,拥有数十万大军的乌克兰军队为何不敢进城?
赫尔松之战,对俄意味着已经易手的乌原有领土能否固守,以及作战总态势的一个关键节点;对乌而言,则是向南作战,乘势恢复南部和东部国土的争夺。现在的确双方都十分重视严冬来临前的决战!是乎双方都在准备。以俄军来言,选择了得聂伯河左岸全部人口的撤离,表面上是以河为界,打好防御战,实际上包括当面作战力量的软弱或打歼灭战的战术安排这几种可能。对于乌军而言,面对赫尔松左岸的空城状况,依我之见,是暂时没有必要选择进占空城,而可能遭受俄空天军和远程火力的打击的威胁。坚决南下是乌军已经选择的作战目标,但突击力量的多寡、火力配备的强弱、对东乌战势的控制等必须符合不战则已,要战必胜的主观条件要符合,显然客观上尚需准备,外军对乌援助的安排,美国中期选举后对乌态度等等,都是要以观后效的!也许兵强马壮才伐兵,也许俄军以攻为守,打的乌军对南部领土的恢复计划成为泡影。战场是受诸多兵要地志可能发生变化的动态形势,相信已经鳌战近三百天的俄乌将士们,会对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间的特别战争有自己的想法!打好代理人战争,是乌必须的坚守,否则只能是国土被瓜分;俄国人则要扼制西方的挺进,把保家卫国的疆域守住,确保国家稳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